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凌晨深夜,總有一批人偷偷摸摸躲被窩裡,看美食烹飪視頻解饞。
跟以前那些餓到側夜難眠,決定起來看別人吃的吃播不一樣,近期流行看王剛炒你想吃的菜,一對一滿足精神需求。
突然想吃紅燒茄子和口水雞,到B站裡一搜,眼睛立馬開始學,第二天中午就操傢伙顛勺,腦補來的鮮香麻辣在幾個小時後就能實現唇齒留香。
既能解決明天吃啥的哲學難題,又能看彈幕完成沙雕的空虛補足。於是,看王剛的美食烹飪,成了不少人夜深人靜的睡前娛樂。
王剛,寬油班帶頭勸退型博主
小時候看《都市閒情》的做飯節目,背景明亮食材幹淨,連蔥蒜都有專屬的玻璃碗,比我的不鏽鋼飯兜精緻不少,所以打4歲起我就覺悟沒有這樣的廚房,是做不出好菜的。
20年後,烹飪界殺出了個油寬話不多的硬核廚師王剛,端上一份份看著就流口水的家常飯,讓無數追求精緻的年輕人認栽在他勺裡。
王剛是四川人,在廣東學廚,操著一口粵式川普,炒得了一手川粵結合的獨門口味菜。他還有個別稱,叫「亡肛」,網友敬他是個稱職的川菜師傅。
從18年就開始火,一直到現在,B站粉絲394w,西瓜視頻粉絲1159萬 。
「哈嘍大家好,我是王剛,本期視頻為大家介紹.....」這是王剛視頻裡的開場白,三秒立刻直奔主題。
他的視頻套路很簡單,「出鏡——報菜名——切菜搞輔料——開火炒一炒——技術總結」,沒有濾鏡也沒有BGM,鏡頭一鏡到底,有時候火太猛了,甚至會聽不清他講的啥。
一般博主介紹食材,都是動動相機來個搖鏡啥的,但王剛不一樣,他是動動他自己,用手舉起非常原始的原材料。比如要做鴨血,他就舉起一隻鴨,活得那種。
話不多說,手起刀落。絲毫不忌諱血腥場面,粗暴又讓人感嘆真實幹脆。
也有例外不知道原材料該舉啥的,比如麻辣香鍋就對鍋下了手:
硬核,是王剛初出道網友給他貼的標籤,因為在這以前,沒有人教炒辣子雞會從殺雞教起。
視頻也就三分鐘,王剛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處理雞,把雞弄得跟錢大媽裡賣的一樣。當然嫌麻煩的同學可以去超市買,或者交給熱心攤主:
這句是王剛的口頭禪,除了熱心攤主的梗,還有「嫌麻煩的同學」也成了網友創作段子的模版。
「嫌麻煩的同學可以不吃」
「嫌麻煩的同學可以直接點外賣」
「不嫌麻煩的同學可以去做攤主」
在這短短的4分鐘裡,彈幕的要素涵蓋面非常廣,全是網友的腦洞結晶。
另一些的創作模版還有「不喜歡的同學」 和 「沒有的同學」 。
學過做過飯的都知道吧,調料肯定缺這個少那個的。「沒有的同學可以用**代替」 的梗,被網友發揮想像力用來完成各種半截式造句,笑到屏幕前的我手軟拿不起勺。
網友的彈幕互動給他的視頻注入想像力因子,把實用跟快樂捆綁聯結,一個視頻滿足你兩個願望。
王剛最出圈的梗,還是寬油勸退。
寬油指的是放很多油的意思,多到一兩個菜就得用一桶油,四捨五入可以理解為你得家裡有礦,所以只要王剛要滑鍋,彈幕立馬寬油警告。
王剛在視頻中對「寬油勸退」也有過回應,整了一道用愛心拼成的寬油菜,來表達直男浪漫:
王剛,一個搞美食教學的博主,偏偏彈幕出現最多的詞,是「勸退」。各種眼花繚亂的技術,不斷勸各位嫌麻煩的同學,去點外賣,回頭是岸。
「切菜誰不會啊?」
「等會兒啊,我撿下手。」
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這樣,刀工勸退的彈幕大概會出現在所有視頻的三分之一處,這是看王剛準備調料的普遍反應:
雖然畫風粗糙,但動作利落,看著舒坦,就是學不會。
另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又恨鐵不成鋼的勸退警告,叫「翻面勸退」 ,大概就是這樣:
挑戰失敗搞得滿廚房是豆腐渣的網友不在少數:
人就是這麼玩不起激將法,越是勸退,越來勁。
在王剛的視頻彈幕裡,微博評論下,全是排著隊誇自己復刻的作品有多好吃的網友。
王剛去濾鏡版的實用主義教學,讓網友找回一點邁進廚房的自信,不鏽鋼工業風的美食烹飪視頻,配著自由創作的彈幕被越來越多人安利了出去。
當然,王剛能火這麼久,光是彈幕加持當然不夠,他身上的中華小當家烹飪秘笈才是千萬網友追更的根本原因。
真人版中華小當家
要知道,中華小當家在很多人心裡都是跟廚神劃等號的,甚至還要更厲害一點,畢竟嘗一口身後會有聖光。
王剛,那個被稱為「教你開飯店」的男人,在做菜視頻裡,他就跟拿了《中華小剛當家》的劇本一樣。
雖然很多人都在B站復刻小當家美食,但火到讓原作者看了都說要學的,王剛還是第一個。
小川悅司回覆說看了王剛的視頻,自己一定會好好學。
劉昴星媽媽開餐廳,王剛的爸爸也是。王剛從小正事兒不幹,就愛抓魚爬樹偷果子,偷學他爸做菜,成績雖然挺好,但從哥哥身上得出經驗,「父母的要求太高了,我不喜歡」。
叛逆期的倔氣湧上來誰也攔不住,王剛14歲就輟學開始到廚房倒騰,搞出來的兩個菜倒是有模有樣的,第一道菜炒了盤「青椒肉絲」,得到舅舅的認可, 於是跑到廣州開始了他的求學旅程。
14歲的王剛,在珠海
跟動畫片一上來就拿到廣州特級廚師不一樣,王剛的求學過程非常真實地社會化。
首先,他爸不願意教他,19歲到25歲期間,王剛在超過50家餐廳打工,當雜工,切菜,炒炒工作餐,最短的工作只幹了5天,工資都沒拿。
也是因為苦練過廚房基本功,給王剛成為真人版中華小當家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在綜藝教郭德綱切土豆片
你想想中華小當家最好看的是啥?是掀開鍋蓋閃瞎眼的閃光彈,或吃一口背後就火山爆發美女跳舞的幻想,還有跟比武一樣的切菜環節:
青椒肉絲
你看王剛切東西,那種利落的聲音和粗細一致的各種絲,也一樣很爽:
這都是花了 7 、8年來鍛鍊出來的。
說王剛是真人版的中華小當家,關鍵是跟小當家匹配的那套廚具,那口大鍋和炒勺。
院辦查了一下,這種大鍋更深,受熱更均勻一點,炒勺是為了顛鍋方便,味道是會有一點不同,就是廣東人追求的「鍋氣」。
2016年,王剛在廣東珠海的一個酒樓當主廚。他視頻出境的那套萬年不換的戰袍,是當年做廚師長的時候穿的,這個款現在找不到了,但袖口的那個廚師標誌,小當家的內味倒是很濃烈。
當年王剛跟同事一起看「喊菜哥」的視頻,誇下海口說自己能做得比他好十倍。這話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老闆聽見了,趕鴨子上架讓王剛搞了一個盤龍茄子, 點擊量刷刷地漲,王剛一下來了興趣。
這是後來重新做的盤龍茄子
這才開始了他真人版中華小當家的才藝展示。
從西瓜視頻,火到B站,連同段子一起,邁出國門。
去年,有人盜用了王剛的視頻搬運到youtube,一對德國的夫妻看不過眼,就聯繫王剛要授權運營。還幫他搞了英文頻道,叫 Chef Wanggang『s Channel:
不少外國人受王剛的影響,開始在油管和b站上復刻王剛菜,甚至有海外中餐廳的師傅開玩笑說,「現在店裡菜單更新就看王剛視頻的更新速度了。」
其實吧,也沒必要在各種維度上把王剛跟中華小當家一對一比較,王剛讓廚房小白甚至是外國人免費上了好幾堂新東方廚藝課程,手把手帶大家踏出煮中餐的那一步,就其實已經對得起中華小當家的名號。
動畫版的中華小當家裡頭說的技術總結院辦沒有親身實踐過,但王剛教蛋炒飯要把蛋黃跟蛋白分開炒,才更好吃,確實是真的。
王剛的做飯水平到底咋樣?
知乎有個提問,王剛的做飯水平咋樣?
院辦覺得裡面有個回答還蠻合適的。
不是所有呆在廚房裡的人,都叫廚師。
王剛在打雜的時候,還學港劇裡的人,晚上請師傅吃宵夜,幫廚師洗衣服,會幹別人不願意幹的粗活累活,就為了跟師傅搞好關係,因為廚師之間的聊天是技不外漏的,有些訣竅不是看看就能學會的。
比如一個新聞報導裡提到,他以前在一個水煮魚的餐廳打雜,當老闆去採購配料的時候,他就跟在後面,等老闆走了他就去問店家剛剛老闆買了啥。
這樣能拿到秘方就有鬼。最後是老闆親自教了他調配的訣竅才學會的水煮魚。王剛說,「一道菜成功與否,關鍵在一些細節上,如果他不教我,可能永遠也沒辦法學會。」
比如水煮肉片的靈魂其實是刀口辣椒
王剛很努力,也很謙虛愛學,甚至可以花三個月學一盤地三鮮。他的廚藝,是一點點「偷師」和磨練出來的。
在成為博主之前,最高峰是在珠海的酒樓當主廚。從側面大概可以知道王剛的水平,在專業級的廚師裡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
但無可否認的是,在烹飪博主裡,跟王剛學做飯最不容易翻車,起碼不會讓你一盤黑地端上桌。
王剛每做一個動作都會講,這一步的目的是...像院辦這種老抽醬油搞不清楚的同學,不至於滿臉問號地搞出一鍋原肉色的可樂雞翅。
毫無保留地把偷師回來的乾貨全盤託出,是讓他快速成為一流烹飪博主的另一個原因。
連你沒想過的怎麼挑雞他也會提醒你:
在各種性冷淡濾鏡的渲染下,很多主推「啥啥食堂」的烹飪視頻讓人審美疲勞,提不起刀。要是多看兩眼彈幕,發現粉絲比博主還會做飯。
在知乎上關於「王剛為什麼會火」的提問裡,其中的高贊是「他廚房沒有貓」。王剛的視頻單刀直入,雖然畫面粗糙,但每個流程都及其精細,最後還有技術總結。
沒有無用的氣氛渲染,全是些烹飪技巧,學起來比我媽直接站旁邊逼逼叨地要好。
王剛火了以後,也惹來了不少風波,特別是疫情期間又被翻出來殺菜事件娃娃魚事件,以及自己搞的電商平臺有些產品沒達到網友的要求等等。
院辦想借用王剛自己的話來說兩句:「沒有王剛牌火鍋底料的同學可以用其他品牌代替」 ,很多彈幕哈哈哈哈就過去了,但沒有人可以否定這份真心,要記得你看他視頻是為了學做飯,不是種草火鍋底料一步到位的。
王剛的教學視頻就像是公開版的菜譜,大家來學做菜學技巧的,學會了做得好吃就行。王剛也在嘗試更多的拍攝玩法、加入更多的人,拍好了只能算個加分項,梗沒玩好不能歸罪於廚師,對吧。
不管怎樣,王剛這本活人版美食烹飪教科書,沒有保質兩三年的網紅濾鏡和吸睛的貓,只有讓廚房增香的技巧,讓人搞懂廚房的煙火氣息才是生活的真相。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