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風採】吳澄:為學須嚴謹,為人重誠信

2020-12-22 清華大學新聞網

● 通訊員 賴宜貴 李道明 周昊


吳澄

吳澄,1940年生,浙江桐鄉人。1962年、1966年在清華大學電機系本科及研究生畢業。1981年至1983年以博士後身份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系統工程與控制工程系從事研究工作。1986年起,參與並領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863計劃)自動化領域及CIMS主題的發展戰略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曾任CIMS主題專家組組長,自動化領域首席科學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自動化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現任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系統集成方法與技術,複雜工業大系統的建模、控制及優化調度。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教育成果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美國製造工程師學會(SME)頒發的「大學領先獎」,光華基金科技一等獎,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國家863計劃一等獎,以及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稱號。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澄院士是國家自動化領域首席科學家,是智能製造的先驅。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踐行著百折不撓、勇攀高峰的治學精神,映射出求真務實、行勝於言的精神品質。無論是在新生入學教育的第一課上,還是在日常指導學生的交談中,他始終以「為學須嚴謹,為人重誠信」這一準則要求自己,更勉勵學生們要正直做人,踏實做事,用自己的所學所知奉獻祖國。

留學海外 心懷民族工業發展

吳澄出生於浙江桐鄉,回憶起兒時生活,浮上心頭的是父親勤勤懇懇勞作和培養自己和兄弟姐妹的辛勞。儘管當時家境清貧,沒有什麼娛樂生活,但兒時的吳澄心無旁騖,在單純的環境中以讀書為樂。從桐鄉二中到嘉興一中,從嘉興一中再到清華園,吳澄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吳澄在採訪時談道:「1957年來清華園的時候,全國招生只有十萬零七千,意味著僅有一小部分人能有機會讀大學。」因此在每一個求學階段裡,吳澄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勉勵自己珍惜時間,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吳澄為自動化系新生作入學教育講座

1981年2月,吳澄以博士後身份前往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系統工程控制工程系進修。留美生活的兩年讓吳澄的思想和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美國,吳澄曾到IBM觀摩微電子的整個生產環境,也參觀了國外汽車廠的自動化生產線,這些都讓他深深震撼。他感受到中國的科技發展和國外的差距,尤其在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這些方面,更感受到國家和民族對他的需要,他放棄了在美國發展的廣闊前景,帶著報效祖國的滿腔豪情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到了美麗的清華園,回到了熟悉的崗位上。

「把自己的專業技術,融入到國家的建設中去」,是吳澄常說的一句話,無論是兒時漫漫的求學道路,還是留學後毅然回國的報國情懷,都彰顯著他「不忘民族工業發展,勵志用科技改變社會,用科技建設國家」的殷切熱情。

攻堅克難 託起民族工業希望

研究生期間,吳澄就中國的工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廣泛調研,他深刻認識到,無論是在工藝裝備、管理水平還是質量意識方面,中國的製造業都比較落後,這一點也激發了吳澄「工業強國」的夢想。回國後,吳澄便開始對中國工業自動化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展開新的探討與研究,調研過後的他發現當時最先進的一種生產技術和管理手段——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因此,在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著名科學家提出「863計劃」的時候,國內許多人認為中國的製造業無論是工藝裝備、還是質量水平都很落後,離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還很遙遠。吳澄聯合任守榘等人力排眾議,提出了在我國發展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建議,也正是這個建議開啟了他投入改變民族工業現狀、託起民族工業希望的「強國之路」。

吳澄說:「我是第一批進入國家『863計劃』專家委員會的人。我從清華這個小舞臺到了全國的大舞臺。」在這個全新的舞臺上,迎接吳澄的是接連不斷的困難與挑戰。面對技術瓶頸時,吳澄日夜辛勞,旨在能儘快盡好地攻克難題;面對關係矛盾時,吳澄總是能站在國家、民族的角度去勉勵大家:「這是一個為國家做事情的機會,大家都要很純粹地投入進去。」自從接了這個項目過後,他幾乎再也沒有一天清閒過,雖然很累,但是吳澄想到自己能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做點有用的事情,再苦再累也值得。

「苦心人,終不負」,通過五年的艱苦努力,1992年,在清華大學等11家單位的通力合作下,建在清華大學的國家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技術研究中心通過了國家科委的驗收,之後吳澄將CIMS技術應用到國家發展的多個行業中。截至2000年,吳澄領銜的CIMS專家組在機械、電子、航空、航天、輕工、紡織、石油、化工、冶金、兵器等多個行業的200多家企業實施了CIMS工程,取得了備受矚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給我國經濟發展當中企業的技術進步及建立現代管理制度起到了顯著的示範引導作用,並為當時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提綱挈領的牽引作用。

吳澄與2019級自動化系研究生新生合影

吳澄用他卓絕的膽識與辛勤的付出實現了兒時的「工業強國夢」,在談到對同學們的期望的時候,他寄語大家「要做對國家對人民有價值的事情,要成為心繫國家民族發展的人」,這正是一位科學家所帶給我們的中國責任與中國希望。

嚴謹治學 薪火相傳

兒時的經歷讓吳澄明白了知識的力量,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去傳播知識。「863計劃」讓他意識到高技術人才對國家發展的關鍵作用,更堅定了吳澄嚴謹實幹、誠信正直的育人理念。

優良學風是清華大學底蘊的集中體現,「嚴」是清華學風的最顯著特點,嚴謹治學的風氣貫穿清華上百年的發展歷史。吳澄在教導學生方面一直把嚴謹治學放在首位。他一方面時常提醒學生要嚴謹治學;一方面以身作則,發揮嚴謹治學、誠信為人的示範引導作用。在教導學生時,他經常告誡學生「為人做事,第一要憑良心,第二不要有野心,只有無私,才能無畏,才能精誠所至」。在科研工作中,他經常教導團隊人員「一定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作快速有效地開展。遇到問題要勇於擔當,敢講真話,團隊人員杜絕一團和氣和互相推諉」。

吳澄接受同學採訪

吳澄認為,清華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走向社會,都需要保持嚴謹與誠信,這不僅僅有助於科研難題的攻關,更會影響到人生的長足發展。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學生都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相信他們必將以「嚴謹治學」的態度,「以誠待人」的原則,「勇擔重任」的信念鑄就民族工業的未來。

談及人工智慧迅速發展帶來的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躍升,吳澄表示,在人工智慧的推動下,工業自動化正與人工智慧緊密結合,逐步走向智能製造的方向,智能製造應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他寄語青年學子:人工智慧是年輕人的事業,年輕人要有創新的信心,做勤懇的拓荒牛,把自己的個人事業和祖國大業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攝影: 劉德成 林清泉 於藝旋 焦小敏 葉宏遠

供稿:自動化系

編輯:呂婷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誠信為人立足之本
    誠信是什麼?不欺人,不欺自己。誠信,大到對國家,小到到家庭、個人都至關重要,它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我們都聽過很多關於誠信的故事。誠信,也是一個國家教育的根本。我們從小學就在課本裡接受誠信的教育。道就是以誠信為本的為人處世原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生活是一面鏡子,你這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對待你!不要被眼前一時的利益衝昏了頭腦,丟失了一生的聲譽,後悔都來不及。
  • 盧革宇教授:堅持求實創新,堅守學術誠信,做有意義、有品位的科學研究
    近十年的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獲獎者約85%來自大學,近10屆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大學教授佔比近55%,這些數據反映了無論在國際還是在國內,大學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特別是產生重大科研成果的主體。吉林大學具有既重視立德樹人也強調科學研究的治校傳統,產生了一批嚴謹求實、執著創新的學術大家,取得了一批「頂天立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 Huang為人、為師、為學|...
    同時,先生終其一生嚴謹為學、寬厚為師、謙遜為人,培養和影響了無數後輩學者。他親自指導的博士和博士後有120多名,其中超過30名在世界知名院校任職。另外,沈向洋博士還分享了一則趣事,稱Tom先生嚴謹治學的同時,還是一位風趣幽默的段子高手。此外,參與論壇的嘉賓們也各自表達了對黃先生的懷念和敬仰之情。楊士強教授主要談到了 Tom 與清華大學講席教授組制度建立的深厚淵源。他表示,Tom領銜的講席教授組是清華大學最早期的講席教授組之一。
  • 師者匠心|年度優秀班主任風採展(一)
    他(她)在你困惑迷茫時 悄悄走進你的心房 照亮你前進的方向 在你上下求索時 悉心為你引路 託起你青春的夢想 讓我們一睹他(她)們的風採吧
  • 院士引領 攜手前行——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BOA風採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同仁在田偉院士和劉曉光院長帶領下,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本屆年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偉,年會副主席、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常務副院長蔣協遠,副院長吳新寶,以及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數十名專家組成的學術團隊出席了大會。
  • 蘇寧女足5-0大勝建業女足,吳澄舒生日戴帽
    而今天,也是吳澄舒24歲的生日,這樣的表現也是給自己的生日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禮物!我們也祝她生日快樂,越踢越好!第10分鐘,蘇寧女足後場傳球,塔比莎邊路突破後回做,跟進的吳澄舒扣過防守球員推射破門,蘇寧女足1-0領先!
  • 項城評比表彰「誠信單位(企業)」
    本報訊(記者 楊光林 通訊員 王建東 陳雲)為加強誠信建設,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加快打造「文明項城」「信用項城」,帶動各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營造誠實守信、有序競爭、守法經營、優質服務的良好氛圍,今年5月以來,項城市文明辦、發改委、工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在全市開展
  • 明德皖智|「高一班會」系列:言必誠信 行必忠正
    班主任們首先引用古語「言必誠信,行必忠正」作為開篇引入。此語出自《孔子家語》,意指講話一定誠信,行為必定中正。班主任們強調同學們要做到端正態度、誠信考試,以便於後期查缺補漏。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若是講誠信,其也必正直。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會受到人們的鄙棄。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 【人民網】嚴謹為學七十載(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吳梅筠帶出的學生,有許多已經成長為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至今仍深受吳梅筠嚴謹學風的影響。吳梅筠的「嚴」是出了名的。為了給學生講好每一堂課,吳梅筠和丈夫經常各自提前編好講義,相互講給對方聽。然後又互相提意見、再修改,直到雙方都滿意。「做學問就應該嚴謹,這是我們一貫的學風。法醫更要『嚴上加嚴』。」她說。
  • 院士分享智慧與感悟,寄語年輕人「見微知著」勇敢創新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雲)今天上午,位於黃興公園內的上海院士風採館可能是全市知識「濃度」最高的地點。更新重開的上海院士風採館迎來我國橋梁建築設計大家林元培、紅外物理學界巨擘褚君浩、海洋科學界泰鬥汪品先等三位院士,他們獲聘「楊浦區院士科普大使」,並在以「見微知著 擎天駕海」為主題的院士 Talk 秀活動中,分享他們的智慧與感悟。他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激情。
  • 《史記》:為人誠信,當如季札
    誠信,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同時,也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在古代就有感人的誠信故事,比如「季札掛劍」,便是其中之一。
  • 中國航天科工科技委:永恆的懷念——深切緬懷陳定昌院士
    陳定昌院士的一生是品學兼修、甘為人梯的一生。2009年,陳定昌迎來了自己科技生涯中的一件大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但陳定昌最為看重的,不是榮譽和待遇,而是這一稱號給了自己更好地為祖國、為航天、為人民做工作的機會。他說,人總是要老的,老了以後,為使我們國家的事業不斷發展,要做好傳承,重點是培養領軍人才,而不只是自己幹一些具體工作出些成績。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戴元本院士不幸逝世
    一條是日本女星竹內結子去世的消息,還有一條便是中國科學院戴元本院士逝世的消息。關於這樣去世的新聞其實並不少見,幾乎每隔那麼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那麼一條或者幾條。這也不禁令人感慨生命的無常。雖說生老病死是人間的常態,是大自然的規律,可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感到悲傷。尤其是對於那些在乎的人來說,那就更是如此。
  • 學生回憶柯俊院士:九十多歲時他還每天爬樓上班
    北科大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潛偉是柯院士的「親學生」。1997年,20多歲的他進入北科大讀博時,柯院士已經是八旬高齡了,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對待學術的嚴謹態度。入學之初,柯院士就指導他讀英文原著,每月提交一篇心得體會,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英文研討會。2001年,潛偉畢業時,85歲高齡的柯院士親自為他修改論文,從初稿到成稿,七易其稿,最終從預備春季答辯改到了夏季。
  • 江蘇海安開發區:王世榮被評為「江蘇最美誠信之星」
    11月19日晚,江蘇城市頻道《江蘇最美人物》欄目播出專訪,江蘇「最美誠信之星」王世榮。王世榮,南通匯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坐落於國家級開發區,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迎賓路266號。幾十年來,王世榮堅守「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經營理念,誠心為人,公道經商,前不久,被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等部門授予江蘇「最美誠信之星」榮譽稱號。
  • 萌娃自信上臺說「誠信」,傳美德
    守初心立誠信,做美德少年——大營盤小學誠信故事宣講活動為認真落實《小店區教育局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堅持「五育」並舉,把德育工作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全過程,促進學校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2020年12月16日,太原市小店區大營盤小學校開展「守初心立誠信
  • 原創視頻|根植誠信基因 凝聚青春力量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他們...
    電子商務,須守法經營,不刷單炒信,不制假售假,捍市場秩序,展責任擔當;網絡媒體,當守正創新,不造謠傳謠,不譁眾取寵,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近日,在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的
  • 為學為教,用力於講讀者一二,加功於習行者八九
    《修身格言365》 280【格言】為學為教,用力於講讀者一二,加功於習行者八九。中國人的為人處世態度、中國人的仁義禮智讓全世界人嘆服,甚至有人說「中國的儒家思想是未來能拯救世界的唯一思想」。這就是2600年的實踐試煉出來的。實踐是熱愛、是真知、是試金石,走出的路,總比想出的路更值得印在心間。
  • 湖南電商誠信建設大會:愛善天使、中聯重科等榮獲「湖南電子商務...
    為深度挖掘湖南省優秀電子商務品牌,大力宣傳一批讓消費者滿意、嚴格守法、誠實守信的電子商務企業,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誠信體系建設,拓展電子商務企業誠信品牌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營造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氛圍,推動電子商務行業健康發展。由湖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組織開展的首屆「2020湖南電商誠信建設大會暨湖南省電子商務誠信示範企業頒獎典禮」於10月29日在長沙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