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的賈詡,三國最聰明的謀士?

2020-12-22 筱娜談歷史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大家一定都知道一個人,名字叫賈詡,而他在演義或影視作品中,通常沒有被重點介紹過。一說起聰明,或者一說起謀士,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那個拿著羽扇的諸葛亮,可大家不知道,賈詡可能是超越諸葛亮,在三國年間最聰明的謀士。

有小智慧,也有大謀略

賈詡的童年不像司馬光,從砸缸事件就紅到二十一世紀,如果不仔細看過,甚至有些人對他的名字都很陌生,他年少時就不太出名,而且相較於三國時期的其他謀士,他的成長環境是極其惡劣的,戰亂不斷的東漢中期,我猜想對少年賈詡的影響巨大,也成為了後面我們將會講到的,他有這樣的個性的原因。

但他的聰明我們可以從一件小事上看出來。在一次路上遇見叛亂的人的時候,賈詡和同行的十人一起被抓獲,但那個時候被抓到的結果就是死,賈詡想了個什麼辦法呢?他謊稱自己是邊將太尉的外孫,而除他以外的所有人都無一生還,擔著巨大的風險,演習也演了全套,讓他們反叛者相信了他的身世,並送他安全的回去了。這樣的隨機應變能力,在一個面臨生死選擇的年輕人腦中一瞬間就飄出,足以說明了賈詡的智慧。

在三國志中記載了賈詡在年輕的時候做了郎官,之後因為董卓死了,李榷和郭汜等人準備解散軍隊各自逃亡,而這時候,賈詡提出了他的建議,大概意思就是,你們現在逃了遲早被人抓住殺死,還不如進攻長安,為董將軍報仇。李榷和郭汜一聽,哎呀,有道理。於是照著這個年輕的小謀士的策略,殺了一個回馬槍,沒想到還真的成功了。

所以我認為賈詡這個人,其實是一個很能洞悉人性的一個人,從他勸說的話裡來說,假如賈詡當時不這麼說,而說一句:「大家來給董卓報仇!衝啊!「你看,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先不說有沒有人理他,可能三分鐘以後就人走馬炮了吧。

低調內斂的賈某人

在戰鬥結束後,還是一樣的程序,而李榷和郭汜想給賈詡升個職,加個薪的時候,與眾不同的情況出現了,人家根本不接受,而且嘴裡說的是,不就是點小事嘛,我也要保命呀!這下整的李榷和郭汜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在他們看來,這是個大功臣,但人家不接受這份功,那也不能一直欠著呀,多難受。最後讓賈詡做尚書,選拔人才。

佔領長安後,共同把持中央的三個人李榷,郭汜和樊稠開始爭權奪利,表面上笑嘻嘻,背地裡不知道捅了對方多少刀。還是賈詡站了出來,說你們現在也是個掌權的人了,這樣下去,讓底下的人怎麼想。於是把長安分成了三塊大蛋糕,各守一邊。爭權的人一般好像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死了一個,剩下的兩個也是半死不活,兵力大傷。

說上面這兩個實例其實我是想說幾個點,第一就是賈詡這個人是真的聰明,而且聰明的很低調,聰明的很內斂,表面上看著是不接受升官,但實際上這麼一來,不光讓郭汜和李榷兩個人信任了他,而且還崇拜他。一般人活在那個年代,不就是為了升職,讓自己的生活能更好一些嗎,而賈詡就不一樣了,死活不接受就算了,還讓這兩個掌權者欠了他的情,大家都知道,人情債是最難還的,不留心處理還容易落下忠義不全的壞名聲,同時賈詡還在兩個人面前,表達了自己對權力的淡薄,在當時,這真的是難能可貴的。同時我認為李榷和郭汜兩個人實際還是有點害怕賈詡的。這麼一個人,放在任何敵人陣營裡,都是一個大禍害,禍害到自己的那種,所以更讓他們覺得要尊敬這個人,對他那當然是極好的。

知人知己

賈詡的事例很多,而這裡我還要再講一個非常經典的事例。當年賈詡在投靠段煨的時候,段煨可是對他客客氣氣,好之又好。然而賈詡不幹啦!又跑去了張繡的團體裡去了。這一點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就像上班的時候,老闆對你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但工作和當時戰亂的環境又不一樣了,賈詡明白,這笑中帶刀,一點也不自在。有人問賈詡,賈詡是這麼回答的,為什麼一個將領能對你這麼客氣呢,無非就是因為你厲害,你的名氣大,而名氣大必定是有原因的,段煨那是知道我的聲望和謀略都比他高,所以他也不自在,更是坐不住。而我呢更是難受。我要是繼續待下去,老闆的怒火遲早要發洩在我的身上,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還是先溜了。但投靠張繡有什麼好處呢,第一他們並沒有謀士,所以他們必定敬重我,第二我走了以後段煨舒坦了呀,他多開心啊,而且也勢必想從我手中獲得張繡的情報,所以他一定會對我的家人極好,一舉兩得。這一段確實是太精彩了。

而在輔佐曹操之後,這個人真的內斂到極致了,首先他不輕易出謀略,第二他閉門不接客,第三就算兒女結婚,也不攀大門大戶。所以我認為賈詡是一個知人知己的人,他深知功高不能蓋主,所以穩穩噹噹做自己的事,從不越界,非常有自知之明。還有一點就是他總比別人多一個心眼,別人看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二乘二等於四了,所以在三國有名的謀士中,他的結局應該算是最圓滿了的,壽終正寢。你沒看錯,在戰爭年代的壽終正寢。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他到底有多成功。

總結

但其實除了上面這幾點,我不否認賈詡的聰明,但還是覺得,賈詡可能是稍有些自私的人。因為從上面的事例大家能看出,他做的每一個決定,其實都是以自保為前提的,而他勸張繡降於曹操,也是一樣的道理。曹操可以說是賈詡最好的落腳點,但對張繡來說不是,熟知三國的人都知道,張繡不僅殺了曹操的愛將典韋,還殺了他的兒子,同時又背叛了曹操,你們說一代君王,能容忍這樣一個人在手底下嗎?就算是為了名聲暫時不動他,也不能保證以後不動他。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認為賈詡的耍了一個小心機。在曹操的手下,賈詡低調到塵埃裡,但同時除去平定叛亂,也沒有了特別大的建樹。

功成名就,不過一瞬之間,而神機妙算,卻敵不過性命緊要。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真正最聰明的謀士——賈詡
    賈詡是東漢末年至三國初期的著名謀士和軍事家。賈詡之所以被稱為「毒士」,不是中國人所說的,而是來自日本的遊戲。賈詡善於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戰略,二是眼光。賈詡之所以被稱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賈詡一個計劃使王允迷失,呂布逃跑,長安混亂,人們死亡無數。
  • 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從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那很多人一定會先想到諸葛亮和司馬懿,因為演義中在三國後期花了太多的濃墨去書寫他倆之間的傳奇。可是要論三國中真正最厲害的謀士,那應該是賈詡,他在出謀劃策的時候從來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 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從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那很多人一定會先想到諸葛亮和司馬懿,因為演義中在三國後期花了太多的濃墨去書寫他倆之間的傳奇。可是要論三國中真正最厲害的謀士,那應該是賈詡,他在出謀劃策的時候從來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 三國中最聰明的三位謀士:諸葛亮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可是在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排名中,我們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僅排第三名,第二名是賈詡,那第一名是誰呢?他就是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郭嘉不像諸葛亮那樣出名,因為他二十歲後便隱居,但他排在榜首卻是實至名歸。他為曹操統一北方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可以準確的預判出對手心理所想,比如曹操在攻打反賊呂布時,由於呂布一直閉門不出,曹操就有點退縮,這時郭嘉獻計一鼓作氣拿下呂布。
  • 三國中最狠辣的謀士,賈詡到底做了什麼,這樣的人也太厲害了
    三國中的謀士每一個都有其過人之處,比如郭嘉的眼光長遠,諸葛亮的穩固政權,荀彧的驅虎吞狼等等,他們每個人的獨到之處也是他們立身在亂世的根本。而賈詡比起他們最為突出的就是他的計謀狠辣,一般不給人留活路。不過偏偏是這樣一個人,反而是三國謀士中極為少數能壽終正寢的人。
  • 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哪三個呢?
    本期主題: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那三個呢?三國裡聰明人不少,謀士當首推賈詡。賈詡善明哲保身之道,以賈詡之才在暴孽如董卓,多疑如曹操身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張秀曾用他的計謀兩次戰勝曹操,並在曹操最需要時歸降。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未進前三,榜首當之無愧
    不論在什麼朝代想要奪取天下,必定要有勇猛的將領和老謀深算的謀士。將領以武力開疆擴土,謀士以計謀安天下。在三國時期謀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遠要勝過優秀將領的,他們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扭轉戰局。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國十大謀士。 第十名:陳宮
  • 賈詡活得比司馬懿還長,他是三國最長壽的人嗎,為何他活得這麼長
    賈詡生於公元147年,死於公元223年,算起來賈詡一生活了77歲,這比公認的三國壽星司馬懿活了73歲還要長4歲,在一個平均年齡只有39歲,而且戰亂頻發的東漢末年,能活77歲都快到平均年齡的2倍了,實在是夠本了,這也讓郭嘉這樣只活了38歲的天才謀士羨慕嫉妒恨。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誰是第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都說時勢造英雄,所謂英雄,並不僅僅就是指上馬打仗的名將,還有智計百出的謀士,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在前十的謀士。 第十:陳宮
  •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和他的陰謀詭計
    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這是易中天在講三國中對賈詡的評價,賈詡一生顛沛流離,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賈詡跟隨過的主公恐怕是呂布是兩倍啊,這就是賈詡的存生之道。現在人們都說賈詡是「三國第一毒士」,我們就先從賈詡的毒計來了解這個人。
  • 給三國謀士弄個排名,您覺得前4名,應該是誰?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蜀國謀士。三國時期,天下三分,劉備能如此迅速在成都稱帝,少不了諸葛亮的輔佐。那什麼是「謀士」呢?想奪君王之位?許是不想。沒有才能?絕無可能。手執羽扇搖頭晃腦是標配?那怕只是憑空臆想。謀士,意為設謀獻計的人。
  • 三國第一奇士是九尾妖狐的化身?賈詡表示:是九尾仙狐!
    自古至今,無論文人謀士還是武將皮膚,都對「天下第一」追逐不已。在那禮崩樂壞的東漢末年更是如此。許多熱愛三國殺的小夥伴更是對這種話題樂在其中。眾所周知,「天下第一武夫」的稱號先後被呂奉先與關二爺摘取。但是誰是「天下第一謀士」的結論卻遲遲沒有得出。不少小夥伴認為臥龍諸葛當是「三國第一謀士」。
  • 三國最聰明的三人:諸葛亮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三國演義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諸葛亮了,他足智多謀,非常厲害。其實還有兩個人智謀都在諸葛亮之上,諸葛亮只能排第三。排在諸葛亮之上的是賈詡,原為董卓部下,董卓死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最後又投靠了曹操。受到曹操重用,在戰官渡、平馬超的戰事上多有建議,幫助曹操一舉平定中原。
  • 三國十位頂尖謀士,曹操擁有5人,孫權袁紹各得2人,劉備得1人
    在亂世之中,要想稱霸天下,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誰把握了人才,誰就更有優勢。而在三國之中的謀士搶奪戰中,曹操以五位謀士高居榜首,孫權和袁紹排名第二,劉備則只得到了一位人才。荀攸最出色的戰績,便是獻計讓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被曹操活捉,讓曹操免去了一個心腹大患。官渡之戰中,荀攸設計斬文丑、顏良,讓袁紹忌憚不已。荀攸算得上是曹操唯一承認的「謀主」。賈詡賈詡是一位比較識時務的謀士,依附的董卓死後,立馬選擇了投靠曹操。賈詡初到曹操門下,獻過一些計謀,可是曹操沒有聽從。
  • 三國裡面誰是最聰明的人?並非諸葛亮、郭嘉、賈詡,而是此人
    要說三國裡面誰最聰明,很多人會說諸葛亮、郭嘉、荀彧、賈詡、司馬懿這些人,他們運籌帷幄,攪動了整個天下。可事實上,這些人太高太遙遠了,感覺觸不可及,不那麼真實。今天本文就介紹一下自認為最聰明之人,這個人看起來比較真實,也是我們普通人能到達到了高度。這個人就是廖化!
  • 諸葛亮郭嘉魯肅田豐賈詡,這五人誰是名副其實的三國第一謀士?
    三國武將民間有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力排名尚存疑慮,那謀略的排名更加複雜。縱觀歷史進展,東漢末年確實湧現出了很多名臣謀士,這些謀臣為不同的諸侯縱橫捭闔,如果從不同的軍閥中找出最強的謀士,那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呢?
  • 謀士賈詡和統帥司馬懿、諸葛亮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純謀士和軍隊統帥相比,究竟缺一些什麼?在三國裡有兩種謀臣,一種是荀彧、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魯肅類型,他們足智多謀之外,也親自統帥軍隊或者治國理政。另一種臣是職業參謀,郭嘉、荀攸、賈詡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主要負責計謀,雖然見解高明,但基本不帶團隊,也很少治國理政,有更多時間思考問題。01.諸葛亮們的巨大壓力雖然也曾經是謀士,但諸葛亮、司馬懿們在鼎盛時期,都升級成為了軍隊的統帥、朝中的領導。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這篇介紹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第10位)第10位:賈詡(147-223)善終洛陽,終年77歲。曾任董卓、張繡、曹操謀士。賈詡之所以能坐上:十大謀士末班車,其實智慧不容小覷,排位再升幾名亦不過份。
  • 三國中最神秘的謀士,行蹤飄忽不定,至今都是個謎!
    說起三國的謀士,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畢竟三國演義中他的神機妙算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過在三國時代,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位人才,他同樣擁有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且論法術諸葛亮都不敵於他。李儒大家可能不了解,不過你肯定了解董卓,他是三國戰亂的一個開端。在最開始的時候,漢朝的很多人都想要除掉董卓,可是董卓的氣勢太強了,直接嚇壞了眾人。緊接著都城發生了動蕩大將軍被殺死。董卓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率領軍隊進入到了都城之中。都城中沒有了能打的人字後,董卓一下子就控制了都城的人。
  • 他們是三國最聰明的幾個人,第二個太作死,第八個太遺憾
    亂世出英雄,當然也出聰明人,不聰明就活不過亂世。聰明也分很多種,有些人小時聰明,長大則了了;有些人小事聰明,大事糊塗;有些人愛耍小聰明,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些人大智若愚,揣著聰明裝糊塗。是金子就會發光,聰明人,在三國這個舞臺上表現最為活躍、尤為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