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相信是每個準爸爸準媽媽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如何選擇分娩方式是件頭痛的事情。很多人都想選擇自然分娩,這樣不僅產後身體恢復快,還能讓胎兒經過產道擠壓,對身體發育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很多人認為自然分娩是最好的分娩方式,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不一定,其實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分娩方式。
首先來看一下自然分娩和刨宮產的優缺點:
1、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是哺乳動物最常見,也是最傳統的分娩方式,這種方式對身體破壞少,產後能夠很快的恢復,分娩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一般3-5天就可以出院。而且生產過程中胎兒受產道擠壓,對胎兒的肺功能、神經末梢等都有很好的鍛鍊,能夠促進胎兒的身體協調功能發育。
自然分娩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生產時產生的宮縮陣痛,很多人也因此害怕自然分娩而選擇刨宮產。
2、刨宮產
刨宮產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分娩手術,供不具備自然分娩條件的產婦選擇,手術過程沒有自然分娩的劇烈宮縮陣痛,但是其缺點也十分明顯。
刨宮產最主要的缺點是產婦的產後恢復,雖然手術過程中注射麻醉劑,但麻醉劑藥效消失後,產婦需要忍受較長時間的劇烈疼痛,而且宮腔內會積累血液,所以護士會不定期按壓刀口以排出宮腔內積血,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產婦通常會在一兩天後才會拔除尿管,下床活動和上廁所,5-7天後才具有出院條件,後期恢復也較為緩慢。
其次是對胎兒的影響,刨宮產生產的胎兒沒有經過產道擠壓,對其肺功能、神經末梢等可能會有不利影響。
綜上可見自然分娩的好處的確高於刨宮產,因此如果具備自然分娩條件的,醫生都會建議該方式。但是並不是說自然分娩就是最好的分娩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定期的產前檢查,讓很多人飽受折磨,但是產前檢查對選擇評估分娩方式有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檢查可以看出產婦和胎兒的情況,如產道窄、巨大兒、胎位不正等一些不具備自然分娩條件的,如果選擇自然分娩只能會增加產婦和胎兒的風險,到時只能通過刨宮產生產,從而增加了痛苦。
女性分娩是一件大事,對待分娩方式應該要結合檢查結果和自身的條件,在醫生建議下選擇分娩方式,不要因為刨宮產的諸多缺點而逃避,否則只會增加生產風險,而且即使選擇自然生產,可能也難逃刨宮產。所以產前檢查一定要重視,聽從醫生建議適當進行一些鍛鍊,放鬆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