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那三個呢?
三國裡聰明人不少,謀士當首推賈詡。賈詡善明哲保身之道,以賈詡之才在暴孽如董卓,多疑如曹操身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張秀曾用他的計謀兩次戰勝曹操,並在曹操最需要時歸降。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皆有賈詡之謀。賈詡是三國最純粹的謀士,在三國中也只有他有著改變無數個主子,卻都能安身而退的人。三國中沒有哪個謀士有他這般經歷。
他是三國中信奉謀人先謀之中的嬌子。縱觀他的一生,先事漢靈帝,因病回家,遭遇羝人,與以謊言逃之,事董卓,後事郭汜,在事張秀,又投曹操。他是一個能在投了曹操後,幫張秀幹掉曹操的侄子和大將典韋後還能在投曹操,並榮位太尉的人。所以說他是三國最為聰明之人!
其次曹操也很聰明。曹操在三國裡比智謀不是最強,比文採不是最高,統帥軍隊不是最多,但是善服人。一、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曹操總是希望四方的賢才都能夠光臨其舍下,為其所用。希望遠來的賓客能夠屈駕來看望他,人才能找到他這樣的明主。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不依據出身,打破漢代選才要求的家世出身,選拔和任用許多有才能的人。二、愛惜人才曹操能夠根據將領各自特點,用其所擅長。其手下的將領,不管是自己選拔的、來投奔他的、還是歸降的,都能夠愛惜使用。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無雙,曹操就用之為親衛。
三、手下謀士猛將如雲曹操有重要謀士:郭嘉、荀彧、司馬懿、賈詡、荀攸、程昱等,皆是智慧超群。有著猛將:曹洪,曹仁,曹休,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諸,龐德,張遼,徐晃,于禁,樂進等,皆是勇猛非常。小結:史書《三國志》中對曹操的評價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在善服人的方面來說,曹操能夠識人用人,又求賢若渴,當評價為三國最聰明之人。
事實上阿鬥也是一個聰明的人!其實劉禪不是扶不起的阿鬥。為什麼我們現在要說劉禪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呢?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要知道,在古代英雄就要英雄一世,劉備千辛萬苦地建立起來的蜀國到了最後被擊敗那將是他人生的一個汙點,會讓後人恥笑,但是將這一些原因全部歸根於劉禪,正好可以襯託出劉備的聰明才智。諸葛亮在世時,劉禪能夠知人善用,不去幹擾,要知道在古代能夠聽君一席話的人,這就是明智之舉,而且在諸葛亮死後,劉禪能夠堅守三十年,又豈能是無能之輩呢?
在古代打仗,拼的是兵力,物資,蜀國本來就偏僻,力量很小,又怎麼能與魏國對抗呢?於是劉禪選擇了他自己的路。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劉禪知道抵抗無用,反而會是自己損失很多的兵力,而且一旦打仗,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為了老百姓的安危,自己即便掛上千古罪名又有何妨?這樣的胸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所以劉禪並不時昏君,而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最好的一條路,稱得上最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