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張飛、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別再相信《三國演義》了!

2020-12-18 小凡讀史

《三國演義》開篇裡說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鴛鴦劍,又名雙股劍。真實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和鴛鴦劍。

關羽斬顏良的橋段,見於《三國志·關羽傳》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大意是說,關羽看到顏良的麾蓋,便打馬直衝敵軍,刺死顏良,將其首級斬下來後回來。由此可見,該文字中貌似關羽先用長矛刺,然後用刀割首級,根本沒有提過青龍偃月刀。

至於張飛的兵器,《三國演義》的說法倒是相對準確的,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由此可以確定的是,張飛在當陽橋鼓起眼睛,立馬橫矛。這段記載經過《三國演義》的描寫讓人心馳神往,據水斷橋猛張飛的形象栩栩如生,這段記載也透露出張飛的兵器的確是長矛。

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則很難找到相關明確的記載。《趙雲別傳》裡,長坂坡趙雲單騎救主往來陣中多次,有人說趙雲投降了,劉備不信,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這段意思是說,有人說趙雲投降曹操了,劉備不信,拿手戟丟那個人,並說趙雲絕對不會離開我的。

第二處記載是公元208年,曹操南徵荊州,劉琮不敢告知劉備就投降了,劉備未得實信,劉琮派一個叫宋忠的前來稟報,劉備大怒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這裡說,劉備大怒之下,用刀指向宋忠大罵了一頓,但並沒有殺他,把他放走了。綜合這兩處記載,可見劉備的兵器或者是環首刀,或者是手戟。

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三國時期最常用的兵器來找尋證據——環首刀、矛、手戟、槊。西漢是鋼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煉鋼業將漢軍隊鑄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除了鋼鐵打造的盔甲,鋼鐵還給兵器提供了更為堅韌的骨骼,催生出長度超過1米的環首刀,環首刀幾乎是兩漢軍隊的標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

矛,就不用多說了,騎兵的主要衝擊武器,勇猛的武將,配上金剛長矛,這個衝擊力可想而知。一般重裝騎兵的裝備,長矛、環首刀、鎧甲,所以關羽首先用長矛刺顏良於馬下,然後用環首刀把首級割下來,張飛也是挺著長矛據水斷橋,呵退了了曹操的追兵。

手戟,其實也是三國中經常見於史書記載的一種兵器。手戟是一種供手持或投擲的兵器,類似兩把匕首90度角直角形狀交叉連體,一般是單手使用的,可以持雙戟,也可以一手持戟、一手盾牌,還常用於投擲。像典韋就是用雙戟,淯水之難,典韋雙戟不知道殺死了多少人。

據記載,曹操也善於用手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異向餘語》說:曹操「嘗私人命常傳張讓守。讓覺之,乃舞於戟於庭……」。曹操靠著舞手戟才能全身而退。《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呂布當初投靠童卓時,董卓曾因一件小事發火,「拔手戟擲布」。呂布躲閃迅捷,未被擊中。

當然最後不得不提一下呂布的方天畫戟。方天畫戟,因其戟杆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杆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主要使用者有呂布等人。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西涼騎兵,除了長矛,也有用槊的作為馬上主要武器。

綜上,我們可以基本推斷得出結論,關羽、張飛的兵器應該是長矛配環首刀,劉備則喜歡用環首刀和手戟。所以青龍偃月刀、鴛鴦劍只能說是羅貫中老先生的藝術創作了,就像我們小時候看的小李飛刀什麼的,看上去很精彩,其實不存在。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裴松之注、《中國冷兵器圖譜》

相關焦點

  • 那些被《三國演義》改變的歷史真相:劉備脾氣爆,關羽也好色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成功塑造了奸曹操、仁劉備、忠關羽、暴張飛、勇趙雲、猛馬超、賢孔明等形象。由於《三國演義》對民間的影響太大,這些歷史人物的文學形象取代歷史形象,以至於很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成了真實的歷史。實際上,《三國演義》取材於正史《三國志》,透過《三國志》解讀《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 歷史真相!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未有過「桃園三結義」
    故事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三國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所熟悉的璀璨之星。當中無數英雄人物和事跡,至今仍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生活之中,不管是誰都能隨口說出幾個三國典故,眾人一看再看,也不曾覺得煩膩。究竟,三國時代為何會令人如此著迷?作為中國現存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居功厥偉。
  • 五虎上將們使用的兵器都是什麼,關羽有青龍偃月刀,張飛的最奇特
    文/五虎上將們使用的兵器都是什麼,關羽有青龍偃月刀,張飛的最奇特 小可愛們歡迎來到今天的故事論壇,讓我們一起相約了解歷史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豪傑輩出,其中尤以蜀漢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最為出名,大家都知道,古人對兵器有一種情有獨鐘的喜愛,往往手中的兵器都會有個名字
  • 你知道關羽、張飛的兵器是什麼嗎?真實的歷史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無論是看過影視劇《三國演義》,還是小說《三國演義》,大家都知道關羽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而張飛的兵器是丈八蛇矛。這兩件兵器由此成為了歷史上的明星兵器,直到如今,關羽的畫像、雕像、塑像都有他手拿青龍偃月刀的形象。事實上,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和張飛未必使用過這兩件兵器。
  • 關羽和張飛聯手能否打敗呂布,若再加上黃忠的話,能不能斬殺呂布
    如果是在正史上的話,關羽一個人就能幹掉呂布,因為在正史中關羽才是三國第一武將,畢竟在戰場上斬殺敵軍主帥顏良這種戰績,整個三國就沒有一個將領比得上,再加上關羽威震華夏的襄樊之戰,更是沒有武將比得上,三國勢力最大的曹操都要避關羽的鋒芒,請各位感受一下,正史中是不是關羽最厲害?
  • 關羽不用刀,張飛不用矛,兩人的兵器在史書中究竟是啥?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特別是書中有不少的經典故事,如今我們讀起來依舊朗朗上口,三國演義的故事流傳至今,其實很多人都是拿三國的故事當做信史讀,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人們逐漸的發現,三國演義的故事,和史書三國志之中記載的故事有相當大的出入。
  •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目不識丁,有勇無謀,歷史上張飛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在我國也是家喻戶曉,其中劉關張的情誼被人民所熟知,在《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是個目不識丁,有勇無謀的一個人,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飛是怎麼樣的呢 ?在四川出土的文物和寺廟中,張飛的形象是非常不錯的,所以說張飛應該是識字的,讀三國歷史的時候我們更多的參考陳壽的《三國志》,其中的大部分事故情節還是屬於真實的歷史。
  • 劉備可能比張飛還醜,三國中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的顏值大比拼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可以說是三國中的黃金男主角,他們兄弟之間的情義令無數的人羨慕不已,也讓很多的講義氣的兄弟模仿他們「桃園結義」。他們兄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他們兄弟三人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差別。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關羽和張飛,為何對呂布截然不同?此戰劉備也是了解到了呂布的恐怖實力,在以後的關係處理中也是儘量不得罪呂布,還在徐州城中與呂布結拜為兄弟,稱呼呂布為哥哥,可是張飛和關羽對待呂布的態度卻大不相同,關羽對呂布看起來很尊敬,張飛卻常罵呂布是三姓家奴,究竟是什麼原因了?
  • 五虎將都用啥兵器?關羽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趙雲黃忠呢?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完全是白手起家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織席販履」之徒。劉備之所以能建立蜀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劉備手下有著一批精兵良將,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五虎上將了。那麼你可知道,五虎上將們都是用的啥兵器呢?
  • 真實歷史表明,劉備本事還在關羽張飛之上
    劉備在《三國演義》裡面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若之奈何?」意思是那咋辦嘛?如果他看上去真的一無是處,自然不可能得到心高氣傲的關羽張飛還有極其具有智慧的諸葛亮輔佐。
  • 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武聖關羽的幾件英雄事跡,竟都是假歷史!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紛繁精彩,不是專業學者的話,很難做到全部熟悉。但是三國那段傳奇時期的人和事,人人都能說上幾件,這主要得益於小說《三國演義》在後期的廣泛傳播。但也正是因為小說太深入人心,以致於很多人把演義中的故事都當成了真實的歷史。殊不知《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並不是史書。很多我們熟知的名人事跡,真實的情況卻並不是那樣。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關公關二爺。
  • 歷史上劉備的武器是什麼,會是「雌雄雙股劍」嗎?
    至少從北宋以來,在民間文學中,劉備成為了三國時期的主角。在《三國演義》中第一回就是劉、關、張三人結義,與黃巾軍交戰。三個人的兵器也著重描寫,劉備是雙股劍,關羽是青龍偃月刀,張飛是丈八點鋼矛。這也是後來的各種遊戲、小說、影視劇中的形象。文學形象不等同於歷史形象。
  • 演義裡的張飛vs歷史上的張飛
    勇猛,暴虐,萬人敵知名地50%有人說我是能文能武,歷史上的張飛真的是能文能武,還是美男子嗎?後來又被人加油添醋傳為能寫能畫的大學者,其實不管《三國志》、《三國志解集》還是《三國演義》都沒說張飛長得帥,還會畫畫寫字之類。正史沒有顏值描寫。
  • 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可是個有文化有內涵的大帥哥
    現在人們對張飛的認識,都是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張飛的形象都是身高八尺黑臉虯須的粗獷壯漢,這些都是藝術加工的原因,文學藝術創作一定要考慮到人物關係和人物形象的構造與刻畫,他更關注情節設計的需要,而不是歷史事實。就像關平並不是關羽的義子而是親兒子,還是嫡長子。不得不說,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是顛覆性的,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又是什麼樣的呢?
  •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裡的區別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正史看,裡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說裡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張飛劉備關羽,大戰典韋曹操許褚三人,結局會如何?誰最先掛掉
    但可以確定的是:張飛、關羽、劉備三人的實力總和大於呂布,三人之中,關羽以武力最高,張飛其次,劉備以武力最高,而關羽以武藝最高,這是因為華雄、顏良、呂布皆死於關羽之手,而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斬殺功臣的記錄很少,只有一個紀靈,勉強算三流武將,關羽雖未殺過紀靈,但那只是時勢所迫,無法殺。
  • 劉備師父是盧植,張飛師父是王養年,關羽師父是三國哪位人物?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其書大家可能了解不多,但是電視劇版的《三國演義》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電視劇是以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桃園結義作為開頭。這三人也是最先被人所熟知。張飛和關羽一見面就手腳相對,還是劉備做和事佬,才避免了一場打鬥。也正是這場打鬥開啟了三個人另一種生活。大家都知道張飛可以獨鬥長坂坡、夜戰馬超;關羽可以斬顏良誅文丑、千裡走單騎;劉備可以煮酒論英雄、躍馬檀溪等英雄事跡。可見他們三人的武藝是很強的,雖然劉備相當於關羽、張飛差了那麼一點,但也絲毫不影響劉備在三國中的名聲。
  • 如何評價《三國演義》中關羽和張飛的死?
    關羽死於驕,張飛死於暴一部《三國演義》,羅貫中杜撰了多少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桃園三結義」就是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一段佳話。勢單力薄的劉備從此開始有了打天下的資本:人力、武力。駐守荊州的關羽得到劉備攻取漢中的消息,心裡竟是比劉備還急,迫不及待地發動了襄樊之戰,想給劉備個驚喜。初時關羽也確實氣勢很盛,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是關羽性格上的最大短板就是:傲。這個傲讓關羽得罪了很多人。這個傲可以說是直接害了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