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2021-01-07 一曲新詞半壺酒

我們有很多朋友比較喜歡中國的神魔文化,從最早的《山海經》、《搜神記》到後來的《封神演義》、《西遊記》和《聊齋志異》這些偉大的神魔文化的著作,都充滿了好奇和神秘的色彩。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神仙體系博大精深,體系複雜,各種人物和法術層出不窮,如果要說的話,終其我們一生都不能將其一一闡述,這和西方的神話文化有著本職的區別。

西方的神仙體系無外乎就那麼幾個人,奧林匹斯山住著神仙老大宙斯,接下來就是他的兒子或者私生子一大堆,什麼愛神、太陽神、海神、月神、智慧女神等等,但是我們中國的神仙體系就不一樣了,特別複雜,體系龐大駁雜,每個神仙都有每個神仙道來歷、身世、師從以及做出的一些修神事跡。比如二郎神楊戩,就是玉皇大帝妹妹與凡人私通生下的孩子;哪吒是託塔天王李靖的三兒子,懷胎三年生下的肉球,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師爺是三屆一把手;再比如豬八戒原本是天宮天蓬元帥,更早追述還能是追述到前世是后羿的徒弟逢蒙等等。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神仙體系被兩部偉大的著作給歸類,這兩部偉大的著作就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研究一段時間發現,這兩部作品有關聯。

論成書年代,是吳承恩的《西遊記》寫書在前。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成書在後。

論故事內容呢,《封神演義》寫的是商周之間武王伐紂的事,而《西遊記》一百回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千年以上了。但是這兩部作品裡面卻有著同樣的人物,比如李靖、楊戩、哪吒、土行孫、四大天王、太上老君等等一些共有的人物。

那麼到底《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的內容,誰抄襲了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我們接著往下來看。

這兩部書的人無關聯非常明顯,首先我們來看看哪吒。在《西遊記》裡面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回合,這個時候哪吒已經是上方大仙了,位列仙班正兒八經的公務員序列。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哪吒,名字一樣,也是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這時候他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並且把哪吒的前世今生都給說的清清楚楚,生下來是個肉球,李靖一劍劈開肉球從裡面出來個漂亮的小孩就是小哪吒,結果在哪吒7歲的時候把龍王三太子殺死剝皮抽筋,被龍王以水淹陳塘關為要挾,沒辦法自殺,結果哪吒師傅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用蓮藕化身復活哪吒。但是在《西遊記》裡面這一段不是這麼說的,《西遊記》裡面這段說的是如來佛祖復活的哪吒。

到底哪個說法更為準確呢?同一個事件,同一個結果,就是操縱這個結果的人不同,《封神演義》是太乙真人復活哪吒,《西遊記》是如來佛祖復活哪吒。要想搞清楚到底哪個更為準確,就要從《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本書的骨子裡根本精髓來說。

《封神演義》主題中心思想是「尊道抑佛」。

《西遊記》主題中心思想是「尊佛抑道」。

《西遊記》裡尊崇佛教、貶低道家,在車遲國這一回裡貶低道家都貶低到什麼程度?三個老道被孫悟空耍戲的喝了尿了,這三個老道抓和尚殺和尚,把道觀一座座建起來。這裡面就有佛教和道教兩派為了爭奪世俗社會的控制權,爭取善男信女,爭的你死我活的兩派之爭。

再看《封神演義》裡是「尊道抑佛」,所以復活哪吒就是道家太乙真人來操控。最厲害的大神就是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這三位最厲害的。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到底是佛為上還是道為上。

我們再來看看一個核心人物——太上老君。《西遊記》裡面太上老君的形象不怎麼樣,二郎神楊戩再和孫悟空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太上老君從雲層裡扔下來金剛圈打中孫悟空,其實這就是暗算孫悟空。被孫悟空偷吃了全部的金丹,抓住孫悟空之後放在爐子裡用六丁之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沒把孫悟空給燒死反而煉出了火眼金睛。總之,太上老君感覺窩窩囊囊的。

到了《封神演義》裡,太上老君的形象就不一樣,道教有「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太清就是太上老君,等閒事是請不動太上老君的,那簡直就是滅失的存在感,大展神威,神通無邊。通天教主設下萬仙陣、誅仙陣,抓住了一批闡教的弟子,太上老君一個人大破萬仙陣、誅仙陣,那簡直就是牛的不得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還是那個根本原因,《西遊記》尊佛,就推崇如來,太上老君你是道教總掌門,你就慫一慫。《封神演義》不同了,封神演義是推崇道教,那肯定太上老君神一般的存在。當然《西遊記》也不敢慢待太上老君。雖然太上老君被孫悟空刷的夠嗆,但是太上老君的神通也不是等閒的。你看孫悟空大鬧天宮不是牛的很嗎?但是一道西天取經的路上,很多妖怪,他根本打不過,其中有兩組妖怪,孫悟空弄不懂人家,一組是金角銀角大王,另一個是青牛精,最後孫悟空一調查這倆上面都有人,沒辦法只好去找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下來輕而易舉就拿下,別忘記這兩組妖怪孫悟空根本是打不過的,這說明太上老君神通是相當大的,只是為了情節需要暫時讓老頭窩囊一會。其實這也好理解,太上老君在玉皇大帝身邊無論是煉丹還是辦事都是為玉皇大帝幹的,給人家幹事費那麼大勁幹嘛啊。孫悟空在天宮打的十萬天兵天將毫無還手之力,為什麼下屆之後一大半的妖怪孫悟空根本打不過,這是什麼原因?天兵天將都是給公家打工,能混就混不得罪人;下面的妖怪都是自我創業,有點什麼事都是自己的事,當然要費心費力負責任了,這兩點有很大不同。

從側面來看《西遊記》也不敢把道教糟蹋到底,比如五莊觀那一回,地仙之祖鎮元子對唐僧師徒禮敬有加,孫悟空一看五莊觀供奉天地兩個字,不知道這鎮元大仙有多牛,只知道三清四帝都是他的朋友,其他九曜星君什麼的都是鎮元子晚輩。後來孫悟空把人家人參果樹給推到,鎮元子對孫悟空原著裡描寫,說抓住就抓住,一點不費勁。最後,孫悟空求得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一番對話說那鎮元子,我都讓他三分。這說明《西遊記》對於道教祖師級的人物都有最起碼的尊重。

另外,我們再來說一組共有的人物,四大天王。天地下所有的廟宇建制都是一樣,一進廟第一座大殿都是天王殿,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拿把琵琶,西方廣目天王拿個蛇也有說是龍,南方增長天王拿把寶劍,北方多聞天王拿把傘。這在《西遊記》裡面有過精彩和很重要的出場。

很多人問,這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嗎?有。嘉夢關魔家四兄弟就是四大天王,魔禮青魔禮海魔禮紅魔禮壽四兄弟。這個四個在《封神演義》裡很厲害,給姜子牙製造了很大的麻煩,這哥四個拿的兵器就是傘、琵琶、蛇和寶劍。一看就非常明顯的傳承過來。

這兩本書還有特別明顯的傳承關係,就是在《西遊記》裡面是和尚,到《封神演義》裡面就成老道,比如在《西遊記》裡面中國有四大佛法聖地,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修煉地,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到了《封神演義》裡面就由佛轉道了,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五臺山文殊菩薩變成了文殊廣法天尊,峨眉山由普賢菩薩變成了普賢真人,普陀山觀世音就變成了慈航道人。這裡面傳承關係相當明顯。

那麼,大家最感興趣的人物出場了,《西遊記》寫誰?孫悟空!你要問《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孫悟空?《封神演義》裡和孫悟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封神演義》裡有個梅山七怪神通廣大的老大叫袁洪,就是個神通廣大通臂長猿,幫通天教主和姜子牙做對。原著裡面有一段和二郎神楊戩的打鬥,各自都會72變,與《西遊記》裡大鬧天宮那段幾乎一模一樣。最後結局袁洪被抓住誰也殺不了他,跟《西遊記》描寫一樣,砍頭就重新長出來一個,誰也殺不死。最後崑崙山散人陸壓出山,祭起寶葫蘆砍了袁洪頭顱,困到山河社稷圖裡,《封神演義》原著有段描述,說:這山河社稷圖自然飄落到一個叫做傲來國的地方,落地圖裡的所有東西都化為實景,只有這個猴頭變成一塊石頭,在吸收天地精華千年之後破石而出,到時會將三屆鬧得天崩地裂,囑咐楊戩格外小心。你看,這就聯繫到一起來,《西遊記》石猴出世變得有傳承了。

那麼,綜上所述。本文開頭提到《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誰抄襲了誰?我本人認為:誰也沒有抄襲誰。吳承恩和許仲琳都是在中國神話體系上進行了收集,然後這兩人文筆比較好,就各自在收集民間神話傳說的基礎上加工成書。

那為什麼《西遊記》列入四大名著,而《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列進去呢?我們實事求是地說,吳承恩的西遊記寫的更加深入人心,人物性格特點更加鮮明。最主要的是西遊記借神魔文化映射了當時的社會,所以,西遊記更具有文化文學價值。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無法擺脫和《西遊記》進行比較的命運
    《封神演義》在知名度上來講和《西遊記》不相上下。關於這本書的創作年代,一直沒有定論。普遍觀點認為,這本書創作於明代隆慶年間。肯定有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為什麼明代會出現如此成功的神魔小說?估計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明代的成化、嘉靖、萬曆等幾位皇帝都信奉道家思想。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說起神魔小說,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西遊記》,不管是哪個年齡段或多或少都看過或聽過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而且《西遊記》的故事至今為止還在不斷被翻拍成影視劇,不過,所有影視版的《西遊記》中,還是要數央視版的《西遊記》,那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 《西遊記》是結束,而《封神演義》是開始
    《封神演義》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在我國古典神魔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如果從文學的角度衡量,它不能說多麼的成功。它的文筆比起名列神魔小說榜首的《西遊記》來,要差了很大一個檔次。它的故事大多數是乾巴巴的,而且套路化非常嚴重。比如破十絕陣,一個個的。先進一個炮灰,再派一個厲害神仙去破。
  • 《西遊記》中的四大天王,原來就是《封神演義》裡的魔家四將
    所謂「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大天王」,是指佛教中的四大護法天神,這「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其實,這四位不但出現在了《西遊記》當中,在另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也有記載,他們便是阻撓姜子牙進軍而最後被打敗了的「魔家四將」。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神仙妖聖,天地縱橫的洪荒流小說溯源——《西遊記》《封神演義》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就誕生在明朝。關於這兩部小說我就不過多的介紹了。西遊記不用說,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只是中國,可以的說在整個亞洲都是家喻戶曉。而封神演義雖然從文學造詣上不如西遊記,但是汪洋恣意的想像甚至影響了整個後世的神魔小說創作。
  • 看封神:《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入選古典四大名著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四部小說的風靡和影響力巨大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導向所造成的,至於為什麼是這四部小說,其實一方面當然是在古典小說中,這四部小說文學系和藝術性是處於頂尖的層級的,另一方面,其主要內容對於社會風氣的影響也主要是正面的,或者說是不消極的,雖然不能說多有益,但至少害處不大。
  • 《封神演義》,一個文學IP富礦
    吃過晚飯,就在那個破破爛爛的小破屋裡,聽著她和那時尚未出嫁的小姨絮絮叨叨說著話,便睡著了……今天看來,在我那個沒有文化、缺少圖書的原生家庭環境裡,《封神演義》算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書了。一直想有機會重新讀一讀、寫一寫《封神演義》。最近,終於買來這本《封神演義》。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 同為神話小說,西遊記是四大名著,封神演義卻不是,究竟差在哪?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霸佔了前兩名。不過最後的評選結果也為《西遊記》,很大程度上因為它入選了四大名著,很多人只看過《西遊記》,並沒有看過《封神演義》。二者同樣成書於明代,也都取材於民間傳說,都深受許多人喜歡。包括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關聯,《封神演義》被認為是《西遊記》故事的前傳。那為什麼《封神演義》不能入選?只是一本普通的神魔小說?
  •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兩部小說為什麼有很多相同人物?
    眾所周知,神話小說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古代長篇神話小說的代表作當屬《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不過這兩部小說是兩位作者在不同時間先後創作的,文學創作上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在網上有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討論中,經常能看到以一部小說的故事或設定當論據來強行討論另一部小說。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有很多相同人物。
  • 從封神演義到西遊記,真正的男神二郎神楊戩
    是中國民間神靈信仰體系中一位影響深遠、流傳廣泛的道教神祇,在中國可謂是個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多種宗教典籍、神話傳說、戲劇文學以及神魔小說都曾出現過他威武驍勇、斬妖除怪的身影。在《封神演義》《西遊記》皆有出現。古典神話《封神演義》中,楊戩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闡教第三代,修成八九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封清源妙道真君。
  • 《楊戩》立項,《封神》上線,古風神魔題材成國漫特色
    而這部備受讚譽的經典作品就是典型的神魔題材。取材自《西遊記》中孫大聖的形象,講述了在遇見唐三藏之前鬧龍宮和天宮的故事,不僅僅在國內,《大鬧天宮》面向世界成為中國的一種文化形象,至此神魔題材在國漫中的地位就這樣奠定了下來。近幾年,國家倡導大力發展國漫,走出自己的道路。各種風格的作品都被推出,但是一定少不了的就是神魔題材的作品。
  • 哪吒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有哪些形象?剔肉還父,降妖除魔孩童神
    導語:哪吒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都有哪些形象?剔肉還父,降妖除魔孩童神,玉皇大帝戰將人們認識哪吒主要是從《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本著作中獲知的,而這兩部書都是明朝人寫的,哪吒的形象自從隋唐引進中原後,是以佛教中護法神的身份出現的,經歷宋元時期哪吒故事的初步發展,到了明代哪吒的形象才完全定型,在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哪吒的形象變化很大。
  • 《封神演義》緣何能在眾多明清小說中脫穎而出,它有什麼優點?
    而在筆者看來,若論綜合影響力,排在四大名著之後第一名的當屬《封神演義》。《封神演義》在傳統的古典小說門類中,屬於神魔小說,與《西遊記》同屬一類。幾百年來,《西遊記》這一IP經久不衰,更是成功塑造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孫悟空這一形象。
  • 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均未提到二郎神的第三隻眼,難道不存在嗎
    根據神話中所描寫的二郎神,他外貌清秀,生有三目,腰挎金彈寶雕弓,肩頭逆天鷹,身旁哮天犬,梅山六兄弟,手下有1200的草頭神,神魔兩界任他馳騁。如果我們仔細看,你會發現,二郎神天眼的技能有點和照妖鏡類似,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這麼厲害的眼睛,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均未提到,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沒有第三隻眼嗎?首先我們在封神世界中,並沒有發現二郎神使用過這個傳說中的第三隻眼,反倒是這個太師聞仲、殷郊用過所謂的天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為何封神演義未入四大名著?只因除想像力外樣樣不如西遊
    《封神演義》是影響力僅次於《西遊記》的著名神魔小說,全書以富於神話色彩的描寫表現了武王伐紂這一歷史事件。清代代梁章拒在《浪跡續談》中說:「《封神傳》是明代 一位飽學儒生所作,意欲與《西遊記》《水滸傳》鼎足而三。」但儘管影響力、知名度很高,位列四大名著的卻是《西遊記》而非《封神演義》。
  • 封神演義:無刪減插圖版,胡適、莫言都愛的中國神魔小說典範之作
    去年的國漫封神之作,《姜子牙》已超16億元的票房!但是口碑卻呈現兩極分化,尤其是其中的諸多改編,讓原著黨沒法接受。不少網友都在網上更是直接憤怒炮轟,直言劇情一言難盡。所以這也看出,電影和原著的差別是不止一點點的。那麼《姜子牙》的原著《封神演義》究竟是如何的呢?
  • 《封神演義》簡介: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陳仲琳(一說是許仲琳)所作,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
  • 《封神演義》《西遊記》情節上有衝突?看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2)兩本小說在整理創作之前都存在民間版本,不可追溯至誕生時期;這兩個問題在專業的文史領域一直存有爭議,而這裡僅以流傳最廣的說法進行分析;很多讀者朋友在讀到《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時候,總是將《封神演義》默認為神話背景,而《西遊記》是衍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