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西風,一場一場秋雨,少了酷熱,多了涼意,也就嘗到了秋天的氣息。
記得上周我回老家時,一路上,看到窗外那金黃色的包穀,等待著農人們去收割;田裡的各種糧食已開始枯萎,偶爾也看到少量的穀子,但卻不再是生機盎然的一片。大熱天的時候,人總會顯得有些躁動不安,坐在辦公室裡,若不開中央空調,就有如芒刺在身,心緒不寧,因而就不願思考,時不時會望著天花板發愣。
有人就說,要是能下一場雨,解解暑就好了。哦,沒有想到,才過幾日,這秋天在人們的念叨聲中就悄然而至了,那煩躁的心緒也就逐漸平靜了下來。
春天的時候,一年之計在於春,在外忙碌了起來,回老家的念頭,放在心底深處,「閒的」時候,就想想老家的樣子,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平安!
夏天,羨慕別人的暑假,也好想回一趟老家,無奈迫於生計,回老家也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流著淚水忍一忍。
冬天,羨慕很多人回家的團圓。不是我買不到回家的東西,也不是我不想與家人團圓,是因為回家太匆匆,還有那些辛酸與不知。
每年秋天,才是我回老家的時候。這個季節,我已退休幾年了,總算是有點「閒」,回老家的路上人也不多,鄉親們都在忙於幹農活,感受老家的秋天,找回歲月中走過的自己。
秋之於我,令我寧靜,讓我遐想。喜歡秋天的味道,有各種莊稼到了收害的時候,有花草的清香。特別是在鄉間散步的時候,心情就格外好。記得河道邊的大柳樹,遠遠地就能聞到柳葉的香味。
對於秋天,我一直多有好感。幾年前,我曾寫過秋的姿態,秋的懷念,秋的情思,都是練習之作。從那些文字中,看不到我對秋的傷感,卻充滿了對秋的愛意。
千百年來,在古人的筆下,寫秋愁、秋怨的居多,無非都是些離情別緒,都與秋有關。但我卻獨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景,那是多麼壯觀,多麼雄奇!其實,面對季節的變換,無論是什麼樣的思緒,說到底都與個人的心態有關。
這幾日,讀有關寫秋的詩文,林語堂《秋天的況味》寫出了對秋的偏愛,尤其是初秋,「那時喧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懍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大師的神來之筆,讓我輩望塵莫及,只有細細體會,慢慢感悟。我常想,四季之中,秋天是成熟的階段,是收穫的季節。走過夏季的絢爛,才有了秋的靜美。你看,滿地黃葉飄落,卻有豔陽當空,氣爽秋高。此時,農人們在緊張的忙碌之後,開始沉醉於收穫的喜悅之中,可以放鬆心情。對大自然來說,萬物則有了一個生命歇息的過程,以為來年蓄積生命的能量。
由此,想到人生。童年時的淘氣,青年時的張狂,讓生命充滿了夢想與激情。只有到了中老年,我們才可以沉寂下來,多一些思考。正如林先生所說「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
唯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這淡定的美麗。我欣賞秋天,為她的高遠,為她的晦氣,為她的瑰麗,為她的靜美。因而即使當我們走進了人生的秋天,又有什麼可悲憫、傷感的呢?好好珍惜生命的賜予吧,讓我們一起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唰、唰、唰,抬頭望望窗外,雨又開始灑落,秋意愈加濃了……
(文/圖:張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