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聖鬼谷子曾有名言: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
短短一句話表明了言語的重要性,語言的魅力是無盡的,有時候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表達方式,得到的結果或許是天差地別,尤其是在商務會談時,往往是一言定勝負。
人生於世,學會適當地溝通技巧,不但能夠提升你的個人魅力,促進你的事業發展,還會讓你有一個愉快地生活環境。
反之,當你不會說話,說話太過於順從自己的內心時,往往會給自己找來禍端。
就比如說在西漢時的一代大將韓信,他與劉邦一同打下了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功成名就之後卻被劉邦殺死,後人猜測是因劉邦忌憚他的權力,其實導致他死亡原因更多的在於他的一張嘴。
劉邦曾與韓信悠閒地討論軍事才幹、領兵打仗之事,兩人似乎要比一比高低。劉邦問韓信:以朕的才能,最多能夠統領多少兵馬呀?
韓信表示:以陛下你的才能,不過十萬兵馬。
劉邦反問:那你呢?
韓信則是回答:我就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劉邦一聽覺得不服:既然你能統領這麼多兵馬,為什麼還會被我管轄呢?
韓信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也正是這一番話,給韓信埋下了禍根,以至於以後為自己招來了禍端。
如《醒世恆言》中說:「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就算我們不會言語表達,不懂識人辨人,很多我們要明白,很多話在與人交往的過程,是不能開口的,就算是關係再鐵,也不要說。
尤其是以下這3類話,更是萬萬不可張口談論的,就算是心腹朋友也不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種:尖酸刻薄、揭人短的話不要說
「揭短」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或許我們說出口時,對方不動聲色,但是內心肯定是在意的,揭人短如同是觸碰到對方逆鱗。
在《韓非子·說難》中有這樣一句話:「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