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國裡面誰最聰明,很多人會說諸葛亮、郭嘉、荀彧、賈詡、司馬懿這些人,他們運籌帷幄,攪動了整個天下。可事實上,這些人太高太遙遠了,感覺觸不可及,不那麼真實。今天本文就介紹一下自認為最聰明之人,這個人看起來比較真實,也是我們普通人能到達到了高度。這個人就是廖化!
出身亂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尤其是黃巾軍起義,波及到了大多數地方,而由於地方豪族的兼併欺壓,很多普通人也活不下去了,落草為寇。廖化就是其中一員,不過廖化非常聰明,他雖然拉著一幫兄弟佔山為王,但是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他也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他在許昌附近呆了這麼多年,沒被曹操剿滅,正是因為他為人比較聰明,軍事能力也不錯。
演義原文:雲長恐是詐,勒馬持刀問曰:「壯士,願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陽人,姓廖,名化,字元儉。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
投靠關羽
廖化為人聰明,知道做山賊不是長遠之道,只能暫時棲身,所以當打聽到關羽的消息後,選擇了主動投靠關羽。當時廖化的同伴杜遠劫持了關羽的二位嫂夫人,在回寨途中,山賊知道了這二人是劉備的二人,且關羽就在附近,所以報告了廖化。廖化知道機會來了,便決定放了二位夫人,轉投關羽,但是杜遠沒有長遠目光不願意,所以廖化將其擊殺了,統一了整個山寨,並主動去找到關羽,請求加入關羽。不過關羽嫌棄廖化山賊出身,且身邊還有一票人,不敢接受,於是廖化只能再次回歸山賊陣營。
再次投靠關羽
關羽離開後,文中對廖化的描述便沒有了,廖化再次出現是在劉備佔領荊州,準備進攻西川之時。此時的廖化帶著一支軍隊前來投靠,劉備看著自然歡喜,將他打發給了關羽。
演義原文:臨行時,忽廖化引一軍來降。玄德便教廖化輔佐雲長以拒曹操。
其實從此處,我們也能看到廖化的聰明之處。
一、經過這麼多年的動亂,廖化還是存活了下來,而且他帶著一支軍隊前來,說明他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挺滋潤。
二、廖化為何千裡迢迢跑來投靠劉備?當時曹操的實力可是最強大的,為何他不投靠曹操?其實在廖化的心中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這就和大家打工一樣,曹操的公司是成熟的公司了,各個位置都已經有人了,廖化加入進去只能從最底下幹起,一步一步地升職。而劉備這邊屬於初創公司,機會比較多,運氣好點,稍微拼一下,成就肯定會比曹操那邊高!
麥城搬救兵
襄樊之戰,關羽命廖化作先鋒,掙取功勞,而廖化的表現也還是不錯。但是由於東吳的背後偷襲,關羽兵敗,廖化隨關羽逃到了麥城。當時關羽其實還可以逃,但是他不願意逃了,他想據城力守,等著劉封和成都方面的救兵過來。而當關羽問誰願意去搬救兵時,廖化立馬站了出來。很多人說這是廖化的忠義,但是其中也蘊含著廖化的智慧。廖化知道麥城不好守,但是又勸不動關羽,所以只能趁現在東吳大軍還沒有集結,還有漏洞可鑽,及時跳出去,事實證明,廖化的選擇卻是非常高明,就他一人活了下來!
隨軍北伐
在演義中並沒有說廖化有沒有參與伐吳之戰,不過在正史中廖化倒確實是參與了此戰,而且在劉備遭受夷陵大敗,損兵折將的情況下,廖化又一次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回到了蜀漢。在諸葛亮北伐時候,廖化又跟隨諸葛亮出徵,屢次立下大功。還曾追殺司馬懿,奪得了司馬懿的金盔,被評為首功!
諸葛亮死後,廖化並沒有退出戰場,還是一直活躍在北伐戰場中,由於他多次立功,還被升為了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并州刺史,封中鄉侯,官位和張翼相當。從一個山賊,洗白身份,混到了蜀漢大員,廖化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聰明。若是他當初投靠的是曹操,不一定能獲得如此榮耀!
當時的人是這麼評價廖化的: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廖化以他的聰明才智混到了如此高位,成功的青史留名,令人欽佩!
結語
廖化原本是山賊,甚至很多人認為他是黃巾軍,連最開始的關羽都看不上他,但是通過他的一番操作,最後竟然成功的加入了蜀漢集團,洗白了身份,還成為了蜀漢大員,受到萬人敬仰,這份經歷實在是令人佩服。很多人都佩服那些大人物,但是本文認為,廖化這種人,才最貼近生活,倘若生存在那個時代,大多數人其實都是無法讀書識字,成為運籌帷幄的謀士,最有可能就是普通老百姓,活個四五十歲就重新投胎了,要能混成像廖化這樣,活這麼久,活這麼好,那是真的不錯了,而這一些,其實都是靠的廖虎的聰明才智,一次次地化險為夷。廖化才是三國時期普通人中最聰明的那個!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