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藝術形象——威武傳千秋

2021-01-09 苔花如米小yrt

關羽的形象能夠得到廣為流傳,很大程度是因為關羽的威武形象。

除了在小說中進行藝術化創作之外,戲曲、說唱文學和楹聯等文本中對關羽的威武形象進行了重新塑造或進一步完善,這對關羽形象的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說唱文學中,早在宋代,三國故事中的關羽形象就在說唱文學中廣為傳播。

民間藝人的表演和創作是《三國演義》能夠完成的基石,說唱藝術比小說更為通俗化,比戲曲則更簡單易行,說唱故事更易為民眾接受,所以說唱關羽故事的藝術形式多樣,流傳也更廣,所以說唱文學對關羽的威武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影響。

關羽形象在戲曲中主要是被統治者神化用來作為上層教化下層百姓的工具,利用關羽的勇猛形象來號召下層民眾為國效力,在明清時期尤甚。

如明初佚名雜劇《關雲長大破蚩尤》。

劇中故事說關羽神在鹽池戰蚩尤。主要是說在北宋年間山西解州的鹽池突然乾涸,後經寇準、呂夷簡等朝廷官員的調查得知是蚩尤的千年精靈在作怪。

因為當年蚩尤與軒轅帝在此戰鬥,被軒轅帝戰敗殺於解州。蚩尤認為天下百姓吃鹽都是他的功勞,可是人們卻都為軒轅帝立廟,不為他立廟,因此他心中不平,所以要讓鹽池乾枯。

呂夷簡奉命請龍虎山張天師排除此難,張天師認為只有請關羽神才有此威力消滅蚩尤。最後,關羽兵發解州,為民解難。宋徽宗在解州為關羽立廟,嘉獎關羽護國柞民,並且追封為「崇寧至道真君」。

統治者給關羽道君的封號,其實是在說關羽的功績是在為國解憂,為民造福。

還有如清代宮廷大戲《鼎峙春秋》。

《鼎峙春秋》共二百四十齣,以關羽為主角的戲曲就有三十二出,加上有關羽在場的戲有八出,總共就有四十齣,佔了全部的六分之一,比重之大可以想見。

宮廷大戲一般是進賺的作品,因此它必須滿足統治者的心意。在《鼎峙春秋》中藝術家不斷對關羽形象進行神化,就是秉承清朝統治者的意願,要人們效法關羽。

戲劇除了表現關羽的勇猛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關羽的形象已經成為統治者的代言人。

在楹聯中,對關羽的勇猛褒讚是楹聯中撰寫較多的部分,也是流傳較廣的部分。

如洛陽關帝廟有聯「義參天地,道衍春秋」,解州關廟有聯「義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等,在對關羽的讚頌同時往往把義與《春秋》聯繫起來。

明郎中任瀚撰寫的對聯「才兼文武,義重君臣,恥與漢賊同天,戮力遠開新帝業;威鎮華夏,氣吞吳魏,能使奸雄破膽,忠魂常繞舊神州。」勇猛威懾華夏,忠魂壯烈永留神州大地,供後人敬饗。

湖南湘潭有聯「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盡喪膽;單刀辭魯肅,江南士子皆低頭。」此聯通過南北英雄士人與關羽的事跡對比,凸顯了關羽的勇猛與智慧。

總之,勇武是關羽所具有的主要形象特徵之一,也是讀者能夠從關羽的真實歷史軌跡中得到的最原始的一個意像,關羽的勇武在當時就得到人們的認可。

所以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中關羽的勇武形象能夠得到發揚光大,更加完善。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關羽形象之二
    也正是因為如此,關羽的形象在歷代英雄人物中脫穎而出,為後人所敬仰;2012年張微的《關漢卿戲劇中男性形象研究》一文,通過對關漢卿筆下元雜劇中人物進行分析,展現出關漢卿戲劇中男性形象所具備的性格特徵。關羽忠義勇敢、功高蓋世等一系列性格特徵,細緻地研究了元代時期關羽形象的發展和流變,為後世研究關羽形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 《三國演義》之關羽的形象一
    《三國演義》對關羽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關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其實,關羽形象在產生之初,也存在很多性格弱點,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塑造的這般高大。隨著創作者對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眾多文學、文藝作品的豐富和再創造,不斷充實了《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逐漸被去除性格弱點,變成了一個「完人」,對後世影響深遠。
  • 《三國演義》中關羽形象之三
    第四折中,關羽和魯肅的對話,言辭激烈,畫面感極強,使雙方的衝突漸漸明朗,表現出關羽勇猛威武的品質,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上述作品從不同角度剖析了關羽勇武的性格特點,是筆者研究關羽形象演變的重要參考。人無完人。
  •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更接近百姓心目中的關公形象
    關公的原型是三國時期的蜀漢武將關羽關雲長。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民間就有了崇拜關羽的傾向。宋哲宗元佑年間,關公的家鄉山西解州重修關帝廟,鄭鹹在《元佑重修廟記》中即說:「侯之名聞於天下後世,雖老農稚子,皆能道之。」《三國演義》之後,民間對關公的崇拜開始出現狂熱的傾向。
  • 《三國演義》中,關羽為什麼戴綠帽子?
    說起關羽,那是家喻戶曉。身為武聖人,關羽一直受到人們的景仰,然而有一點一直受到現代人的詬病,那就是戴著「綠帽子」。那麼,關羽為什麼一直戴著綠帽子呢?一,綠袍青巾為劉備所贈三國演義中記載:一日,操見關公所穿綠錦戰袍已舊,即度其身品,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關公受之,穿於衣底,上仍用舊袍罩之。操笑曰:「雲長何如此之儉乎?」公曰:「某非儉也。
  • 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總戴一頂綠色的帽子?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縷標誌性的長鬚、一張大紅臉、一頂綠帽子,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不論什麼場合、什麼情況,這一頂綠帽子就像關羽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離身,這對於我們現代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那麼為何要讓關羽總是戴著綠帽子呢?
  •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並不是一味的讚揚
    演義中關羽和這位老將軍鬥100回合不分勝負,黃忠還差點射殺關羽。這也就是貶關派的理由「連一個年近60的老將都拿不下,還差點被人射死,武藝差勁啊!」 黃忠在三國志裡記載的字數是關張馬黃趙裡最少的,也沒有和關公交手,一生唯一的閃光點就是定軍斬夏侯。沒有記載年齡問題,更別說那一手神箭了!何來老將一說?
  • 《三國演義》中的「第一戰神」關羽是如何「造」出來的?
    在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主角之一關羽以勇猛而著稱,在小說的描寫中,關羽一出場即溫酒斬華雄,然後又是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英勇無敵,即使是在敗走麥城被殺後,也被後世尊崇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
  • 三國演義:關羽斬華雄,一刀殺敵很霸氣,會用飛刀的關羽你見過嗎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將軍,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斬敵無數,很多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望風而逃,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一幕吧!老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飾演這一段的時候非常的乾脆利索,提著刀出去,很快就提著華雄的人頭進來,顯得非常的威武霸氣!而新版《三國演義》中,于榮光演繹這一幕的時候加了一些打鬥的場面,同樣非常的霸氣威武,兩版雖然劇情略有不同,但場面都是非常精彩刺激的!
  • 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關羽和于榮光扮演的關羽,哪一個好?
    說到三國演義,就不得不說到關羽,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手持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在三國演義中,基本上遇不到對手。 在影視劇中,讓人記憶深刻的無疑是老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關羽,以至於提到關羽,腦子裡就是他的扮演的形象。
  • 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
    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首先說說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荀彧這個人幫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漢室。
  • 三國演義:為了演好關羽,陸樹銘對眼睛做了啥?太讓人尊敬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大家都看過,這部劇非常精彩,很多畫面都讓我們印象深刻,而今天,我們要重點說說大英雄關羽了!陸樹銘飾演的關羽非常經典,儘管飾演關羽的演員非常多,但是就連老戲骨于榮光也無法和他飾演的形象相提並論,他臉上帶著自信、驕傲和俠義,是很多網友都喜歡的一個人物!
  • 《三國演義》裡關羽有走單騎美談,但事實上關羽真的有走單騎嗎?
    美髯公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也一直膾炙人口,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也是戲曲、年畫、廟字壁畫中常見的題材。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的後半段《關雲長掛印封金》和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說的是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之後,曹洪在汝南中與黃巾軍劉闢、龔都等部交戰不利,請曹操派兵去救援。關羽自告奮勇帶兵前往。
  •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裡的區別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正史看,裡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說裡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歷史上關羽、張飛、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別再相信《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開篇裡說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鴛鴦劍,又名雙股劍。真實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和鴛鴦劍。
  •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筆者先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諸葛亮一生的心願是興復漢室,還舊都。隆中對是派一得力大將鎮守荊州,讓劉備從益州北伐。毋庸置疑,以關羽的才幹和對劉備的忠心,鎮守荊州是最合適的人選。
  •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觀概述
    《三國演義》中出現的女性形象,數量非常多,類型也眾多,。《三國演義》的女性形象主要從才、貌、智、德等方面加以表現,而作為女性的個體情感欲求則基本沒有表現。三國中的女性形象,身份範圍涵蓋了從宮廷女性到諸侯貴婦再到普通民婦,形象特徵涵蓋了美女、才女、奇女子等多種類型。總體看來,三國女性形象的特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美麗美女總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在《三國演義》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是美女,容貌美麗是她們的共同特徵,傾國傾城更是她們的過人之處。
  • 94版《三國演義》,關羽頭盔上有兩根「犄角」是幹什麼用的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創作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式巨著。《三國演義》以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加以適度藝術再創作,把三國時代的一幅恢宏無比的歷史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問世數百年來,一直深受各界讀者厚愛。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隨著故事進展,劉備憑藉著血統與人格魅力,吸引各路英雄好漢前來投效,書中為了強化「仁君」的形象,劉備便成了眼淚專業戶,從頭到尾哭不停。或許在《三國演義》成書的年代,作為主要閱聽大眾的老百姓們,特別偏愛為人君要愛護屬下、視民如子的男主形象,但隨著時代變遷,大眾觀念轉變,《三國演義》中劉備軟弱無能、沒有實踐理想的才幹,還帶有一點小心機的形象深植人心。事實上,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非但不軟弱,反而還是脾氣頗為躁進的任俠型領袖。
  •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身高堪比姚明 關羽身高多少?
    導讀:歷史上的關羽是怎樣的?但在近期的藝術創作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想顛覆關羽在世人眼中那根深蒂固的完美形象。在電影《關雲長》中,甄子丹飾演關羽不再紅臉綠衣,不再手託長髯,甚至談起了感情。對於這種現代化和所謂人性化的全新解讀,似乎更多的人都不太領情。到底歷史上的關羽是怎樣的?他的形象容不容得後人的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