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斬白蛇起義:他出於什麼心態,又是怎麼斬的?

2020-12-19 史家一絕

劉邦斬白蛇起義:他出於什麼心態,又是怎麼斬的?

「漢高祖(前256--前195)即劉邦。西漢王朝的建設者,廟號高祖。又稱高皇帝。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即位之前、不修文學、鄙視儒生,然豁達大度,知人善任。臨終時、對丞相、太尉等重要職務人選、了妥善安排。」

劉邦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就是亡秦滅楚,建立漢朝。他的故事也讓人拍案叫絕,同樣很勵志。但成就帝業之前,有那麼一個千古流傳的傳說,也助力了劉邦大業的光輝,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斬白蛇起義。

劉邦世代為農,出身平民。但其性格豁達大度,不事生產。他還沒有參加推翻秦朝暴政的時候,還是一個遊手好閒之徒。最後在蕭何的賞識之下,把他推薦給當地的縣令當了小小的官吏,職位並不大就好比是現在的片區民警。

蕭何為何如此做,因為他與劉邦夏天洗澡的時候,見到劉邦腳掌上有七十二黑痣。蕭何認為這是百年不遇的帝王之兆,從那以後,便刻意與劉邦相交,時間一長,倆人談論的共同話題不謀而合。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一次劉邦以泗水亭長身份,押解二十多個囚徒走在路上,一路上有些囚徒藉機偷偷逃跑。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劉邦無可奈何,心想要是天天如此,恐怕走不到驪山,這些囚犯就會逃個一乾二淨。

恰好在一個雨夜。劉邦喝得酩酊大醉,突然善心大發,決定將這些囚犯放回去,讓他們逃命。因為遭遇大雨,不能前行。劉邦知道如果不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將這些囚徒送到驪山。他將會跟這些人的下場一樣,慘遭誅殺。

等待幾日大雨依然連綿不絕。劉邦索性將這些人放走,同時也給自己一條生路。這些囚徒不肯離去。劉邦詢問為何如此。有人回答:難逃一死,不如趁機揭竿起義。劉邦心裡亦是如此想。

如今大秦帝國境內,起兵造反的隊伍已經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儼然一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架勢。就連蕭何也曾多次勸他早日起兵推翻暴秦。

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候,劉邦沒有猶豫,便率領這些囚徒,殺回沛縣,以武裝奪取政權。正是這個時候發生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那就是劉邦斬殺白蛇。

劉邦下定決心要率領這些人參加到反抗秦朝的隊伍中來。他們分成兩隊,步行回去。劉邦押後,正在走著,突然聽到前方有人撕心裂肺地高喊。劉邦迅速感到前邊,定睛一看,大吃一驚,原來路邊盤踞一條大白蛇擋住了他們的到道路。

劉邦二話不說,仗著酒勁,揮出寶劍,將白蛇砍成兩半。四下一片佩服,大家見白蛇已死,於是繼續前進。走了沒有幾裡路程。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奇怪的是她在路邊哭泣。劉邦詢問,所為何事,在此痛哭流涕。

老奶奶直言不諱地回答道:我兒子被人殺了。劉邦問道:你兒子是誰?老奶奶道:我的兒子是白帝。劉邦又問道:什麼人做的,我替你報仇。老奶奶道:我的兒子被赤帝的兒子殺害。劉邦問道:你怎麼知道。老奶奶指著草叢裡,讓劉邦觀看,一看嚇一跳。

原來是剛才自個斬殺的那條白蛇。劉邦大喝一聲道:全都是迷信,我才不信這一套。說罷,揮劍向老奶奶刺去。果然,這老奶奶卻化作一股清風翩然而去。

大夥見到此情此景,便不約而同地覺得劉邦有帝王之相。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隨劉邦。後來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廣為流傳開來。用現代的話講就是名人效應,一時之間投靠劉邦的各色人等絡繹不絕紛沓而至。比如說,有樊噲,英布、韓信、張良。這些人為了西漢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

在斬白蛇之後劉邦的確時來運轉,同時在自身素質過硬的前提下盡覽天下良將奇才,最終建立大業

相關焦點

  • 劉邦和蛇是什麼關係?他是龍蛇生的,卻斬白蛇起義,白蛇找他復仇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奠定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社稷。縱觀劉邦的一生,有一種動物一直圍繞著他,這種動物就是蛇。從劉邦的出生到漢朝的滅亡,蛇一直圍繞著劉邦。三、斬蛇起義劉邦義釋徭役之後,觸犯了秦朝的法律,於是他就帶著人逃亡芒碭山,落草為寇。劉邦在路上走著的時候,突然之間一條大蛇擋住了他的去路。眾人都不敢前進,勸說劉邦趕緊撤,可是劉邦不撤,他說一個蛇有什麼好怕的。
  • 傳說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後來果然來復仇了!
    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可謂是可歌可泣,從此,我們開始稱自己為漢人,直到永遠。傳說劉邦在沒起義的時候,是泗水亭長,有一次和朋友喝的酩酊大醉,回家路上,遇到一白蛇攔路,稱自己是白帝轉世,可以和劉邦一起推翻暴秦,劉邦自然不信,借著酒勁,自然也不怕,當即要斬白蛇。
  • 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死前留下一句話,200年後果真應驗了
    導語: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死前留下一句話,200年後果真應驗了 劉邦出生不算太普通,在當地也算是一霸,有個小小的官職,後來因為秦朝的命令押送囚犯去驪山。古代被押送去做苦力,很難能或者回來,劉邦手下人手不夠,半路就跑了不少人。
  • 歷史|劉邦斬白蛇與王莽篡漢的故事
    漢高祖:劉邦畫像史料記載: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
  • 劉邦斬白蛇起義,得了天下,是巧合嗎?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有很多的開國皇帝都是農民出身,最出名的莫過於劉邦了。我們有時候會自稱為漢人,這就是因為我們在古代時,是在漢朝的統治之下而得名。那麼我們對漢高祖劉邦怎麼坐上皇帝之位的又有多少了解呢?劉邦是沛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人。
  •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中國的五千年封建王朝歷史上,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六國,建立的皇家王朝,卻只到了二世胡亥,便亡國。 取代秦朝的,正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
  • 劉邦斬白蛇,王莽應劫而出,光武中興,漢朝兩分天意邪?
    很多豪傑趁勢而起,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劉邦早年只是一個亭長,當他押解服勞役的刑徒和平民,按約定前去驪山時。因很多人半途悄悄溜走了,按照《秦律》規定,押解人數過少的話,劉邦這可就是死罪了。劉邦是什麼人?歷史上第一位草根出身的皇帝,拉開「風水輪流轉,江山輪流坐」的序幕。
  • 眾人皆知劉邦斬白蛇起義,或許你不知道,那把寶劍其實大有來頭!
    歷史上,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每個朝代的誕生,幾乎都帶有神話色彩,比如漢朝,劉邦當年押運刑徒去驪山修墓,中途延期且跑了大半,這差事沒法交代了,心一橫,趁著酒勁,乾脆把剩下的刑徒一併放了,在芒碭山起義了。雖然扯旗了,總得找個祭旗的活物吧,一條很不幸運的蟒蛇充當了祭品,劉邦這一劍砍下去,蟒蛇一分為二。
  • 劉邦斬白蛇創帝業,漢靈帝被青蛇驚倒,漢朝始末為何都有蛇出沒?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做亭長時,曾經斬殺過一條擋路的白蛇,也因此,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為後世廣為流傳。到了東漢末年,皇宮中又出現了一條大青蛇,這條青蛇從天而降,囂張地在大殿龍椅上呆了半刻鐘才飛走,滿朝百官避讓,漢靈帝直接嚇倒癱瘓在旁。
  • 劉邦斬白蛇,張角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些起義藉口都有何深意?
    自女媧補天造人開始,黃帝御龍升天、商湯出自玄鳥、秦末劉邦在芒碭山起義,殺了條白蛇,廣而告之「赤帝子殺了白帝子」……如此種種迷信的『神跡』不勝枚舉,就連東漢末年在漢中和中原一帶布道的太平道人張角率領信徒造反也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在他這句口號的引領下,黃巾軍攻城掠地,直接威脅到東漢朝廷的統治。
  • 都知道「劉邦斬白蛇」,但卻不知道白蛇夢裡說的話全部成真!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秦朝、漢朝、劉邦。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大家都知道,但並不怎麼熟悉的「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劉邦但是只是一個小亭長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是得到了「重用」就是讓他押解一些壯丁前去修建皇陵,但是但是沛縣離鹹陽一共好幾千裡的路程,本來預計的是要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但是走到一半的時候劉邦和這些壯丁看見了一路的荒蕪,百姓悽慘至極,很多的壯丁就趁著劉邦不注意就跑了,路很難走人越來越少,估計送到鹹陽自己也是一個死罪,還不如把他們給放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還有自己嶽父照顧自己就算是死也是值了!
  • 劉邦斬白蛇,用了幾個群演,玩的是江湖套路,目的是讓大家敬畏他
    他的嶽父呂公,在山東犯事被人追殺,來到沛縣後,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嗎?其他人都逃走了,只有十幾個人願意跟隨他往澤裡面走,他在喝酒的時候,拉著其中的兩個人如此這般的的叮囑了幾句。他是官,其他人都是匪,匪怕官,再說劉邦手中有劍,殺一個人就跟捻死一隻螞蟻一樣,誰不怕他啊?
  • 劉邦斬白蛇的人生啟示:想升職,看看這些人是怎麼做的!
    一提到漢高祖劉邦,人們都會想到:高祖斬白蛇的典故,不僅在很多藝術作品中,如《白蟒臺》、《蕭何月下追韓信》、《大保國》中均有描述,就連《史記.太祖本紀》中也有明確記載。那麼,大家一聽就是神話傳說的事情,為什麼會被太史公寫進史記,而且被廣泛流傳呢?這期間究竟適合緣故呢?
  • 馬伯庸解讀中國史:從劉邦斬白蛇說起
    馬伯庸解讀中國史:從劉邦斬白蛇說起 2020-05-20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劉邦斬白蛇的傳說中看袁枚的《子不語》,志怪奇談皆有出處
    話說乾隆年間,臨平有個叫沈昌谷的青年,生得英俊不凡,他敏而好學,少年時就已中舉,正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前途無限。有天沈昌谷在路上遇到個行遊僧人,看了他半晌,硬要塞給他三顆藥丸,憂心忡忡地說道:「你大難將臨,吃了這個藥丸將有所緩解,到時候我再來看你。」
  • 劉邦斬白蛇,有了底氣,要一爭天下
    劉邦做亭長的時候,押送縣裡的苦役犯,往酈山的工地,但是半途中,犯人死的死,逃得逃,這個『亡』字,解釋成死呢?還是逃跑?自己琢磨吧!反正是沒了,劉邦估計自己無法完成任務,就把剩下的人都放了:「你們都跑吧,遠走高飛,我也要找個地方躲起來。」在苦役犯中,有十餘個人,願意跟著劉邦一起走。
  • 劉邦斬白蛇是真的嗎?正史和野史上的事又該怎樣看,我說不能全信
    在我看來,關於可信度的問題,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但一定要注意,是「相較而言」,正史的可信度要比野史高些。也就是說,儘管正史高些,也不能代表正史上記載的事情就一定是真的,而野史就一定全是假的。因此在書上記載的,是否都是真實史實的問題上,也就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這樣說,「是否是真實的,都得四處求證來看,方能基本上認定是真的」。
  • 劉邦醉酒斬白蛇出名,但有一個巧合,可與這個故事一爭高下
    漢朝是一個傳奇的王朝,最傳奇的莫過於劉邦醉酒斬白蛇的傳說,但有一個巧合比起這個傳說也不遑多讓。01 白蛇傳說傳說劉邦喝醉後路過芒碭山,看到一條小蛇從身前穿過,酒後的劉邦膽子奇大(這估計就是酒壯慫人膽的由來),直接拔劍將白蛇斬殺,從中間劈成了兩半,劉邦不以為意便回家酣睡。誰知這天夜裡那條白蛇出現在其夢中對他說:「劉邦,你今日害我,何時還命?」
  • 斬白蛇的故事
    劉邦是沛縣人,在秦朝做亭長,主要是抓壯丁或押送壯丁去修長城或宮殿,一次他押送了一批壯丁去驪山,中途每天都有幾個人逃走,他也很犯愁,一天他自己也不想走了,天還早他就歇下了,自己買了點酒喝著,等天快黑的時候,他就和大家說:「你們去了驪山也是幹苦力,不是被累死也是被打死,我現在把你們放了
  • 赤帝之子的傳說,劉邦與蛇,是前世造孽還是今世註定
    如果說劉邦的出生充滿了神話色彩,那麼劉邦最後的起義就更加神秘。據說劉邦有一天和自己的朋友喝完酒喝後,沿著一條大道往回走,結果在路上碰巧遇到了一條白蛇。劉邦的朋友有些害怕,想要繞道而行,但劉邦的膽子比較大,告訴朋友不必害怕,僅僅只是一條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