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民法典】居住權是什麼?又該怎樣設立居住權?

2020-12-22 澎湃新聞

【帶你了解民法典】居住權是什麼?又該怎樣設立居住權?

2020-07-2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注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共7編、1260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了!

《帶你了解民法典》

今日起,環翠法院將推出「帶你了解民法典」系列普法欄目,選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法典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解讀,帶你更加直觀地了解這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阿強:

阿花,看在你這麼欣賞我才華的份上,咱倆籤個合同,在到登記機構辦理一下登記手續,我把我那套兩室一廳可以跑步的房子的居住權給你,以後你也就有個自己的「家」了。

(不久後,阿強卒)

阿成:

花阿姨,如今我已經繼承這套房子了,請您儘快搬離出去吧。

阿花:

阿強生前與我籤訂了居住權合同,也到相關機構辦理了居住權登記手續,你不能讓我搬出去!

阿成:

什麼?什麼是居住權?怎麼設立了居住權?房子到底是誰的?

什麼是居住權?

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通俗來講,阿強有一套閒置的住房,為了幫助沒有地方住的阿花,阿強和阿花可以籤訂合同,併到登記機構辦理一個登記手續,為阿花設立居住權,此時房產證上依然是阿強的名字,房子依然歸阿強所有,阿成也可以繼承,但阿花擁有的是居住在這個房屋裡的法律權利。也就是說,房子是阿強的,但阿強對房子的權利不叫居住權而是所有權。

如何設立居住權?

第三百六十七條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限;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居住權人享有哪些權力?

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 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註銷登記。

通俗來講,阿強這套房子的居住權專屬於阿花,除非他們之間另有約定,阿花是不能把房子租給別人,在阿花去世後居住權也不能被她的繼承人繼承,也就是說阿花的繼承人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兩室一廳」裡面的,居住權會隨著阿花的去世而不復存在。

第三百七十一條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第九百四十五條 第二款 業主轉讓、出租物業專有部分、設立居住權或者依法改變共有部分用途的,應當及時將相關情況告知物業服務人。

今天的「居住權」問題就講到這裡啦~

下期,我們將推出關於「繼承」問題的分析解讀,深入了解阿成是如何繼承了阿強的「兩室一廳」,敬請期待!

掃描二維碼,敬請關注環翠法院微信公眾平臺。

原標題:《【帶你了解民法典】居住權是什麼?又該怎樣設立居住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與未成年人 | 未成年人的「居住權」「選取姓氏權」是什麼?
    民法典與未成年人 | 未成年人的「居住權」「選取姓氏權」是什麼?菰娘普法·幸福萬家|法理姐說微課堂今天菰娘帶你走進2020年第 三十三期 主講人湖州市人民檢察院
  • 民法典進行時 | 房子過戶給子女我還有居住權嗎?
    民法典進行時 | 房子過戶給子女我還有居住權嗎?「民法典時代」到來之際,金華東陽檢察特別推出「小明與民法典」系列專欄,與大家共同學習民法知識。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居住權的問題。【案例故事】
  • 民法典:三分鐘了解房屋的用益物權——居住權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條規定: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 「光明雲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②」這個「居住權」,有點不一樣!
    點擊查看視頻民法典物權編草案首次提出「居住權」制度,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那麼,這一法定居住權與我們常說的居住權一樣嗎?它對保護弱勢群體權益有什麼作用?夫妻之間居住同一房屋,適用居住權制度嗎?未成年人在長大之前住父母的房子需要居住權嗎?照顧老人多年的保姆在老人去世後享有居住權嗎?到底什麼情況下才適用法定居住權?
  • 《民法典》首提「居住權」!當心你買了房子卻無權居住!
    每個人的每項權利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臺民法典,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在民法典中,增設專章規定居住權,以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文章來源:文君言綜合整理自國民經略、網絡 中國房地產網 居住權的入典是此次民法典的亮點。
  • 《民法典》之居住權:絕大多數締結婚姻的雙方並非貪得無厭
    正義面前人人皆得所值1實然法角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了居住權制度,儘管在立法過程中,對是否有必要設立該項權利以及設立的利弊多少有些爭論。2作為起源的羅馬法上的居住權當我們想了解一項法律制度時,我們應當儘可能地從制度的源起作為了解的起點。
  • 居住權,保障「居者有其屋」
    居住權,保障「居者有其屋」 2020-10-13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居住權合同怎麼籤?民法典這些與你相關
    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該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律師解讀居住權
    鑑於居住權的設立須經登記,具有對外公示的效力,在後設立抵押權的抵押權人勢必已了解並接受抵押房屋存在居住權的狀態,從風險意識承擔的層面上來說,應當意識到如果居住權尚未滅失,在要求拍賣所涉房屋實現抵押權的過程中,會遇到執行不能的情況,因此抵押權人應當謹慎評估上述的風險,決定是否接受所涉抵押房屋。其次,抵押權成立在先,居住權設立在後的情況。
  • 「居住權」入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程青松律師說:「居住權,是一種有煙火味的居民權利。」居住權如何設立?通過訂立居住權合同或遺囑方式據了解,居住權的設立有兩種方式↓↓↓■ 可以通過訂立居住權合同來設立居住權,隨後當事人應當共同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 「原創」西遊記和民法典有何關係?大鵬新區用這些漫畫告訴你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看著漫畫、聊著西遊記就能學習民法典。為幫助轄區居民讀懂民法典,讀懂自己的權利,深圳市大鵬新區政法辦公室於8月1日起連續15日推出《西遊師徒漫說民法典》系列漫畫作品,每天用西遊漫畫帶領讀者學習民法典知識。
  • 居住權影響房屋買賣?
    侄子外甥可代位繼承叔伯房產下月即將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繼承權新規」處置。
  • ...高鐵上被「霸座」、電梯間貼廣告……|這些事「民法典」怎麼說
    「霸座」、電梯間貼廣告……|這些事「民法典」怎麼說民法典裡的每個字都為「你」書寫,不僅關心「你」在「物」上的權利,強調有恆產者有恆心,而且完善對合同廢立的規定,保障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這部法典通過審議並正式施行後,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 民法典與生活——一次三則小故事(49-51)
    民法典與生活——一次三則小故事(49-51) 2020-12-2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視角下銀行貸款合同修改要點30例
    合同修改要點說明居住權制度是民法典新設立的制度,而居住權的設立對銀行之後處理抵押物、拍賣保證人房產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銀行應當在抵押合同、保證中要求抵押人、保證人如實告知相關房產的真實情況,包括房產是否已經設立或者將要設立居住權。同時,銀行應通過前往相關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等方式了解該房屋是否設立居住權,以及設立居住權的時限。
  • 這3大變化,將對你我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繼承編還有這三點「新變化」——新增2種立遺囑的方式: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為了防止立遺囑被迫無奈,新增「見證人」規定——新規定設定「遺囑最新第一」原則,該原則也是為了給老人一個反悔的機會。《繼承法》第二十條確認了公證遺囑的優勢地位。該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民法典丨年老夫婦欲將房產轉給兒子卻擔心「被拋棄」,這招可避免
    民法典丨年老夫婦欲將房產轉給兒子卻擔心「被拋棄」,這招可避免 2021-01-08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鬥羅大陸》裡面,曾經拍賣的貓女,最後是怎樣的下場
    有了居住權,老人可在將房屋所有權留給子女的同時,為「老來伴」設置居住權,保障其居住權益。又如居住權可以使「以房養老」政策有效落地,老人可將自己住宅轉讓給融資機構取得對價的同時,在該住宅上設置居住權,保證自己的居住權益,實現「以房養老」安享晚年的目的。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2020-09-21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