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第四集《一統》:秦始皇統一中國,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的前三集,講述了春秋戰國時代,思想的萌芽和碰撞,而12月10日晚播出的第四集《一統》,則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幅員遼闊的秦朝建立,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塑造了中國國家形態與精神內核的根基,「統一」從此成為中國人不變的追求。

兼併六國之後的嬴政,需要一個新的稱謂,由他而始,千秋萬代。自認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的嬴政,把「皇帝」作為自己的稱謂。「皇帝」——這個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就此誕生。

天下初定,秦始皇下令將六國貴族和富豪盡數遷入都城鹹陽,在監控權貴們一舉一動的同時,繁榮鹹陽的經濟。他下令收繳天下兵器,熔化鑄造成矗立在鹹陽宮前的十二尊金色銅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天下昭示了不容爭辯的威權。

一個新的國家制度成了當務之急。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摒棄延續已久的分封制,建立了一種強化中央權力的全新體系——郡縣制。這是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中央集權制度的起點,也是後世一直沿用遵循的國家體制。

但要讓這樣遼闊的疆域、這樣複雜的人群融為一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亟待解決——全國統一。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寬度,統一貨幣,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格局,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隨後,始皇帝五次巡視全國,他在多地留下刻石,表彰自己的功德。可在一片歌頌中,響起了一個反對聲。一位名叫淳于越的博士請求始皇帝以古為鑑,恢復周朝分封制,鞏固疆土——這無疑是對帝國政治根基的挑戰。

此時,李斯提議嚴禁百家學說,統一意志。始皇帝明確支持,下詔要求各地燒毀《秦紀》以外的六國史書,以及《詩》《書》,百家諸子著作。這就是後人口中的「焚書」。一年後,始皇帝下令活埋四百餘背後嘲罵他的方士,這就是後人所言的「坑儒」。「坑儒」和「焚書」聯繫在一起,成為始皇帝身上一個抹不去的標籤。

與此同時,秦始皇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阿房宮,耗盡民力修建長城。國力所能承受的極限被大大超過,徭役賦稅的負擔幾乎到了把民眾壓垮的地步。秦王朝步步衰弱,秦二世在位的第三年,秦帝國無可挽回地崩盤了。

秦王朝雖只存在了14年,但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烙印。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中國就成為一個長期延續的政治體。紀錄片《中國》第五集《天下》將於12月14日在芒果TV、湖南衛視播出,講述一個青春朝氣、奏響千古不絕強音的漢帝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國》第四集播出:秦始皇統一中國 影響深遠的中央集權制度就此...
    紅網時刻12月10日訊(通訊員 羅亞琪)《中國》的前三集,講述了春秋戰國時代,思想的萌芽和碰撞。而第四集《一統》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幅員遼闊的秦朝建立,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塑造了中國國家形態與精神內核的根基,「統一」從此成為中國人內心不變的追求。
  • 紀錄片《中國》第四集今日19:30播出,秦始皇秒變辛酸「打工人」
    在昨日19:30於湖南衛視、芒果TV同步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第三集《洪流》中,猝不及防地為觀眾上演了一場源自古代的友誼battle。《洪流》中,李斯和韓非的關係破裂,不但讓觀眾直呼是古代版《小時代》,更透過歷史新說的創新形式讓不少網友主動安利劇集,「和一般的紀錄片完全不一樣,這緊湊感簡直不輸美劇!」「連我這種對歷史不怎麼感冒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 秦始皇一統六國,為何生前卻不立太子?內幕塵封千年!
    秦始皇一統六國,為何生前卻不立太子?內幕塵封千年! 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和商鞅變法也是有著一定的聯繫的,而且同時也是因為在當時的百姓們都渴望一個安定的生活,而在春秋戰國這幾百年期間的戰亂,連百姓們都希望能夠統一,少點戰亂。秦始皇一生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了中國的首位皇帝。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其他國家在做什麼?日本人還是一群原始人
    正因為他當初完成了大一統,才為中國今天的版圖奠定了基礎,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新局面。秦始皇沒到40歲就一統六合,其後又進行貨幣和度量衡上的統一,無論是思想制度還是武器基建,在當時都是領先世界的水平。讓人好奇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其他國家在做什麼?最讓人意外的就是日本,當時的日本人還是一群原始人。
  • 中國2000年前就實現了統一,為何歐洲至今七零八落?什麼原因?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一統六國時,中國就已經實現了統一的概念,雖然秦始皇時期,國土面積遠遠比不上如今,但不可否認,確實在秦始皇上位後,中國開始不再四分五裂,此後,漢代,唐朝宋朝清朝等多個朝代,中國的統一更甚,疆土面積更加遼闊,絲毫沒有出現分裂的狀況,哪怕偶有土地流失,最終也會被奪回來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世界其他國家在幹什麼?其中日本最為搞笑
    大秦王朝是真正封建王朝的開始,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前無古人,沒人可以與之相比,所以他自稱秦始皇,首次將皇與帝結合在一起,為中國封建皇權統治奠定了基礎,他的功勞立於千秋,的確功不可沒,他真正的將中國進行了大一統,包括文字,語言,和計量衡器,這無疑就是將文明徹底的整理並且統一。
  • 為什麼說菩薩心腸婦人之仁,看不懂秦始皇武力統一中國
    第一,什麼時候下戰略決心進行統一戰爭,秦始皇比他的祖輩們強得多!秦孝公通過商鞅變化後,秦國由西陲弱國窮國逐漸變得富有強大,秦孝公在後期,也萌生了「東出」的想法,但是試了一下,還不是時候。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繼位,經過精心準備和運籌,以超人的戰備敏銳判斷力,認為到了統一六國的絕好時機,下定了堅定的戰略決心,武力統一全國。歷史證明,秦始皇以堅定的戰略決心開啟武力統一中國,是完全正確的。
  • 紀錄片《中國》的美學超越電視劇了嗎?
    有一條短評點讚人數很多——「這才叫紀錄片,《大秦帝國之崛起》還不如紀錄片拍得好。」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在央八播出之時,湖南衛視在黃金檔排播了一部紀錄片《中國》(第一季)。這個以人物串起來的中國思想文化簡史,從春秋戰國講起,第四集《一統》正好覆蓋了《大秦賦》的劇情。
  • 祖龍秦始皇為什麼被稱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第一人呢?
    祖龍為什麼被稱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第一人呢?歡迎大家討論扶正作者,我願與您一同努力更加進步,原創文章禁止抄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四大著名君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窮兵默武為什麼還名列其中呢?是他結束亂世,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嗎?不見得。
  • 王翦守南中國的歷史作用和秦始皇的決策邏輯:格局決定布局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完成一統大業,他所面臨的最後一個難題便是,如何對付常年盤踞在南方的「百越」。要解決這個問題,名將王翦就成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人物。他雖然只是一個將領,然而卻異常關鍵。王翦打敗百越之後,受秦始皇的指令鎮守百越各族蠻人。那麼,秦始皇為什麼為了守好百越,將一百萬老秦人全部遷走,並派出60萬軍隊鎮守呢?秦始皇身為千古一帝,他為什麼會做出這種看似自暴自棄的決定呢?
  •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四大文明古國之其餘三個地區是什麼情況?
    談秦說漢(278)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四大文明古國剩下的三個地方都在哪裡?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剛剛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大秦王朝,秦始皇統一中原;印度正處在孔雀王朝的衰弱期;古巴比倫之帕提亞帝國(安息國)正式進入了繁榮時期;古埃及也進入了託勒密王朝的衰弱期。公元前221年,中國古代的大秦帝國滅亡,在吞併了中原地區的韓國、趙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之後,又宣布廢除使用了兩千多年的分封制,並在全國設立三十六個州郡,由中央指派官員統一管理。
  • 紀錄片《中國》第十集《關隴》,講述胡漢融治縱橫百年的關隴集團
    《中國》第十集《關隴》,講述了關隴集團在西魏丞相宇文泰帶領下,深刻融匯多民族的血脈和文化,並由蘇綽相助連接起周禮的思想制度源流,由此振興西魏王朝的故事。關隴集團縱橫百年,此後衍生出四朝,為中國歷史的再度輝煌做好了準備。
  •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各國在幹什麼?當時有無大帝國
    建立了華夏大地第一個統一的君主中央集權王朝。嬴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前無古人,比三皇五帝都要高,所以他自號「皇帝」,而作為創始人,他順理成章為始皇帝,後人稱之為秦始皇。接著,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建萬裡長城,鑿通靈渠,其氣勢可謂氣吞天下。
  • 演員僅有3句臺詞,紀錄片《中國》只用1集,就拍出了「大秦賦」
    ——李白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滅掉齊國結束,一共用了10年的時間;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秦國僅有14年的歷史。一直以為《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是展現秦歷史最好的光影記錄,哪知紀錄片《中國》只用1集,就拍出了「大秦賦」,而且演員竟然只有3句臺詞!12月9日,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更新了第3集,扒姐看完,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 紀錄片《中國》播出《天下》,講述奏響千古不絕強音的漢王朝
    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正在芒果 TV、湖南衛視熱播,今晚將播出第五集《天下》,講述漢王朝的故事。漢,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創立的國家,在漢武帝劉徹改革治理下,帶著青春朝氣,奏響了千古不絕的強音。
  • 古代歐洲與中國的不同發展之路:分散與統一
    秦始皇為以後的天下一統做出了貢獻:始皇帝雖然在後世中被評價為暴君,但是他對歷史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尤其是對中國以後國家的統一發展,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推行郡縣制:秦國建立後中央對於施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進行了討論,法家主張推行分封而一些人主張分封天下。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一場博物館的驚奇之旅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果國寶會說話》,我們逐漸發現打開文物寶藏的方式可以如此不同。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迴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中國的寶藏》共6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
  • 我國的一代明君秦始皇為統一做的貢獻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一統六國,為封建古代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關於他的黑歷史可是眾所周知的。焚書坑儒, 修築長城。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是有名的暴君。可是他在位37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將軍大臣。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8家博物館20件頂級文物的奇妙之旅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果國寶會說話》,我們發現打開文物寶藏的方式如此不同。《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該紀錄片共六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
  • 中國十大傑出帝王|千秋一統,萬古長存!
    中國十大傑出帝王之1千古一帝——秦始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千古一帝, 他政治上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廢分封行郡縣。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其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