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歐洲史上有很多男爵,而中國歷史上卻很少?看五等爵位的不同

2020-12-24 騰訊網

不管是在歐洲歷史還是文學小說中,大家會經常接觸到男爵這個詞,在歐洲它幾乎成為貴族的代名詞,譬如在莎士比亞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有威尼斯公爵、巴拉庭伯爵、福根勃琪少年男爵等等。爵位構成了歐洲封建歷史的重要組成,同樣,在中國古代也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但我們在了解中國歷史的時候,似乎很少發現像歐洲歷史一樣出現大規模的男爵現象(在歐洲,男爵往往代表的是那些普通的世俗貴族,群體很大)。

中國關於五等爵位最早的描述出自《禮記·王制》,裡面說道「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春秋戰國中,稱公(齊桓公)、稱侯(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稱伯(吳泰伯)、稱子的很多(楚國首任國君為子爵),稱男爵的也有,如許國就是春秋中唯一的男爵諸侯國。

實際上縱觀中國歷史,男爵是有的,由於歷朝歷代爵位的不同變化,漢以後到宋朝,子爵和男爵被稱為開國子、開國男,到明朝中後期直接被廢除,清朝時子爵和男爵又恢復,仍稱之為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各分三等。

所以不能說中國歷史上沒有男爵,它是存在的。但這個問題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在西方歷史上,男爵演變為貴族的代名詞,所以男爵這一群體在西方歷史中成為貴族的廣泛代稱,但在中國歷史上,子爵、男爵,甚至伯爵都演變為一個並不怎麼受重視和追捧的爵位。

而這就是中西方五等爵位的不同之處,所以大家會發現在西方歷史上會有這樣那樣的男爵(代表了廣大地位較低的普通貴族群體),非常的多,但是獲得大爵位如公爵、侯爵或伯爵的人卻很少(代表了地位尊崇的大領主和皇族們)。相反,在中國獲得公爵、侯爵和伯爵的人很多(一般多為開國功臣和宗室),被封為子爵、男爵的卻很少。

英國哈裡王子的封號為「薩塞克斯公爵」,這一爵位只有皇族可以擁有

通過考察中西方歷史不同的政治制度,可以巧妙的化解這個困惑。

大一統與封建制下的五等爵位演變

在秦朝建立以前,我們可以發現公爵、侯爵和伯爵表現在諸侯國的地位和君主個人身份之上。譬如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家分晉以後,魏斯、趙籍、韓虔三個晉國大夫被周天子冊封為侯爵,於是三個人的稱號立馬變成魏文侯、趙烈侯和韓景侯,後來由於禮崩樂壞,各國君主又把自己的爵位提升為王爵,所以開始廣泛稱王。

這一點和歐洲歷史大體一樣,如歐洲歷史上的布拉班特,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亨利提升為公爵以後,布拉班特就成為公國,而亨利又叫布拉班特公爵或亨利一世。布拉班特公爵這個稱號就像魏文侯、趙烈侯和韓景侯一樣體現了他的爵位和身份,也展現了國家的地位。

歐洲歷史上的男爵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起初他只是歐洲國王或大封建主的附庸,那時候世俗貴族普遍被封為男爵。時間到了11世紀以後,男爵發生了一次分裂,男爵中那些和王室關係密切,擁有大量領地的大男爵開始轉變為伯爵,從此以後男爵特指爵位最低的普通貴族。

在歐洲歷史上公爵、侯爵和伯爵都是由王室成員和實力強大的大封建主承擔,因此他們數量是極為稀少的。相反之下,男爵反而成為大部分普通貴族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這是由於歐洲君主為了維持貴族群體的規模,因此廣泛吸收了男爵群體,所以歐洲歷史上男爵是規模最大的一個群體,它代表了廣大的普通貴族群體。

但是在中國情況發生了巧妙的變化,秦漢以來由於中國歷史完成了分封制向大一統的轉變,中國的爵位演變為榮譽稱號,只封不建,相比之下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在獲得爵位的同時,也意味著可以封邦建國——因此,這造成歐洲君主為了維持貴族力量的平衡,很少冊封公爵、侯爵和伯爵這樣的大爵位。

但中國大一統以後,由於分封制的廢除,封邦建國的權利僅僅局限在宗室成員之中,如漢朝只有直系劉氏可以封邦建國,且享受最高的王爵。實際上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的是:秦朝大一統以後,中國的貴族群體表現出精緻化、上層化的特點。秦漢以來大爵位比比皆是,子爵、男爵兩級則逐漸呈現不被重視和看重的趨勢。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外戚往往會被授予公爵、侯爵和伯爵這樣的大爵位

如漢開始,王爵基本為皇族壟斷,官吏外戚們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為侯爵和伯爵,如蕭何、張良這些開國功臣都是封侯,與西方封建制不同的是,這些侯爵不再被賞賜封地,更多的是享有食邑的權利,如蕭何的待遇就為食邑萬戶。他們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政治權利卻遭到大幅度的削弱,不再和爵位掛鈎,而是和官職掛鈎,這是為了適應中央集權的需要,所以漢以後的中國爵位除了是一種榮譽頭銜,也是一種待遇的表現。

然而歐洲歷史上漫長的封建制度導致貴族們的政治權利從始而終,封建貴族和領主們具有相當大的政治獨立權,如在神聖羅馬帝國統治的近千年的時間裡,這個所謂的帝國實際上是由大量的邦國、領地、城堡和自治城市構成,中央集權幾乎是妄談,帝國統治猶如周天子一樣有名無實。

但中國歷史進入大一統以後,權力框架發生了變化,權力中心化且向上層轉移,朝廷掌握了全國的最高權力,皇帝是最高統治者,地方則成為了附庸,不再像周朝時一樣具有高度獨立的政治權利,不再有自己的法律,自己的朝廷,自己的官制,郡縣製取代了這一點。

中央集權下爵位失去了政治力量和權力

正因為權力的構架發生了變化,所以導致中國的爵位往後成為了一種榮譽稱號,並不具備實際權力,僅僅只是享受待遇上的差別。而且中國古代的大爵位往往只授予給位高權重的大臣或開國功臣以及皇族,底層的官吏很難獲得爵位,即便獲得子爵、男爵這些爵位,含金量也不高。

因為按照中央集權的需求,中國的皇帝並不需要擴大貴族規模,反而需要裁減貴族規模。相比較之下,西方的君主為了抑制大貴族的力量,從而需要擴大小貴族群體的規模,以掣肘彼此。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五等爵位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變化。

如在漢朝時僅僅保留了侯爵,到了曹魏時期王、公、侯、伯、子、男又被宗室和功臣壟斷,其它官吏只能獲得往往只能獲得縣侯、鄉侯、關內侯的稱號。晉朝以後,司馬家族在調整爵位時,在爵位前面上加上「開國」兩個字,多用來酬謝開國有功的大臣,所以這時候出現了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子、開國男這些爵位。

此後的朝代大體都沿用了這樣的爵位制度,但這些爵位都只是表示地位和政治福利的榮譽稱號,已經不具備實質的政治權力,因此也變得不再那麼吸引人,這是爵位和權力脫鉤的結果(如《紅樓夢》中的榮國公、寧國公僅僅只是表示待遇和政治地位的榮譽稱號,已經不具備封邦建國的政治權利)。但像在西方歷史上,由於爵位和權力以及軍事力量緊密有關,所以爵位不僅體現的是地位,也是政治權力和軍事力量。

如英格蘭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任君主理查二世在位期間,其叔父蘭開斯特公爵把持朝政,另一個叔父格洛斯特公爵也野心勃勃,這些都是歐洲歷史上封建貴族力量一直長盛不衰的原因。相比之下,由於中國的爵位已經和權力脫鉤,所以中國的皇帝們並不吝嗇將大爵位封賞給臣子,因此中國歷史上獲得大爵位的臣子比比皆是,而西方歷史上獲得大爵位的人很少,代表普通貴族的男爵群體卻很龐大。

拿體系比較完整的明朝來說,明朝建立後,光公爵就封了24個人,如魏國公徐達鄂國公常遇春韓國公李善長……稱號中雖有國,但並無實封,有封國的只有宗室成員,但他們都是王爵,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中央集權和封建制的不同權力框架。

明朝分封王爵的同時,也賦予皇子們巨大的政治權利,因此漢朝和明朝都採取了削藩政策

如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強大的軍事力量對中央朝廷的統治形成巨大威脅,這一例子可以看出西方封建制下那些擁有大爵位的貴族們是何其強大,相比之下子爵、男爵則都是普通貴族,很難對朝廷形成威脅。另一方面,大一統的中央集權下,像魏國公鄂國公這些大爵位都是榮譽稱號,不具備實質的政治權力,進而對朝廷不再具有威脅。

因此秦漢以後,反而大爵位很多,小爵位反而不受重視了,這就是因為不再具備政治權力的原因,除了表示地位和待遇以外並沒有多少含金量,最終造成了西方歷史中擁有大量的男爵貴族群體,而在中國這一群體則並不受重視,簡而言之是權力構架的不同導致的結果。

相關焦點

  • 為何歐洲史上有很多男爵,而中國歷史上卻很少
    我們在描寫歐洲的小說或者影視中,經常能看到男爵這個詞。在歐洲可以說爵位就是貴族的代表,比如著名的索爾茲伯裡女伯爵,德庫拉伯爵,都是當時的大貴族。莎士比亞的作品中也有威尼斯公爵,提修斯公爵等等。而中國古代同樣有著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組成,為什麼很少在作品中看到呢。
  • 英格蘭爵位制度簡析:「公侯伯子男」五爵是如何誕生的?
    導語在歐洲的封建採邑制度之中,上至最高位的國王,下至最低階級的騎士、農奴,他們之間有著五個等級的貴族劃分,它們分別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是這5個爵位並不是中世紀一開始就在歐洲所出現的,它們的起源和發展也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最終五爵位的高低等級才得以確定。
  • 為何古代東西方的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這是巧合嗎?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5種。無獨有偶,在古代西方,貴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這5種。在爵位劃分方面,古代東西方的分類為何一模一樣,這難道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它們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 中國古代爵位是「公、侯、伯、子、男」5種,為什麼西方也一樣?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5種。無獨有偶,在古代西方,貴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這5種。 在爵位劃分方面,古代東西方的分類為何一模一樣,這難道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它們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 英國歷史上唯一擁有爵位的畫家——一生追求完美的萊頓男爵
    萊頓作品《纏毛線》弗雷德裡克·萊頓男爵是維多利亞時代最有影響力和最具藝術鑑賞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一位才華橫溢、風格大膽的人體和風景畫家,後來在他的藝術生涯中還掀起了英國雕塑的新運動。他的作品不但有拉斐爾前派那種生動的、夢幻般的意境,同時又帶有浪漫的異國情調。
  • 歐洲歷史上,同樣有過重男輕女的思想,為何近代歐洲有很多女王?
    然而歐洲的很多國家,例如,西班牙和英國,都曾產生過許多著名的女王,像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更是號稱讓全歐洲匍匐在她的腳下,這些女王在重男輕女的歐洲,所產生的原因是複雜的。而英法百年戰爭也是侄子和外孫對法王王位不同的繼承權解釋的後果。到了後世的奧地利的特蕾莎,西班牙的伊莎貝爾,女性和旁支在無子王位繼承上的分歧甚至戰爭貫穿了整個歐洲歷史。
  • 淺談清朝爵位:韋小寶的「一等鹿鼎公」,是多大的爵位?
    和現如今的各類爽文不同,金庸先生的小說雖是以江湖武俠為題材,但都蘊含著一定的歷史背景以及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也正因如此,它們才能陪伴幾代人的成長至今不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那些廣受好評的作品也被一遍又一遍地翻拍,其中就有《鹿鼎記》。
  • 重騎兵碾壓歐洲,稱霸一時,為何在中國不受重視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在西方被視作戰爭終極殺器的重裝騎兵,在華夏大地卻少有被重視。 根源嗎也很簡單! 重裝騎兵可不是一般小國玩的轉的 最後:中國戰場講究兵法戰術,和歐洲單調的戰術謀略不同。
  • 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_騰訊新聞
    即便按照傳統說法,咱們也不能簡單地以爵位來定高低。比如,春秋五霸中認可度較高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五霸有很多種說法,認可度較高的是上述四位)。
  • 西方歷史上有很多女皇,中國為什麼只有一個?
    提到女皇這個詞,相信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一定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雖然說武則天唯一的女皇帝並不切實際,但她卻是史學家們唯承認女皇帝。不過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古代西方一堆女皇,中國只有武則天一個,和幾個不被史學家承認的女皇,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最低級的男爵都要中將銜,二戰時期,日本軍人成為貴族為何這麼難?
    日本貴族分為六個級別,最上面的親王,這是王族子弟才有資格擔任的,其下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級別。不過日本貴族的數量非常少,因為成為貴族的難度非常高。 這還不夠,哪怕一名軍人滿足了晉升貴族的所有條件,那還得看天皇點不點頭。如果天皇不喜歡某位軍人的話,可以直接否定他的晉升。
  • 春秋戰國時期爵位最低的諸侯國許國是個怎樣的存在?
    眾所周知,在周朝時期為了更好地統治各地而實行分封制,當時周天子將王室貴族、功臣以及貴族後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而諸侯的爵位是有輕重、高低之分的,其中在眾諸侯王中只有許國是最低等的男爵國。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許國作為爵位最低的諸侯國,因為實力不濟又位處中原要地而被到處被欺負直到覆滅。
  • 《小小航海士外傳》爵位等級介紹
    在小小航海士外傳遊戲中,有很多不同的爵位。爵位等級越高開放的權限也就越多。那麼遊戲中有哪些爵位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小小航海士外傳》爵位等級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在小小航海士外傳遊戲中,有很多不同的爵位。爵位等級越高開放的權限也就越多。
  • 歐洲美女為何不願嫁給中國男人?坦言:有個「生理差距」難以接受
    歐洲美女為何不願嫁給中國男人?坦言:有個「生理差距」難以接受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與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人們現在購物直接可以在手機上解決,現在出省或者出國只要幾個小時,節省了很多的時間。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 紅樓夢裡各家族爵位大PK
    要看明白紅樓夢,就要先搞清楚他的政治背景。本文為讀者們捋捋紅樓夢裡的爵位高低。首先來補習下歷史課。清朝的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尤其是忠順王府,在賈府敗落途中,必然有狠命一擊。2、第二階梯:南安郡王、東平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賈府的喪事上這四家都出現了,其中北靜王跟賈府關係最密切。
  • 摩納哥是歐洲的一個小國家,為何一國之君不叫國王,叫親王
    歐洲是現代科技和民主制度的起源,歐洲國家也是今天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體系的締造者。不過歐洲在歷史上也經歷了上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歐洲的版圖雖然不大,不過王國可不少,其中就有小國摩納哥。 摩納哥的土地面積在世界上排名倒數第二,也就比袖珍國梵蒂岡大了一些而已。
  • 歐洲的中世紀非常幸福,國王、地主、農民各得其所
    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大致有三個等級:國王、封建主、農民。國王的權力並不大,唯一的權力就是:如果臣子們違反法律,他可以依法處置,或者沒收他的莊園。歐洲的國王不專制,也沒能力專制。國王與封建主都是地主,地主就是貴族,貴族們分為五個等級: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還有勳爵與騎士兩個特殊階層。貴族們既是封主,又是封臣。爵位是任意的,並不固定,封臣與封主之間並沒有任何爵位的要求,一個男爵或子爵可以把土地封給一個公爵,叫公爵做他的封臣。甚至於國王也可以從公爵或子爵什麼的手裡接收封地,做他臣子的封臣。
  • 《地獄男爵》「西方牛魔王」來了,網友不滿「兩小時片長,五分鐘...
    今天,好萊塢超級英雄特效巨製《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全國上映。這是繼《信條》之後遲遲到來的一部進口片,但是該片2019年已在北美公映,記者看到,豆瓣分顯示僅5.8,不少網友表示,簡直「兩小時片長,五分鐘劇情」。
  • 為何義大利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或定居,聽完當地人回答,原因太現實
    神秘古老而又不失現代化建設的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很多國家人民嚮往的地方。 義大利是一個擁有美好歷史的國家,歷史上歐洲強大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就是在這裡,並且由於在地中沿海的原因,
  • 高度發達的歐洲國家,為何很少修建高樓大廈?原來是這幾個原因
    眾所周知,歐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無論在經濟水平、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上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然而,在歐洲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地方,卻很少有象徵繁榮的高層建築,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畢竟,像美國、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這樣的國家有很多高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