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

2021-01-15 中國文明網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論述

   核心要點:

  ■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政治靈魂」、「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

  ■ 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真反腐敗不僅不會亡黨,而且能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使我們黨更加堅強、更有力量。」

  ■ 準確把握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新常態,豐富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三個「沒有變」的基本國情判斷,是謀劃發展的「基本依據」。

  ■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理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通過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比資本主義更有效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適應實踐發展需要、破解現實發展難題的基礎上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在理論上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而且在實踐上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一、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堅持治國理政與治黨建黨有機統一,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強調堅定理想信念,深化對共產黨執政使命和奮鬥目標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政治靈魂」、「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必須保持全黨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共產黨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牢牢佔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這些重要論述,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使命和奮鬥目標的認識。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化對共產黨性質和執政宗旨的認識。一是從跳出歷史周期率的高度強調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極端重要性。「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不變色,不變質,就一定能夠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二是指出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三是從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反腐敗鬥爭的極端重要性。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真反腐敗不僅不會亡黨,而且能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使我們黨更加堅強、更有力量。」

  加強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深化對共產黨執政方式和執政途徑的認識。一是將加強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二是遵守以政治紀律為根本的「六大紀律」。黨的紀律涉及黨內生活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三是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有堅強的制度作保證。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深化對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的認識。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一是提出關於黨的領導「兩個最」的重要論斷。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二是強調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的政治力量,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必須堅定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三是提出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的「四個意識」。「全黨同志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

  二、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從而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他深刻指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發展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準確把握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新常態,豐富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三個「沒有變」的基本國情判斷,是謀劃發展的「基本依據」。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對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過程中新的階段性特徵,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從政策層面提出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而且從理論層面強調「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是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的創新發展。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理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通過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比資本主義更有效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改革既要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改革理論和發展動力理論。

  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善了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形成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是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全面貫徹和具體深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動,要協調貫徹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生態文明、和諧社會,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這充分體現了我國發展的總體性、全面性、協調性,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達到了新境界。

  踐行新發展理念,拓展了社會主義發展途徑和發展目標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動共享的機制和環境,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這有效破解了社會主義發展路徑的難題,是對社會主義發展途徑和發展目標認識的重大飛躍。

  三、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穿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從而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闡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提出科學認識兩大社會制度關係的新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寬廣視野觀察社會發展趨勢,明確指出:「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於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他還強調:「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努力以及將來多少代人的持續努力,都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個大目標前進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我們必須立足黨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腳踏實地推進我們的事業。」這是馬克思主義「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基本原理在當代中國的具體運用和發展。

  堅持中國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有機統一,提出促進人類社會繁榮發展的新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承諾。」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把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有機結合,既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又把握歷史大勢,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同時向人類社會提供豐盈鮮活的「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比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倡議成立亞投行,推進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等等。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世界貢獻了「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包容發展」的新理念。

  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提出國際秩序新原則和人類社會關係新願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堅持四項原則: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鑑。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向世界傳遞了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勾畫了21世紀國際秩序和人類社會關係的理想願景。

  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新文明觀。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歷史眼光觀察思考文化和文明的生成發展,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的精闢論斷,並概括了人類文明的三大特點,即多彩、平等、包容。文明是多彩的,所以不應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文明是平等的,所以「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鑑的最大障礙」;文明是包容的,所以「就不存在什麼『文明衝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積極倡導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共同創造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唯有如此,人類社會才會有美好未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 筆:姜 輝)

相關焦點

  • 深化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為什麼中國經濟能夠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 深化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新聞中心-北方網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為什麼中國經濟能夠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 《遙遠的救世主》: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
    不容,這就告訴你了,一加一等於二是規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丁元英跟芮小丹所說的一句話,其中闡述的智慧就是:當規律存在的時候結果就會存在,這是容不得任何人思議的,也就是容不得任何人商量。
  • 袁振國:教育規律與教育規律研究
    巴甫洛夫等人的學習研究、杜威等人從人為場景走向真實場景的教育實驗、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研究證明,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過程。教育規律認識的每一次深化,都是思想與實證互動、實證研究方法取得新突破的結果。
  •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文/@成長新視點漢字,是世界文明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漢字結構,在書寫規律上,總的概況為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一、一個中心。寫好漢字,就像人的坐、立、行、走一樣,要姿態端正。所以,寫字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即找對字的書寫重心。把字寫端正的關鍵核心,就是要注意上點和中豎的上下對應關係,並要保持它們的位置居中端正。
  • 通州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出臺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深化「一創三爭...
    通州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出臺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深化「一創三爭」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來源: 通州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發布時間:2020-05-06 字體:[ 大 中 小 ] 為深入貫徹通州區委、區政府關於開展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深化「一創三爭
  • 巴音朝魯:深化認識 把握特徵發揮優勢 加快發展
    他指出,要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化省情認識,把握階段性特徵,發揮自身優勢,挖掘內在潛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著力推動「五大發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深化認識和充分發揮農業優勢,跳出「三農」抓「三農」,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四化」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與特色城鎮化互動融合,通過工業化形成的產業來支撐,靠信息化提升發展水平。創新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強化金融支持,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要進一步放大生態優勢效應。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把握規律性認識,贏得經濟新未來
    「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一年來我們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高度評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深刻總結了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五個方面規律性認識。舟循川則遊速,人順路則不迷。善於在總結經驗中深化思想認識,善於在探索規律中打開工作局面,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治理智慧。
  • 什麼是人性,正確認識人性,善用人性規律
    而善惡人性的根源是趨利避害的人性規律。每個人都像行駛在人生路上的一部車,趨利是發動機,避害是保護罩,看得見起點,看不見終點,或轉彎或直行,或上坡或下坡,或加速或剎車,方向盤都在自己手裡,但是,只能無可避免的往前行,走過的路和風景,可以回頭張望,卻沒有掉頭的指示牌,也沒有倒車鍵,我們都在這樣獨自行駛在陌生的路上,聽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
  • 【地評線】南方網評:「五個規律性認識」護航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五個規律性認識啟迪我們,越是面對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越是要做到「兩個維護」,越是要堅定「四個自信」。不管什麼時候、不論什麼情況,人民至上,始終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 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020-08-25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擊鼓催徵穩馭舟——深化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二、知識點講解(一)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間接性規律、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規律)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反映的是教學中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與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關係。直接經驗是學生通過親自探索、實踐獲得的經驗;間接經驗是指他人的認識成果,主要指人類在長期認識過程中積累並整理而成的書本知識,此外還包括以各種現代技術形式呈現的知識與信息,如電視和網際網路上的知識與信息等。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教學中學生主要是學習間接經驗,並且是間接地去體驗。以間接經驗為主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是學校教育為學生精心設計的一條認識世界的捷徑。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古城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的一句名言。兩千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收穫,甚至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以致於忽略了對內在的探索。人類要認識自己,要從「身、心、腦」三個方面進行。當然,表層的認識,已經有不少了,大腦有些什麼功能、內心狀態怎樣調整、身體健康怎樣獲得,我們對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
  • 黃守宏: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科學把握髮展規律和我國現階段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作出的具有開創性、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也是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 從政治上深化全面從嚴治黨
    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高到治國理政之要的高度來加以認識和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党進程中,不斷深化對管黨治黨規律的認識,逐步完善戰略布局、頂層設計。
  • 培育全面深化試點人才梯隊 打造高質量發展「最強大腦」
    理論與實操相結合   為全面深化服貿創新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舉辦服務貿易人才培訓班作為落實『加強人才引育』這一全面深化試點任務的重要舉措,將在普及服務貿易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營造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 付芳: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經濟穩健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並且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 海軍三大艦隊「機動-5號」首次遠海演習照片曝光
    這是海軍第一次同步組織三大艦隊赴遠海訓練,也是第一次依託遠海作戰體系進行「背靠背」對抗。破浪,遠航,戰鬥……在為期十多天的演習中,中國海軍帶著更多的自信與從容,豪邁挺進深藍。海軍三大艦隊「機動-5號」首次遠海演習照片曝光按照中國海軍年度軍事訓練計劃,「機動-5號」演習將緊貼實戰設置訓練課題,立足現有作戰指揮體系和武器裝備,採取實兵檢驗性自由對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