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德國陶瓷在清朝就超過了景德鎮?因人家做到了這點,一聲嘆息

2020-12-22 仁青讀歷史

為何很多人在生活中只要有足夠的錢,他們就會買外國的商品?汽車、化妝品、首飾、電子器具,甚至教育、旅遊、移居等非物質產品?而有些人到了網上會義正言辭地大罵人家崇洋媚外,標榜自己如何如何的崇高和熱愛。但這些人從沒想過他們滿嘴的怨言和牢騷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就拿瓷器來說,馬未都因為在《鏘鏘三人行》節目中說了幾句高端瓷器在市場上的實際情況就被罵得要死。馬先生說的不是實話嗎?從工業用陶瓷到衛浴、瓷磚、碗、瓶等家用或日用品。

很多人會說了,無論茶葉、瓷器、中草藥,真正的精華還在我們這裡,老外根本不懂但對比一下同行業在市場上的營業額,為什麼很多人就啞巴了呢?其實,人謙虛一點,謹慎一點,認真一點,少吹點牛,多做一點腳踏實地的事,目光看遠一點,有點顧忌,就不會這樣子了。其實就瓷器來說,歐洲在清朝時就已經超過景德鎮了。

·德國人在瓷器裡加入了這個東西

很多人說,如果他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就好了,反正那時也沒有智慧財產權和武器禁運。

以明朝和清朝那麼龐大的地盤和財力,他當了皇帝之後要將世界上所有先進的工藝和工匠全部高薪挖過來。而這時,絕對沒人說你這種行為是偷。

瓷器這個東西,在古代一直都在為我國封建帝王在創造著大量的外匯,宋朝的富裕和陶瓷出口有著直接的關係。

兵馬俑、唐三彩雖然不是瓷器,但也為後來的瓷器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技術積累。

我國古代瓷器出名,是因為那時有工匠精神和職業標準。如果不按行會標準去辦事,不但買家會找麻煩,同行也會砸你招牌的。

看看一個雨過天晴的宋朝瓷器,花費了多少時間?

看看古代陶瓷廠附近的瓷片山,只有精品才能留下來。

稍微有點瑕疵,就會被師傅砸碎。

看看唐宋時期的木式建築、陶瓷、茶葉,你能不佩服嗎?只因精品,所以珍貴。

歐洲人誰能得到一件來自中國的瓷器,就會變成家裡的傳家寶。好東西,誰都想擁有。

就像電燈、電話、電視、電腦、飛機一樣,瓷器和茶葉也是外國人一直都想學的東西。

他們通過傳教士、通過高薪聘請工匠師傅為他們提供技術源泉。

然後,這些傳教士再將這些工藝寫成書在他們國家出版。

但無論他們怎麼研究,可就是做不成我國瓷器那樣的精品。

直到有一天,有位異想天開的德國制瓷師將磨碎的骨粉加入了陶泥中。在燒制好之後,這種瓷器不但細膩柔滑,而且更加白嫩可愛。

但即便如此,德國的陶瓷依然競爭不過我國,但此時德國還有一件利器,用上它真是無敵了。

·德國在瓷器市場制勝清朝的法寶

德國能夠在瓷器上制勝清朝,就像英國在茶葉上制勝清朝一樣,用的都是處心積慮的方法。

喜歡軍事的同學都知道,德國造的手槍簡直就是藝術品。

不錯,德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和市場布局,是後來歐洲瓷器打入國際商場,並開始超越清朝的主要原因。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弄出來一個東西,比如火藥、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而人家經過上百年如一日地不斷創新和改造,最後反而佔領了大部分國際市場。

有人說日本武士刀出自唐刀,但今天國際收藏界玩刀的還是喜歡武士刀,並且至今無人能超越。

日本有一個叫「金剛組」的古建築修復公司,傳承了一千多年,它主要做木式古建築。

大清國的宣紙、墨、歷史資料和考究、漢唐文化能競爭過後來日本嗎?

有人說,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才做商品。

也許正是因為大清國太聰明了,往茶葉裡摻樹葉,將劣質瓷器也拿去賣。而不是像古代那樣嚴把質量關,這才導致清朝瓷器不斷衰落的吧!

而工業陶瓷這塊,作者就不想提了。

當精細化工業對戰粗製濫造,故弄玄虛遇上工匠精神,自吹自擂對戰品牌塑造,到最後誰會贏呢?

很多人總是打孩子、罵孩子,說孩子沒出息。

而這樣的父母,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景德鎮陶瓷,我鍾愛青花玲瓏瓷
    江西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走走:例如景德鎮,婺源,宜春的明月山,廬山,井岡山,武功山……,江西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景德鎮陶瓷世界有名,我非常喜歡景德鎮陶瓷,在鎮江成立小家庭時父親送我的一套56頭日用瓷器,是「中國景德鎮陶瓷廠」生產經典青花瓷,特別喜歡,至今日日在用。
  • 我為來自景德鎮的陶瓷世家而自豪!
    楊勇則是景德鎮市眾多「陶瓷世家」中的一朵奇葩。與生俱來結瓷緣「我為自己來自景德鎮的陶瓷世家而自豪!」這是楊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的第一句話。首先,讓我們把歷史鏡頭回放到42年前即1978年7月。當時,全國建築陶瓷行業大會在陝西省鹹陽陶瓷研究所舉行。
  • 即將消失的缸窯鎮 佔景德鎮生產需要的80%優質陶瓷用土來自於這裡
    距吉林市區45公裡的缸窯鎮,盛產水缸,曾被譽為「北國陶都」,制缸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到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曾是東北最大的陶業製造和銷售基地,被譽為「北國陶都」。然而時過境遷,當年的大缸早已風光不再,手工藝人紛紛轉行,燒制陶瓷的窯已經不見蹤影。如今的缸窯鎮,開工的窯廠僅剩一兩家。儲量豐富的優質陶瓷用土是吉林省復興陶瓷產業的根本。
  • 中國彩繪文化藝術,陶瓷雕塑,景德鎮陶瓷
    此書是《陶瓷美術》雜誌從1958 ~ 1968年間所出雜誌的合訂本,其中涉及景德鎮眾多陶瓷雕塑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及論文,儘管彩圖很少,仍然是我們研究這一時期陶瓷藝術的重要文獻資料。書中有這一時期重要的陶瓷雕塑家,如曾龍升、曾山東、周國楨、劉遠長等,以及這一時期出現的制瓷機構,如陶研所、雕塑瓷廠等,是我們研究20世紀60年代前後陶瓷彩繪雕塑發展的重要依據。
  • 【關注】千年瓷都再出發——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觀察
    他來景德鎮,為的是宣傳景德鎮,這是罕見的,可見他是一位有大德的收藏家。 胡學義收藏景德鎮陶瓷藝術品,不是束之高閣,而是竭力傳播弘揚陶瓷文化。他通過舉辦各種公益展出,不遺餘力宣傳和推廣陶瓷文化,給人們帶去美的享受。他還吸引和帶領成千上萬的社會各界人士,到景德鎮參觀交流、旅遊購物、進行陶瓷創作等。
  • 景德鎮陶瓷大學:演繹「泥與火的傳說」,開啟光輝新徵程
    看,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景德鎮。來... 2018年7月,隨沉船出水後的景德鎮瓷器,時隔數百年之後,又在異國的土地---南非開普敦文化歷史博物館重見天日。「看,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景德鎮。」
  • 為陶瓷文化發展插上金融「翅膀」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高...
    林海浪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出了一張由江西省版權局頒發的「水龍頭把手馬克杯」作品登記證書,他這條分享獲得了景德鎮陶溪川邑空間眾多創客群友的點讚。福建人林海浪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是眾多「景漂」之一。他獲得的貸款正是景德鎮農商銀行為陶瓷創客群體量身定製的一款普惠信用產品——「百福·陶瓷版權貸」,這筆貸款為這個急需創業資金卻又沒有效擔保的青年創客點燃了創業希望。
  • 陶瓷德國麥森 歐洲的景德鎮
    麥森位於德國薩克森州,建於丘陵之上,不過3萬多常住居民。
  • 揭秘:象徵中國文化符號的白瓷,為何會被歐洲技術趕超
    歐洲人為了破解白瓷的製造秘方,足足花了400多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中國瓷器技術為何又落後於西方了呢?中國陶瓷技術為何能領先於世界呢?要從江西景德鎮說起。陶器製作,對於很多古代國家都會,但是瓷器,確實中國的獨門絕技。雖然都是用特殊的土製作而成,但是瓷器所用的材質的瓷土,外部有一層玻璃質的釉層。這種土是中國人最早在江西景德鎮的高齡村發現的,所以也成為「高齡土」。
  • 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南昌12月17日電題: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新華社記者郭傑文、姚子云一手拿著畫筆,一手端著顏料……記者見到段文祥時,他正在瓷瓶上勾勒描繪,一幅花鳥圖躍然瓶上。今年29歲的段文祥是景德鎮的一名陶瓷繪畫師,從事陶瓷繪畫已有12個年頭。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他從小就受到陶瓷文化的薰陶。「小時候就看到舅舅把一個個精美的圖案畫在碗上,覺得非常神奇,當時就萌生了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想法。」段文祥說。為系統學習陶瓷繪畫工藝,2008年段文祥幾經輾轉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偉的徒弟。
  • 江西一座千年古鎮,是陶瓷的發源地,景德鎮陶瓷都是由此而來
    說到「陶瓷之都」,我相信很多人會想起江西景德鎮。這裡陶瓷造型優美,品種多樣,造型豐富,聞名海內外。但是你知道景德鎮陶瓷的發源地在哪裡嗎?沒錯。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景德鎮陶瓷的發源地——料理古鎮。其歷史悠久,風景豐富,陶瓷文化更廣為人知。
  •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王子謙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陶瓷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19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20餘位當代優秀陶瓷藝術家所創的130件陶瓷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的陶瓷藝術形式、技藝、精神內核,呈現了當下景德鎮陶瓷藝術旺盛的生命力。圖為參觀者欣賞瓷板畫。
  • 「泥土」賽「黃金」的陶瓷行業,為何從業者卻垂頭喪氣?
    「泥土做成陶瓷,溢價空間太大,這麼一個暴利的行業,為什麼從業者卻個個都在苦苦堅守,活得並不滋潤。」「泥土」賽「黃金」的陶瓷行業「暴利」,為何從業者卻垂頭喪氣?這是為何呢?這裡,有很多綜合因素存在,最為關鍵的是流通和文化環境遇到了上升瓶頸。
  • 千年不熄的窯火,商業和藝術相結合,景德鎮陶瓷大學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想必大家都熟知這段歷史,而這句話中的新平鎮便是現在的景德鎮。可見景德確實是中國瓷器之鄉。但是到了近代西方出現了瓷器學校、大大提高生產率的機器,開展陶瓷學研究,我國的瓷業遭受了危機,面對這等情況,中國的陶業學堂因此產生,而他就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前身,該校以改良中國造瓷業,振興中國瓷器為己任。
  • 異域風情,鐫刻在景德鎮陶瓷上的歐洲姓氏
    清雍正、乾隆期間,外銷瓷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驅使景德鎮窯場競相效仿西洋和東洋的裝飾形式及風格,如唐英所說「仿西洋黃色、紫色器皿」、「仿西洋紅色、綠色、烏金器皿」、「仿西洋琺瑯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仿東洋抹金、抹銀」等。這種仿製,使景德鎮陶瓷在傳統紋飾畫法的基礎上新添了不少具有異國情調並流傳至今的裝飾品種。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景德鎮瓷質茶具,同樣是我國優質茶具的代表。近年來,深藏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潮州朱泥壺造型簡潔,富有精緻小巧之韻味,也逐漸被市場接受和認可。那麼這四類壺存在哪些區別呢?用 料 材 質▲景德鎮陶瓷景德鎮瓷質茶壺原料包括坯料、釉料和彩料。坯料一般由高嶺土和瓷石組成,經過淘洗和處理去掉鐵和其他雜質,燒成後色澤潔白如玉,有時為得到彩色的坯料會在坯中加入彩料,有時為改善坯料的色澤會使用化妝土作裝飾。
  • 窯火千秋——景德鎮的光輝歲月
    聶作平攝因為,他的身份是陶瓷藝術家。在這條翠樹掩映的山谷和這座窯火千年不熄的城市,範平是眾多懷揣夢想的陶瓷藝術家之一。範平們風塵僕僕的身影之後,是一座城市光陰流轉的往昔風華。景德鎮的誕生儘管早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平凡日用品,但有關陶瓷的起源,至今仍然難以稽考。
  • 景德鎮陶瓷藝術家謝凱的作品收藏價值在哪裡
    謝凱,江西景德鎮人,現系江西省高級技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陶瓷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從事陶瓷藝術二十餘年,擅長意境山水畫,其作品多次獲國家省級獎項,在專業刊物發表作品及論文20餘篇。
  • 景赫堂:回首景德鎮陶瓷大師(早期國大師篇)
    1964 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原任景德鎮陶瓷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現任景德鎮陶瓷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張松茂,江西鄱陽人,1934年1月出生於景德鎮。擅長陶瓷粉彩人物、山水、鳥畫、雪景,是我國陶瓷美術界的全能畫師。他的作品「紫歸杜懷圖」粉彩瓷板書被當作江西政府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禮物。其傳略被記入《中國當代要藝家傳》。
  • 景德鎮陶瓷大學瓷服表演亮相「2020江西文化發展巡禮」
    全省共3支高校代表隊應邀參加現場表演,分別為景德鎮陶瓷大學的陶瓷服飾表演,南昌大學的茶藝表演和泰豪動漫學院的cosplay表演。  「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被譽為千年瓷都景德鎮的四大名瓷,享譽海內外。景德鎮陶瓷大學帶去的瓷服表演節目《如果陶瓷會說話》以景德鎮四大名瓷為創作依據,將陶瓷元素與服飾完美結合,旨在以陶瓷之美點亮服飾之美,以服飾之美傳播陶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