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藥廠IPO暴雷:產品不合格 專利有糾紛 財務現隱憂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文/高偉

近日,科創板官網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納藥廠」)的IPO進程已進入到了問詢階段。 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華納藥廠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其中產品不合格、專利有糾紛、財務現隱憂成為此次IPO的三大雷區。

《電鰻快報》雖就相關問題向公司發去求證函,但截稿時止仍未收到回復。華納藥廠在隱藏什麼?這家公司還能順利註冊嗎?

產品不合格被監管點名

《電鰻快報》調查發現,華納藥廠曾涉及2015年中醫藥行業轟動一時的「銀杏葉事件」。

時間回溯到2015年6月,原國家食藥監局對低價銷售銀杏葉藥品企業的飛行檢查中發現,個別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存在嚴重違法行為。2015年6月22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90家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自檢情況發布通告,該通告披露了「25家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的企業」名單,其中就包括華納藥廠。2015年7月2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公布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抽驗初步結果的通告(2015年第25號)》,其中顯示,華納藥廠2批(銀杏葉片,批號140608;銀杏葉分散片,批號141005)屬於企業自檢合格,但監督抽驗結果不合格。通告顯示,經核實,華納藥廠自檢系對企業留樣檢驗的結果。抽驗結果與自檢結果不一致,說明企業留樣與市售產品質量不一致。此外,2015年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又發布了一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公布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抽驗第二批結果的通告(2015年第47號)》。通告顯示,華納藥廠再次出現4次產品經自檢合格但監督抽驗不合格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8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於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20年第50號)》顯示,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蘭索拉唑腸溶片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溶出度。

深陷專利糾紛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8月,南京聖和藥業起訴華納大藥廠侵犯了其「左旋奧硝唑在製備抗寄生蟲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專利,要求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涉案專利權的涉訴產品左奧硝唑片,並立即銷毀庫存侵權產品,連帶賠償經濟損失、承擔案件的訴訟費用。2020年5月,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作出裁決,判決華納藥廠立即停止對南京聖和藥業利專利的侵害,並賠償相關經濟損失。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華納大藥廠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規定了發行人不得存在以下跟專利相關的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發行人在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

對華納大藥廠來說,能否妥善解決專利糾紛,不僅關係到公司業績,還嚴重影響著公司的上市前景。

華納藥廠與江中藥業還存在產品包裝糾紛。2020年4月,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起訴華納藥廠製造並銷售與原告知名商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產品包裝、裝潢近似的健胃消食片,構成不正當競爭。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製造、銷售包裝上使用與原告商品包裝、裝潢近似標識的產品。據悉,上述訴訟涉及公司銷售給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0.8g×36片」包裝規格產品,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該案件尚在一審審理過程中。

應收、存貨、負債率存隱憂

2017-2019年各報告期期末,華納藥廠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0.39億元、0.74億元和0.85億元,相應的壞帳準備為255.04萬元、437.51萬元和471.7萬元。雖然公司已加大回款力度,但風險仍不可小覷。華納大藥廠也表示,若客戶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或無能力支付貨款時,公司將面臨發生壞帳的風險,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招股書還顯示,2017-2019年,華納藥廠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0.98億元、1.38億元和1.92億元,佔當期資產總額的比例為15.60%、18.83%和 22.50%。基於存貨近效期情況和存貨可變現淨值的估計,公司為存貨跌價準備了 379.30萬元、61.34萬元和 328.25萬元。同期,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持續下滑,分別為1.87、1.56、1.48,低於同行業平均值2.94、2.76、2.85。

另外,華納大藥廠的資產負債率近三年高於同行業平均值,分別為38.72%、37.40%、35.03%。儘管走勢是向下的,但仍較行業平均值高出9.65%、7.27%和3.1%,顯示長期償債能力不及同行。同樣的還要短期償債能力指標,華納藥廠的流動比率和速凍比率遠低於同行業均值。

華納藥廠的銷售費用佔比較高同樣引人注意。2017年度至2019年度,華納藥廠銷售費用分別為1.14億元、2.63億元、3.72億元,佔同期營收比為30.29%、42.85%、45.07%。從銷售費用構成來說,主要包括市場推廣費、職工薪酬和會議費等,其中,市場推廣費的佔比最為引人注目。數據顯示,華納藥廠2017~2019年市場推廣費金額為0.98億元、2.48億元、3.5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6.16%、40.47%、43.01%

董事長控股5公司利益輸送風險大

《電鰻快報》據天眼查信息,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本東共有16條任職信息,其中擔任法人代表9家,擔任高管14家,擔任股東5家,與此同時,有實際控制權5家。

尤為關注的是,黃本東目前共有36條周邊風險信息,並有115條符合條件的預警提醒信息。其中,他擔任高管的湖南美和美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長沙雅為醫藥開發有限公司、長沙手性藥物製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均有清算信息;擔任股東的長沙弘健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湖南美和美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均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廣維醫藥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湖南華納福品牌策劃諮詢有限公司、湖南沂可隆品牌策劃諮詢有限公司也均有清算信息。他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被起訴的開庭公告多達10項,擔任高管的浙江華納藥業有限公司也有被起訴的開庭公告……

有市場質疑,董事長同時任職數家公司高管,如何避免利益輸送?

相關焦點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銷售費用大增 藥品陷專利糾紛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5日,科創板上市委第119-120次審議會議結果披露,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首發獲通過。華納藥廠本次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350萬股,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
  • 華納藥廠業績增長放緩 新藥陷專利糾紛
    早在2016年,華納大藥廠就曾申請創業板上市,但因為申請文件不齊全被中止審查,直到今年4月,其才轉戰科創板。據招股書內容披露,此次華納大藥廠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用於投資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中藥製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藥物研發項目。
  • 華納大藥廠,帶著糾紛和未知,「勇闖」科創板
    並且這並不是湖南華納大藥廠第一次藥品抽檢不合格了:2015年6月,國家食藥監局對低價銷售銀杏葉藥品企業的飛行檢查中發現,個別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存在嚴重違法行為。隨後,國家食藥監局開展專項治理。經各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查,90家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含分散片)和銀杏葉膠囊生產企業,對本企業自2014年1月1日以來生產的所有批次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含分散片)和銀杏葉膠囊產品共5161批次進行了檢驗,不合格產品批次2335批,佔全部批次的45%。
  • 華納藥廠產品「蘭索拉唑腸溶片」抽檢不合格被國家藥監局「點名...
    中國網財經7月25日訊(記者 張潤琪)正在闖關科創板IPO的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華納藥廠」),近日卻因產品「蘭索拉唑腸溶片」抽檢不合格被國家藥監局「點名」。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於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20年 第50號)」顯示, 華納藥廠生產的蘭索拉唑腸溶片(批號:190301;規格15mg),檢品來源為湖北森林藥業有限公司,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溶出度」。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12月15日晚,科創板上市委公布2020年第119次審議會議結果,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納藥廠」)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予以批准上市。近半募集資金將用於藥物研發華納藥廠創立於2001年,註冊地位於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是一家以藥品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分布於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
  • 華納大藥廠:奮力打造湖南醫藥行業新標杆
    (華納大藥廠供圖) 從單一產品到多元化發展,從默默無聞的小藥廠到湖南省醫藥骨幹企業……歷經近20年披荊斬棘,秉承「科技、服務、健康」企業宗旨,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一家以高端化學原料藥、中西藥製劑為主,集生產、銷售、研發於一體的藥品生產企業。目前,華納大藥廠已形成三大生產基地、三大研發平臺,完成以化學藥物產業鏈、中藥產業鏈的完整布局。
  • 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原標題: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參加「
  • 華納藥廠明日闖關:服務商或有貓膩、與大客戶數據「打架」
    推廣服務商或有貓膩華納藥廠此次IPO獲得眾多媒體關注,此前多家媒體曾報導其銷售費用率較高,尤其是市場推廣費用較高。但是,除了與部分推廣服務商剛成立即發生合作的情況之外,華納藥廠上述合作的推廣商中有多家服務商成立後一年左右便註銷,令人懷疑其個中藏有貓膩,或需要監管部門給予關注。
  • 華納藥廠明日闖關:服務商或有貓膩、與大客戶數據「打架"
    但是,除了與部分推廣服務商剛成立即發生合作的情況之外,華納藥廠上述合作的推廣商中有多家服務商成立後一年左右便註銷,令人懷疑其個中藏有貓膩,或需要監管部門給予關注。與大客戶數據不匹配據招股書,報告期內,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仁和藥業")一直位居華納藥廠大客戶的前兩名,華納藥廠向其銷售金額分別為5,845.80萬元、5,942.86萬元、8,185.28萬元、4,133.59萬元,佔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5.63%、10.04%、9.96% 、10.70%。
  • 華納藥廠明日闖關:服務商或有貓膩、與大客戶數據「打架"_產業經濟...
    推廣服務商或有貓膩  華納藥廠此次IPO獲得眾多媒體關注,此前多家媒體曾報導其銷售費用率較高,尤其是市場推廣費用較高。  但是,除了與部分推廣服務商剛成立即發生合作的情況之外,華納藥廠上述合作的推廣商中有多家服務商成立後一年左右便註銷,令人懷疑其個中藏有貓膩,或需要監管部門給予關注。
  • 恩威醫藥IPO真實現狀:利潤率單邊下滑,產品質量是隱憂
    日前,主要生產婦科醫藥的恩威醫藥創業板IPO獲受理,本次擬公開招股不超過1754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募集資金不超過7.01億元。根據《每日財報》的了解,恩威醫藥主要從事中成藥及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婦科產品、兒科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領域。
  • 安克創新IPO:經營受阻不減分紅熱情,專利糾紛懸而未決
    安克創新IPO:經營受阻不減分紅熱情,專利糾紛懸而未決
  • 華納藥廠:今年科創板過會第202家 西部證券過6單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 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19次審議會議於昨日上午召開,審議結果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被LV母公司告上法庭,萬事利IPO徵途隱憂多
    眾所周知,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是公司真實盈利的基礎,一家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值,但財務報表上卻是盈利的公司,往往並不健康,可能存在問題甚至貓膩,尤其是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長期低於淨利潤的公司。有財務人士指出,長此以往,企業往往看似盈利,最後是賺了一堆應收帳款和存貨,某種意義上只是賺了個「寂寞」。
  • 因藥品不合格,12家藥企被暫停交易資格!
    8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醫藥採購網發布了一則關於暫停吡嗪醯胺片等抽檢不合格藥品交易資格的通知。通知內容中指出:根據自治區食藥監局和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藥品醫用耗材質量安全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及2020年7月國家食藥總局網站發布的各省藥品抽檢不符合標準規定藥品名單,現暫停成都錦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吡嗪醯胺片(藥品編碼:GDH086010)、四川成都同道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蘭索拉唑腸溶片
  • 福昕軟體衝擊科創板,或存專利侵權隱憂
    當然,相比較投資人離場和近三成淨利潤來自政府補貼,作為一家意欲衝擊科創板的技術型公司,福昕軟體更大的隱憂在於,面對PDF大佬Adobe,其或存在侵犯後者專利的高風險。自主智慧財產權是福昕軟體的核心營銷點,然而通過對上交所掛出的福昕軟體招股書中專利情況仔細探究發現,其「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有較大漏洞,隱含了未來因侵權被起訴對高風險。
  • 科創板湘企隊伍將再添新成員 湖南華納大藥廠科創板上市申請獲通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記者 黃利飛)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12月15日晚發布公告: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通過審核,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華納大藥廠2001年成立,主營業務為化學原料藥、化學藥製劑和中藥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曾申請創業板上市,但2017年因故被中止審查。此次「轉戰」科創板,擬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2350萬股,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
  • 兩大王牌「專利糾紛」獲和解
    本文就關於商業秘密法律保護問題的研究方面淺談兩大王牌專利糾紛和解的前因後果。 一、商業秘密介紹 商業秘密是一種通用的法律術語還有部分國家將它稱為工商秘密。商業秘密是指局限在一定範圍內不為大部分人所了解和熟悉的,同時能為機密的所有人帶來利或者保持企業的竟爭優勢等。
  • 三生國健IPO:業績依賴益賽普銷售,淨利毛利雙降且存專利權糾紛
    但發現網了解到,三生國健毛利逐年下滑,營收淨利背道而馳,業績嚴重依賴單一產品益賽普的產品銷售,此外,還尚存一起重大專利權權屬糾紛懸而未決。發現網已就相關問題致函三生國健,公司也針對相關問題給出了答覆。2017-2019年,益賽普佔三生國健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100%和99.84%,產品結構單一,呈現出了一種單一產品「打天下」的局面,業績嚴重依賴益賽普的產品銷售。發現網注意到,目前國內已有其他9款益賽普同靶點產品上市,另有11家同行業藥企的同靶點產品處於臨床III期及NDA階段。
  • 長陽科技:日本東麗就專利糾紛上訴被判「請求不成立」
    判決書載明:綜上所述,東麗株式會社的上訴請求不成立,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及判決結論正確,依法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