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裡提到,美國人一年大概能吃掉90億隻雞, 在聖誕節這天達到巔峰,火雞這種長相奇醜,身形巨大的雞是怎麼一步步走到美國人的餐桌上去的呢?
一隻火雞怎麼走上美國人的餐桌?
據考古發掘記錄中得知:最古老的家養火雞遺骸出現在墨西哥特拉提科遺址(Tlatilco)也就是在2000多年前,墨西哥的原住民已經開始馴化和販賣火雞了。
但在早期,火雞並不是用來吃的,它是貴族們舉行party的時候在現場展示給大家的一隻高貴物種,火雞一直被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視為珍寶,用作儀式、祭祀用品,甚至被當成神的替身。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如何吃掉一隻火雞,所以火雞的飼養規模都是很小。
舉個慄子:瑪雅地區,火雞骨骼遺存大多發現於宗教廟宇和墓葬中,或是與貴族儀式器物一同出土。
讓火雞從神廟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還是歐洲人。
讓火雞真正流行於世界,從神廟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還是那批發現新大陸的歐洲人。到維多利亞時期(公元1837—1901年),烤火雞這道菜才真正流行開來,正式成為英國全民熱愛的聖誕大餐,再慢慢發展成為美國人聖誕節上的經典食譜;
從這一條時間線裡我們可以發現火雞從神獸到餐桌風物,經歷過美洲原住民馴化,再由西班牙和英國人帶到歐洲,再到美國人加入過節食譜的。
在美國的猶太人愛吃左宗堂雞?
在聖誕節這天,猶太人也吃雞,令人意外的是,猶太人大多數會在聖誕節這天以吃中餐的方式來慶祝聖誕,一份左宗堂雞是必點。這是什麼呢?
中國和猶太人是美國的移民兩大主流,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猶太人和中國人是美國兩個最大的非基督教移民群體。而當時的猶太移民聚居在紐約曼哈頓的下東區(Manhattan’s Lower East Side),毗鄰唐人街,因此兩個群體住得很近。
美國人大部分都信奉耶穌,無論宗教還是歷史,猶太人都不會為了耶穌的誕生而慶祝。在聖誕節這天,全美都會放假,回家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全部商鋪都會關閉。除了中餐廳還在繼續營業之外,對於想在聖誕節外出吃飯的猶太人來說,只有走進中餐廳。
另外中餐和猶太人的口味相臨近,肉類和牛奶是不會混合在一起來烹飪的。所以聖誕節前的那個晚上,在美國的猶太人會來到中餐廳,點一盤牛肉撈麵(lo mein),一盤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以及一盤炒雜碎(chop suey)等等,只有來到中餐館,他們不用擔心會違反戒律,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吃吃。
日本人在聖誕節這天,走進KFC吃炸雞
每年聖誕節,數百萬日本家庭都會買一桶肯德基的聖誕炸雞桶來慶祝。據BBC報導,這種奇特的習俗源自1970年代的肯德基促銷,現在卻被很多日本人當作聖誕節的傳統。
臨過聖誕的12月也是KFC最忙碌的一個月,有些肯德基餐廳的銷售額是平時銷售額的10倍之多。如果想在KFC吃到聖誕套餐,需要提前數周預定,否則要排隊數小時才能吃到。
為什麼在日本會如此流行吃KFC?傳說這是每一家日本KF餐廳經理從夢中得來的靈感。
1970年,肯德基日本公司的第一任經理岡原竹下半夜在夢中醒來,並將夢到的「聖誕聚會桶」想法匆匆記下。
1974年,肯德基開始全國範圍內的市場計劃,並將其命名為肯德基的聖誕節。本來日本沒有聖誕節的傳統,自肯德基來了之後說,吃肯德基炸雞桶就是日本人過聖誕節應該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