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很多朋友比較喜歡中國的神魔文化,從最早的《山海經》、《搜神記》到後來的《封神演義》、《西遊記》和《聊齋志異》這些偉大的神魔文化的著作,都充滿了好奇和神秘的色彩。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神仙體系博大精深,體系複雜,各種人物和法術層出不窮,如果要說的話,終其我們一生都不能將其一一闡述,這和西方的神話文化有著本職的區別。
西方的神仙體系無外乎就那麼幾個人,奧林匹斯山住著神仙老大宙斯,接下來就是他的兒子或者私生子一大堆,什麼愛神、太陽神、海神、月神、智慧女神等等,但是我們中國的神仙體系就不一樣了,特別複雜,體系龐大駁雜,每個神仙都有每個神仙道來歷、身世、師從以及做出的一些修神事跡。比如二郎神楊戩,就是玉皇大帝妹妹與凡人私通生下的孩子;哪吒是託塔天王李靖的三兒子,懷胎三年生下的肉球,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師爺是三屆一把手;再比如豬八戒原本是天宮天蓬元帥,更早追述還能是追述到前世是后羿的徒弟逢蒙等等。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神仙體系被兩部偉大的著作給歸類,這兩部偉大的著作就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研究一段時間發現,這兩部作品有關聯。
論成書年代,是吳承恩的《西遊記》寫書在前。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成書在後。
論故事內容呢,《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之間武王伐紂的事,而《西遊記》一百回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千年以上了。但是這兩部作品裡面卻有著同樣的人物,比如李靖、楊戩、哪吒、土行孫、四大天王、太上老君等等一些共有的人物。
那麼到底《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的內容,誰抄襲了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我們接著往下來看。
這兩部書的人無關聯非常明顯,首先我們來看看哪吒。在《西遊記》裡面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回合,這個時候哪吒已經是上方大仙了,位列仙班正兒八經的公務員序列。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哪吒,名字一樣,也是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這時候他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並且把哪吒的前世今生都給說的清清楚楚,生下來是個肉球,李靖一劍劈開肉球從裡面出來個漂亮的小孩就是小哪吒,結果在哪吒7歲的時候把龍王三太子殺死剝皮抽筋,被龍王以水淹陳塘關為要挾,沒辦法自殺,結果哪吒師傅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用蓮藕化身復活哪吒。但是在《西遊記》裡面這一段不是這麼說的,《西遊記》裡面這段說的是如來佛祖復活的哪吒。
到底哪個說法更為準確呢?同一個事件,同一個結果,就是操縱這個結果的人不同,《封神演義》是太乙真人復活哪吒,《西遊記》是如來佛祖復活哪吒。要想搞清楚到底哪個更為準確,就要從《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本書的骨子裡根本精髓來說。
《封神演義》主題中心思想是「尊道抑佛」。
《西遊記》主題中心思想是「尊佛抑道」。
《西遊記》裡尊崇佛教、貶低道家,在車遲國這一回裡貶低道家都貶低到什麼程度?三個老道被孫悟空耍戲的喝了尿了,這三個老道抓和尚殺和尚,把道觀一座座建起來。這裡面就有佛教和道教兩派為了爭奪世俗社會的控制權,爭取善男信女,爭的你死我活的兩派之爭。
再看《封神演義》裡是「尊道抑佛」,所以復活哪吒就是道家太乙真人來操控。最厲害的大神就是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這三位最厲害的。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到底是佛為上還是道為上。
我們再來看看一個核心人物——太上老君。《西遊記》裡面太上老君的形象不怎麼樣,二郎神楊戩再和孫悟空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太上老君從雲層裡扔下來金剛圈打中孫悟空,其實這就是暗算孫悟空。被孫悟空偷吃了全部的金丹,抓住孫悟空之後放在爐子裡用六丁之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沒把孫悟空給燒死反而煉出了火眼金睛。總之,太上老君感覺窩窩囊囊的。
到了《封神演義》裡,太上老君的形象就不一樣,道教有「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太清就是太上老君,等閒事是請不動太上老君的,那簡直就是滅失的存在感,大展神威,神通無邊。通天教主設下萬仙陣、誅仙陣,抓住了一批闡教的弟子,太上老君一個人大破萬仙陣、誅仙陣,那簡直就是牛的不得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還是那個根本原因,《西遊記》尊佛,就推崇如來,太上老君你是道教總掌門,你就慫一慫。《封神演義》不同了,封神演義是推崇道教,那肯定太上老君神一般的存在。當然《西遊記》也不敢慢待太上老君。雖然太上老君被孫悟空刷的夠嗆,但是太上老君的神通也不是等閒的。你看孫悟空大鬧天宮不是牛的很嗎?但是一道西天取經的路上,很多妖怪,他根本打不過,其中有兩組妖怪,孫悟空弄不懂人家,一組是金角銀角大王,另一個是青牛精,最後孫悟空一調查這倆上面都有人,沒辦法只好去找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下來輕而易舉就拿下,別忘記這兩組妖怪孫悟空根本是打不過的,這說明太上老君神通是相當大的,只是為了情節需要暫時讓老頭窩囊一會。其實這也好理解,太上老君在玉皇大帝身邊無論是煉丹還是辦事都是為玉皇大帝幹的,給人家幹事費那麼大勁幹嘛啊。孫悟空在天宮打的十萬天兵天將毫無還手之力,為什麼下屆之後一大半的妖怪孫悟空根本打不過,這是什麼原因?天兵天將都是給公家打工,能混就混不得罪人;下面的妖怪都是自我創業,有點什麼事都是自己的事,當然要費心費力負責任了,這兩點有很大不同。
從側面來看《西遊記》也不敢把道教糟蹋到底,比如五莊觀那一回,地仙之祖鎮元子對唐僧師徒禮敬有加,孫悟空一看五莊觀供奉天地兩個字,不知道這鎮元大仙有多牛,只知道三清四帝都是他的朋友,其他九曜星君什麼的都是鎮元子晚輩。後來孫悟空把人家人參果樹給推到,鎮元子對孫悟空原著裡描寫,說抓住就抓住,一點不費勁。最後,孫悟空求得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一番對話說那鎮元子,我都讓他三分。這說明《西遊記》對於道教祖師級的人物都有最起碼的尊重。
另外,我們再來說一組共有的人物,四大天王。天地下所有的廟宇建制都是一樣,一進廟第一座大殿都是天王殿,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拿把琵琶,西方廣目天王拿個蛇也有說是龍,南方增長天王拿把寶劍,北方多聞天王拿把傘。這在《西遊記》裡面有過精彩和很重要的出場。
很多人問,這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嗎?有。嘉夢關魔家四兄弟就是四大天王,魔禮青魔禮海魔禮紅魔禮壽四兄弟。這個四個在《封神演義》裡很厲害,給姜子牙製造了很大的麻煩,這哥四個拿的兵器就是傘、琵琶、蛇和寶劍。一看就非常明顯的傳承過來。
這兩本書還有特別明顯的傳承關係,就是在《西遊記》裡面是和尚,到《封神演義》裡面就成老道,比如在《西遊記》裡面中國有四大佛法聖地,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修煉地,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到了《封神演義》裡面就由佛轉道了,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五臺山文殊菩薩變成了文殊廣法天尊,峨眉山由普賢菩薩變成了普賢真人,普陀山觀世音就變成了慈航道人。這裡面傳承關係相當明顯。
那麼,大家最感興趣的人物出場了,《西遊記》寫誰?孫悟空!你要問《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孫悟空?《封神演義》裡和孫悟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封神演義》裡有個梅山七怪神通廣大的老大叫袁洪,就是個神通廣大通臂長猿,幫通天教主和姜子牙做對。原著裡面有一段和二郎神楊戩的打鬥,各自都會72變,與《西遊記》裡大鬧天宮那段幾乎一模一樣。最後結局袁洪被抓住誰也殺不了他,跟《西遊記》描寫一樣,砍頭就重新長出來一個,誰也殺不死。最後崑崙山散人陸壓出山,祭起寶葫蘆砍了袁洪頭顱,困到山河社稷圖裡,《封神演義》原著有段描述,說:這山河社稷圖自然飄落到一個叫做傲來國的地方,落地圖裡的所有東西都化為實景,只有這個猴頭變成一塊石頭,在吸收天地精華千年之後破石而出,到時會將三屆鬧得天崩地裂,囑咐楊戩格外小心。你看,這就聯繫到一起來,《西遊記》石猴出世變得有傳承了。
那麼,綜上所述。本文開頭提到《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誰抄襲了誰?我本人認為:誰也沒有抄襲誰。吳承恩和許仲琳都是在中國神話體系上進行了收集,然後這兩人文筆比較好,就各自在收集民間神話傳說的基礎上加工成書。
那為什麼《西遊記》列入四大名著,而《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列進去呢?我們實事求是地說,吳承恩的西遊記寫的更加深入人心,人物性格特點更加鮮明。最主要的是西遊記借神魔文化映射了當時的社會,所以,西遊記更具有文化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