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做好。」這是1995年1月走馬上任村黨支部書記時,他面對全村人許下的承諾。
「村裡基礎設施還需要提升。」這是2020年5月彌留之際,他心中的牽掛。
他就是江西省吉安市優秀共產黨員、吉水縣螺田鎮恭溪村黨支部書記許祖金。
1955年出生的許祖金,為了鄉村振興,艱苦奮鬥、勇擔使命、勤勤懇懇,把畢生精神力投入村莊發展;不忘初心、無私奉獻、忘我工作,全村基礎設施得到提升,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但像陀螺一樣連轉的他,最終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永遠離開了他深愛著的這片土地和人民。
初心根植於夢想
時間回到1982年。那年,27歲的許祖金懷著夢想在恭溪村村委會當起了村幹部。初中畢業的他,經營著一家雜貨店,他統籌安排家事村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村委工作中,期間還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82年到1995年,13年間,許祖金從村委委員成長為村委會主任,工作閱歷不斷豐富,民本情懷不斷加深。他關心百姓疾苦,經常為群眾代辦各項業務;注重壯大傳統產業,把村裡傳統大蒜產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如今恭溪村已成為全鎮生薑大蒜重要生產基地,為村民增產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村民生產生活落後,關鍵是村裡各項基礎設施落後,如果基礎設施提上去了,村民發展經濟的空間更大更廣。」多年參與村莊建設實踐,許祖金感觸頗深。
從此,一個夢想便在他的心中發芽了:要把恭溪村基礎設施搞上去,讓村裡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帶領村莊華麗轉身
時間來到1995年。那年1月,許祖金出任村黨支部書記,在一句「要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做好」擲地有聲的承諾中,一向樸實勤奮的他開啟了恭溪村「掌門人」之旅,硬是把一個人心渙散、設施基礎極差、集體負債纍纍的村,轉變為和諧穩定、村民幸福、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的新村。
從1995年到2017年,22年間,許祖金以「領頭雁」的身份,踐行著初心誓言,帶領黨支部一班人,扎紮實實、勤勤懇懇在工作第一線。許祖金開源節流,一方面積極爭資立項,一方面號召村幹部投勞出力,前後爭取資金800餘萬元,經歷20多年風風雨雨,扭轉村集體負債的局面。「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把發展生產的基礎設施做好。」一心謀發展的話語至今依然迴蕩在恭溪村的田野間。
恭溪村由此實現華麗轉身,青山綠水一派新景象。完成9個美麗鄉村建設點,修排水溝3500米,修通村組水泥路7公裡,修建危橋6座、護堤550米,修建水庫5座、水坡3座,還新建了村小、村級衛生室和村級文化活動場所等。
生命在奮鬥中永生
2017年底,是村幹部換屆之年。已過花甲之年的許祖金本可以從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然而許祖金放不下村裡各項事業,主動請纓再任。螺田鎮黨委從群眾基礎、工作幹勁、能力素質等方面綜合考慮,同意了請戰。他也成為全鎮年齡最大的村支書。
2018年到2020年,是許祖金的最後任期,也是不負韶華、惜時奮鬥的3年。他老當益壯,只爭朝夕,白天忙村裡的事,帶領群眾紅紅火火搞建設;晚上打著礦燈幹家中田裡的事,連軸運轉。辛勤付出交上了驕人成績單:有著200多戶的恭溪自然村由原來只有一條狹窄通村路,增加3條,還打通了環村路,路通民心更順;在大水自然村新修一座橋,新修黃泥潭水庫,增加了各村小組群眾文化設施等。
不知疲倦的許祖金,最終在脫貧攻堅曙光來臨之時積勞成疾,生命停留在2020年5月18日。那天,許祖金傳達完全鎮脫貧攻堅戰精神後,正激情滿懷給黨員幹部、村小組長上黨課時,突發心肌梗塞。在生命最後一刻,他心裡牽掛著的還是恭溪村。「村裡基礎設施還需完善,你要放在心上。」這是許祖金對村委會主任許招銀說的最後一句話。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許祖金突然辭世的消息,讓全村人悲痛不已。人們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悼念之情。鎮黨委簡樸而莊重的追悼會在他生前居住的磚瓦房前舉行,這棟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住房陳舊、簡樸,卻印證著許祖金38年村幹部、25年村黨支部書記生涯裡的清廉與正派,訴說著好支書一生艱苦節約、忠誠樸素,還有「心中只裝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