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近一年的帕薩特中保研測試「碰撞門」事件又起波瀾。
日前,中保研正式發布最新一期的碰撞測試成績;在這一期的碰撞測試報告裡,此前因碰撞時A柱斷裂而引發軒然大波的上汽大眾帕薩特赫然在列——只不過,這一次參加測試的是2020款車型。
更令人咋舌的是,與上次A柱近90度彎折的「撲街」成績大相逕庭,2020款上汽大眾帕薩特獲得了全優測試評價。180°的逆轉,再次把帕薩特與中保研推上風口浪尖。
客觀來說,事情本身並沒有那麼「複雜」。以北美IIHS的運行情況來看,針對一款車型進行二次測試的做法其實也是保險業碰撞測試體系的慣例。比如說,在2011年IIHS剛剛開始進行25%小重疊面偏置碰撞測試時,大眾全系以及大部分的美系車無不「折戟沉沙」。
不過,隨著這一碰撞測試評價的逐漸成體系,各大汽車企業也針對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的規程進行了適應性的改進;於是,在隨後進行的年型測試裡,基本上都能夠通過測試。
所以,在IIHS的車型評價官網裡,經常出現的一個參數就是,某年某月之後生產的某款車型,已經針對縱梁和A柱進行了優化設計,經過改進設計的車型在某個位置有標註。
從「慣例」看,中保研此次發布的新碰撞測試規程倒也沒有什麼讓人意外的。只是,這一波中保研的測試成績發布,距離上一次發布信息,已經過了半年有餘。
在過去的這半年多時間裡,中保研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連官網都無法打開。此番再度「復出」,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當然,關於中保研緣何消失半年,我們不去妄加揣測。我們今天聊的重點,是帕薩特。
中保研復出後,一則上汽大眾的工廠改進項目的消息開始發酵,消息中指出,工廠對帕薩特的A柱加強進行了工藝改進,同時強化了車頂的結構。兩條消息放在一起,就很容易看出這其中的關聯性。
不難看出,上汽大眾在過去的這一年時間裡,確實針對帕薩特的碰撞安全性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進。
改進過後,帕薩特因為安全性的問題所導致的口碑問題,應該會有所遏制了。而且,這一次中保研所給出的帕薩特優秀的安全性評價,也可以把帕薩特的安全性問題限制在有限的範圍裡了。
從公關的角度看,這一波操作和當年沸沸揚揚的速騰斷軸案爆發過後,一汽-大眾迅速更換新款車型的後懸架,從而遏制問題的發酵是一個道理。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上汽大眾一定會針對這一次2020款帕薩特中保研碰撞的測試優秀成績再做一波宣傳。當然,這個宣傳就一定是建立在打臉一年前上汽大眾因為帕薩特碰撞出現問題之後,用C-NCAP做了一次五星碰撞的操作以證明安全性沒問題的基礎上的。
近一年前,上汽大眾對於帕薩特安全性問題「百般狡辯」的姿態。而在今年10月份,上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賈鳴鏑還頗有微詞地說:(帕薩特)25%偏置碰撞被放大了,車輛輔助安全是滿分,卻沒人提。
上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賈鳴鏑
圍繞在上汽大眾帕薩特碰撞門事情前前後後的聯繫起來看,不免讓人多一些聯想。
在北美市場銷售的美版Passat以及現在國內的2020款帕薩特都可以成功通過嚴苛的測試。而且,IIHS的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在北美已經實行多年,那麼,為什麼就單單是2020款之前的帕薩特在這一測試項目中一敗塗地呢?
雖然每個人都不願意產生這樣的聯想,但在一清二楚的事實面前,這這種聯想與疑問是再正常不過。而這又不免讓我想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轟動全球汽車產業和法學界的福特「平託案」。帕薩特事件怎麼看,都像是福特平託案的翻版。平託案為何影響力如此巨大?
福特平託案之所以被整個產業所銘記,就是因為在這個案件裡帶出了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人命值多少錢?
1971年福特推出的平託,是一輛兩廂小車,但這款車有個設計缺陷,就是它的後置油箱缺乏防護措施,容易在受到撞擊後起火燃燒。
關於這個設計缺陷,福特在設計伊始就已經明確,不過要改進這個缺陷,那麼每輛車需要增加11美元的成本,如果1000萬輛福特平託都改進這個缺陷,那麼福特需要多花一億美元。另一方面,福特又測算了事故發展的概率,那麼這1000萬輛車裡因為這一缺陷可能會導致180人燒死,180人燒傷,那麼按照法規規定補償這些人需要5000萬美元。
兩種方案對比,福特毅然選擇了後者——發生事故賠償。當然,福特的這一選擇完全符合一個商業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初衷,但問題是,人命真的只是一個死亡概率以及金錢數字嗎?
了解完平託案,我們再次回到帕薩特的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上來。北美IIHS已經在2011年開始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的規程,而且,作為第一批測試的企業,大眾在這一測試中多款車型「慘敗」,隨後進行了改進和優化。
而現款銷售的帕薩特,是在2018年推出的新一代車型。如果再完全追溯一代的話,那麼上汽大眾的帕薩特是在2013年和北美版的帕薩特一同開發的一款車型。
也就是說,從時間軸看,上汽大眾帕薩特在開發階段,一定是有美版大眾Passat針對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的設計輸入的。而且,2020款帕薩特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結構的強化也意味著,對於帕薩特來說,要實現這一結構的加強,不是件難事。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在2019年之前的帕薩特,是沒法滿足25%小重疊面碰撞測試的要求呢?難道也是和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福特平託一樣,通過精準的商業化計算發現,如果按照北美的Passat進行結構升級優化所花的金錢要比不優化而因碰撞導致「殞命」賠償多很多嗎?
帕薩特再次碰撞成績優秀,值得肯定,安全性提升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結果。但上汽大眾在用2020款帕薩特為自己「正名」的同時,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為何2019款帕薩特在同樣的測試規程中慘遭失敗——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上汽大眾自己證明自己的確有「簡配」與區別對待。
當然,看到2020款帕薩特碰撞測試結果,不知道2019款帕薩特車主心裡會怎麼想?就在截稿時,朋友圈中上汽大眾帕薩特安全的海報刷屏,上汽大眾喜喜洋洋。
偶然得志的「裝X」、面對問題的「裝死」,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合資企業,上汽大眾「超級分裂性格」,才是令人不寒而慄的。
註:圖片源自網絡
易車號作者提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