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事兒是他最大的牽掛——追記江西吉水縣螺田鎮恭溪村黨支部...

2020-12-1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做好。」這是1995年1月走馬上任村黨支部書記時,他面對全村人許下的承諾。

「村裡基礎設施還需要提升。」這是2020年5月彌留之際,他心中的牽掛。

他就是江西省吉安市優秀共產黨員、吉水縣螺田鎮恭溪村黨支部書記許祖金。

1955年出生的許祖金,為了鄉村振興,艱苦奮鬥、勇擔使命、勤勤懇懇,把畢生精神力投入村莊發展;不忘初心、無私奉獻、忘我工作,全村基礎設施得到提升,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但像陀螺一樣連轉的他,最終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永遠離開了他深愛著的這片土地和人民。

初心根植於夢想

時間回到1982年。那年,27歲的許祖金懷著夢想在恭溪村村委會當起了村幹部。初中畢業的他,經營著一家雜貨店,他統籌安排家事村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村委工作中,期間還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82年到1995年,13年間,許祖金從村委委員成長為村委會主任,工作閱歷不斷豐富,民本情懷不斷加深。他關心百姓疾苦,經常為群眾代辦各項業務;注重壯大傳統產業,把村裡傳統大蒜產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如今恭溪村已成為全鎮生薑大蒜重要生產基地,為村民增產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村民生產生活落後,關鍵是村裡各項基礎設施落後,如果基礎設施提上去了,村民發展經濟的空間更大更廣。」多年參與村莊建設實踐,許祖金感觸頗深。

從此,一個夢想便在他的心中發芽了:要把恭溪村基礎設施搞上去,讓村裡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帶領村莊華麗轉身

時間來到1995年。那年1月,許祖金出任村黨支部書記,在一句「要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做好」擲地有聲的承諾中,一向樸實勤奮的他開啟了恭溪村「掌門人」之旅,硬是把一個人心渙散、設施基礎極差、集體負債纍纍的村,轉變為和諧穩定、村民幸福、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的新村。

從1995年到2017年,22年間,許祖金以「領頭雁」的身份,踐行著初心誓言,帶領黨支部一班人,扎紮實實、勤勤懇懇在工作第一線。許祖金開源節流,一方面積極爭資立項,一方面號召村幹部投勞出力,前後爭取資金800餘萬元,經歷20多年風風雨雨,扭轉村集體負債的局面。「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把發展生產的基礎設施做好。」一心謀發展的話語至今依然迴蕩在恭溪村的田野間。

恭溪村由此實現華麗轉身,青山綠水一派新景象。完成9個美麗鄉村建設點,修排水溝3500米,修通村組水泥路7公裡,修建危橋6座、護堤550米,修建水庫5座、水坡3座,還新建了村小、村級衛生室和村級文化活動場所等。

生命在奮鬥中永生

2017年底,是村幹部換屆之年。已過花甲之年的許祖金本可以從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然而許祖金放不下村裡各項事業,主動請纓再任。螺田鎮黨委從群眾基礎、工作幹勁、能力素質等方面綜合考慮,同意了請戰。他也成為全鎮年齡最大的村支書。

2018年到2020年,是許祖金的最後任期,也是不負韶華、惜時奮鬥的3年。他老當益壯,只爭朝夕,白天忙村裡的事,帶領群眾紅紅火火搞建設;晚上打著礦燈幹家中田裡的事,連軸運轉。辛勤付出交上了驕人成績單:有著200多戶的恭溪自然村由原來只有一條狹窄通村路,增加3條,還打通了環村路,路通民心更順;在大水自然村新修一座橋,新修黃泥潭水庫,增加了各村小組群眾文化設施等。

不知疲倦的許祖金,最終在脫貧攻堅曙光來臨之時積勞成疾,生命停留在2020年5月18日。那天,許祖金傳達完全鎮脫貧攻堅戰精神後,正激情滿懷給黨員幹部、村小組長上黨課時,突發心肌梗塞。在生命最後一刻,他心裡牽掛著的還是恭溪村。「村裡基礎設施還需完善,你要放在心上。」這是許祖金對村委會主任許招銀說的最後一句話。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許祖金突然辭世的消息,讓全村人悲痛不已。人們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悼念之情。鎮黨委簡樸而莊重的追悼會在他生前居住的磚瓦房前舉行,這棟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住房陳舊、簡樸,卻印證著許祖金38年村幹部、25年村黨支部書記生涯裡的清廉與正派,訴說著好支書一生艱苦節約、忠誠樸素,還有「心中只裝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奉獻精神。

相關焦點

  • 用一生踐行初心使命——追記「山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靈丘縣王村...
    然而,讓村民沒想到的是,2月3日農曆正月初十上午9時30分許,在村口疫情防控卡點帶班值守的村黨支部書記楊雙寶,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 2月是楊雙寶的生月,1949年出生的他,剛滿71歲。 「楊書記走得太突然了。年前我們還商量著開春後有許多事情要做……」「他這個人要強、負責,每一件事兒都要幹到最好。」「你看我們村現在乾淨整潔的,這可都是楊書記領著大伙兒幹出來的。」
  • 青春在田野上閃光——記江西武寧縣官蓮鄉東山村第一書記、黨支部...
    很難想像,6年前的東山村竟是武寧縣183個行政村中出了名的落後村,出行不便、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而說起東山村的變化,就不得不提到東山村黨支部書記兼駐村第一書記譚翊泉。  譚翊泉曾是九江學院的一名教育工作者,2016年10月主動請纓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別人眼中的江西,總是各種落後和環江西,江西真的很窮嗎?
    江西農村生態環境普遍良好,鄉村別墅無邊無際,村村道路簇新精緻,這早已成江西農村面貌的真實寫照,也是江西農村普遍景致。這說明什麼?說明農村富,說明江西農民有錢!江西農民很早就在江浙滬及廣東深圳發達地區打工,由於普遍吃苦耐勞、勤奮聰慧,再加江西人傳統及骨子裡都有想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抱負,沒多久,大都完成了從打工仔到老闆的角色轉化,這就是為什你永遠看不到江西人駕著三輪或開著五菱車滿世界做防水、賣饃、或修沙發、開廉價小旅館,對這些既辛苦又做不大的行業和差事江西人不做、不涉略。
  • 江西未來發展輝煌的縣,被超530億的高鐵砸中,是你家鄉嗎?
    在外是一張有力的名片,在內,極大的便利了人民的出行,讓我們最大程度的享受了旅遊的樂趣,享受了「速度」的快感。旅行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一個地方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地的交通,畢竟,只有交通暢通,當地的資源和人流才能與外界自由交流,從而促進經濟發展,今天,讓我們來談談江西省最有希望的縣,這個縣隸屬于吉安市,拿下了530多億高鐵。
  • 江西民國時期的「國立中正大學」竟在這個縣的一個村裡
    沒想到,真沒想到,江西民國時期的「國立中正大學」竟在這個縣的一個小鄉村裡!造化弄人,否則現在的泰和一定會更輝煌!談起211、985大學,有部分人就認為(我也是其中之一),江西省內的高等教育相對落後,省內只有南昌大學這一所211大學。
  • 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江西俗話是什麼意思?
    我昨天根據江西省級地方志的記載,講了鄒元標逼迫贛州惡霸鍾員外出錢,在吉安府永豐縣修建返步橋的典故。貼文和視頻發出去之後,鄉親們紛紛問我:「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俗話是怎麼來的?」鄒元標,字爾瞻,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人士。吉水縣和永豐縣,在歷史上是一對兄弟。吉水縣和永豐縣的別稱,都是吉陽。
  •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江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劉素華(女) 吉水縣文峰鎮城北社區黨支部書記肖厚祥 吉安市廬陵新區禾埠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彭龍燦 吉安市中心城區防疫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彭仁英 吉安市吉州區智通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冬梅(女) 江西長運吉安公交公司公交駕駛員聶運籌 吉安廣播電視臺記者陳福平 峽江縣委宣傳部新聞報導中心主任彭學軍
  • ...對生態農業的理解」——吉水縣醪橋鎮80後小夥返鄉創辦生態農場...
    吉水縣醪橋鎮西坑村國富生態農場創辦者劉國富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他,從大都市回到小山村,從對農業一無所知到侃侃而談,經歷了5年的摸爬滾打,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期間,劉國富又有怎麼樣的經歷?為此,筆者進行了採訪。「16歲那年逃離農村,是因為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原始,且收入太低。33歲返回農村老家,是緣於對鄉村生態農業的理解與嚮往。
  • 「廉」出新氣象——吉水縣盤谷鎮松城村加強廉政建設記事
    興廉政之風,樹浩然正氣;廉如清風常拂面,貪似毒藥蝕靈魂……行走在吉水縣盤谷鎮松城村,一條條朗朗上口的廉政宣傳標語撲面而來,與乾淨整潔宜居村居環境相映成趣,讓筆者感受到松城村全新的精神面貌。  松城村是「十三五」貧困村,由於長期以來村務不透明、信訪件不斷,村集體經濟社會發展舉步維艱。
  • 吉水縣第三屆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比賽成績通報,來看看誰得第一?
    全縣各義務教育學校:為了傳承中華武術,弘揚民族文化,認真落實學校陽光體育運動,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努力打造吉水「武術之鄉」特色品牌,2020年12月7-15日,吉水縣舉辦了第三屆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比賽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宜豐:小盆景裡有「大希望」
    央廣網宜春12月21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曾晴)「粉絲們看看這棵小葉紅芽赤楠,它造型非常不錯,價格也不高……」日前,走進江西宜春宜豐縣同安鄉東槽村,映入眼帘的是修剪得非常精美的綠植盆景,村民忙著網絡直播,推介他們自己精心培育的「寶貝疙瘩」。
  • ...他關心老黨員,照顧孤寡老人——耄耋老戰士回鄉,活成村裡一面...
    (資料片)   蒙陰縣垛莊鎮南蓉芙村在發展入黨積極分子和新黨員時,都要把村裡的光榮歷史說一遍:解放戰爭年代,這個只有100多口人的山村,有20人參軍,11人犧牲在戰場上。這當中,說得最多最細的,是楊松貴。
  • 「能人」進莊,村裡變樣
    「能人」進莊,村裡變樣 2020-12-31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徒有虛名的城市,將軍和進士數量全國第一,卻是個四線城市
    我國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地建設和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今天要介紹的是江西,江西徒有虛名的城市,將軍和進士數量全國第一,卻是個四線城市。吉安市,江西省所屬地級市,古稱餘陵,吉州,江西省中部,西面湖南省,羅霄山脈中部,贛江中遊,據富饒吉太盆地介紹,井岡山是江西最早的古軍之一,江西文化發源地之一,世界聞名的革命搖籃,吉安自古就是人文淵源的故鄉,這裡的風土造就了3000名進士,自封的降雨如陵文化有"莊園之鄉","將軍詩","才子之鄉","麗陵風光反訴"之稱。
  • 問政快報(2020.12.23)-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12月20日至21日,《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213條。其中,泰和縣交通運輸局、吉安市「五型」辦、吉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吉水縣黃橋鎮人民政府、峽江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南昌縣三江鎮人民政府、南昌縣公安局交管大隊、信豐縣潤泉供水有限公司、寧都縣石上鎮人民政府、贛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撫州市「五型」辦、婺源縣「五型」辦、上饒市弋陽縣「五型」辦、餘干縣城市管理局、餘干縣玉亭鎮人民政府、餘干縣石口鎮人民政府、高安市大城鎮人民政府、高安市新街鎮人民政府、高安市筠陽街道辦事處
  • 獨山腳下的「網紅村」引路人——記南陽市臥龍區達士營村黨支部...
    今年54歲的王永豪,2014年12月至今擔任南陽市臥龍區七裡園鄉達士營村黨支部書記,達士營村在他的帶領下快速發展,實現了村強民富、文明和諧、科學發展的良好局面,連續三屆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鎮,獲得全省「五個好」村黨支部、全省文明村鎮、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省級生態文明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 青海海東供電公司基層黨支部與對口幫扶村黨支部結對共建
    當天,海東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黨支部與班彥村黨支部在這裡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班彥村曾是深度貧困地區的重點貧困村,有8個社369戶1396人。2017年年底,班彥村脫貧摘帽,逐漸發展起旅遊經濟。為鞏固班彥村脫貧攻堅成果,海東供電公司黨委組織客戶服務中心黨支部與對口幫扶村的黨支部——班彥村黨支部籤訂結對共建協議。雙方黨支部確定了組織共建、班子聯促、隊伍聯抓、陣地共創的形式。
  • 四川德陽市公安局原督察支隊長因公犧牲 被公安部追記一等功
    杜文革 張磊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7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德陽市公安局獲悉,因公犧牲的原德陽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支隊長徐聰,被公安部追記為一等功。2005年8月,他曾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徐聰(右3)在安保督察中。2002年2月,徐聰被查出患鼻咽癌。此後,他與病魔鏖戰17年,體重從沒超過100斤。在同事的印象裡,他上班來得最早,下班走得最晚。有時加班實在太晚,就乾脆睡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