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樂隊:用退賽捍衛藝術的自由

2020-12-25 環球精英YOLO

文 | 二毛

編輯 | 閆寶

野孩子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2季》1V1改編晉級賽中,因為改編歌單中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國風」標準的歌曲,而選擇了演唱不在改編歌單內的《竹枝詞》並因此而退賽。

這一環節的比賽規則是,每支參賽樂隊自己挑選一支樂隊作為對手,雙方在主辦方提供的曲庫中挑選一個類型的歌單,各自在其中挑選一首歌進行改編,最後根據雙方得票情況決定淘汰或者晉級。

野孩子挑選的對手是「超級斬」,雙方選擇的歌單是「國風」。原本這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一次碰撞。鬚髮斑白、麻衣布袍,一派隱士風範,自帶三分「仙氣」的老派樂隊野孩子,遭遇到青春逼人、活力四射,朝氣滿到隨時要溢出來的新生代二次元組合超級斬。老與少、新與舊的交鋒,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超級斬改編《芒種》,熱血、電子、魔性,又燥又亂,國風變成了日本風;野孩子在備選歌曲中,選了半天也選不出來,最後選擇「不按規則走」,遵從自己的內心,選了一首《竹枝詞》。

就是這麼有個性,雖然可能對對手可能不太公平,但這確實是一首值得稱頌、能夠流傳下來的「國風」好歌曲!但是由於違反規則,野孩子退賽。面對野孩子的選擇,製作組給予了充分的理解,也正如賽後馬東所說:「這就是藝術家一生都會面臨的那個困境,就是既要遵守規則,又要保持自由和自我。」

對於野孩子的退賽,人們也有著許多的不解和困惑。有一種觀點認為,野孩子是「倚老賣老」、「不尊重規則」。

其中一個理由是,在《樂隊的夏天2》之前環節,野孩子的舞臺首秀便是集體清唱《黃河謠》,雖然唱哭了很多人,但是有一種質疑的聲音認為,這是「樂隊」的夏天,不是「合唱團」的夏天,不玩樂器算什麼樂隊?當然,野孩子也在隨後進行了單獨的樂器演奏,算是彌補了之前對規則的「破壞」。

還有一種聲音覺得,野孩子自視過高,有些目中無人。理由是,在被野孩子放棄的改編歌單中,除了那些網絡上的口水歌,也還是有著像《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這樣的國風經典歌曲的。而野孩子卻認為這些歌曲不是他們心目中的「國風」,也未免有些太過狂妄。

其實了解一下野孩子樂隊的歷史就知道,這支成軍已經超過25年的骨灰級搖滾樂隊,絕不會對於音樂和規則不夠認真和尊重。

野孩子樂隊成立於1995年,最初的成員是張佺和小索,後來高輝、張瑋瑋、郭龍先後加入,再後來成員幾經變革,樂隊甚至因為小索的離世而解散。重組之後五名成員包括吉他張佺、手風琴郭龍、吉他馬雪松、手鼓王國旭、打擊樂武銳一起生活在大理,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野孩子的歌詞簡單,沒有什麼拐彎抹角,晦澀難懂的修辭,不玩兒故作高深的文字遊戲,幾句白描,勾勒出畫面和情緒。野孩子的音樂裡,始終貫穿著一種美學上整體性,和極具個人風格與辨識度的「民間氣質」。

他們是中國搖滾樂的殿堂級樂隊,被認為是確立中國新民謠高度和標準的一支樂隊。他們來自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他們的名字讓人想到的是中國西北廣闊的土地和當地粗獷的民歌,他們擁有過很多的榮譽,也經歷過許多的浮沉,他們的確有能力、也有資格單純地去追求心目中的藝術。

野孩子挑選超級斬作為對手,本身就說明了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對於新事物的欣賞和嚮往,對後輩的提攜和愛護。野孩子和超級斬,這樣的老少組合,竟然相處非常融洽,年輕人跟著長輩學踢毽子,老一代學著少年的樣子,也給自己設計手勢和口號。

所以說野孩子不尊重規則、狂妄、目中無人,純屬無稽之談。事實上,他們非但不狂妄,反而是有些過於淡泊,這種淡泊,相對於別人的狂躁,顯得格格不入,反而成了一種「狂妄」。

就音樂本身來說《滄海一聲笑》,是黃霑為電影《笑傲江湖》做的主題歌,本身帶著極為濃重的武俠味道。《倩女幽魂》也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歌曲。這兩首歌都是標準的「命題作文」,本身就是特定場合和作用的產物,歌曲本身當然非常優秀,否則也不會引起大眾長久的傳唱,《滄海一聲笑》帶著濃烈的武俠風,而《倩女幽魂》則是一首情歌,這兩首歌曲有一些古典的元素在裡面,更準確可以叫「古風」但是否是「國風」則有待商榷。

野孩子有他們自身對於國風的理解,認為這兩首歌不是國風,並非對於這兩首歌曲的貶低,而是一種對於自我藝術標準的堅持。「國風」這個詞來源於《詩經》,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是由華夏勞動人民創作,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是勞動人民的心聲。

野孩子最終選擇的歌曲《竹枝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而《竹枝詞》本身是古代四川一帶的民歌,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一直傳唱至今。可以說《竹枝詞》是標準的「國風」,是勞動人民的藝術結晶。

劉禹錫曾經作《陋室銘》明志,這種淡泊的隱士精神,跟野孩子本身的氣質非常契合,所以野孩子選擇《竹枝詞》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自我明志。當藝術追求遭遇到比賽規則的時候,野孩子選擇了藝術,但是他們也尊重了規則。

退賽並不是他們對於規則的漠視,而恰恰是一種尊重。他們演唱了心目中的國風歌曲,但是不符合比賽規則,為了比賽的公平性,他們退賽。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藝術家堅持了自我,而比賽的規則和公平性也得到了捍衛。

唯一遺憾的是,觀眾們在這個舞臺上,無法繼續看到野孩子的演出。但是沒關係,我們還可以與野孩子在其他的地方相逢。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他們心中的「國風」音樂
    今天,我只想說說野孩子心中的「國風」音樂。01在《樂隊的夏天2》最新一期節目中,比賽性質是一場改編賽。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樂隊選擇的改編主題是「國風」音樂。在最後兩個樂隊精彩的表演完自己的曲目後,票數高的野孩子樂隊卻「淘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當野孩子樂隊開始選歌時,節目組給了11首「國風」歌曲,野孩子只能在11首「國風」歌曲選擇一首進行演唱。
  • 因打破規則而被淘汰的野孩子樂隊:藝術應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
    藝術有哺育思想的責任,而藝術家則是傳承這種責任的義務者。《夏天的樂隊》正熱播中,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1V1的PK賽中超級斬樂隊和野孩子樂隊。這是兩個在年齡上跨世紀的樂隊,大家都很期待他們在比賽中擦出精彩的火花。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可以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樂隊的夏天2》來到第8期,依舊是第二輪的1V1改編賽,這一期跟上一期有些類似,除了白皮書樂隊跟椅子樂團的加賽外,依舊是4組1V1的比賽。4組比賽可以說各有看點,但是這裡面比較戲劇化的一場,我想應該就是超級斬跟野孩子樂隊之間的比賽了!
  • 退賽的野孩子 把民謠還給土地
    1995年,蘭州人張佺和索文俊共同創立了這支樂隊。野孩子的歷任樂手們也多為「西北籍」,比如來自甘肅白銀的張瑋瑋和郭龍,寧夏的武銳,陝西的馬雪松。2003年的大年三十,野孩子和朋友們在「河」酒吧。攝影:安娜伊思·馬田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市場化商品和自由之思想也一併傳入黃土腹地。彼時還是汽車售票員的張佺受到了歐美和港臺來的流行音樂的薰陶。
  • 野孩子,那些固執唱歌的中年人|新京報x樂隊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裡,野孩子因選歌「違規」退賽了,張佺解釋起這件事時說「有一些東西我們不願意去觸碰,因為那些東西正在毀掉我們最基本的音樂審美。」視頻截圖在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1V1改編賽中,野孩子並沒有按照節目組的規則改編曲目,而是選擇了唱自己喜歡的歌,最終退賽。對於這個選擇,張佺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對國風的理解不一樣,我們想唱一首真正的國風。我們希望一首歌的改編過程能讓我們有良好的精神體驗,有一些東西我們不願意去觸碰,因為那些東西正在毀掉我們最基本的音樂審美。」
  • 野孩子樂隊成員介紹 用他們純粹的聲音圈粉不少
    野孩子樂隊成員介紹 用他們純粹的聲音圈粉不少時間:2020-08-04 13:22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野孩子樂隊成員介紹 用他們純粹的聲音圈粉不少 在日前播出的《樂隊的夏天2》中,民謠樂隊野孩子,用他們純粹的聲音圈粉不少,野孩子樂隊成員都有誰呢?
  • 《樂隊的夏天》裡,野孩子樂隊用《黃河謠》唱哭...
    楊文韜說,他們的靈感來自於前不久的「疫情」:一個女生剛跟暗戀三年多的男生告白,第二天卻被隔離,他們想用作品告訴大家要珍惜身邊人。最後,楊文韜夫婦憑藉實力全票晉級。另一邊,《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的一曲《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野孩子唯一的錯就是比超級斬分數高
    Mandarin vs Carsick CarsMandarin選擇的《白鴿》出自伍佰在上世紀末發行的同名專輯,寫給臺灣廣三百貨被槍擊的孕婦,表達了對自由精神的堅定追求。Mandarin的改編結構和原曲基本一致:Intro之後是主歌副歌間奏兩次,再來一遍長尾奏,把原曲的鋼琴驅動改成了吉他驅動。
  • 《樂隊的夏天2》木馬樂隊改編《後來》唱哭全場,引酷狗網友共鳴
    8月22日,《樂隊的夏天2》第八期精彩上線,1V1改編賽繼續開啟。本輪改編賽中依然是神仙打架,下半場中更有樂隊因為規則選擇退賽,讓丁太升難過落淚,到底是哪支樂隊如此」任性」?節目音頻已實時上線官方音樂合作平臺酷狗音樂,一起來見證這些感動的音樂時刻。
  • 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
    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時間:2020-08-12 12:40   來源:愛八卦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 很多人們好奇野孩子樂隊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野孩子樂隊資料介紹,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野孩子樂隊,
  • 野孩子樂隊遭遇超級斬,給樂隊的夏天出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但是在商業化的舞臺,資本掌控的綜藝欄目中,需要的是將這些樂隊固有的音樂風格打破,進行娛樂化的包裝和消遣,甚至要挑選自己不認可的音樂來翻唱,這也的確給了某些樂隊出了難題。在最新的一輪1對1挑戰賽上,一群老男人組成的野孩子樂隊,為了能夠碰撞出火花,所以選擇了最年輕的樂隊組合超級斬。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野孩子、達達被淘汰,你想撈誰?
    大波浪居然選了臭大街的《愛情買賣》,但改編的極其神經質,用一種大俗改編了另一種大俗,反而覺得很有新意。康姆士樂隊改編宋茜的《屋頂著火》,前半部分根本沒改出什麼東西,中間加了一段即興「聊天」,然後開始燥起來。HAYA樂團將《巴比龍》改編的更加開闊、遼闊,說是「世界音樂」,但無非就是飆高音。
  • 椅子樂隊「以柔克剛」治癒酷狗網友,野孩子「返璞歸真」唱哭周迅
    8月1日,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2》準時抵達,第二組的11支樂隊迎來了分組挑戰賽,最終,Joyside、野孩子、大波浪樂隊、椅子樂團、遺忘俱樂部、左右樂隊6支樂隊脫穎而出,成功晉級。節目音源已同步上線官方合作平臺酷狗音樂,一起感受這場2020最燥熱的樂隊狂潮。
  • 賽制改動、爭議不斷,《樂隊的夏天2》真的沒第一季好看了嗎?
    上一季鹿先森樂隊表演的《春風十裡》被真實評價的場景:「你們用的和聲以及那個彈法,都是我剛學音樂時候用的方法。」後臺採訪時亞東老師直言:「如果讓我說實話,就這一類的歌從未打動過我,從未。」相較的是《德國樂迷看樂夏》系列的熱議,由一支樂隊邀請兩位德國「專業樂迷」觀看樂夏的反應合集。
  • 樂夏第八期,達達、野孩子、康姆士淘汰,待撈的樂隊名單更新了
    HAYA樂團vs康姆士這兩個樂隊雖說都不屬於特燥的樂隊但是各有風格,haya的世界音樂飄渺空靈,康姆士的溫柔與敘事感格調強烈。兩組選擇改編的是偶像歌曲(碰巧這兩首歌在某個晚會中都聽過…)idol與樂隊的碰撞期待。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和五條人水平如此之高,為什麼沒有火起來?
    與現在那些無病呻吟的偽民謠不同,偽民謠只是用兩把木吉他,寫文藝的詞,唱著厭世的或者得不到愛的簡單流行歌。《黃河謠》現場表演結束後安靜了半分鐘,沒有人敢打破這氛圍,沒有人想打破這氛圍。野孩子展示了樂隊可以不依託於任何樂器,樂隊可以質樸的唱平緩歌,樂隊不一定是搖滾樂,他們也展示了源於山裡的純粹真實的歌謠是生動的,這是野孩子的寶貴,感人至深。野孩子說:內斂克制也是搖滾的一種力量、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難怪周迅被野孩子唱哭了。
  • 野孩子樂隊的這首《黃河謠》唱哭周迅,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
    前幾天,某奇藝上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上線了,一支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 一曲「最西北」的民謠《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唱出了對老家蘭州的鄉情——五個西北漢子站在舞臺上閉著眼、背著手,清唱整首《黃河謠》。
  •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福祿壽沒能成功復活對她們是好是壞?
    這季的樂夏的節目組對絕大多數樂隊還是挺尊重的,甚至比第一季做得更好。舉個例子,有多少人對MLK麋鹿王國、薄荷綠、茶涼粉這三支樂隊有什麼印象。事實是這三支樂隊都參加了樂夏第一季,但幾乎加起來沒兩個鏡頭。從這點來說,第二季對絕大多數樂隊還真算挺友好的。所以還是要感謝樂夏這一季讓很多樂迷認識並喜歡上像白皮書、rustic、mandarin、ETA這樣優秀的年輕樂隊。而兩支狀況外的樂隊,直接導致了節目組改了劇本。
  • 專訪|野孩子:民歌時代的一曲輓歌
    野孩子恐怕是中國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異類。但是說起中國獨立音樂,不提到野孩子就是不完整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野孩子也第一次從地下的幾十年走到了所謂「大眾」面前。一個是時尚最前沿的流行綜藝,一個是從《詩經》時代款款地在戰亂離散文化變革中留存下來的民歌傳統,卻在信息化的大浪中即將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