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庫珀與偵查步槍概念(下):精美的斯太爾scout步槍

2020-12-22 歷史中郎將

由於偵查步槍的概念是傑夫·庫珀本人定位的,因此他擔心這種概念不被美國的廠商所接受,為了證明偵察步槍是一種先進的概念,傑夫·庫珀開始將眼光放往海外:如果偵查步槍不被美國本土市場所容納,那麼能夠在海外立足也是好的。因此傑夫·庫珀開始向歐洲的武器廠商推崇自己的偵查步槍概念。

傑夫庫珀

其中成立於1864年的斯太爾公司(時名為約瑟夫和弗朗茨·沃內特公司Josef und Franz Werndl Company)就完全接受了傑夫·庫珀提出的新概念。出於當時的市場考慮,偵查步槍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種步槍既可以滿足富家少爺們馳騁荒野的願望,又可以為軍方提供一種多用途且可靠的輕量化步槍,應該會有不錯的前景,因此斯太爾公司將傑夫·庫珀的概念定義成介於求生工具與軍用步槍之間的輕量化多功能步槍,並開始研製。

斯太爾scout步槍

按照傑夫·庫珀的話來說,斯太爾生產的斯太爾scout步槍,已經達到自己心目中的90%了,因為斯太爾生產的斯太爾scout步槍不僅做工精良,而且確實符合傑夫·庫珀對偵查步槍的概念。

斯太爾SBS栓動步槍槍機

其中,尤其在減重方面,斯太爾scout已經做到了極致。比如採用斯太爾SBS栓動槍機系統,槍機頭閉鎖時與槍管節套完全嚙合,這意味著機匣可以完全不承受任何壓力,因此可以直接使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機匣。下機匣和槍託等部件,則完全使用聚合材料製造而成,這進一步降低了斯太爾步槍的重量。就連19寸的槍管,都通過刻槽來進行減重,可見斯太爾Scout多麼重視減重工作。

刻槽減重的槍管

除此之外,斯太爾scout的彈匣也非常有意思,比如可以在槍託底部插入一個備用彈匣,這和突擊步槍的雙彈匣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斯太爾scout的彈匣卡筍部有兩個掛鈎,如果彈匣座中只扣住第靠上的掛鈎,彈匣則不供彈,射手需要從拋殼窗單發裝填子彈,這種設計一般只在非常古老的栓動步槍上才會出現。

斯太爾Scout的彈匣特寫

斯太爾scout的兩腳架也很有意思,這種設計非常像越戰時期澳新聯軍的L2A1機槍,只不過聚合材料的兩腳架非常輕薄,當兩腳架收回時就變為了普通的護木。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兩腳架是該槍被詬病的部件之一,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兩腳架太不結實了,不過這本身就不是用於軍事的兩腳架,而且兩腳架下還有一段導軌,射手甚至可以自己再安裝一副兩腳架。

兩腳架特寫

光學瞄具則與其他偵查步槍一樣前置。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傑夫·庫珀並沒有強調偵查步槍一定需要光學瞄具,而且傑夫·庫珀本人是一個鬼環覘孔機瞄控(鬼環指可以摺疊,平時看不到),因此斯太爾scout步槍上也有一套鬼環覘孔機瞄,準星照門都可以摺疊,一般來講準星位於光學瞄具之下無法抬起,除非拆除光學瞄具。

至於其他方面,斯塔爾公司大都使用了減重型、競賽級的部件,這導致斯太爾scout步槍的價格進一步升高。雖然斯太爾scout步槍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偵查步槍,但是由於斯太爾公司精益求精的做工,導致其售價居高不下,所以投入市場後銷量並不怎麼樣。

斯太爾scout步槍

這導致它能夠被人熟知的原因,是它出現在電子遊戲《CS》中,在這款遊戲中斯太爾scout步槍居然一槍打不死人,這完全不符合它的立項要求(一槍放倒所能見到的任何生物)。至於它最出名的用戶,不是哪家的闊少或某國的特種部隊,而是科索沃解放軍。1998年10月15日《今日美國》所刊登的科索沃解放軍相片上,就有一支斯太爾scout步槍。

雖然賣相不好,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斯太爾scout步槍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關焦點

  • 無託突擊步槍的典範:奧地利斯太爾 AUG無託步槍!
    二戰結束之後人們感覺到槍械長度太長對戰鬥狀態下的士兵可能造出諸多不便於是發展出了多款無託步槍,例如奧地利AUG突擊步槍、法國FAMAS突擊步槍、中國QBZ-95突擊步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等,而其中最為經典的無託突擊步槍則要數奧地利斯太爾AUG突擊步槍。
  • 中國下一代突擊步槍集體亮相,比美軍步槍還科幻
    於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研製,在1995年定型的95槍族是中國現用制式突擊步槍,它有一個令大眾十分不滿的地方,即無託步槍的設計結構。按照目前步槍的國際發展趨勢來看,下一代中國步槍應該會聽取大眾意見,回歸往日的有託型。
  • 世界名槍——狙擊步槍篇
    NO.6 美國斯太爾Scout通用狙擊步槍(輕便實用)此後,有一些人根據庫珀定出的標準用市面上的商業槍枝進行改裝,使槍枝達到或接近標準。7年後,斯太爾-曼利夏公司推出了一種按照這些標準設計並命名為「Scout」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斯太爾Scout是一種很輕的精確射擊步槍,全槍共129個零件,槍管細長,並大量採用新材料,因此重量很輕。槍管長只有19英寸,4條右旋膛線,纏距12英寸。
  • 中國遼十三式步槍(上):被奉系張作霖大帥接收的一戰遺產
    各種毛瑟步槍斯太爾公司也是揭不開鍋的奧地利軍工企業之一,而且斯太爾公司還有更大的苦衷。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環境,士兵們經常需要攜帶著步槍在沙地與爛泥中作戰,這種極端的環境讓Gew.98步槍的可靠性大幅度下降,因此斯太爾公司在1917年決定,建立一條生產線,生產改進型的Gew.98步槍(原本的立項是生產一款新的步槍,但是戰事吃緊,只能選擇對Gew.98步槍進行修改)。
  • 捷克毛瑟步槍發展——vz.98與vz.98/22步槍
    ·斯太爾為智利生產的毛瑟M1912,實際上智利這批訂單是德國DWM得到的,但DWM當時忙於他國訂單才把這批步槍的生產轉交給了斯太爾。毛瑟M1912主要銷往智利,墨西哥和哥倫比亞。注意其弧形座表尺與從機匣前方一直延伸到前箍的上護木,這些特點隨後都被vz.98/22步槍繼承了1922年2月,捷克國防部的兵器委員會決定這批訂單的步槍應使用「墨西哥表尺」,而不是之前的原版表尺。這一表尺設計來自於毛瑟M1912,該型步槍由斯太爾在戰前為墨西哥和智利生產。但訂購的40000支步槍並非全部使用墨西哥表尺。
  • AUG突擊步槍,世界唯一成功的無託結構設計步槍,標準模塊化設計
    世界上比較出名的無託突擊步槍有法國的FAMAS突擊步槍、英國的SA80突擊步槍和奧地利AUG突擊步槍。無託突擊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保持原有甚至更長槍管長度的同時縮短了整槍長度,部分人認為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車內對外射擊。只是,對於突擊步槍無託的設計,世界相關學界一直眾說紛紜,對於這種設計也褒貶不一。
  • 世界十大著名狙擊槍 AWM/P狙擊步槍是單狙的王者
    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 2. Tac-50狙擊步槍 3. 瑞士SSG3000狙擊步槍 4. G3SG1式狙擊步槍 5. AWM/P狙擊步槍 6. scout狙擊槍 7.
  •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步槍」,奧地利AMR/IWS反器材步槍
    話說之前就有人提到過,既然反坦克炮打從二戰結束之後就逐漸從線膛變成了發射脫殼穿甲彈或者破甲彈的滑膛,從而穿深有了長足的進步,那麼反坦克步槍這玩意能不能也走這條路。這還真有,今天要聊的奧地利AMR/IWS就是一桿發射通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反器材武器。
  • 集腋成裘:巨型沙塵暴襲擊荷蘭軍隊駐地 越南特種部隊的罕見步槍
    很多照片都非常精美,卻只有一兩張,不能支撐一篇文章。總覺棄之可惜,於是匯總起來,就是所謂的「集腋成裘」。駐紮在馬裡的荷蘭部隊遭遇巨型的沙塵暴襲擊,攝影師在沙塵橫掃基地之前拍攝到這樣壯觀的照片。越南陸軍特種部隊正在訓練,他們使用的是比利時FNC步槍,口徑5.56×45mm。值得注意的是,有兩支步槍採用了特殊的三室型制退器,顯得非常特別。越南軍隊制式槍械口徑均為7.62×39mm,由於歷史原因,沿用了部分5.56×45mm口徑的M16系列步槍。FNC是比利時FN公司的產品,在越南軍隊屬於罕見型號。
  • 關於遼13步槍:是把「混血槍」,量產14萬把,裝備東北軍
    中原大戰時,東北軍扛著遼13步槍入關調停;隨即,發生了「九·一八」事變,共有7萬餘把遼13步槍為日本關東軍所繳獲,加上東北軍剿共時的損失、抗戰時的戰損,留存下的遼13步槍已很少了。1924年,遼13步槍開始量產,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東三省兵工廠所生產,應該是一把仿製步槍,參考了捷克毛瑟98/22式步槍,網絡上另有一說是仿製奧地利斯太爾M1912栓動步槍,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參與了遼13步槍的設計。
  • 日本自製步槍為何能吊打美軍步槍,成為吃雞神器?野心值得警惕
    然而以上兩款性能優秀的步槍,卻在日本折戟,敗給了籍籍無名的20式突擊步槍,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日本的選擇 日本陸上自衛隊(以下簡稱:陸自)在經歷30年後,終於決定更新一下自己的步槍裝備。消息發布後,經過多輪篩選,進入複賽的分別是FN公司的SCAR、HK公司的G36和HK416兩款步槍、斯太爾公司的AUG突擊步槍,還有日本豐和工業公司生產的20式步槍。
  • 瞄準基線高,彈殼直接打在臉上,奧地利AUG步槍怎麼就成了經典?
    而在現實中,AUG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由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研發,它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款獲得成功的無託步槍,時至今日仍享受著極高的名氣。 AUG的全名為Armee Universal Gewehr,這是德語(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語),翻譯過來為「陸軍通用步槍」。當年奧地利陸軍在委託斯太爾設計新槍時,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新槍應該適合全軍使用,而不單單只是步兵武器。
  • 中國95式步槍和美軍m16步槍
    關於中國95式步槍和美軍m16步槍,外界一直評論不斷,有軍事愛好者分析,95式步槍綜合性能要好於m16。他們認為在威力方面95式步槍的5.8mm彈侵徹力大於m16的5.56mm。 有過相關實驗,在600米的距離上,95式步槍可以輕易穿透2毫米的鋼板兒,m16的機率為零。
  • 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國家將SCAR當做軍隊的制式步槍?
    而且從下圖的各種戰術掛件和零部件配置來看,拓展性很強,這是一款標準的多用途突擊步槍。如此優秀的突擊步槍為何沒能成為一款制式步槍裝備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太貴了。SCAR步槍的誕生本來就是為競標美國特種部隊用槍,起點就如此高大上,自然各項指標定得就很高,而且為了使用特種部隊執行各種複雜、危險任務,SCAR非常注重槍械戰術掛件的拓展性,這一點從SCAR上下左右的皮卡汀尼導軌就可見一斑。
  • 末日武器:德國VG1-5型7.92毫米人民突擊步槍
    Volkssturmgewehr 1-5(「人民突擊步槍」)是由納粹德國在二戰末期研製的步槍,共有五種不同型號。他們的設計非常簡單,有些還是衍生自毛瑟Kar98k步槍,但由於納粹德國在二戰未期已嚴重的缺乏資源,質量卻不如戰爭初期理想。
  • 一戰法國利貝羅勒M1918步槍,被埋沒的突擊步槍
    一戰中後期,各交戰國發現他們所裝備的步槍在塹壕戰中威力過大,紛紛開始研發一些新的武器,除了近戰用的衝鋒鎗外,還研製了一些半自動和全自動步槍,法國利貝羅勒M1918步槍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步槍是Ribeyrolles設計的,他以前也設計過紹沙輕機槍,在槍械設計上有較豐富的經驗。這種新型步槍沒有使用全威力槍彈,而是使用了一種8×35毫米的試驗性彈藥,一種早期的中等威力彈藥。外形上保留了許多卡賓槍的特點,與早期卡賓槍略有相似,是一種木質半握把槍託,與一種類似步槍的槍身相配。
  • 世界上最好的步槍,德國造美國仿,但是中國士兵卻說不好用!
    步槍是士兵手裡的基本戰鬥武器,每個士兵都不可或缺,步兵對於自己的槍械性能自然最為關心,關於槍械性能的爭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二戰時期,由於戰爭需要,一大批步槍被發明出來,有不少名垂青史,著名的非自動步槍有莫辛-納甘步槍、斯太爾Scout步槍和毛瑟98k卡賓槍等等。
  • 低配版98k步槍?當年德國為衝鋒隊準備的武器,真有這麼差嗎?
    毛瑟98k,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制式步槍,以性能穩定、精度高而聞名。二戰後期,德國兵力消耗嚴重,為了維持戰爭,德國宣布16-60周歲間未服役的男性公民都要參加人民衝鋒隊,他們只是簡單接受了一些軍事訓練,然後就上戰場送死了,戰鬥力遠遠不如正規軍,而且當時德國資源匱乏,不可能人手一支毛瑟98k步槍,所以德國才開始簡化98k的結構,從而打造出VK98步槍。
  • 全球第1款智能狙擊步槍,可擊中一千米外目標,你也能當狙擊手
    眾所周知,在目前的軍事對抗中,陸軍依然是各個國家的主要兵種,而作為陸軍中最精銳的狙擊手,他們是軍隊中的精英,狙擊手精通偽裝技巧和潛伏技能,能夠在特定環境下潛伏三天或者一周以上的時間,一旦發現目標一擊斃命,他們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能夠擊中1200米外的軍事目標,甚至有的狙擊手可以擊中2千米以外,但這也是概率問題,並非100%的狙擊手可以做到這一點
  • 先有狙擊步槍:所謂精確射擊步槍,是後來才出現的槍械
    狙擊步槍,是戰後才正式開發出來,除了專門研發的槍械以外,還包括專門研發了供狙擊步槍使用的槍彈,據稱蘇軍裝備的SVD半自動狙擊步槍,是戰後投入的第一把狙擊步槍。此槍用來取代裝上觀瞄鏡以後,就具備狙擊步槍功能的莫辛-納甘5發手動步槍,二戰時期,所謂的狙擊步槍,實際上並非專門研發的狙擊步槍;只是挑選質量上乘的步槍,裝上4倍左右的瞄準鏡;也沒有專門研發專職的狙擊槍彈,只是選擇普通的大威力步槍彈,由於射程遠、精度高,裝上觀瞄器材的步槍,就成了一把具備狙擊功能的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