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一個人是否真的努力,就看他獨處時都做了什麼。就像我,雖然我一直在喊著,我要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學這個學那個。在自己很忙的時候,總是想要擠出時間學習,擠出時間去做自認為逼格高的事情。其實呢,那不過是作秀,看:我多努力多認真,無論多忙多累都不忘提升自己!
讓我認識到這件事的,是昨天下午半天的獨處時間。有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完全可以學一節會計課,或者看一本薄一點的書,更或者看一部電影。都算上充分利用了時間,可我幹什麼了呢?
有幾題會計試卷,發現概念模糊,去翻書,翻了幾分鐘,找到地方也沒看下去。然後想到該報名了,於是去班級群裡找老師給的網址,途中看到大家都在買最新的會計考點書本,我又去買了一套書。折回繼續報名,點進去後想改下之前信息採集的圖片,然後找到群裡發的圖片製作工具,再自拍,再設置,最終改好了圖片,發現要審核,報名只能改天。
然後就是看看手機,翻翻朋友圈,看看公眾號,再然後還有半個小時時間,就得去接孩子了,打開網絡,上了半小時會計課。以上也許沒多少字,但是真的佔用了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聽到過一篇文章,說大多數人都標榜自己多努力,在別人看來也確實在努力,可是真正在奮鬥的人並沒有幾個。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庸庸碌碌,只有少數人有所成就。在獨處時間幹了什麼,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看一個人如何安排個人獨處時間,就能看出一個人將來能走多遠,能有多少成就。
朋友說她家孩子,剛上初一,天天晚上寫作業寫到11點多,言語間滿是心疼。頭兩天去她家做客,晚上吃完飯,她女兒就去寫作業了。她家臥室和客廳之間的牆是打開的,嵌了一塊很大的透明玻璃。我在客廳看見她女兒寫會作業,看一看手機,好像還在跟別人聊天,衝著手機笑。然後一會出來上廁所,一會喝水。
我問朋友,你女兒一直這樣一邊學習一邊玩手機嗎?她說是啊,怎麼了,孩子說有不會的題,她可以隨時問問同學。朋友說她夫妻倆學歷不高,初中的課程輔導不了,去輔導班吧孩子又不願去,就給她配了個手機,隨時問老師,問同學。
難怪孩子每天學習這麼晚,按這樣的學習效率,孩子也很難取得好成績。我建議她收回孩子的手機,實在輔導不了可以去輔導班,或者第二天到學校問老師同學。一邊學習一邊看手機,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養成不良習慣。沒有定性,注意力不能集中,都是學習天敵。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自我管理,特別是自律。有一期節目講到演員韓雪的日常生活,參加同期節目的演員謝依霖都驚呆了。無論晚上多忙,多晚睡,早上都雷打不動的七點半起床,每天兩頓飯,化妝時間五分鐘以內。韓雪的自律讓她無論什麼時候都淡定從容,優雅自若。
獨處時更應該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因為無論做什麼,別人都看不到,沒有人評論長短,所以最容易鬆懈。可是你的未來會知道,你現在的每一步,每一個決定,都在未來標好了價格。不要等到將來後悔,現在就行動起來,人前努力,更要在人後好好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