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為何說程昱是讀懂曹操的人?從其壽命及身份能找到答案

2021-01-08 泥腿看客

曹操手下能人很多,懂曹操之人也很多,為何程昱是其中一個另類?

三國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時代,無論是智謀運用、權力爭奪,還是人性都在這一時代釋放。我們通過《三國志》等正史資料中了解了一些三國人物,但真正刻畫人物生動的是《三國演義》。這部演義小說,雖然有杜撰,但基本按照正史所記。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厲害的人物,無論掌權者,還是文臣武將,都個性鮮明,這其中也不乏大智慧者。給我們印象最深是司馬懿,此人在扶持曹操、曹丕父子倆,最後在曹操孫子掌權後,司馬懿露出真相,開始掌握曹魏大權,為後來自己的孫子當皇帝奠定了基礎。

有人說曹操打下半壁江山卻給了司馬懿的後代,也有人說司馬懿隱藏太深,是一位高人,他不慌不亂,步步為營,最後掌握大權。司馬懿也是被逼到那個份上,趕上了好的時代。如果他壽命短一些,一切都將重寫。司馬懿後代的江山也不長,被後人稱之為「報應」,而且司馬懿的「大智慧」,也被後人稱為「陰謀」,被列為反面人物代表。

不過比司馬懿智慧多的人很多,在曹操手下有一個人,活的壽命不僅長,而後代都平安無事。此人就是曹操早期創業的謀士程昱。

剛戾之人?

一個人性格與其身份地位差不多,而程昱作為曹操手下謀臣,也就是說是出謀劃策之人,一定是一個溫和或者詭計多端。如果把這個用在司馬懿身上或許貼切,但要用在程昱身上就大相逕庭。

程昱雖然是謀臣,但又是一個武將性格,據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記載程昱:「昱性剛戾,與人多迕」。程昱是一個性格很剛烈,而與同事關係很僵的人。

另外,程昱雖然被記載為「程昱有謀,能斷大事」的人。程昱曾以區區七百人守鄄城,抗擊袁紹大兵,曹操給他增兵兩千,程昱也不同意。曹操都評價程昱:「千古一人程仲德,真勇者也!」

由此可見程昱的剛烈並不僅僅是性格,而是體現在戰爭中,如果說有勇有謀之人,程昱算一個。當然後來諸葛亮也算一個。

程昱剛烈性格,讓他在曹操手下時與同事關係不好,沒人是程昱的好有朋友。這不僅是剛烈的性格,不容人,而且還有一件事。據郭頒在《魏晉世語》一段記載:「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這段話記載了程昱為了給曹軍解決糧食問題,他在民間搜刮糧食,而且在軍糧中摻雜著人肉乾。正是這一件事,程昱名聲更不好了。

如果說程昱只是一個剛烈之人,而且有計謀。那這樣看程昱就太簡單了。應該是程昱還是一個能懂曹操的人,而這個「懂」,並不像其他大臣的「懂」,程昱懂曹操,懂曹丕,卻透著大智豐富。

智慧之人?

有人說程昱這樣的剛烈的人,而且還吃人肉,沒有人性,最主要還人緣極差,不會幹太久的,遲早要被淘汰。

其實這樣看程昱就太簡單了。

程昱的確因為性格的事,在曹操手下五大謀臣中,他只排名最後,官至衛尉。但程昱卻很早就知足了,萌生退休之念。

曹操攻取荊州後,中原基本上已經平定,曹操的實力也很強大。有一次,曹操拍著程昱的後背說:「當初兗州之敗,如果按我的計劃來,不聽你的,我怎麼能到現在這個位置?」程昱則:「這就叫知足不辱,現在我也完成任務了,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於是「繳還兵權,闔門不出。」

難道程昱真想退休?顯然不是,這是因為程昱很懂曹操。他如果不以退為進,將來會更危險。

後來程昱再次被重用,而且在曹丕守城之時,因為有一千多人叛亂,在是否殺降一事上,曹丕聽從程昱的建議,得到曹操的表揚。

此後,程昱更成為曹操欣賞的寵臣,有人說程昱既然得到曹操喜歡,就應該收斂一些,但程昱反而肆意而為,依然由著自己的性格來。其實這正是程昱的聰明之處。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稱公,建立魏國政權,程昱被封為衛尉,但由於程昱的性格,沒人服氣。於是他與中尉邢貞發生了爭執。

這個邢貞也是一個人物,不過脾氣也很臭。兩人在一起經常發生爭執,但他與程昱因為禮儀尊卑發生爭執,按理說曹操欣賞程昱,應該為他爭理,但曹操這次卻沒有慣著程昱,而是罷免了程昱的官職,甚至7年不再用他。

曹操罷免程昱後,也能看出他是真煩了程昱。那麼為什麼說程昱聰明呢?

程昱正不願當官了,因為他知道在曹操手下當官很危險。這次罷免正好與自己心願相符。而程昱不按照自己的性格來,不與人發生衝突,反而引起曹操的懷疑,程昱更加危險。因此,可以程昱是大智慧。

善終之人?

程昱被罷免時已經73歲了,按理說這樣老的人還為地位爭,不值得。我們剛才說了,這恰恰是程昱的聰明和智慧。

曹丕繼位後,程昱重新被重用,從史料記載看,曹丕準備讓程昱接任死去的賈詡,但不久後,程昱病逝了,據說以80歲高齡死去的,可以說是善終高壽之人。

而程昱能做到這一點,恰恰因為他的性格幫了他。脾氣臭,沒朋友,就避過「結黨」之閒,沒人在乎他。因此說,程昱是大智慧之人。

相關焦點

  • 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
    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時間:2020-12-02 16:26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
  • 賈詡活得比司馬懿還長,他是三國最長壽的人嗎,為何他活得這麼長
    事實上,賈詡並不是三國最長壽的人,三國時期有記載的活得最長的人叫張臶(jiàn),這個人生於公元136年,死於公元240年,一生活了105歲,這個年齡即使放到今天也是絕對的高壽,賈詡的年齡跟張臶比起來,相差了28歲,這可不是亂說的,是在《三國志》中有明文記載的。
  • 曹操的謀士,你心中的第一名是誰?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縱觀三國戰場,英雄可謂層出不窮,拋開羅貫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正統思想作怪,對正規血統的皇叔劉備格外偏袒不說,個人人為三分天下的一代梟雄曹操應該當屬三國中偉績最多的一方霸主。當然魏國的功績除了他個人文韜武略外,魏國的人才梯隊無論是謀士還是武將也是三國中最完備的。
  • 荀彧、程昱勸曹操對劉備「早圖之」,曹操為什麼沒有殺劉備
    你不知道《三國》裡面主角是誰嗎?那得從頭溫習去了,前期是劉備(就說這麼多)。 劉備從一出場,那就是「二虎還須遜一龍」的存在! 荀彧和程昱都在勸曹操對劉備「早圖之」,曹操說:「方今正用英雄之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此郭奉孝與吾有同見也。」 這句話不用解釋了吧,而且郭嘉也是這麼想的!
  • 《三國殺》壽命排行榜大比拼,第一名竟然高壽96歲!
    今天,我統計了一下三國時期那些高壽的老人,他們都活了70多歲,也有一些活了90多歲。由於很多人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因此我在這裡只亮出《三國殺》中出現的人物,供大家欣賞~註:壽命計算公式:壽命=卒年-生年+1。
  •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那麼多謀士,為什麼最喜歡郭嘉?
    三國作為封建歷史上最精彩紛呈的時代,無數能人志士層出不窮。單說曹操的帳下,武將有張遼、徐晃、許褚、典韋等,謀士有荀彧、程昱、賈詡、郭嘉等。如果要問曹操最喜歡哪個武將,毫無疑問是典韋。如果問曹操最喜歡哪個謀士,毫無疑問是郭嘉了,「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些話可是曹操親口所說。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還進行了藝術加工,變成了「奉孝死,乃天喪吾也」。不過也由此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
  • 三國時期魏國曹操的謀士,你知道有哪些嗎?
    因為其大局觀出色,在對於作戰目標的選擇和作戰時期的把握上經常有精闢獨到的成功建議。郭嘉達於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賞也被傳為佳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徵烏丸清剿袁勢餘患後,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第二位:荀彧(yù)荀彧 :字文若(163—212),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曹操部下謀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 謀臣荀彧和武將許褚是何等厲害,為何兩人死後沒有入曹操廟堂?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能臣異士奇多,但在曹操死後能配享曹操廟堂的僅26人。第一批只有夏侯惇、曹仁和程昱3人,之後又有四批,共計23人入選。眾所周知,能夠配享太廟是對這個人功勞的認同,是一個流傳千秋萬載芳名的機會。在這26人當中我們發現有兩個曹操身邊的重要人物竟然未能入選。
  • 三國殺:曹操最倚重的六大謀士,哪一款才是你心中的MVP?
    荀彧之侄在演義裡,荀彧的侄子荀攸的戲份並不是很多,只是草草地介紹其謀略過人,具體獻過什麼策並沒有詳細說明,但朋友們或許被羅先生誤導了,其實荀攸被曹操稱為「謀主」,斬呂布,破袁紹的最大功臣就是荀攸,生前獻奇策十二計,堪稱謀士之主!
  • 三國十位頂尖謀士,曹操擁有5人,孫權袁紹各得2人,劉備得1人
    而在三國之中的謀士搶奪戰中,曹操以五位謀士高居榜首,孫權和袁紹排名第二,劉備則只得到了一位人才。曹魏的五位謀士先來看看曹魏的五位謀士。荀彧應該是曹操的首席謀臣了,荀彧在職期間不但為曹操獻出了很多的計策,還給曹操推薦了許多的人才。曹操之所以不缺人才,這完全是荀彧的功勞。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而七十二名將屬於三國時期僅有12人,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浚。而屬於曹操手下只有一人,就是張遼,屬於劉備手下有三人,就是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屬於孫權手下有三人,就是呂蒙、周瑜和陸遜。
  • 精彩三國25赤壁戰前曹操眾多謀士為何沉默?勝利已經讓曹操飄飄然
    曹操身邊的五位主要軍師只有賈詡、程昱,得知劉備逃往夏口投奔孫權之後。很多官員都認為孫權一定會殺掉劉備,如遼東公孫康主動送來袁氏兄弟人頭表示臣服。程昱認為孫權不是公孫康他非但不會殺劉備,反而聯合他與我們抗衡。曹操撫摸程昱後背感慨地說到仲德啊,遙想當年大敗兗州,若不是聽從你的計謀,我怎麼能有今天的成功呢?
  • 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為何要哭郭嘉,是因為他想起了郭嘉的那條計謀
    那麼,曹操為何要哭郭嘉,難道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一、在戰役中,有人看出了孫劉聯軍火攻的跡象。其實,在整個戰役期間,雖然周瑜、諸葛亮的行動十分隱秘,但是他們的意圖還是被一些人有所察覺。首先第一個就是徐庶。在龐統到曹營獻連環計的時候,徐庶就看出孫劉聯軍要用火攻。為了全殲曹軍的水師,龐統才讓曹操將船隻都鎖在一起。
  • 三國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什麼曹操不登門請他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諸葛亮是群雄之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現代文學家魯迅就曾經用8個字來評價諸葛亮:「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說諸葛亮聰明得跟妖孽一樣。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比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更加強悍。特別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面對著一個皇帝年幼無知、名臣武將逐漸凋零、曹魏孫吳虎視眈眈、南蠻各族蠢蠢欲動的爛攤子,堪稱舉步維艱。
  • 啪啪三國黃月華與程昱對比 程昱性價比更高(2)
    黃月華作為啪啪三國中群傷技能的武將,又因為其是女將可以作為侍女,所有不少玩家培養使用黃月華上陣。今天我們來看看銀卡弓兵黃月華與同樣是銀卡弓兵程昱之間的對比。根據兩張卡牌在技能傷害與被動技能加成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除了侍女這個作用程昱沒有辦法做到,其他方面來說,程昱這樣卡牌還是優於黃月華這張銀卡。
  • 三國第一謀士還是名過其實?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郭嘉
    說到三國謀士,很多人會馬上想到足智多謀的郭嘉。一開始,最高也不過將郭嘉稱為「曹操的第一謀士」,不知不覺中,甚至諸如「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郭嘉不死,便無三國」的說法慢慢在坊間大肆流傳開來。眾口鑠金,某種程度上,郭嘉儼然腳踢諸葛,拳打司馬,力壓群雄,凌駕於所有其他同時代聰明人之上,成為了三國時期的第一謀士。
  • 曹操有一大批優秀謀士,但在赤壁之戰中,為何無人看出火攻計?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下江南,原本他有著一統全國的機會,卻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火攻下慘敗,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曹操手下大批出色謀士,為何在赤壁之戰中,卻無人看出火攻計呢?我們先來看下赤壁之戰前曹操手底下著名的謀士,包括程昱、郭嘉、賈詡、荀彧、荀攸等人,當時郭嘉已經病逝,荀彧在曹操出徵的時候,一直承擔的是守護後方大本營的角色,194年曹操攻擊徐州陶謙,呂布趁機偷襲,就是荀彧憑藉計策守護住了城池等到大軍的回援。因此他留在了後方,小說中雖然出現過荀攸提醒曹操火攻的場面,但是他正史也沒有去前線。
  • 《三國演義》:為何人才都願意跟隨曹操這漢賊?貝爾效應完美詮釋
    按照正常來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曹操卻滅袁紹兄弟、滅呂布等等,一路所向披靡,並且各種人才都投奔於他,一大批的能臣猛將都來投奔曹操,讓曹操手下人才如雲。曹操的作為不受待見,為何那麼多人才都選擇曹操呢?緣由就是貝爾效應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 三國荀彧的歷史地位比郭嘉高,可為何大家卻更喜歡郭嘉呢?!
    郭嘉 荀彧是曹操前期的五大謀士中的兩個,郭嘉史書上評價是「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被曹操讚譽為自己的「奇佐」。而荀彧是:王佐之才「是曹操的」子房".在歷史上郭嘉因為死的早,歷史地位是遠遠不如荀彧的,但為何郭嘉在後世的人氣卻這麼高?!在下總結了以下幾點歡迎補充!
  • 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哪三個呢?
    本期主題: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那三個呢?三國裡聰明人不少,謀士當首推賈詡。賈詡善明哲保身之道,以賈詡之才在暴孽如董卓,多疑如曹操身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張秀曾用他的計謀兩次戰勝曹操,並在曹操最需要時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