歷史上,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每個朝代的誕生,幾乎都帶有神話色彩,比如漢朝,劉邦當年押運刑徒去驪山修墓,中途延期且跑了大半,這差事沒法交代了,心一橫,趁著酒勁,乾脆把剩下的刑徒一併放了,在芒碭山起義了。
雖然扯旗了,總得找個祭旗的活物吧,一條很不幸運的蟒蛇充當了祭品,劉邦這一劍砍下去,蟒蛇一分為二。
這就是劉邦芒碭山斬白蛇的故事。千百年來,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那條蛇,以至後來大漢傳聞王莽就是當年被斬的那條蛇,它為了復仇將漢平帝毒殺,漢朝自此一分為二。
話說回來,斬白蛇的那件「兇器」似乎很少有人關心,其實它大有來頭。
這事兒得從劉邦的父親劉太公說起。
當年,劉太公年輕的時候,和劉邦一樣,也是屬於那种放浪形骸之人,畢竟年輕嘛。他沒事整天挎著把劍到處晃蕩。
那把寶劍長三尺,上面刻著稀奇古怪的銘文,劉太公不認識,但是據說這把寶劍非常有年頭,用現在的話說,算得上是文物級的了,因為它是殷商高宗徵伐鬼方國的時候所鑄。
某天,劉太公外出,走到豐沛山澤這個地方的時候,看到山谷裡有個鐵匠鋪,匠人在忙著鑄造什麼器具。
劉太公好奇,就問他們在忙活什麼。
有人回應道,實不相瞞,我們在為天子鑄劍,哥兒們不要給別人。
劉太公就笑了,就你們還給天子鑄劍?這天子想來也是太寒酸了吧,當然,劉太公真君子,看破不說破。
不過,當匠人看到劉太公手裡那把寶劍時,眼睛不由一亮,嘴裡不停地嘟囔著:天意!這真是天意!
劉太公感覺這幾個匠人甚是奇怪,就打算離開。
哪知被匠人叫住了,匠人們說,我看你這把劍挺好,上面透著星辰之精氣,水衰火盛,真是命數啊!
劉太公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們,心說,裝,繼續裝!
那匠人繼續說道,哥兒們,我們也不瞞你了,就現在爐子裡的這把劍,無論我們怎麼冶煉,它都成了不寶劍,但是如果你的這把劍扔進去一起鑄造的話,出來的就是神劍了!將來完全可以剿滅三猾、平定天下,這也是這把劍的天命!
劉太公說,你們眼光倒是不錯,別看我這劍三尺長,但是它和匕首差不多,特別鋒利,水中虯龍、陸上猛虎犀牛都禁不住它砍刺,即便是克金削玉也不捲刃。
不過,劉太公當然不會把劍給他們了,這要是鑄出來,劍壞不壞另說,算誰的呢?
匠人看出他的猶豫了,說道,放心好了,我們爐子裡的東西不值錢,但是如果你的寶劍不在這裡鑄一下,也僅僅就是防衛利器罷了,鑄出來的劍還是你的。
劉太公這才有些不情願地解下劍來,並將其扔到爐子裡。
不大工夫,詭異的事情發生了,爐中煙火沖天而起,天地為之昏暗,匠人大喜,看來寶劍是鑄成了,然後宰殺豬、牛、羊三牲,用它們的血塗抹到劍上祭祀。
匠人們把劍遞給了劉太公,問他是什麼時候得到的這把劍。
劉太公就說了,這事兒吧,說來就話長了,秦昭襄王時,我有次外出,在途中遇到一個野人,不知怎麼回事,他就把這刀給了我,還說這是殷商時期的靈物,讓我世代相傳,這上面刻著古銘文,說那是這把靈刀的鑄造年月。
說到這裡,匠人又仔細觀摩了那把新的寶劍,發現那些銘文居然還在,和之前的幾乎沒什麼變化。
劉太公試了試這把寶劍,其鋒利程度並不遜於先前。
後來,劉太公就把這寶劍傳給了劉邦,它伴隨著劉邦走過了無數艱難險阻,最終,劉邦用這寶劍殲滅三猾,平定天下,建立大漢。劉邦駕崩前夕,又將這寶劍傳給呂后,呂后將它放在了一個庫房中。
據當時守護庫房的衛兵說,曾發現一道白氣,從庫房衝出,直上雲天,狀如龍蛇,正是這個原因,該庫房改名為「靈金藏」。
要說這把寶劍還真是有靈氣,到了呂后獨攬大權時,那道白氣逐漸消失不見了。到了漢惠帝即位時,這個府庫成為御用武器收藏點,改名為「靈金內府」。關於那把寶劍,後來也就沒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