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2020-12-18 鄉土鄉人

烏鴉和喜鵲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這兩種鳥都屬於鴉科,長得也比較形似,只不過烏鴉是全黑的,喜鵲身上有白色羽毛,這兩種鳥最大的區別就是叫聲不一樣,人們覺得喜鵲叫是報喜,烏鴉叫是報憂,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烏鴉,覺得烏鴉一叫,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烏鴉的叫聲和婦女又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烏鴉沙沙叫

曾經有人對鳥類進行過智商測驗,說烏鴉的智商非常高,是處於動物中的第一流水平,其智商大致與家裡養的狗差不多。大家都知道狗是很聰明的,還懂得看主人的臉色行事。而烏鴉還可以用石塊砸開堅果,還懂得用石子提高瓶中的水位,「烏鴉喝水」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的。

俗話說「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一點也能反映出烏鴉也是很孝順的,所以在很早以前,烏鴉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那時候人們把烏鴉當成一種有預言功能的神鳥,以前就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傳說,也是說明了烏鴉的預言功能。

烏鴉跌落神壇的原因,與它敏銳的嗅覺是分不開的,烏鴉就像貓頭鷹一樣嗅覺靈敏,當村裡有人快要離開的時候,烏鴉就會就會聞見氣味開始鳴叫,由於烏鴉的叫聲很刺耳,於是人們就覺得烏鴉叫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所以就越來越討厭烏鴉。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烏鴉的叫聲,特別是那種邊飛邊叫的烏鴉,在空中發出「啞!啞!」的聲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在一些影視劇中,有壞人靠近的時候,總會伴隨著烏鴉叫,再配上一些哀傷的音樂,總能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從上面的分析也能看出來,烏鴉除了不討人喜歡之外,其它方面都很優秀。而且烏鴉對天氣的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由於烏鴉喜歡晴朗的天氣,在晴天烏鴉一般叫聲比較大。人們發現烏鴉一個勁地低空飛行,並且歡快地嗚叫,就是天氣晴朗的徵兆。如果快要下雨的時候,烏鴉的叫聲就會變得低沉沙啞,而「烏鴉沙沙叫」意思就是烏鴉沙啞的叫聲,也說明快要下雨了。

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

「烏鴉沙沙叫」預示著快要下雨了,在以前農村,人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地裡勞作,而且以前人分工明確,一般是男人下地幹活,女人在家做飯或者做針線活。如果下雨後,男人就可以休息了,而女人還要像平時一樣勞動。

可以想像一下,下雨天的農村,婦女們忙著燒火做飯,還要給孩子做衣服做鞋,還要打掃衛生,忙得不可開交。而男人們不用下地幹活了,躺在那兒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婦女們肯定會心裡不平衡,難免就會跳腳罵娘了。所以就有了「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的說法。

有句話叫做「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如果一方一直在忙碌,肯定會心生不滿的,特別是她眼看著你在哪兒休息,總要與你爭吵一番才能心理平衡。

相關焦點

  • 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農村俗語之所以得夠得到廣泛流傳,就在於裡面有些詞用得比較俏皮,讓人看了有忍俊不禁的感受。就像這句俗語中的「雙腳跳」和「胖胖笑」,實際上就很形象的點出農村中存在的兩類人。什麼是「雙腳跳」?指的就是那種脾氣很急躁,動不動就跟你跳起來論理的人。
  • 農村人說:「寧交雙腳跳,莫交眯眼笑」,「雙腳跳」指的是什麼?
    有句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如果身邊的人都是好人,自己也就學好了,如果身邊的人都是壞人,自己也就跟著學壞了,這句話也常常是一些家長拿來教育男孩子的。因此交朋友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慎結交了一些不務正業的朋友,很可能也會把你拉下水。農村有句俗話叫:「寧交雙腳跳,莫交眯眼笑」,這句話也是古人對交朋友的一些看法,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
    在農村經常聽到一些五花八門的俗語,什麼類型的都有,像是人生哲理,或者風水習俗。不能說這些俗語說的百分之百都是正確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些俗語說的確實很有道理,或者說有些俗語聽起來可能沒有科學依據,但是不聽的話可能真的會發生一些很邪乎的事情,那麼今天小編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就是「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害怕貓頭鷹笑呢?
  • 農村俗語:「野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野貓子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對一些動物的到家也是非常忌諱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吧。比如有俗語說「狗來富,貓來窮」,「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等俗語。雖然說這些動物的到來屬於迷信,但是人們卻講究一些心理安慰,總是盼望著一些吉祥的動物來到家門,一些晦氣的動物遠離家門。說到這,李子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俗語「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娃娃叫爹頭一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也叫俗語,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把一些事情總結成經驗教訓,編成順口溜。流傳下來,這些俗語比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容易記住,千萬別小看這些俗語,他們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總結。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農村俗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知道什麼意思嗎?
    我們國家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神秘的神秘,他們總結了很多俗語,一直流傳到如今,然而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俗語也漸漸的被人遺忘,小編之前聽一位老人,說了一句這樣的俗語,不怕貓頭鷹叫 就怕貓頭鷹笑,小夥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不知道的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是農村經常養雞的人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又請教了一個養雞的老農,他告訴我,農村的這句俗語,要這麼樣理解才對。、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是什麼意思?
    今天就是小雪節氣了,什麼叫小雪,小雪代表什麼,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變冷。雖然北方地區確實下了一場大雪,也確實氣溫下降很多,但是南方地區卻溫度依然較高,一點都沒有冬天的感覺。今年過年比較早,離現在也就2個月的時間了,目前北方較冷,南方太暖和,形成強烈的對比。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門前草是什麼?
    農村的許多俗語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有些確實凝聚了幾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對後輩諄諄教誨,以期少走彎路;而有些俗語卻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步一步淪為了迷信、糟粕。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話到底是有科學依據還是迷信糟粕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舊時一些農村俗語,從空間上來說,因具有地域習慣的特點,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好理解,「麵條不是飯」就是這樣。還有一些農村俗語,從時間上來說,具有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產生的俗語,也不容易理解,「女人不是人」就是如此。不過,這句農村俗語整體意思還不是字面意思,是傳統俗語中慣用的比喻的手法。
  • 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很多農村俗語也都與床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叫「床頭打架床尾和」,這句話就是描述夫妻關係的,但是無論吵架還是和好,都是在床上完成的,因此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是離不開床的。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
  • 農村俗語:「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孩子叫爹第一聲」,啥意思呢?
    遇到了開心的事,自然是樂得開懷,尤其是遇到美事,哪個更是樂的心裡都開了花,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都是關於美食、喜事的描述,像我們熟知的四大喜:洞房花燭、金榜題名、久旱逢雨和他鄉遇知音。除了這四大喜之外,農村還有三大美,自然指的也是三件美事,分布指的是:「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娃娃叫爹頭一聲」,這三件美事,也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為什麼這三件事是人生美事呢?大姑娘笑:什麼能夠讓自己心情豁然開朗,得到治癒的效果?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算迷信嗎?
    農村俗語,作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它有該剔除的部分,也有部分是值得保留下來的,因為它們的存在,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提示,還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多多少少似乎還是有那麼點迷信的,「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明堂是什麼地方呢?
  • 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俗語在農村,被廣為流傳,上到七旬老漢,下到孩提,都能說上幾句!對於這些流傳在農村的俗語來說,大多數與農事有關,講述的是「不違農時」,比如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比如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滿大集」。當然,對於俗語來說,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也比較拗口,沒有老人的點撥還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說,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