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詩歌興盛於唐朝,而詩人中最為人熟知的部分則是盛唐詩人。那麼盛唐時期最流行的唐詩形式是什麼呢?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之所以流行,和盛唐時期對外文化交流頻繁,深受外來文化影響有關。當時的長安城裡面,有大量的胡人,他們來自於西域,最遠的來自于波斯,甚至是拜佔庭帝國。
當時當量的西域音樂傳入中國,需要新的歌詞入樂,詩人們普遍選擇了七言絕句,因此七言絕句風靡全國。
盛唐七言絕句之中,寫得最好的人當屬李白,能夠與李白並駕齊驅的則是有著「七絕聖手」之稱的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曾任龍標縣尉,李白有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便是這一時期所寫。王昌齡書寫邊邊塞詩場面場面雄闊,氣勢高昂,因此也有「詩家天子」的美譽。
安史之亂以後,他回到家鄉,卻被當地縣令所殺,至於原因,史書上沒有記載,成為了千古之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名字叫: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在唐代潤州,今天的江蘇鎮江。晉王李恭為潤州刺史的時候,在潤州建了兩座城樓,西南方向的城樓名字叫萬歲樓,西北方向的樓就是芙蓉樓。
王昌齡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是被貶謫到吳地,在芙蓉樓碰到了趕赴洛陽的好朋友辛漸,離別之際,寫下了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在這悽寒孤寂的夜晚,蕭瑟秋風吹拂的細雨,籠罩在浩渺的江面之上,整個吳地也沉浸在寒雨之中。
平明送客楚山孤。天亮時我將送你前往洛陽,你走之後,我就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
好朋友離開之後,眼前又少了一位可以訴說心事的人,這種孤獨感油然而生,和朋友分離不舍,想到自己一個人流落吳地,內心更是悽涼。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的境遇,就請轉告他們:我依然像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樣純潔。
最後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也是被誤解很深的千古名句。很多解釋說王昌齡此時心灰意冷,不再流連於做官。這樣的解釋和這首詩的背景就完全背離了。
王昌齡在洛陽做官時期,認識了許多朋友,比如劉晏,李頎,綦毋潛等名士。王昌齡是一位有抱負的人,他之所以不離開官位,不是留戀官位,而是遭到了其他人的排擠,如果他離開了,正說明那些排擠他的人所言都是正確的。
根據一些專家的考證,排擠王昌齡的人,都是針對他的人格進行侮辱,所以說這首詩的三四句是王昌齡對重傷他的話語的一種回覆:自己冰清玉潔,澄澈磊落。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一種隱喻的寫法。開元名相姚崇曾經寫過一篇《冰壺賦》告誡官員廉潔奉公,像冰壺一樣內清外潤。
王昌齡也是借用這個典故,表明自己為官清廉,剛正不阿,請朋友們放心,交他這個朋友沒有錯。
詩的最後一句,不僅被很多人喜歡,也被後來的作家起了筆名,其中一位就是大家熟悉的冰心,另外一位就是寫了蘇東坡新傳的李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