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城市研發投入:北上深超千億 廣州領跑第二集團

2020-12-22 第一財經

近年來,隨著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階段,科技研發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中心城市,科技研發投入大的城市,往往轉型升級的成效也更加突出。

那麼,各大城市的研發投入水平如何?第一財經梳理了2019年研發投入總量最大的12個城市,發現當前北上深三城研發投入均已超千億元,北京遙遙領先。在第二集團中,近年來因數字經濟而快速發展的杭州位居蘇州之後,排在第六位。

北上深:三大研發強市各領風騷

數據顯示,北上深這三個城市2019年的研發投入均已超過千億元。其中,北京以2233.6億元高居榜首,另外北京的研發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達到6.31%,也是遙遙領先。一方面,北京的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最多,不僅擁有清華、北大這樣的超一流大學,而且也有中科院這樣的頂級科研機構,綜合實力最強。

以北京市2018年研發投入數據分析,2018年,全市基礎研究經費投入277.8億元,比上年增長19.5%,增速較2017年提高9.5個百分點。基礎研究經費佔全國的比重為25.5%,較2017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北京的高新產業也是研發投入的重要載體。2019年北京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5萬家,遠超各大城市。根據媒體報導,2019年1至10月,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1916.4億元,同比增長16.1%,佔總收入4.0%。

北京之後,上海2019年的研發投入達到1524.6億元,位居第二。上海的總部經濟、研發創新十分突出,集聚了大量的科技研發人才。比如,華為的研發人才,相當大一部分就在上海。

根據今年初發布的《2019上海科技進步報告》,上海科研人員去年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28.4%;去年1月至11月,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同比增長23.2%;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同比增長10.51%。

深圳是整個廣東省研發科創的龍頭,去年的研發投入也達到了1328.28億元。與京滬相比,深圳缺少知名大學和大院大所。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巡視員、副院長譚剛認為,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發投入體現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顯著特點,轉化能力很強,從而使得深圳在缺少大的科技基礎平臺的情況下,能夠迅速發展,這是深圳的一大強項。

杭州不及蘇州

與北上深相比,廣州在研發投入方面還存在巨大的差距。去年,廣州研發投入達677.7億元,僅為北京的30%,上海的44.5%,深圳的50%。從研發投入強度來看,廣州僅為2.87%,不僅遠低於京滬深,而且還略低於廣東平均線。

研發投入的差距,反映的是廣州與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在科創產業方面的差距,儘管廣州也是我國重要的高教中心,科教力量雄厚,但這些優勢並沒有轉化為科創優勢。總體上看,廣州的專業市場、傳統製造業佔比仍比較高,高新產業發展不突出。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表示,廣州存在結構性和規模的問題。一方面,跟其他幾個一線城市相比,廣州的高端產業還是比較少;另一方面,廣州缺乏類似華為這樣的科技龍頭企業,因為一個龍頭企業所佔的研發比重很大,對上下遊的拉動作用很大。

廣州之外,蘇州以625億元位居第五,超過了杭州、重慶等強二線城市。蘇州研發投入大,也說明了近年來蘇州轉型升級的力度。數據顯示,2019年,蘇州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了7052家,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位居第五。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表示,蘇州背靠上海,「大樹底下好乘涼」,上海的產業、資金、人才外溢效應顯著。因此,蘇州的轉型升級也比較成功。

蘇州之後,杭州的研發投入位居第六。根據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全市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530.4億元,比2018年增長14.3%;R&D經費投入強度(與GDP之比)為3.45%。杭州的研發投入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數字經濟的發展。不過,儘管杭州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發展上與北上深齊頭並進,但是科技研發投入差距仍非常大。

總體上,杭州的新興產業過度注重模式創新,但在科技研發方面仍然不強,尤其是整個信息經濟結構偏軟。比如,數字經濟包括了數字服務、數字製造等,杭州在數字服務業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在數字服務業以外的領域如數字製造等不盡如人意。

為此,杭州市去年提出,到2025年,杭州全市工業總產值要達到25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800億元,年均增速10%;全市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30家、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40家等。

西安研發強度僅次於北京

杭州之後,西安、重慶、南京、天津、成都、武漢這6個城市都處於400億元梯隊,相差不大,其中西安的研發投入高達481.76億元,位居全國第七。從研發強度來看,更是高達5.17%,超越了上海、深圳,僅次於北京。西安的研發投入多,與西安的高校多、大院大所多有關。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對第一財經分析,西安的國防科技水平在全國領先,這些都是國家層面投入為主,研究力量很強,但是在成果轉化、軍民融合方面,存在較多不足。對西安來說,當前民營經濟、民營科技的發展比較薄弱,因此西安必須加快民營科技發展,才能更好地承接與融合。比如深圳的民營企業很強,陝西很多成果就在深圳得以轉化。

這12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在研發投入總量上相距甚遠。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來自中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近年來研發投入快速增長,但無論是總量還是強度,與其他城市比還有很大落差。2019年,鄭州市研發投入經費達236.7億元,比上年增長27.8%,研發投入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和全省15.3和9.7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從2018年1.74%提高到2.04%,提高了0.3個百分點。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耿明齋教授稱,鄭州最大的短板就是創新能力不足,鄭州和武漢、成渝、西安乃至這幾年崛起的合肥、長沙都有相當大的差距,這是由歷史和現實等綜合因素所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高水平的集聚創新人才的平臺。缺少好大學,缺少大院大所,所以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總量和層次都不夠。沒有創新型成果就地產業化的發展和支撐,因此河南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一大短板。解決這些問題,也應該是河南和鄭州發展的當務之急。

耿明齋認為,解決創新不足問題,除了向上爭取優質資源向河南、向鄭州傾斜外,立足於引進國內外高水平的大學、高端研發機構,哪怕在這裡設立相應的分支機構也可以。另外,還得有一個好的適合人才集聚成長的環境,「營商環境很重要,人才的成長更需要一個好的環境」。

相關焦點

  • 31省份研發投入大比拼:廣東總量第一,北京強度最高
    這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以3098.5億元在各省份中領跑,成為首個研發投入超過3000億元的省份。2016年廣東研發投入總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後,總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首位,並且與第二名江蘇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 遍地總部的深圳,深超總牛在哪裡?
    不久前,深超總片區內首棟300米+高樓,也是國內地鐵上蓋第一高樓——瑧灣匯宣布封頂。這只是深超總重新定義天際線的第一步。在1.17平方公裡的土地砸入3000億,會發生什麼?深圳沒有公布期望的回報值,但是肉眼可見的,12家500強企業總部項目陸續開工,一張張科幻電影般的規劃效果圖通過審批。
  • 15座重點城市研發投入排名:北上廣深研發投入佔全國1/4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9年全國共投入R&D經費(研發投入)22143.6億元,同比增長12.5%,與GDP的比值為2.23%。在大國內部,城市很大程度成為了參與全球競爭的基本單元,同時也是自主創新的主要力量。
  • 廣東58家企業入榜中國民企500強 鼎龍集團成廣州唯一新晉千億企業
    華為、正威、碧桂園、恆大、萬科、美的、TCL、比亞迪、順豐、鼎龍、陽光保險共11家粵企入列千億民企陣營;其中,鼎龍集團、陽光保險為廣東今年新增千億民企,鼎龍集團也是廣州唯一新晉千億企業。對於營收超千億這個民企第一梯隊的門檻,今年廣東更是再次突破,11家民企營突破千億,較2019年榜單新增2家。其中,廣東鼎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鼎龍集團)首次入榜即躋身千億梯隊,位列54位,其同時也入列"2020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第18位。
  • 華為研發中心落戶廣州意味著什麼?
    攤開廣州西部地圖,華為廣州研發中心所在的羅衝圍位於金沙洲和同德圍之間,北靠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片區和白雲站,更是廣佛合作的橋頭堡。圍繞華為研發中心把羅衝圍打造成一個數字經濟的產業高地,與未來千億級的白雲湖數字科技城串珠成鏈,西部產業帶的兩個核心極點不禁引人遐想。今年以來,廣州明顯加快了在羅衝圍的落子布局。
  • 北上資金強勢回歸:無懼幹擾再流入近千億 押注消費股打破估值天花板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北上資金強勢回歸:無懼幹擾再流入近千億 押注消費股打破估值天花板 6月2日收盤後,當日北向資金淨流入接近20億,這也意味著六月至今短短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已經淨流入接近120億元,延續了4月以來強勢流入的表現。
  • 中國企業研發大比拼:阿里排第二,榜首過去十年投入超6000億
    431家提供了研發數據,比上年增加了5家;合計投入研發費用10754.06億元,同比增長10.12%;若與同口徑企業去年比,增幅達17%。這是我國500強企業研發投入首次突破萬億元,這些研發費用佔去年全國企業R&D經費(16921.8億元)的63.55%,凸顯出企業研發投入意願有所增強,絕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 中國內地25大城市綜合實力排行
    這一排行涉及25個大城市,報告將城市分為國家中心、重要中心、潛在的重要中心三類,從綜合實力來看,有12個城市最為突出:02國家金融中心:滬京深遙遙領先,廣州領跑第二梯隊如果說北京是國家政治中心,那麼上海就是當之無愧的國家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
  • 12月第二周 渭南招商項目資訊綜報(組圖)
    12月8日,陝粵特色農產品(廣州)展銷推介活動開幕。陝粵特色農產品(廣州)展銷推介活動開幕 陝西·深圳產業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舉辦【陝粵特色農產品(廣州)展銷推介活動開幕】12月8日,陝粵特色農產品(廣州)展銷推介活動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南廣場舉辦。
  • 北汽集團「大北京」戰略:5年投入研發200億 10年目標100萬輛
    原標題:北汽集團「大北京」戰略:5年投入研發200億,10年目標100萬輛    1月6日,北汽集團在2019經營業績
  • 11月廣州新房價格漲幅領跑全國,月成交量創近年新高達1.1萬套,現在...
    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報告,數據初步測算,11月份,4個一線城市中,上海、深圳新房售價環比持平,北京則微跌,下降了0.1%,僅廣州新房售價上漲,漲幅0.9%,該漲幅亦領跑其餘69城。
  • 新經濟企業500強:東部為主,北上深杭最多
    ,聚集新經濟500強企業最多,數量達到115家,比例高達23.0%;上海、深圳、杭州為第二梯隊,新經濟500強企業數量分別為61家、60家、42家,佔比10%左右,在新經濟城市中表現優異;廣州、蘇州等城市為第三梯隊,新經濟500強企業數量在20家以下。
  • 上海在線新經濟領跑「下沉」路
    不到3年,拼多多即登陸納斯達克,並在今年6月成為全球範圍內市值最快達千億美元的公司。同樣出生上海的趣頭條創造了更快紀錄,僅25個月就完成納斯達克上市。趣頭條2016年上線,作為泛娛樂諮訊平臺,它擊中了下沉用戶時間較充裕、對精神讀物更為渴求的特點,以「金幣」激勵來爭奪用戶屏幕時間,由此迅速收割流量,目前平均日活躍用戶數超4300萬。
  • 士力架、德芙……你吃的巧克力將在廣州設計研發
    1月6日,瑪氏箭牌和廣州,再與廣州結下「甜蜜果實」。 當天在瑪氏箭牌廣州永和工廠廠區內,瑪氏箭牌全球口香糖與糖果創新中心在廣州開發區動工。據悉,該項目將有助瑪氏箭牌這家世界級企業,在口香糖和糖果類產品上的創新。
  • 安恆信息深化構築企業核心競爭力 持續加碼研發投入
    來源:證券時報11月3日,安恆信息(688023)在互動平臺上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公司研發項目穩步推進,業務市場不斷拓展,新產品逐步上市,整體經營情況良好,業績平穩增長。未來公司將繼續提升研發實力,擴展業務規模,爭取不辜負資本市場對公司的期望。安恆信息於2019年11月5日在科創板掛牌交易,作為國內網安領域龍頭企業,公司快速的成長勢頭備受市場關注。近日發布三季報顯示,安恆信息營收增速再次領跑網絡安全行業。
  • 千億伊利的低調潛行:伊利會是下一個茅臺嗎?
    毫無疑問,伊利今年將會順利實現其五強千億的目標,即進入全球乳業前五,營業收入突破千億。伊利已經成為中國消費品行業中的領軍企業,而且這種規模優勢和行業地位將會在未來不斷凸顯。
  • 「12將」出徵廣州美博會 「械字號」掘金千億市場
    而在廣東博納百川集團及旗下桂林愈爾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看來,械字號的紅利才剛剛開始。所以,在9月4-6日舉行的第55屆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上,愈爾美將攜一系列械字號產品出徵,掘金千億市場。
  • 9月的熱鬧後,中國晶片產業再遇挫折,傳廣州海芯12吋廠停擺
    2020年12月12日,晶片業又傳來不幸的傳言。據業內人士爆料稱:目前位於廣州南沙的海芯晶片112吋圓晶廠項目已經停擺。該項目僅僅宣布啟動剛剛過了九個月,項目停擺背後的原因依舊成迷。 這不是中國晶片業遭遇的首次挫折,2020年8月,武漢千億晶片項目武漢弘芯停擺,7nm光刻機被抵押……。
  • 鼎龍集團千億營收榮登中國民企500強,服務業100強雙榜單
    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華為、正威、碧桂園、恆大、萬科、美的、TCL、比亞迪、順豐、鼎龍集團、陽光保險共11家粵企進入了千億民企行列;其中,鼎龍集團、陽光保險為廣東今年新增的千億民企,同時鼎龍集團也是首次上榜。
  • 新一屆「廣州最美村莊」榜單出爐!總投資超千億農業產業項目也來了
    12月25日晚,「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在海心沙亞運公園開幕,「爆料」不斷!51家廣州農業企業被授予「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36個農業產業重大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2020廣州世界觀賞魚珍品大觀將有1000種觀賞魚「魚」你有約……廣州鄉村振興成果點亮熠熠生輝的璀璨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