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紅蓮散文 ‖ 老家,老家

2021-01-12 豫見你我他

從走進大學的那天起,我最愛的鄉村就以一種守望的姿態,靜立於我的思念中,鄉村的父母、鄉村的夏夜、鄉村的玩伴,都成了我文字中最深情的牽掛。直到有一天,在縣城的某一角落,有了我的安居之所,有了一個也叫家的地方,於是,那個從小陪我成長伴我歡笑的地方,開始被稱為老家。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與媽媽住在同一個縣城已經七年,近在咫尺的距離,常常相見的幸福,卻從未衝淡我們對老家的思念。老家,承載了太多兒時的記憶和成長的點滴,即使父母姐弟已不再生活在那裡,但對它的思念卻不會有絲毫退減。那裡,有抬頭就能見到的母校,有出門就能碰到的鄉親,有隨手就能摘到的青菜,有出門就能聞到的花香,有站到房頂就能看到四鄰的視野,有蹲到地上就能觸摸到溼潤的泥土。這一切的一切,都撕扯著我的牽掛,於是,趁接回去的爸媽之際,帶著妞妞,再次回到了我的老家。一路欣喜,沿路曾經熟悉的村莊,變得有些陌生,曾經還算平坦的道路,也已被壓得坑窪不平。鄰家的大娘,見到長高的外甥,眼淚不自覺地溢出了眼眶,歲月不饒人,日漸蒼老的父輩,越來越容易觸景傷情。太久不到姥姥家的妞妞,顯得有些拘束,也許,她正努力搜尋著殘留的一些記憶,只是太碎,她已不能完整拼湊起來。對媽媽曾經生活過的這個地方,她曾經有過特別熾熱的愛。

時間追溯到她兩歲零一個月,那時的她,對回姥姥家的期盼絕不亞於我這個媽媽。對她而言,那是一片新鮮的天地,有成群的夥伴,有滾動的車輪,有最愛的鞦韆,有綠綠的田野。侄子侄女帶著她,在大街小巷街坊鄰裡到處遊玩。生在村莊的我,卻怎麼也放心不下到處跑的孩子,他們走到哪裡,我就跟在哪裡,那些曾經熟悉的親朋,看到侄女才驚喜地認出我來,真的離開太久,雖然我變化不大,卻也早已不是他們記憶中孩童的模樣。

去年五一,抵不住老家綠樹紅花的誘惑,帶著妞妞,再次回到那個到處是綠意的地方。孩子們的活動區域由東向西,開始以學校沿路為主。鯉魚灘小學的大門早已不再是我小時候的方向,面對大路,更加方便了各村學生。適逢路上有人殺豬,日益滾燙的大鍋,吸引了不少玩耍的孩子,他們都聚集在路上,嬉戲玩鬧。只是對面記憶中滿是乘涼人們的小樹林,如今已變成了成片的莊稼,那些端著碗拿著席扎堆乘涼的往日,已被電扇空調和緊閉的大門遠遠阻隔。尋不回的記憶,找不回的童年。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這次之前的最後一次回老家,是在前年的十一,帶著女兒,和侄子侄女一起,走進了兒時的校園。曾經因為六配套綠化引來九縣一市紛紛參觀的母校,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學生流失嚴重,教學質量堪憂,早年打造的高質量學校,不知怎會變成了如今這般模樣。低矮的桌凳,凸顯了我們的成長,空曠的校園,滿是散落的樹葉。女兒蹲下身子,認真的撿拾著樹葉,透過孩子們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那時在此跳繩、踢毽子、玩沙包的我們,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涯,就如過時的老歌,久遠卻親切。依然是成群的孩子,聚集在我家,稀罕著在他們眼中算是城裡人的我的女兒,年長一點的孩子,樂此不疲的輪番當著講師,一群不太聽話的學生,坐在那裡,一如當年變著法做遊戲的我們。老家,對妞妞來說,就是一座新奇的樂園,但我總怕,若久久不回,關於老家的精彩記憶,最終將淹沒於她還未成形的童年記憶中。所以,偶爾,還是要回去看看,不為別的,只為那份親切和思念。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認識老公時,他們全家都在縣城,對於他的老家,我的記憶不多,但我卻清楚地知道,這個地方對老公的意義,就如同我的老家對我一樣,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女,對於老家,都有份掙不脫忘不了的濃烈情懷。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結婚之前,婆家的爺爺奶奶都已離去,關於他們的一切,都是聽說。聽公公說過奶奶的善良和慈愛,聽婆婆說過爺爺的嚴教和正直,聽老公說過對爺爺的敬重和思念,也親眼見過爺爺奶奶親切微笑的照片,每年清明,我們都會去他們的墳前祭拜。今年也不例外。公公說,要從小樹立孩子崇尚孝道的觀念,在每一個傳統的日子裡,回歸古老的禮儀,燒紙、磕頭、哀思,把對長輩的緬懷和敬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兩個幼小的孩子,學著大人的樣子,親手為太爺爺太奶奶燒著冥幣和元寶,還像模像樣地跪下來磕頭祭拜。雖然我們都沒見過地下的長輩,但都明白,這些人,是我們的先祖,與我們的存在息息相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祭拜完後走回大伯大娘的家,沿路見到很多親切打招呼的鄉親,熟悉的面孔,不知道的稱呼,每到此時,我都會覺得萬分愧疚,慚愧於自己叫不清稱呼而無法同等回應他們的熱情。一個村的人記一家人容易,而要一個人記一村的人難,更何況我對記人總不是那麼的清楚。孩子們只管在前面好奇的跑,我跟在後面,只能努力辨識著家的方向,遠遠就看到大娘站在胡同口,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們回家的方向。孩子們興奮的崗上崗下來回賽跑了一陣,我們就開始奔向自己家的院落。

多少年沒有住人的家,長長的院子裡只餘一座破落的主屋,屋裡擺放著早已不用的農具叉耙,還有一個可以稱得上古董的紡花機,據說我們這座祖屋是當時村裡最好的房子,稍加修繕還可以撐些年頭。院子裡栽滿了樹木,還有成片的油菜花、白色的梨花和不知名的淡紫色小花,我們又新植了帶回來的石楠。在這樣一片自在的天地裡,孩子們跑來跑去,歡快如出籠的小鳥。當年的孩子她爸和她叔,是不是也這樣在大街小巷奔跑笑鬧?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還記得那年清明時,商量許久為爺爺奶奶立碑的計劃終於塵埃落定。第一次經歷立碑的場面,子輩孫輩重孫輩齊聚墓前,鞭炮聲聲,悼念隆重,親朋好友如約前來,院裡院外擺滿了酒席,看著慈祥笑著的爺奶照片,不禁心想,若他們泉下有知,該有多欣喜多安慰!

妞妞第一次在老家長時間停留,是在兩歲那年春節,在我們那個剛栽滿桂花樹的小院,伯伯姑姑哥哥輪番與她合影,懵懂的她,任由大人們逗弄照相。第一次回老家過年的我,跟在婆婆後面,給那些不曾謀面的本家孩子,發著喜慶的壓歲錢。熱鬧的春節,滿街的鄉親,雖不熟悉,卻如我自小長大的老家一樣親切。是的,親切,正是這份親切,讓我越來越珍視那個叫老家的地方。即使最親的父輩已經離開了那裡,但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老家,就是一個叫根的地方。

圖 ‖ 網絡 文 ‖ 牛紅蓮

來源:扶溝文學

相關焦點

  • 鄉土散文:我想回老家種田
    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這幾年農村戶口吃香了,老婆心裡的這塊疙瘩才日漸消散,每與人聊起家鄉的話題,她總愛說我老家還有院有地呢,話裡言外我是農村人的自豪。有人說我謀事長遠,再過幾年退休了居住在鄉下務農種田,好不悠閒自在!是鄉愁的情愫,讓我做出了在當時來說腦子有病的下策。農村老家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近六百人的村莊走的只剩老小几十個人了。
  • 時光|朱紹元:老家的小路
    文/朱紹元跨過漫水橋,經過鴉鵲子梁,遠遠地,老家的模樣模糊地映入我的眼帘。老家爛田灣的三合院青瓦房,掩映在綠樹翠竹中,各個方向的無數條小路都可以通往這裡。在我的印象中,老家這些曾經熟悉的小路,爺爺是拄著拐杖在走,父親是扛著犁鏵在走,他們都沒能走出老家,最終走進了老家旁邊的墳墓;而我,是背著書包在走,非常榮幸地從老家的小路走進了寬闊的馬路,走到了繁華的街市。走近老家,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 鄉土散文:老家的罐罐茶
    老家有一道美食,叫罐罐茶。小時候放寒假,一家人湊到一起,圍在火爐邊。窗外飄著雪花,小鳥們擠到柏葉下取暖。我們坐在母親身旁觀看著陶罐裡的水上下翻滾,母親將備好了皮,椒葉,藿香等調料下到沸騰的水裡。待調料煮上味以後,再往裡加上麵粉,那時沒有麥麵,母親就用玉米面做原料,雖然粗點,但味道還是滿香的。
  • 連雲港是「孫悟空的老家」
  • 老家的杏樹
    我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桃紅李白,想起了老家的杏樹。杏樹是古老的花木,至少在我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居家庭院中成列種植,春日裡紅雲朵朵,非常壯觀動人。適於單植賞玩,和垂柳混栽,在柳枝吐綠時,相互輝映,更具鮮明的色彩。特別是老家門前的老杏樹,姿態蒼勁,冠大枝垂。若孤植於水池邊,在水中形成隱隱約約的倒影,更是趣味無窮。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與老家漸行漸遠。
  • 夢回老家
    「天邊的彩霞,可是我的那個老家,我在遠方思念著她。譁啦啦的小河水,流淌著童年的歡樂。嫋嫋的炊煙下,住著我的親爹親媽……」一首娓婉動聽的歌聲,飽含深情的演唱,我引出無限的情思,仿佛把我又帶回那魂牽夢縈的老家。
  • 種田散文:我想回老家種田
    我想回老家種田。晨光中,倚臥在被窩裡,望著隱隱約約的景物:朦朧,朦朧。
  • 回老家結婚是什麼梗 打完這場仗就回老家結婚立flag出處
    最近在網上以及B站上面經常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梗,還有一個就是關於「回老家結婚」的梗,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不是單純的回老家結婚?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把牙「丟」在了老家
    十月二日早飯後,天上「滴滴嗒嗒」地下起了小雨,我們意猶未盡地告別了老媽,告別了老家,返回我們工作的城市。剛出發不久,就接到侄女電話:「剛剛在床子上發現了一個假牙,是你的嗎?」。我趕緊摸摸了口腔,突然發現牙不見了,趕緊回答「是的,是的,我們回去取。」
  • 老家石的香椿芽,太香了
    老家石窩的香椿芽周天,老家東鄰五妹妹打來電話,說香椿芽都長竄了。開了滿樹的花兒,真是喜煞個人兒啊,快來摘呀!,我就激動地「呵呵」笑了,好,好好好,我馬上回去。香椿芽在我們老家香椿芽吃法多多,吃的別致,吃的詩意。一種吃法是先把香椿芽洗淨,擱開水裡燙一下,撈出整朵浸泡在放足了油鹽佐料的盆或碗裡。抄一雙筷子夾著吃。
  • 翼天文旅集團夢裡老家桃源餐廳,新年就要「牛」轉乾坤!
    夢裡老家·桃源餐廳藏於山河秘境,一步一景,舒適優美的環境給人以愉悅之感。明快優雅的室內裝修,輕鬆營造溫馨的氛圍。環境輕奢秀美,感覺菜品也跟著好吃了呢。萬家燈火時,帶上親朋好友圍坐桌旁,美景配美食,暢談未來,一同見證新一年。光想想,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 繪本:不知道老家的孩子
    一儒老師創作了一篇繪本稿《不知道老家的孩子》,送給小朋友們的六一禮物。(介紹:本文主人公:「一一」,不是破折號呢,讀音YIYI哦!)「一一」出生在一座北方的小城市,這是一座特別的城市。夏天早晚涼,冬天家裡暖。
  • 老家物語:白皮子的傳說
    老家物語:白皮子的傳說在我老家的西南坡,村南邊小河的西岸,早先是我們村的公墓,期間有一座比較大的墳墓,我們叫它"有樓墳"。小的時候出坡挖菜打豬草,沒少到哪裡轉悠。
  • 陳明回到快樂老家
    陳明回到快樂老家2001年03月06日11:38:24 南方都市報   南方網訊 近日,陳明回到「快樂老家」——深圳舉行歌迷會,沒想到歌迷群情洶湧,在三月天以九月天火辣辣的熱情迎接了這位十年前曾經在深圳做過歌舞廳歌手的流行歌后。據了解,陳明此次由經理人專程陪同,是因為帶腳傷出席歌迷會。
  • 老家紅白喜事隨份子都是二三十元禮金,你們老家是什麼樣?
    我老家紅白喜事二十三十禮金,你老家是什麼樣?題主老家這個紅包喜事的隨禮並不多,至少是我見過很少的了,我們這裡20年前白事上面還有二十三十的隨禮,喜事上面從最開始的50元漲到了100元,所以說題主哪裡的隨禮,算是非常近人情的,感覺很不錯。
  • 好久沒回老家,說說住老家的心情
    車向城行,心在老家……永遠的牽掛啊!
  •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那麼問題來了企鵝的老家在哪裡?它們是「北上」了?��還是「南下」了?來源:青島水族館原標題:《【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
  • 老家物語:老家有三大水灣:南灣、北灣和東灣
    老家物語:老家有三大水灣:南灣、北灣和東灣在我的老家,有三處水灣,那就是三隊的南灣、二隊的北灣和一隊的東灣,以南灣面積為最大。
  • 秋天收穫的季節常想回老家
    記得上周我回老家時,一路上,看到窗外那金黃色的包穀,等待著農人們去收割;田裡的各種糧食已開始枯萎,偶爾也看到少量的穀子,但卻不再是生機盎然的一片。大熱天的時候,人總會顯得有些躁動不安,坐在辦公室裡,若不開中央空調,就有如芒刺在身,心緒不寧,因而就不願思考,時不時會望著天花板發愣。有人就說,要是能下一場雨,解解暑就好了。
  • 是在老家買房悠閒度日?還是在一線城市拼命紮根
    前些年,為了孩子回老家上學,在老家縣城買了一套房子,最終,孩子上學沒轉回老家,小縣城的房子也一直沒去居住。偶爾有人租房,租房的價格也非常低。我們在一線城市苦苦打拼,不知何時有出頭之日,一家人蝸居在狹小的房子裡,老家偌大的房子卻無人居住,這種狀況迷惘而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