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陣陣歌聲從治療室中傳來,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音樂治療師張晉茹正在為一位腦梗死所致失語患者做音樂治療。
五個月前,30歲的王女士(化名)突發左側大面積腦梗,之後就完全說不出話來,認知能力降低,生活無法自理。經過全面檢查和綜合評估,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醫生確診她患的是腦梗引起的完全性失語症。王女士開始在鄭大二附院接受康復治療,與很多醫院的針灸、器械訓練不同,醫生為她制定的康復治療是音樂。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音樂治療師採用旋律發音治療、節奏言語提示、音樂性言語刺激等方法幫助患者「重新說話」。「她的進步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得見,之前她是完全性失語,現在能完整的唱完一首歌了。」王女士的家人說。
唱唱歌、聽聽音樂就能輕輕鬆鬆地把病給治好嗎?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劉春嶺介紹,失語症是因大腦左半球語言功能區及相關區域受損而引起的,音樂治療失語症是運用音樂中的音高、節奏、旋律等元素,經未受損右半球音樂功能區引導患者運用模仿和歌唱等方式,調節言語輸出的內容和語速,從而促進言語的產生。
受到失語症困擾的還有來自平頂山的5歲小患者童童(化名),三個月前他意外高空墜落,大腦左半球頂葉、顳葉、枕葉均有不同程度顱內出血。因驚嚇過度情緒不穩定,童童僅能偶爾單字發音,父母焦急萬分。經過音樂、經顱磁等精心治療患兒在短短2個月內語言能力恢復接近正常。
音樂治療,在國內還處於萌芽階段。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省內較早開展音樂失語症治療的醫院,像上述成功的案例我們還有許多。希望更多飽受失語折磨的患者,能夠通過音樂治療的方法,擺脫無聲世界,走入正常生活的軌道。(供稿/南陽路院區 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