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蝙蝠的冷知識
③除了糞便入藥,蝙蝠本身也被有些人當做了「人間美味」。我國古代詩人蘇東坡,就曾寫下詩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在帛琉有一種「水果蝙蝠」,當地人認為它們集植物之精華,是補身上佳良品。④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經從蝙蝠體內發現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是人獸共患病毒,其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隱而未發。
-
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能導致 SARS、MERS、伊波拉,自己卻不生病?
蝙蝠是成千上萬隻聚集在 一起的 群 居動物,種群內反覆感染 如狂犬病病毒等病毒 , 這 可能為 蝙蝠對病毒感染提供更 多的抵抗機制。究其原因,蝙蝠身上病毒持續存在可能與低病毒複製有關。病毒的這種低水平複製不能刺激起宿主危險的高水平的免疫應答反應,因此宿主能夠長期感染,而不出現疾病跡象。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2020年動物界最受關注的動物,當屬蝙蝠。此次新冠型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很多科學家都把新冠型病毒的最終宿主看向蝙蝠,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而科學家也並不是無緣無故就有這樣的想法的,因為新冠型病毒和2002年的非典SARS病毒相似,不過並不是同一種病毒。而當年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最終宿主是雲南的一種蝙蝠。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可他們怎麼也意料不到,這些野生生物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食用後會讓食用者受到感染,當他再去進行社交活動時,便會出現大規模傳播。此次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便是一個例子。病毒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若想儘快控制病毒瘟疫情況,那麼就必須儘快尋找到病毒的原始宿主,從它身上下手,研發疫苗和解藥。縱觀諸多病毒的原始宿主,蝙蝠是首當其衝的。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呢?
為什麼是蝙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天然宿主指的是病毒能夠長時間存在於該生物身上,既不會被宿主消滅,也不會殺死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一隻蝙蝠會攜帶多種病毒而不發病。據科學家統計,在300多隻蝙蝠體內,科學家一共發現了4100多種病毒,大多數病毒是不會感染人類,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病毒突破了動物與人的界限,造成人類感染該病毒:比如:伊波拉,然而這種病毒,並不會導致蝙蝠生病。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蝙蝠感染病毒不會生病呢?
-
致命的狂犬病:人得病100%會死,為什麼病毒在狗身上就沒事?
狂犬病如何防治很多朋友認為被犬只要上後才要打預防針,但其實很多動物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比如被哺乳類寵物抓傷或者咬傷等都有可能感染,可以通過對寵物注射疫苗,和抓傷後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如果錯過,那麼在發病前都有希望獲得免疫,因此防治狂犬病重點在於防!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道人」,寥寥幾句,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表達了對林道人的追憶與懷念。
-
網絡傳言消滅蝙蝠,移動病毒庫實際是自保
蝙蝠是唯一一類進化成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長相有些嚇人,但作為野生動物,這可能會成為它的自我保護機制,就以人類為例,吃講究色香味。就蝙蝠這長相,相信很多人是下不去口的。可能蝙蝠也沒有想到,這張臉沒有嚇走那些吃野味的人。相反,竟然有不少國家吃蝙蝠把幾個品種的蝙蝠都吃滅絕了!
-
有關蝙蝠的9個冷知識,不要驚慌,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進入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把蝙蝠這種相貌像鼠又像狗的哺乳動物推向了輿論的焦點,且讓人聞之色變。雖然根據研究發現,雲南菊頭蝠體內的冠狀病毒與此次引發感染的新冠病毒在基因序列相似度上高達96%。但蝙蝠究竟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
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
-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近一段時間,「野味」這兩個詞頻頻被人所提起,正是因為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才導致了這場目前還看不到結局的疫情。其實類似的教訓在十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是一些人好像對於野味有著特殊的喜好,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
-
每次爆發疫情,蝙蝠都成罪魁禍首!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那麼,蝙蝠為什麼會成為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呢?在我國,蝙蝠種類多達120種,佔世界種類的13%,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氣候溫熱,物產和物種豐富的地區,湖北和廣東正符合這些特點。近十幾年來,人類在蝙蝠體內發現了非常多的致病病毒,目前所發現的蝙蝠病毒種類已達140種,而每種蝙蝠至少攜帶2.71種病毒。為什麼小小的蝙蝠體內會集如此多的病毒於一身呢?
-
既然蝙蝠是「病毒庫」,為何不能捕殺?
個人認為:SARS病毒,罪不在果子狸,也不在中華菊頭蝠,而在於人類這張嘴。貳我在上篇文章提到,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500多種為冠狀病毒。但是人家沒事,蝙蝠已經進化5000萬年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
蝙蝠竟然是不能被消滅的病毒庫?那蝙蝠俠是怎樣避免病毒感染的?
本文大綱 蝙蝠的病毒庫裡都有啥? 為什麼會接觸到蝙蝠身上的病毒?除了這幾種病毒外,還有我們較少聽到的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他們都是高致死率的傳染病,而他們的源頭宿主都是蝙蝠。 有研究稱,蝙蝠攜帶著200多種蝙蝠攜帶了超過4000種的病毒。這使得蝙蝠是動物界最大的病毒庫之一。 02、為什麼會接觸到蝙蝠身上的病毒?
-
趣味科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可怕的病毒
我們和我們圈養的牲畜過深侵入蝙蝠的棲息地尤其在熱帶地區例如在馬來西亞商業養豬場擴散至蝙蝠棲息的森林造成尼帕病毒首次通過豬在人類中爆發在澳大利亞人類破壞原生森林 致使果蝠飛入郊區花園使得亨德拉病毒浮出水面不過蝙蝠攜帶對人類致命病毒的數量的確超過絕大多數動物一個主要原因是蝙蝠喜歡群居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稱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很多地方都把蝙蝠稱作「飛鼠」,除了一雙翅膀,蝙蝠和老鼠長得還是很像的,可以說蝙蝠就是老鼠多了一雙翅膀。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蝙蝠的身上有140多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可以傳播到人的身上,因此有的人又把蝙蝠稱之為「移動病毒庫」。有很多知名的病毒都是來源於蝙蝠,比如2002年-2003年起源於我國廣東的SARS病毒,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而蝙蝠才是最初的源頭。
-
為什麼說蝙蝠的存在對人類是有益的?反而不能消滅呢?
蝙蝠在歷史上至少存在有5000萬年了,遠比人類誕生的時間要長。長久以來,蝙蝠進化成深居簡出、相貌醜陋、夜間活動、警惕膽小的行為和性情特徵,哪管世事多麼變遷,我自與世無爭。然而,十多年前的SARS,以及今年發生的病毒疫情,都把蝙蝠這種似乎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動物,又重新送上了熱點。
-
蝙蝠和恐龍一個時代,身上攜帶多種致命病毒,他們怎還下得了口!
在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在報導上看見說是蝙蝠身上的病毒引起的,那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蝙蝠。蝙蝠是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是一種有故事的動物。
-
日本科學家在該國蝙蝠身上檢測出新冠病毒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該報導稱,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作出上述宣布。不過,村上晉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據報導,發現病毒的是2013年在巖手縣洞穴中捕獲的角菊頭蝠的糞便,其解析遺傳信息發現其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到80%左右,「似乎屬於同種病毒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