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背後,不是懶,而是你心中有「鬼」

2020-12-18 琳夕談心理

文/琳夕

很多人諮詢我如何擺脫拖延症,說自己深陷在拖延症的泥潭裡,想要改變,好像卻又無能為力。體內仿佛有兩個自己在拉扯,一個說「動起來吧」,一個說「好無力」。於是就這麼自我消耗著,看起來非常痛苦。

拖延症

對有些人來說,拖延的根源來自於內心的恐懼,而拖延又不斷滋養著內心的恐懼。越拖延越恐懼,越恐懼越拖延,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有沒有辦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呢?答案是:有。戰勝恐懼,就能戰勝拖延。

那麼恐懼又是什麼?要如何克服呢?聽琳夕老師為你解答。

說幾個我自己身上發生的例子:

01

我曾經一度很害怕拍視頻、直播,曾經有電視臺邀請我去參加節目,被我拒絕了,因為我很害怕出境。後來短視頻快速地發展,逼迫著我不得不出境。雖然我早就計劃做短視頻,但是一直拖延。三年後我拍了第一條短視頻,把自己曝光在粉絲面前,我的恐懼立馬就好了一多半,接下來的兩三天裡我又拍了第二、第三、第四條短視頻。然後奇蹟般的我已經完全不恐懼了!

看到了嗎?這個恐懼伴隨了我三年多,可是當我向它靠近的時候,它就這麼......不見了。很不可思議吧?可是事實就是這樣,就這麼簡單。

2

多年以前,我晚上特別懼怕照鏡子,也不敢看窗戶上的玻璃和家裡的相框,因為我害怕在鏡子裡看到有個人站在我後面,害怕看到窗戶上懸掛著一個人頭,害怕看到相冊裡的人變成詭異的臉朝我笑。

大概是受很多恐怖的影視劇作品影響,我才會有這些如此有畫面感的念頭。

因為這種恐懼困擾了我很多年,所以後來終於有一天,我決定正視它們。

晚上在洗刷間洗完臉我沒有趕緊逃跑,我鼓起勇氣盯著鏡子看,我把整塊鏡子前前後後看了個遍,感覺哪個地方有人我就看哪,然後我發現我背後根本就沒有人。然後我又往窗外看,也沒有披頭散髮的人頭懸掛下來。有時候剛轉過頭我就感覺窗外有個人在看我,我就立刻馬上轉過去看窗戶,結果還是什麼都沒有。晚上路過家裡的相框時,我就盯著他們看,照片中的人絲毫沒有任何變化,並沒有變成鬼魅的別人的臉詭異的看著我笑。

如此幾次,我徹底擺脫掉了這種恐懼,現在已經可以一個人住一個房子也不會感到害怕。

03

值得一提的是,發現直面恐懼它就會消失,源自於我的一個夢。所以弗洛伊德研究夢是有道理的。夢是潛意識與意識的連接。有些意識不知道的東西,潛意識一直知道。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還專門寫了本書叫《夢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的夢確實經常給我一些提示與答案。

那次,我夢見我在一個風景非常優美的樹林裡飛,然後拐了個彎。突然一股強大的恐懼感襲來,我停了下來,不敢再繼續往前飛去。可是心裡又知道那裡的風景非常美麗,如果不去看實在可惜,可是那裡好像有特別恐懼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就是特別恐懼。我猶豫著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突然有個聲音對我說「擺脫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直面它。」 然後我就鼓起勇氣,飛了過去,結果真的看到了最美的風景,注意,是最美哦,真的特別特別美!而且除了美景什麼恐怖的東西都沒有。

從那以後,我就明白了,真正可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心魔。打敗心魔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它,不管它是什麼,面對它,你就一定會贏。恐懼,就是心裡的魔鬼。如果我們不去打敗它,就會被它打敗,生活被影響得一塌糊塗。

說到恐懼,在心理學角度,首先它是人類的一種原始情緒,所謂原始,意思就是不用後天學習,天生就有的。也可以說是長久以來為了保護我們生存下來,潛意識裡一直存在的一種本能。本能到連動物都有。

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中很清晰的展示了這一點,電影中的父親瓜哥對女兒說的那句「永遠不要不害怕」意味深遠。影片講述原始時期,周圍的原始族群都一一死掉了,只剩下他們一家五口,他們一直住在山洞裡,正是因為遵循祖先在山洞壁上留下的教訓,他們才存活下來。他們每天怕這個怕那個,仿佛每天活在恐懼之中。他們的內在信念是:恐懼使他們活了下來。

所以說,恐懼的作用其實是保護我們遠離危險,恐懼是為了保護我們而生。比如我們恐懼火,就會小心使用火,還會製造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恐懼雷電,就不會在打雷的時候外出,等等。

所以說,恐懼其實是一種安全感。當我們覺得不安全的時候,就會產生恐懼。只是有時候恐懼並不能保護到我們,反而會起到一些反作用,對我們造成困擾。因為一些舊的信念並不是在所有時候都適用,它們只在某些條件下才適用。《瘋狂原始人》中後來瓜哥同樣是為了生存,放棄了祖先留下來的教條「永遠不要不害怕」,他對女兒說出「永遠不要害怕」。

俄羅斯心理學教授尤裡-謝爾巴特赫在他的著作《恐懼感與恐懼心理》中詳細闡述了恐懼的分類、恐懼產生的機制、恐懼對人類的意義等等。其中寫到對「不存在現象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上文提到的我的夢中的恐懼感就是對未知的恐懼,現實中我晚上對鏡子、玻璃等的恐懼就是對不存在現象的恐懼。

很多人的拖延症,有著完美主義的色彩,究其根源,是對未知和不確定的一種恐懼。比如: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害怕面對會遇到一些未知的問題、害怕自己解決不了,等等。生活中90%的恐懼來自於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的恐懼,而恐懼的這些事中又有90%以上根本不會發生。

暫且不去探索恐懼背後的深層原因,我們只需要明白,單單是看到恐懼、承認恐懼,就已經能克服恐懼。

總之,不管我們恐懼的是什麼,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1.克服恐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是個紙老虎,你強它就弱,只要你敢於直視它,它就嚇得不見了。

2.克服拖延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動,立刻、馬上—行動!凡是你抗拒的都會讓你在這種狀態裡持續。你的猶豫、你的拖延只會讓你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痛苦中持續。想要解脫,就要行動起來。

相信自己,沒有什麼可怕的,唯一可怕的就是你怕它。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前方有美好的人生在等待你。

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挑戰你的舒適圈。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作者:琳夕,一個談心理、談生活、談情感、談育兒的寫作達人,一個致力於用通俗、有趣的語言把心理學解釋清楚的小女子。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不是「拖延症」而是在「被動攻擊」
    小夥伴,你是否遇到過以下這種情況:有同事想找你幫忙,你不好意思拒絕答應了。但是鄰近交稿,也遲遲沒有完成,直到同事過來催問,才緊趕慢趕草草了事,或者就乾脆抱歉說自己太忙,最後同事只好自己親自做。你是怎麼想的呢?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你可能圖個新鮮,去嘗試一兩次,但很難堅持一直用。無法改變的原因不是方法不對,而是心態調整的不到位。真正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是要從更高的角度全面梳理自己的生活,調整心理狀態,找到改變的內驅力,才能從根源上改變,番茄鍾使用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就是「道」與「術」,「道」是深層次的源頭,「術」是表面的方法。莊子曾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 什麼是拖延症?面對拖延可以做點什麼?
    說起拖延症,可能很多朋友都很關心。到底什麼是拖延症?面對拖延症,我們可以做哪些調整?21日,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劉天對此進行了解答。什麼是拖延症?大致可以分三類劉天介紹,拖延症指的是明知有害後果的前提下,仍然將原有計劃向後推遲,從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一種自我調節失敗的心理現象。
  • 拖延症要如何自我調整?心理諮詢師:試試這些辦法
    說起拖延症,可能很多朋友都很關心。到底什麼是拖延症?面對拖延症,我們可以做哪些調整?21日,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劉天對此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拖延症?  失敗恐懼型:這類拖延其本質是在面對威脅性事件時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這類拖延患者內在認為拖延之後的失敗不再是因為自己無能所導致的,而是因為時間不夠而導致的,從而保護其自尊不受傷害。(例如:我是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只是客觀原因導致了時間不夠而已。)  完美主義型:完美主義者往往給自己提出了過高的要求,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他們希望把每件事情都做得無可挑剔。
  • 眾症時代:拖延症、囤積症、選擇障礙改變我們
    在豆瓣網,你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疾病小組」,有糾結病、厭世病、公主病,還有「選擇障礙症」「親密關係恐懼症」「社交恐懼症之選擇性緘默症」「語言學習狂熱症」甚至「甜點無免疫力症」。如果你在豆瓣小組搜索帶有「症」字的小組,數量竟然高達475個。  在網絡與傳統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有大量都市人群主動「對號入座」成為病人;而另一方面,很多擁有真實精神症狀的「時代病患者」也在網絡社群中浮出水面。
  • 患有拖延症的職場人是沒有未來的,還好有這本《終結拖延症》
    對這一刻的我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兩周前我已經很明確要做一個月度更文計劃,結果直到現在都還只是停留在頭腦中。好消息是:我一邊看著《終結拖延症》這本書,一邊就隨手打開思維導圖,先把屬於職場修煉心經的的這篇關於好書領讀的《終結拖延症》放進去提上日程。
  • 只需3招,教你怎樣改善孩子的拖延症
    她在養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有一套方法,她就是霍思燕。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當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的時候,你能擺手說「這不是我的問題」「這跟我無關」嗎?01孩子特別懶是不是病?家長,從長遠來看拖延症是「大病」,別讓拖延症害了你的孩子,你不能忽視,更需要努力解決!
  • 孩子寫作業或做事「拖拉磨蹭」,這些方法輕鬆「根治」孩子拖延症
    「你快點行不行?馬上就要遲到了,你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啊?」「磨磨蹭蹭,本來8點都應該完成的作業,你愣是給拖到了10點。」「別一心只看電視,快點吃飯,飯都涼了,你知不知道?」3、孩子作出的抵抗一些孩子在做事方面都喜歡拖延,而這樣的孩子往往背後有一個焦慮且控制欲強的家長。這一類的家長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催促孩子,總是不斷的提醒孩子,「你慢一步就會受罰」。
  • 克制拖延症!鍛鍊讓你動力十足
    說起拖延症,24歲的趙靚便打開了話匣子。「我從小就有拖延症,到現在越來越嚴重,已無可救藥了。」趙靚笑說,上學寫作業時就是犯拖延症最厲害的時候,寒暑假作業都要等到假期的最後幾天再一股腦兒地寫完。上大學最嚴重的時候就要數寫論文了。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 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如何戰勝拖延症 How To Stop Procrastinating
    你有沒有發現,儘管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你最終卻因無關的談話、隨機的視頻甚至是瑣事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把受拖延影響的任務聯繫起來的一個共同點是,這些任務不被視為有趣的,而是有壓力的。Nonetheless they are things that we must do.儘管如此,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
  • 論拖延症功力,十二星座各佔幾層?有人火急火燎,還有人磨磨蹭蹭
    蠍子們倒算不上什麼火急火燎的性子,但他們是一個計劃性很強的人,所以只要自己做了一個計劃,那這件事情就要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秒鐘都拖不得,你可別低估了他們的自制力。3、第十名:金牛座。對這個星座的人來說,拖延症這樣的事情跟他們說不上有太大的關係,只要是自己做好了安排的事情,不需要別人催促他們都會自覺地去做。
  • 如何有效克服拖延症?
    如果我們是工地的工人,我們肯定不會拖延,按照總量才算錢,你搬多少磚就有多少錢;賣烤冷麵的人也不會有拖延症,拿了你的錢就要立馬給你做,不會說我等一天再給你;做重複性機械化勞動的人也不會拖延,坐在那裡,一幹就是一天,不需要太多腦力,只需要程序化進行。
  • 《我被系統託管了》拖延症晚期患者的救贖之路,實則是苟且偷生!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說——《我被系統託管了》拖延症晚期患者的救贖之路,實則是苟且偷生!系統有了,身體卻沒了,重度拖延症晚期患者方寧開始了自我救贖(苟且偷生)之路。想當初我就是被書名給吸引的,所以呢,看到這個帖子的朋友,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取一個好的書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本書主要寫的就是一個患了懶癌晚期的患者,然後得到了一個系統,結果呢,因為他實在是太懶了,系統直接給他接管了。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認為本書就此結束?或者是認為寫的就是一個人從患病到得到系統,然後被接管?
  •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你是拖延症患者嗎?
    原創 一線科普 拖延症是指不斷推遲計劃的一種行為,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例如自責情緒、負罪感,自我否定、貶低,嚴重時會出現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2020年6月2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Impatience and Savoring vs.
  • 英語,馬上學,馬上會:「拖延症」怎麼說?
    那麼「拖延症」的英文是什麼呢?合起來,意思就一目了然了,一直把時間往前放,放到明天,那就是拖延了。如果還覺得不好記的話,你多讀幾遍這個單詞,感覺出來了沒,有點像 PROGRESS 是不是,意思也有點接近呢,PROGRESS 表示 一點點向前進步,procrastinate 表示一直把計劃往前放,這下就記住了吧。
  • 為什麼寶寶早上醒來就哭,是起床氣還是拖延症,你有什麼好辦法
    孩子有拖延症是誰的問題外公總是喜歡按時間節點做事,一分鐘都不肯耽擱。比如,到了吃飯的時間,就會大聲對寶寶說別玩了,該吃飯了,不管寶寶是在玩遊戲還是在看繪本。只要寶寶沒有按照外公的要求做該做的事,外公就會大聲呼喚或者強制孩子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在他的觀念中,所有事情都必須做個提前量,提前準備,提前做好。
  • 拖延症每個人都有 是怎麼來的 你看我說的在理不
    因此感覺生活缺少活力和激情,這是身為一個男人最不應該發生的,不是審美疲勞呦!其實最應該改掉的是,每個年輕人都有的,害人害己的拖延症,,,,,,有了它你會感覺全世界都沒有能難道你的事,你要不不幹,要幹你就比任何一個人都快都好,全世界在你手裡。
  • 5首珍惜時光的古詩歌,讓「拖延症」不治而愈
    而人們,總是將指望著明天,據了解,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羨慕做事雷厲風行的人。考試來臨,想著明天在複習;工作未完,想著明天在加班;身體欠佳,想著明天在檢查。結果呢?明日復明日,一天拖一天,總想著還有明天。一考試就焦慮,工作越堆越多,身體甚至等不到明天。拖延症,害了多少人!讀完下面五首詩,從現在起,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人吧!
  • 再見了,拖延症!學會這3點,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真人秀節目《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在她的《精準努力》一書中提到:拖延症有多可怕呢?它帶來的惡果,不只是某一次作業沒有寫好,被老師批評;不是某一次工作沒有按時完成,被老闆扣錢;也不是一時屈辱和幾句自責。拖延一次又一次地在你的人生當中發生,最終會帶你走向永遠都很平庸的人生。那麼,什麼是拖延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