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活了4億年,如今生物學家宣布:鯊魚開始「功能性滅絕」

2020-12-11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海洋生物學家團隊,在對全球近20%的珊瑚礁區域展開調查後,發現鯊魚如今在很多海域中,都已經出現了「功能性滅絕」,而滅絕的原因,則與人口密度大、治理不善和過度捕撈有關。

生活在海洋中的「活化石」

在我們的印象中,恐龍已經屬於非常古老的生物了,不過事實上,地球生命演化40多億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誕生過無數的物種,絕大多數都比恐龍還要古老。

鯊魚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發現,最早在4.1億年之前,鯊魚就已經出現在地球的海洋之中,在漫長的時間裡,鯊魚經過了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一直到今天,仍然有300多個種類存活,不過,當人類崛起後,鯊魚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很多鯊魚都喜歡生活在珊瑚礁和海洋底部附近的大陸架周圍,所以,想要研究鯊魚的生存現狀,只需要對全球的珊瑚礁區域進行探測就可以。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美國的海洋生物學家團隊基本上摸清了世界上所有的「礁鯊」,最終發現它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什麼是功能性滅絕?

簡單來說,就是在自然條件下,一個物種因為數量銳減,導致沒有辦法進行自然的繁衍生息,所以,因為沒有後代誕生,自然數量也就會越來越少,即使是目前還存在於地球之上,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滅絕了。

大家也可以理解成,如果一個物種被宣布「功能性滅絕」,那麼它們已經迎來了滅絕的前兆,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多年來,伴隨著人類的活動,很多動物都已經出現「功能性滅絕」,比方說白鱀豚、野生華南虎等等。

如今,絕大多數的物種出現「功能性滅絕」,也都是和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棲息地被破壞、食物資源短缺、人類的捕殺等有關。雖然在國際上很久之前就展開了治理和保護,不過,因為地球上的物種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想要挽救它們,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什麼導致鯊魚「功能性滅絕」?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導致鯊魚滅絕的3個原因,分別是:人口密度大、治理不善和過度捕撈,下面,就讓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一,人口密度大

自從人類開啟工業新時代,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口數量也迎來了飛速的增長。人口密度過大,就會導致人類對於各類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些資源除了陸地資源,還包括海洋資源。

同時,人口密度大,也導致各類汙染現象越來越嚴重,研究發現,就連兩極地區的海洋中,也有了人類汙染物的身影,這些對於海洋生物來說,都是危險的存在,多年來,因為人類垃圾而死去的動物數不勝數,自然,鯊魚也因為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而出現了生存危機。

二,治理不善

雖然如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開始對鯊魚展開保護,並且劃分鯊魚保護區,不過並不是所有海域的鯊魚,都被保護起來了。

出於利益的趨勢,和人類本能對於鯊魚的恐懼,導致一些地方對於鯊魚濫捕濫撈,當然,這也與管理不當有關,所以,對於那些治理不善的區域來說,鯊魚的數量自然越來越少。

三,過度捕撈

其實,人口密度大和治理不善,都會導致對鯊魚的過度捕撈,這三個原因其實是互相作用,都是導致鯊魚滅絕的「兇手」。

風靡亞洲的高端食材——魚翅,它就是鯊魚翅,被很多人都看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即使魚翅的價格一路走高,也會有人高價購買來食用。這就導致人類對於鯊魚的濫捕濫殺從未停止過。

同時,鯊魚雖然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億年,不過鯊魚的生長周期是非常緩慢的,很多鯊魚品種都是2年才會繁育一次,而且幼鯊的成活率也非常低。

此外,近年來海洋漁業的大力發展,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錯捕錯撈的情況,這對於鯊魚來說,等於是「魚在水裡遊,禍從水面來」,棲息環境不得安穩,也導致它們的繁殖率越來越低,最終出現了「功能性滅絕」。

人類有辦法挽救鯊魚嗎?研究人員認為,巴哈馬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禁止捕撈鯊魚的舉措還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值得很多治理不善的國家來學習,下一步,研究人員也準備建立科學的捕魚管理措施,希望可以在保護鯊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24日文章《對全球近20%珊瑚礁區域的調查顯示:鯊魚已在部分海域「功能性滅絕」》

相關焦點

  • 在地球上活了4億年,鯊魚開始「功能性滅絕」,人類是幕後黑手
    ,很多人都會感到害怕,因為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鯊魚的形象都是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而且它們還會襲擊人類,不過,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未來地球上或許再也沒有鯊魚了,因為它們已經開始出現「功能性滅絕」。
  • 鯊魚在地球上活了4億年,如今生物學家卻宣布:鯊魚已開始「功能性...
    Global FinPrint今年7月22日在 《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份意義重大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全世界很多珊瑚礁附近都沒有鯊魚的蹤影,這表明鯊魚數量太稀少了,以至於無法在生態系統中發揮正常作用,已經「功能性滅絕」。
  • 鯊魚躲過多次物種滅絕,如今因為人類,它們將面臨滅絕!
    在地球上進化4億年時間,如今正面臨滅絕,和人類有直接關係!現代版活化石鯊魚作為地球上古老生物之一,被稱之為現代版活化石,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化石大約在4億年前,也就是說4億年前地球上已經有鯊魚的身影,由此可以看出鯊魚是一種極為強大生物。
  • 那些在地球上活了幾億年,挺過多次物種滅絕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至今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物種大滅絕、2.5—2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和三疊紀物種滅絕以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
  • 法媒:全球4年超大規模追蹤 鯊魚在20%暗礁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
    中國小康網7月24日訊 老馬 根據今天發布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一份空前調查,全球暗礁海域的鯊魚數量驚人銳減,在研究的海域中,近20%的地點呈現鯊魚「功能性滅絕」(functional extict)。
  • 地球上滅絕6500萬年的魚,又重現人間,生物學家們都沸騰了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依賴地球的環境生存,同時這些生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不能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因此地球的食物鏈是固定的,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
  • 活了3.5億年的古生物,逃過3次物種大滅絕,如今卻淪為雞飼料
    筆者-小文很多人都討厭蟲子,認為蟲子是一種極其噁心的生物,話雖如此,蟲子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並且難以滅絕的生物,就比如人們討厭的蟑螂就是如此。據調查,當年日本廣島在遭受了原子彈的爆炸之後,城市內還有超過百分之十的蟑螂成功活了下來,可見,「打不死的小強」這個稱號真的不虛。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蟲子成功逃過地球多次物種大滅絕,並且活了數億年之久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這種蟲子現在的下場卻很慘。
  •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如果說人類是陸地上的王者,那麼在海洋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應該就是鯊魚了。在地球上它們比人類出現的時間更加的悠久,大約在4億年前鯊魚就已經開始在地球上進化了。
  • 地球唯一血液藍色的生物鯊魚,活了4億多年,如今生存現狀如何?
    然而實際上,鱟魚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動物,它的歷史比人類出現的歷史還要早的多,更是比已經滅絕的恐龍還要古老。因為它是由寒武紀時期的三葉蟲進化而來的,距今已有4億多年的歷史。 對此,可能有些人會奇怪,在多災多難的地球上,鄧氏魚滅絕了、恐龍滅絕了、巨齒鯊也滅絕了,為什麼這個小小的鱟魚卻歷經4億多年的歷史,依舊在地球上逍遙度日呢?
  • 地球上最好鬥的鯊魚,大白鯊也不是它的對手,生物學家一致認可
    海洋,佔據了地球上71%的面積,雖然從古以來人類一直都在和海洋打交道,但是一直到今天,有90%的海洋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片空白,其中也存在著許多未知的海洋生物。那麼,在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中,又有哪些生物站在海洋食物鏈的最頂端,扮演著高級消費者的角色呢?
  • 滄龍和蛇頸龍都已經滅絕,為什麼鯊魚卻不滅絕?
    翻開地球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上出現過一種種強悍而兇猛的動物,但最終也離開舞臺,就拿恐龍來說,就曾在2.4億年稱霸地球陸地,即使是現在,也是當之無愧的陸地生物霸主,而對於海洋領域來說,其中產生的霸主更多,有滄龍、蛇頸龍等,後面又出現了巨齒鯊,到了現代,又有虎鯨、大白鯊等兇猛動物
  • 研究發現:全球20%珊瑚礁中的鯊魚已經功能性滅絕
    根據周三發表在 《自然》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目前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珊瑚礁中的鯊魚幾乎滅絕。 全球FinPrint組織的這項研究檢查了58個國家和地區的371個珊瑚礁,發現其中約20%的珊瑚礁中的鯊魚已經「功能性滅絕」。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滄龍已滅絕,為何鯊魚依然存活?生物學家給出3大原因
    在很多驚悚電影中,有這麼一個片段:一群來沙灘度假的旅客們,穿著泳衣在沙灘上玩耍,陽光溫和,海風微醉,海面極為平靜。但就在旅客們玩得不亦樂乎時,一道黑影突然破壞海面的平靜,如閃電般衝了上來,一口咬住一個人,拼命地往海裡拖,不久後乾淨的海水就會被血液染成血色。那道黑影就是鯊魚!
  • 全球20%珊瑚礁、鯊魚面臨「功能性死亡」,人類在改寫生物命運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雖然兇殘的巨齒鯊已經滅絕,但是其後代子孫和某些同類依然是海洋中的霸主。根據全球鯊魚攻擊檔案的記錄估算,平均每年會有50人死於鯊魚的攻擊之下,其中致命性最強的有牛鯊、虎鯊以及大白鯊。為了避免遭受鯊魚的攻擊,大型航船出海時都會採用聲波幹擾海底魚群,使之不夠靠近。
  • 鯊魚的祖先是啥樣的?有的巨大,有的怪異,盤點十大史前鯊魚
    鯊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鯊魚的進化歷史最早在4.55億年前就開始了,遠比最早的恐龍,昆蟲,哺乳動物 甚至樹木還要古老。在第一批動物離開海洋行走之前,在我們的大陸板塊開始分裂之前,鯊魚就在已經存在了,而當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幾乎消滅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時,鯊魚幸運地躲過了此次危機。
  • 奇特的滅絕生物:盤點已經在地球上消失的7種可怕生物
    但要知道,比起地球的年齡,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也就是說,這個地球上有許多可怕生物的歷史比我們要長得多,有一些一直生存至今,有一些則已經滅絕。在那些滅絕的生物裡面,可能會存在一些讓我們感到非常恐懼的物種。而今天,我們就要為你分享,人類或許會慶幸已經滅絕的7個可怕生物。
  • 此前宣布滅絕,這五種動物在2019年重新出現!
    每年世界上都有不少的物種消亡,但是有些已經被稱為「滅絕」的物種,卻又會神奇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根據生物多樣性中心的數據,科學家估計,每天都有數十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因此,那些被認為滅絕的物種重新出現,尤其讓生物學家和動物愛好者感到高興。
  • 古今大型鯊魚大集合,總有幾個你不認識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叫做鯊魚,它們大約在5億年前就出現了,比恐龍的誕生還早3億年左右,可謂是生物中的「骨灰級大佬」。我們對「鯊魚」這個名字十分熟悉,然而又是十分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生物,說陌生是因為對它們的了解又是十分有限。
  • 鯊魚有時會莫名死亡,生物學家發現,它們竟然是被淹死的?
    筆者:扶蘇 即便人類如今擁有發達的科技,也很難理解發生在地球上的所有事情。現有的理論知識只能幫助我們解決一部分的難題,但是面對複雜的大自然,人類能夠獲得的線索少之又少。不過,這並不是一種遺憾,反而能夠成為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在越來越深入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