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西方為何這時炒作中國低估死亡人數?

2020-12-14 環球網

5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網發布文章《「自知者不怨人」 ——一名中國駐法國使館外交官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觀察》,以下是文章全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以近乎慘烈的方式證明,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共克時艱。但在西方輿論中,總有人喜歡把疫情政治化,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和汙名化,把中國當成「替罪羊」,向中國「甩鍋」。

近期,針對中國的指責主要集中在「中國原罪論」、「中國延誤論」、「中國產品質量低劣論」、「中國掩蓋疫情死亡人數真相論」,並稱中國把抗擊疫情中的對外援助作為開展「影響力外交」、「宣傳外交」的工具,想填補美國領導力缺失的真空,懷有地緣政治圖謀。

「中國原罪論」不值得一駁。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歐洲、中國等各國科學家的研究早已表明,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始發於武漢,但病毒不一定源自中國。有美國科學家認為,病毒可能已經在人類中傳播了數年,甚至數十年。新冠病毒源頭問題雖然尚無定論,但這是一個科學問題,理性的做法是把它交給科學家去研究,聽取世衛組織的專業意見,採用中性的名稱,而不應炒作病毒來源問題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攻擊。

至於「中國延誤論」,更是無稽之談。去年12月,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醫生第一個發現的。她於12月27日按程序向醫院報告了其接診的3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情況。12月30日,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公開通報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中國政府當天就派出了專家組赴湖北調查情況,前後共派出三批專家組。今年1月3日中方開始正式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及時主動通報信息。1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將5條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上傳網站,同全球和世衛組織共享數據。1月23日,中國宣布武漢「封城」。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果如此強烈的警報聲還不能讓一些人警醒,那他們就是一群叫不醒的「裝睡人」。中國既沒有掩蓋疫情,更沒有延誤防控。1月23日武漢「封城」時,中國之外的病例僅有9例。而在一個月之後的二月下旬,疫情卻在歐美大暴發。由中國、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3月3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武漢「封城」可能避免了70萬人受到感染。這恰恰說明,不是中國延誤了各國應對疫情,而是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頑強阻擊和有效遲滯了病毒向各國的傳播。可惜,中國為世界爭取到的窗口期被白白浪費了。

最近,我們看到歐洲媒體炒作中國出口歐洲的口罩、檢測試劑質量低劣問題,一時引起軒然大波。我們向中國駐西班牙、捷克、荷蘭等國使館了解情況。他們表示,經向駐在國有關部門了解,原因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外方使用操作不當,或是把不同種類口罩適用範圍弄錯。相關國家政府已做出澄清。但西方媒體只報導出現問題,不報導後續澄清。這類事件若發生在西方國家,只會被當作技術問題來看待,最多是商業糾紛。但出現在中國身上,就會被說成是政府的錯,即使發生的事情只是商業採購行為,與中國政府無關。由此可見,媒體報導的著眼點不是為了披露事實真相,而是藉此打擊中國。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近期向世界各國提供防疫物資,擴大了中國影響,是在搞「口罩外交」、「影響力外交」、「宣傳外交」,他們想詆毀削弱中國的工作效果。如果不願看到中國影響力上升,那就應該加把勁,自己做得更多、更好。

更令人蹊蹺的是,這幾天突然冒出一些關於「武漢死亡人數被低估」的報導。消息來源是美國當局控制的兩個輿論戰工具。它們假借一份「美國情報界的機密報告」稱,中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病例總數和中國死於該病毒的人數都存在瞞報。美國自由亞洲電臺更是根據武漢7座殯儀館每天的火化能力是2000具遺體,由此推斷出武漢因新冠病毒肺炎死亡人數達4萬人,而不是官方公布的2500多人。他們還以武漢疫情結束後集中發放骨灰盒排隊人數眾多為佐證,一口咬定中國隱瞞實際死亡人數。更有所謂「中國專家」斷言稱,中國這麼做是為了儘快重啟經濟。

西方反華勢力的輿論戰套路就是如此:先假借情報機構或專家之口編造謊言,然後發動媒體集中進行炒作。他們不怕被「闢謠」,因為謊言會像病毒一樣瞬間傳播到全世界。即使最後謠言被拆穿,他們污衊抹黑中國的目的已達到。

為什麼這時候炒作「低估死亡人數」的說法?當前歐美國家疫情飛速發展,感染人數呈指數級增長態勢,死亡人數也在驚人地增加。截止目前,美國確診病例已超過30萬,死亡8000多人。疫情發展令許多西方人憂心忡忡,也令其反思為什麼中國能控制住,他們卻做不到?「低估數據論」能讓某些政客、媒體心安理得地為本國控制不住疫情、病例增加速度之快、死亡人數之多找到合理的理由。

中國能在較短時間內遏制疫情發展,避免出現眾多人員感染和死亡,是因為我們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抗擊疫情戰略的首位,不惜讓經濟停止下來,損失數萬億人民幣GDP,投入數千億人民幣的資源,集中全國力量支援武漢、支援湖北才取得的,而不是靠隱瞞數據、低估死亡人數。因為這麼做既無意義,也無可能。用這種手法攻擊中國更顯得荒謬和無恥!

法國一位專家撰文指出,中國同美國及其盟友正在圍繞新冠疫情進行一場「宣傳戰」。依我看,如果有什麼宣傳戰的話,中國是以事實為依據,宣傳自己的抗疫成就,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某些人則是無視事實,編造謊言,糊弄本國民眾。

2000多年前的中國先賢荀子曾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說的就是西方某些人。

來源:中國駐法國大使館

相關焦點

  • 中國疫情的死亡人數為何突然增長這麼多?
    截至4月17日,我們確實能夠看到,中國疫情病故人數由3000多上漲到4000多人。武漢今日核增確診病例325例,核增死亡1290例,核減治癒965人。核增後,全國死亡率由4%升至5.52%;湖北死亡率由4.75%升至6.62%;目前國外的平均死亡率為6.79%。
  • 印度死亡人數過於詭異,醫生對西方媒體說出實情,果然有內幕
    如果單看確診人數的話,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疫情又一個「王炸」,但是事實卻遠非如此。與西方國家動輒死亡幾萬人,死亡率超過10%相比,印度到現在累計死亡人數才剛剛突破9000例,死亡率只有2.8%。要知道印度是一個醫療衛生資源匱乏的國家,這樣死亡人數顯然讓西方國家很難接受。俄羅斯就因為死亡率不到3%遭到了西方媒體的持續質疑,印度也沒有被放過。
  • 低估俄技術是愚蠢的,為何俄一出手土耳其無人機就離奇「死亡」?
    軍事觀察人士發現了一些蹊蹺,為何俄羅斯軍隊一出手土耳其無人機就大量地離奇「死亡」?大部分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在現代無人機戰爭中,俄羅斯處於弱勢地位,作為軍事大國,俄羅斯無人機的研發看上去處於嚴重的滯後狀態,除了尚未服役的蘇-57隱身戰鬥機的僚機獵人無人機,俄羅斯拿得出手的無人機的確少得可憐。
  • 全美新冠死亡人數破25萬 專家宣稱美國人「不怕死」
    11月18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突破了25萬。很難想像,這麼一個慘烈的數字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會產生怎樣的政治與社會後果。  然而魔幻的是,死亡25萬,卻成了美國個別精英眼裡的「美國優勢」,並提醒中國不要「低估」了美國。這是什麼邏輯?
  • 十二生肖青銅獸首的背後是西方資本的又一次炒作
    目前,牛、虎、猴、豬、馬五件青銅獸首被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鼠首和兔獸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從「搶劫者」的手中買下這些青銅獸首更是不妥,因為這其實是西方資本針對國內文物的炒作伎倆之一。1.十二青銅獸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先說說十二青銅獸首的來歷吧,圓明園自建園之後,被多代皇帝不斷擴建和修葺。乾隆二十四年,建立了以歐式建築為主體的園林景觀海晏堂。
  • 美死於新冠人數超過其二戰戰死人數,相當於美國內戰總死亡人數
    美國疫情,全球疫情,美死於新冠人數超過其二戰戰死人數。據美國Business Insider網站12月11日報導,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了二戰期間美國在戰鬥中死亡的總人數。目前死於新冠病毒的美國人幾乎相當於美國內戰總死亡人數(約62萬人)的一半,那是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一直居世界首位。截至周四,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美國感染病例總數已經超過1550萬例。這個病毒很狡猾,很厲害,短期內消滅這樣一個病毒是不可能的。
  • 英、澳媒體炒作中共黨員滲透西方國家機構 外交部:中國威脅論的又...
    在今天(1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英國、澳大利亞有媒體炒作稱,中共黨員已經滲透進入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機構、大學、銀行等,是潛在的間諜。請問中方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有關說法無外乎是個別反華分子對中國共產黨歇斯底裡抹黑和污衊,在邏輯上是荒謬的,事實上也根本站不住腳,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翻版。汪文斌指出,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 「中國隱瞞論」:西方還要自欺自誤到何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聒噪不休,「中國隱瞞論」正是其炮製出的典型產物之一。這些人信口開河地污衊中國瞞報了境內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然後將本國對疫情的應對不力歸因於此。比如,川普在3月中旬,即美國疫情快速擴散之前,一直對中國疫情防控作為持肯定態度,並表示考慮採取部分中國的抗疫措施。美國副總統彭斯承認中國應對疫情信息公開透明,並透露在2月中旬就已經向中國派出醫療團隊,查看中國的病患數據,中美雙方正在展開良好合作。美公共衛生專家黃嚴忠還以廣受認可的韓國病死率數據為佐證,提出1%左右的數字和中國湖北以外地區的病死率接近,進而證明「中國故意瞞報少報的可能性極低」。
  • 巴黎日記:中國清零,西方又開始質疑了
    不僅僅是因為東西方、全球有共同的敵人,有相同的境遇,也因為中國做的最好。更因為直到這個時候,西方仍然放不下自己的傲慢和私利。中國的清零,無非是令西方難堪和感到巨大的壓力:中國第一個出現疫情,它們肆意貶低和嘲諷,後來自己卻淪陷。恰這時中國迎來勝利的消息,這自然令其很難接受。幾乎是出於本能,就發起質疑大戰。
  • 深度:墨西哥政府瞞報疫情,首都實際死亡人數或超官方數字三倍
    紐約時報報導說,據相關人士和《紐約時報》獲得的機密數據顯示,墨西哥政府在首都墨西哥城的新冠疫情死亡人數上瞞報了幾百甚至可能上千人,並解僱了一些對此感到擔憂的官員,因為他們掌握的墨西哥城死亡人數是政府公布人數的三倍多。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指揮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傷亡情況:日本東京近10萬人死亡,另有10多萬人被燒傷其實,二戰時期美國對東京的持續性大轟炸,並不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但是,東京大轟炸卻是人類歷史上造成破壞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我們就來扼要的分析一下,為何規模不是最大的東京大轟炸卻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呢?
  • 當日死亡人數超過911!用其他國家動手,美國自身將進入衰敗期
    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中,中國第一時間發利用最短時間解決戰鬥,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因為在中國本土幾乎沒有疫情存在,只有個別疫情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國家。
  • 這時,中國傳來重磅消息…
    話音剛落,中國便傳來了炸裂的消息。 澳大利亞的疫情一如既往,「穩定」且持續地增長著。 今日,維多利亞州單日新增新冠病例282例,死亡25例, 又創下單日死亡人數新紀錄。
  • 中國已經崛起,為何西方國家仍舊排斥中國?
    然而我們預料的贏得全球的認同,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認同卻沒有到來,反而是西方國家極力阻止中國的崛起,破壞中國的復興大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國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後,萎靡不振的局面,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為何仍舊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呢?從經濟上來說,中國如今強勢崛起,手裡的鍋碗瓢盆一應俱全,且越來越多越拉越大。中國人想吃飽肚子,穿的體面,過上有質量的美好生活。
  • 疫情致歐美死亡80000人,西方神話「死」在了現實面前
    打開手機的那一刻,壓抑的信息再度撲面而來:總人口比中國還少的歐美新冠確診人數達到一百多萬,美國取代義大利成為了疫情的震中,歐美累計死亡近80000,義大利死亡人數直逼兩萬,六億人口的歐洲死亡近七萬······不論是是確診還是死亡數量,都是我閉關前的十多倍。不想這短短數日,窗外便已是另一番「天地」。
  • 為什麼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要遠遠多於信仰佛教的人數?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信徒人數最多的高級宗教是基督教,而不是佛教。據保守估計,目前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至少有20億,而佛教信眾遠遠低於這個數字。其中的原因為何?第一,基督教雖起源於東方的巴勒斯坦地區,但昌盛於歐美。
  • 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556年中國,死亡超過83萬
    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因地震死亡接近300萬人,佔各種自然災難死亡總人數的58%,受傷人數更是死亡人數的3倍。世界歷史上最致命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中國陝西省華縣發生的8級地震,造成83萬人死亡。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1556年1月23日,位於關中平原的華縣發生8級強震。
  • 世界十大地震災害排名及死亡人數統計,很遺憾,中國佔了三個
    下面就讓我們總結一下人類歷史上十大死亡人數之最的地震災難。第一名: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死亡人數83萬據史料記載地震以陝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最為嚴重,故稱為華縣大地震,地震發生時間為午夜。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地震強度8-8.3級 烈度11度 。
  • 外媒放出重磅消息:病毒「來源中國」是美國炒作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近日,美國媒體將澳大利亞某研究機構的最新的一項研究內容公布出來:推特上有30多個自稱美總統共和黨以及陰謀論支持者的用戶群,參與散布了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出來的生物武器這樣的謠言
  • 美國新冠肺炎超710萬例 死亡人數超五次戰爭死亡人數總和
    原標題:一文讀懂全球疫情:全球累計確診逾3328萬例 美國新冠死亡人數超五次戰爭死亡人數總和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洲地區,統計顯示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五次戰爭死亡人數總和;巴西政府公布外國公民入境限制。歐洲地區,莫斯科市長稱接種疫苗後感覺良好;英國新冠疫情強烈反彈。非洲地區,南非食品價格飆升,中國醫療專家抵非洲多國支援抗疫。亞洲地區,莫迪稱印度將共享疫苗「造福全人類」引擔憂,日本多地要求中央政府繼續推進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