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吳逸凡
近兩周市場步入調整階段,同時還伴有時不時的下跌,各位投資人還是不是在堅守之前的醫藥、消費、科技這三大主線?這段時間在市場下跌時,國防軍工這個板塊可以說是逆市上漲。對於這個板塊,相信大家都會非常陌生,因為軍工代表了中國最尖端的高端製造。
「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三位百億級軍工ETF基金經理表示,軍備需求的放量增長,國產替代的國運需求等因素共同推動軍工板塊估值的修復和基本面的改善。
那麼,中長期來看,配置軍工板塊是否具有性價比?想看懂軍工行業,你都需要知道什麼?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邀三位百億級嘉賓: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廣發中證軍工ETF及聯接基金經理霍華明和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基金經理王樂樂為大家揭開國防軍工的行業秘密。
本文核心要點:
1.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
2.估值修復+基本面改善
3.軍備需求增多採購力度加大
4.配置軍工有性價比但不能盲目
5.自主可控、政策紅利等持續推動成長
6.軍工資產證券化、國企改革推動估值
7.國防軍工重要性無可替代
8.流動性充裕下配置機會凸顯
以下對話全文:
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
估值修復+基本面改善
金融界基金: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國防軍工板塊以4.51%的漲幅領漲。關於國防軍工的話題也是從上周開始就漸漸熱起來了。能談談軍工行業投資的邏輯嗎?
艾小軍:2020年軍費增速為6.6%,考慮到疫情影響,增速符合預期。根據最新國防白皮書披露,軍費中裝備費比例已增長至41.1%。軍工行業經營質量正在逐步改善。軍工央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所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切實改善。而近年來新上市軍工行業民營公司毛利率、淨利率水平比較高,之後會對行業的淨利率有提升。
展望十四五,預計軍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將得到持續提升,武器裝備將從能力建設向放量列裝推進。十三五之前一直是我國重點型號裝備定型或者小批量列裝階段,如20系列航空裝備、055大型驅逐艦等,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2018年以來我國加大實戰化訓練,訓練強度和頻率大幅增長,解決了從有到使用到逐步形成戰鬥力的問題;展望未來十四五,將是我國武器裝備的放量建設階段,通過大批量的裝備列裝正式形成我國軍工作戰能力體系,對包括戰鬥機、飛彈等消耗品形成較大的需求,也將帶動包括發動機在內的上遊零部件、材料產業的高速增長。
霍華明:這是由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兩方面的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物流、原材料、配件供應等方面對軍工板塊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軍工板塊與宏觀經濟的相關性相對較低,加之一季度本就是軍工企業生產淡季,產量在全年當中佔比不高,因此影響可控。同時,由於軍工板塊企業的營收主要來源於訂單驅動,以銷定產,因此很多公司在前一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就能基本測算全年業績,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很多軍工企業開始加速復工復產,企業基本面得到反轉改善。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17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動態PE估值為60.98倍,處於歷史23.44%的分位數,具有一定的投資安全墊。
近期軍工類ETF的上漲不同於通常所見的事件驅動,並非由於某個地方發生軍事衝突而造成的板塊上漲。
近期軍工類ETF的上漲不同於通常所見的事件驅動,並非由於某個地方發生軍事衝突而造成的板塊上漲。另外,軍工板塊具備一定的逆周期性,國防支出也屬於剛性支出。因此,綜合來看,我們對未來軍工板塊的行情長期看好。
王樂樂:行業需求端的情況:我們知道對於軍工企業,它的需求主要來自於國家的軍費預算,也就是國防支出的情況。今年兩會公布的2020年軍費預算的增速6.6%左右,雖然相比2019年的7.5%、2018年的8.1%有所降低,但由於整體經濟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很大,這個6.6%的增速還是非常好的,保持了相對穩健的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支撐軍工企業的基本面需求端保持穩健。
軍備需求增多採購力度加大
配置軍工有性價比但不能盲目
金融界基金:國防軍工行業的增速之前是怎樣的?未來會有多大的空間?
王樂樂:經過過去幾周的上漲,軍工行業估值水平由之前的50多倍上漲到現在的60多倍,這個我們是以申萬國防軍工行業整體法計算的,如果我們去看裡面的標的,這些標的的分化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我們去精選核心的軍工上市公司,比如像我們這個軍工龍頭指數,目前的估值水平大概是40多倍,是低於整個軍工行業的。關於這樣一個40多倍的估值水平,我覺得可以從幾個角度去看,一個就是現在這個估值水平在歷史上的位置,目前實際上是處於歷史均值以下的。另一個就是行業間的比較,如果大家認為未來股市有繼續上漲的趨勢,相比於一些熱門的行業像醫藥、科技,動輒百八十倍的估值,軍工行業還是有一定的估值優勢,而且他未來幾年的行業景氣度也不錯,未來兩三年可能都能維持相對穩健的增長。一方面,過去20年,我們國家軍工行業確實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如果去跟我們的經濟體量和想獲得的大國話語權相比較,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去看軍費佔GDP的比重,這樣一個相對客觀的衡量軍費支出強度的指標,可以看到,我們國家軍費佔GDP的比重是比較低的,目前只有1.87%,像美國、俄羅斯都是3%以上的水平,像美國,軍費支出一年大概是近8000億美金,我們只有它的四分之一不到,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
另一方面,最近兩年,美國對於中國高科技的封鎖愈演愈烈,這對於很多掌握先進國防技術尤其是軍民兩用技術的軍工企業來講,也是帶來了轉型升級的良機,這樣的一些軍工企業確實可以依靠自身多年的積累,加快替代國外產品,通過打來民品市場帶來較高的成長性。所以,長期來講,軍工行業成長空間是比較大的。
對於軍工企業來說,更直接的是軍費中裝備費的情況。軍費按照用途分,主要包括三塊,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更直接相關的還是裝備費這塊。在去年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披露的,過去幾年我們國家軍費中裝備費是穩步提升的,而且它在軍費中的佔比也是持續提升的,從2010年的33%提升到2017年的41%。裝備費的增速情況,14年以前一直是12%左右的增速水平,15年開始逐步下滑到8%左右的水平,這種下滑主要是受軍改的影響。從15年開始,中央軍委提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軍隊改革開始,按之前的計劃,2020年軍改基本到了末期,負面影響也會越來越小,裝備費增速這塊我們覺得較之前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大概可以提升到10%以上。而且近幾年來,各個軍種新式主戰裝備陸續定型,成熟度日趨穩定,像去年國慶閱兵,我們就看到很多新式武器裝備,未來幾年這些新式裝備將進入加速列裝的階段,而且現在軍隊訓練越來越要求實戰化,根據解放軍報報導,一些主戰部隊的彈藥消耗量已經呈現翻倍態勢,這些因素都會提升裝備採購需求。總的來講,綜合考慮到軍費中裝備費佔比的提升,軍改影響消除,新式裝備列裝的加速這些多方面因素,我們預計2020年裝備採購力度是會加大的,可以支撐軍工企業的基本面和盈利增長。
金融界基金:中長期來看,相比消費、科技、醫藥這三條主線,配置軍工有性價比嗎?
霍華明:與消費、科技、醫藥板塊一樣,配置軍工板塊也需要根據軍工板塊的企業基本面情況以及估值水平而定,並不能盲目配置。消費、醫藥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是個人層面的剛性需求;科技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第一生產力;而軍工則是國家層面的剛性需求,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17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動態PE估值為60.98倍,處於歷史23.44%的分位數,具有一定的投資安全墊。在目前低利率、低增速的經濟背景下,結合板塊內企業的基本面情況,投資軍工板塊具備一定的性價比。
自主可控、政策紅利等持續推動成長
軍工資產證券化、國企改革推動估值
金融界基金:我們都知道看行業和企業,要去發現其內在的增長點。國防軍工由於離普通投資者生活比較遠,許多人看不懂,所有就不會去參與投資。您能說說國防軍工在和平年代下的需求和增長點嗎?
艾小軍:在成長性方面,自主可控有望持續拉動包括上遊元器件在內的全產業量需求;國企改革向著更大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加速推進,並逐漸進入落地階段,改革的政策紅利有望逐漸釋放;國產大飛機製造及航空發動機研發持續進行;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方興未艾。
王樂樂:從歷史上來看,軍工央企層面的一些改革落地的情況和一些行業相關的支持政策確實能夠提升行業估值水平,像2014、15年的時候,當時是由於開始科研院所改制,投資者普遍預期很多核心軍工資產在完成改制後可能注入上市公司,所以當時市場上對於軍工行業的國企改革、併購重組之類的預期非常高,軍工行業估值水平也被炒到了一兩百倍。所以,未來軍工行業的資產證券化,央企層面的國企改革、混改和股權激勵,還有像航天領域衛星網際網路、北鬥之類的政策支持力度,或能進一步提升軍工行業的估值,值得密切關注。
國防軍工重要性無可替代
流動性充裕下配置機會凸顯
金融界基金:您主要將國防軍工分為幾類?普通投資者應該去關注哪些子行業?現在還能進場投資國防軍工嗎?
霍華明: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堅守自己的能力圈是正確的做法。普通投資者不會參與軍工板塊無可厚非,但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有一定的能力去把握軍工板塊的投資機會。
無論在任何年代,無論對任何國家,國防軍工都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堅強後盾,其重要性無可替代。從投資角度來看,當前軍工板塊企業的增長點主要來源於例如戰鬥機等軍工品的交付量在增長,企業的管理和考核更加市場化等,從而帶來行業基本面的改善。
國防軍工主要分為航空、航天、地面兵裝以及船舶製造等。個人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軍工板塊裡的國產替代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化等方向,包括軍工的信息安全、北鬥導航等主題。
王樂樂:過去幾周,軍工行業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以軍工龍頭指數為例,大概上漲了25%,也是明顯跑贏市場的。那我們知道從2016年開始軍工行業表現一直都比較差,估值水平不斷下行,也缺乏一些持續性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過去幾周可以說軍工行業是在流動性相對充裕的市場環境下,很好地完成了一波估值修復。我覺得其實今年以來軍工行業的基本面確實在發生明顯的改善,從長一點投資維度去看,是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和配置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