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真正最聰明的謀士——賈詡

2020-12-22 談古論金說歷史

賈詡是東漢末年至三國初期的著名謀士和軍事家。賈詡之所以被稱為「毒士」,不是中國人所說的,而是來自日本的遊戲。賈詡善於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戰略,二是眼光。賈詡之所以被稱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賈詡一個計劃使王允迷失,呂布逃跑,長安混亂,人們死亡無數。

雖然這一切都不是賈詡想看的,但畢竟起源在他身上,叫毒士不算過分。 王允用美人計殺了董卓,而呂布一文一武壟斷朝廷大權,然後大肆報復屠戮與董卓有關係的大臣。 董卓的西涼兵首當其衝。 曾經散布謠言說王允和呂布要殺西涼人。所以西涼官兵都有恐慌情緒,李榷郭汜等主要將領也在計劃逃離。

在李榷郭汜血腥統治的歲月裡,瘟疫頻發,還有天災,戰爭等,漢獻帝只好逃離長安,倉皇逃跑。 當時長安的人差點死了,而這一切的後果,賈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只是因為賈詡的話,造成了長安城中大量的百姓傷亡。是因為賈詡貪生怕死,不顧後果,卻給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使世界陷入混亂,而改變了命運的大人物,因此,三國毒士是賈詡的。

三國時對賈詡的描寫是:看人說什麼,說什麼是什麼。 善於運用細心觀察,考慮說話人的身份,性格,愛好等通俗的方式與人交流,讓對方聽自己的話。在溝通交流中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對方從不拘泥於規則,應變能力很強。 這樣的分析,可以斷言賈詡的「詡」應該是第一個意思,說得很有套,溝通能力很強。 這樣的人像他的名字也很符合賈詡這樣的人。

賈詡,是東漢至三國時期的頂尖謀士,人稱毒士,其人足智多謀,可謂無謀略。賈詡曾經是董卓部將,董卓被殺後,獻計李傕、郭汜等董卓餘黨反擊長安,呂布戰敗,王允被殺,西涼軍閥再次控制皇帝。本來,董卓部就準備逃跑,而賈詡在鼓勵他們反擊,讓李傕、郭汜控制了漢獻帝,成功控制了東漢朝廷,東漢末年有望穩定局面變得更加混亂。

從此,東漢朝廷名存實亡。李郭之亂,成為東漢末年的導火索,賈詡為自保而提出毒計,葬送了東漢江山。但在賈詡看來,漢朝的存亡並不在他的心中。 李,郭兩人都感激賈詡的貢獻計劃,準備以朝廷的名義給賈詡加官進爵,賈詡只是自己保命的計劃,算不上什麼大功為理由拒絕了李、郭二人的封賞。

表面上看,這是賈詡淡泊名利,不追求榮華富貴。實際上這是賈詡內心的計策。李、郭二人控制漢獻帝,不僅無法「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的關東諸侯都會乘機發展自己的力量。東漢末年乃至整個三國時期,賈詡的計策可以說是最毒的。賈詡年少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次九死一生的險情,同行的夥伴都被殺害,但是賈詡卻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躲過一劫。

也就是說,年少時期的賈詡,就顯露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年少時期,賈詡曾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朗官的職務,不久以後就因病辭官。回鄉的路途中,賈詡遇到了一群劫匪,於是賈詡開始忽悠這群人。劫匪準備把賈詡殺死之時,賈詡卻對劫匪說:「我是段熲的外孫,你們不要把我殺了,我家一定會給你們很多錢把我贖回去。」

當時太尉段熲長期鎮守邊疆,劫匪對太尉是非常害怕的,正因如此,賈詡卻忽悠他們說他是段熲的外孫,利用氐人對段熲的恐懼,使自己脫離險境。「賈」這個字就不用多解釋了,是被大家熟知的姓氏。那麼賈詡的名字有何意義呢?「詡」念xu第三聲,意思有三個方面:第一,誇大,能言善辯,例如詞語自詡。

第二同「栩」,形容歡喜、開心。第三,普遍。例詞有:來自《說文》的「詡,大言也。」來自《禮記·禮器》的「德發揚,詡萬物。」來自《禮記·少儀》的「合同主詡。」賈詡的毒,體現在了觀事準確,眼光犀利,並且有點出人意料,並且切中要害,不計後果。其目光遠大,算無遺策,精通兵法。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在曹操這裡,賈詡更是為曹操選擇世子方面立下了功勞。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賈詡的比喻,讓曹操避免了曹操的兒子為了魏王位爭奪。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說賈詡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謀士,一點不為過,《素書》中講:「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講的就是練達之人必須「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惟有「動靜不失其時」,方能「其道光明」。鬼谷子也一再強調:「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三國時期的賈詡以身垂範,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

相關焦點

  • 神機妙算的賈詡,三國最聰明的謀士?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大家一定都知道一個人,名字叫賈詡,而他在演義或影視作品中,通常沒有被重點介紹過。一說起聰明,或者一說起謀士,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那個拿著羽扇的諸葛亮,可大家不知道,賈詡可能是超越諸葛亮,在三國年間最聰明的謀士。
  • 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從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那很多人一定會先想到諸葛亮和司馬懿,因為演義中在三國後期花了太多的濃墨去書寫他倆之間的傳奇。可是要論三國中真正最厲害的謀士,那應該是賈詡,他在出謀劃策的時候從來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 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從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那很多人一定會先想到諸葛亮和司馬懿,因為演義中在三國後期花了太多的濃墨去書寫他倆之間的傳奇。可是要論三國中真正最厲害的謀士,那應該是賈詡,他在出謀劃策的時候從來不說廢話,諸葛亮司馬懿都不如他!。
  • 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哪三個呢?
    本期主題:動蕩不安的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那三個呢?三國裡聰明人不少,謀士當首推賈詡。賈詡善明哲保身之道,以賈詡之才在暴孽如董卓,多疑如曹操身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張秀曾用他的計謀兩次戰勝曹操,並在曹操最需要時歸降。
  • 三國中最聰明的三位謀士:諸葛亮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可是在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排名中,我們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僅排第三名,第二名是賈詡,那第一名是誰呢?他就是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郭嘉不像諸葛亮那樣出名,因為他二十歲後便隱居,但他排在榜首卻是實至名歸。他為曹操統一北方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可以準確的預判出對手心理所想,比如曹操在攻打反賊呂布時,由於呂布一直閉門不出,曹操就有點退縮,這時郭嘉獻計一鼓作氣拿下呂布。
  • 三國中最狠辣的謀士,賈詡到底做了什麼,這樣的人也太厲害了
    三國中的謀士每一個都有其過人之處,比如郭嘉的眼光長遠,諸葛亮的穩固政權,荀彧的驅虎吞狼等等,他們每個人的獨到之處也是他們立身在亂世的根本。而賈詡比起他們最為突出的就是他的計謀狠辣,一般不給人留活路。不過偏偏是這樣一個人,反而是三國謀士中極為少數能壽終正寢的人。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未進前三,榜首當之無愧
    不論在什麼朝代想要奪取天下,必定要有勇猛的將領和老謀深算的謀士。將領以武力開疆擴土,謀士以計謀安天下。在三國時期謀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遠要勝過優秀將領的,他們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扭轉戰局。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國十大謀士。 第十名:陳宮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百家齊放的時代。其天災,人禍,戰亂的特殊環境造就一批英雄好漢,梟雄能人的歷史人物。這篇介紹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第10位)第10位:賈詡(147-223)善終洛陽,終年77歲。曾任董卓、張繡、曹操謀士。賈詡之所以能坐上:十大謀士末班車,其實智慧不容小覷,排位再升幾名亦不過份。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也是歷史上能人輩出的一個時代,文臣武將層出不窮。兵法謀略、爾虞我詐,你來我往,形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一直為後世所津津樂道。而謀臣是參與和策劃這部歷史大舞臺的主導力量,他們的計策甚至能夠左右對未來的走向。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湧現了很多名將,比如入選武廟的多達九人,也出現了不少謀略出眾的謀士,不過大多數人對於謀士的定位可能有些誤解,把不少人也歸入到謀士之類,比如曹操五大謀士真正算得上謀士的只有賈詡、荀攸和郭嘉三人,其餘兩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將然後才是謀士,荀彧真正厲害的是內政,他們都算不上是純粹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
  •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和他的陰謀詭計
    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這是易中天在講三國中對賈詡的評價,賈詡一生顛沛流離,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賈詡跟隨過的主公恐怕是呂布是兩倍啊,這就是賈詡的存生之道。現在人們都說賈詡是「三國第一毒士」,我們就先從賈詡的毒計來了解這個人。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誰是第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都說時勢造英雄,所謂英雄,並不僅僅就是指上馬打仗的名將,還有智計百出的謀士,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在前十的謀士。 第十:陳宮
  • 賈詡活得比司馬懿還長,他是三國最長壽的人嗎,為何他活得這麼長
    事實上,賈詡並不是三國最長壽的人,三國時期有記載的活得最長的人叫張臶(jiàn),這個人生於公元136年,死於公元240年,一生活了105歲,這個年齡即使放到今天也是絕對的高壽,賈詡的年齡跟張臶比起來,相差了28歲,這可不是亂說的,是在《三國志》中有明文記載的。
  • 三國時期謀士按史料最新排名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軍閥蟻聚,奸雄鷹揚,每個勢力都有各自的參謀班底,大量「謀士」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當然,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的畢竟還是少數。就有名有姓的「謀士」就有數十人之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文主要就三國時期(李傕郭汜亂天下開始到孫權去世為止)主要的一些謀士做一個分析排名。
  • 給三國謀士弄個排名,您覺得前4名,應該是誰?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蜀國謀士。三國時期,天下三分,劉備能如此迅速在成都稱帝,少不了諸葛亮的輔佐。那什麼是「謀士」呢?想奪君王之位?許是不想。沒有才能?絕無可能。手執羽扇搖頭晃腦是標配?那怕只是憑空臆想。謀士,意為設謀獻計的人。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三國時期魏國曹操的謀士,你知道有哪些嗎?
    因為其大局觀出色,在對於作戰目標的選擇和作戰時期的把握上經常有精闢獨到的成功建議。郭嘉達於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賞也被傳為佳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徵烏丸清剿袁勢餘患後,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第二位:荀彧(yù)荀彧 :字文若(163—212),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曹操部下謀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 三國時期,謀士多如牛毛,誰的謀略比諸葛亮更厲害?
    導語:說起三國,除了金戈鐵馬的戰場之外,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那一場場經典戰爭了,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而每一場經典戰爭的背後總有一個逆天謀士的身影,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而三國最出彩的謀士不僅僅有諸葛亮一人,其他人的智謀也不輸於他。人稱毒士的賈詡,他的智謀就不輸於諸葛亮。賈詡出身於武威,在這個民風彪悍地區卻刻苦習文,最終被舉為孝廉然後派到長安任職。可賈詡體弱多病剛上任沒幾天不適應崗位就辭職回家,路上一行人被馬賊擄到山上,當馬賊準備坑殺賈詡一行人時賈詡很淡定地說出了我外公是段公,你們讓我寫信給外公,他一定會拿贖金來贖我的。
  • 三國十位頂尖謀士,曹操擁有5人,孫權袁紹各得2人,劉備得1人
    在亂世之中,要想稱霸天下,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誰把握了人才,誰就更有優勢。而在三國之中的謀士搶奪戰中,曹操以五位謀士高居榜首,孫權和袁紹排名第二,劉備則只得到了一位人才。曹魏的五位謀士先來看看曹魏的五位謀士。荀彧應該是曹操的首席謀臣了,荀彧在職期間不但為曹操獻出了很多的計策,還給曹操推薦了許多的人才。曹操之所以不缺人才,這完全是荀彧的功勞。荀彧為曹操制定了一統北方的藍圖和戰略。曹操也把荀彧看作是劉邦時期的張良。
  • 三國裡面誰是最聰明的人?並非諸葛亮、郭嘉、賈詡,而是此人
    要說三國裡面誰最聰明,很多人會說諸葛亮、郭嘉、荀彧、賈詡、司馬懿這些人,他們運籌帷幄,攪動了整個天下。可事實上,這些人太高太遙遠了,感覺觸不可及,不那麼真實。今天本文就介紹一下自認為最聰明之人,這個人看起來比較真實,也是我們普通人能到達到了高度。這個人就是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