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三國演義》改變的歷史真相:劉備脾氣爆,關羽也好色

2020-12-06 私房大歷史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成功塑造了奸曹操、仁劉備、忠關羽、暴張飛、勇趙雲、猛馬超、賢孔明等形象。由於《三國演義》對民間的影響太大,這些歷史人物的文學形象取代歷史形象,以至於很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成了真實的歷史。實際上,《三國演義》取材於正史《三國志》,透過《三國志》解讀《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一、劉備不是「織席編屨之夫」,是涿郡豪強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句專屬罵人的話「織席編屨之夫」,劉備只要聽了這句話就想打人,就像曹操聽了自己的專屬髒話「贅閹遺醜」一樣。在《三國志》中,劉備的出身確實不好,他從小就是孤兒,和母親以販履織席為業。但從他祖父劉雄、父親劉弘世代為官的經歷來看,劉備的家族在當地還算是頗有經濟實力和社會名望的,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到了入學的年齡後,其家族能把他送到大名士盧植身邊的原因所在。

盧植年輕時,和鄭玄一起向馬融為師,學習儒家經典。現代人看到馬融、盧植、鄭玄的名字,會感到陌生,但是他們在東漢時期可是名滿天下的學者,史稱馬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盧植和鄭玄是馬融眾多弟子中最出名的。盧植和鄭玄亦教養諸生。盧植的門生中除劉備知名外,還有公孫瓚。相較於盧植對社會的影響力,鄭玄就更大了,史稱他「經傳洽孰,稱為純儒,齊、魯間宗之」,其知名的門生有郗慮、王基、崔琰等。公孫瓚後來割據幽州,郗慮、王基、崔琰後來皆為曹操效力,有所建樹。

劉備憑藉優越的家族背景和社會資源,在涿郡早就混出了名聲。他雖然不喜歡讀書,卻喜歡做豪氣沖天的俠士,和各路英雄豪傑打交道,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積累了雄厚的資本,這就為他率領自己的部曲響應朝廷的號召,加入平定黃巾起義的隊伍,提供了前提條件。

劉備的影視劇形象

二、最早追隨劉備的人有很多,不止關羽和張飛

提起最早追隨劉備的人,人們立刻會想到關羽和張飛。在《三國志》中,關羽是河東解人,在家鄉犯法,逃亡涿郡,最後和劉備成了朋友。張飛則是地道的涿郡人,他小時候就和劉備認識,友誼也很深。劉備在涿郡拉起一支像樣的隊伍後,關羽和張飛一起替劉備打理,三人的關係形同兄弟,自不必多說。

實際上,《三國演義》中的配角簡雍也是最早追隨劉備的的人。簡雍也是一個地道的涿郡人,他也是小時候就和劉備認識,關係十分鐵。簡雍和關羽、張飛不約而同地為劉備效力,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劉備的出身並不寒微,劉備在涿郡還是有名望的。

三,劉備脾氣火爆,也會打仗

在《三國志》中,劉備的性格可不像在《三國演義》中那樣仁慈,他實際上是暴脾氣。劉備擔任安喜尉時,想賄賂督郵,結果督郵十分正直,拒絕了劉備。劉備勃然大怒,當即帶人衝進督郵的住所,把督郵綁起來,重打一頓,然後棄官而走。而這件事在《三國演義》中,顯然是張飛替劉備背了黑鍋。

劉備也不是軍事盲,他在夷陵之戰中用計引誘吳軍作戰的表現可圈可點,只是被陸遜識破了而已。當然,有能識破劉備之計的,就有不能識破劉備之計的。劉備投奔劉表後,駐守新野,曾在博望故意逃跑,引誘夏侯惇追擊自己,然後,劉備讓埋伏好的士兵進攻夏侯惇,自己再反攻夏侯惇,從而取得大勝。這件事發生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因此跟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四,關羽是平凡人,也近女色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聖人的存在,他文武雙全,不近女色,尤其是在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對兩位嫂嫂尊敬有加。然而,過五關斬六將是虛構的,關羽不近女色也是幻想出來的,是人就有七情六慾,關羽自然也逃避不了人之常情。

在《三國志》中,劉備和曹操聯合進攻呂布時,關羽多次向曹操提出攻破下邳後,娶呂布之將秦宜祿妻杜氏為妻的想法。眾多周知,曹操「好人妻」,他十分好奇杜氏長什麼樣子,軍隊進城後,曹操見杜氏貌美如花,便搶先下手,納杜氏為妾,還收養了杜氏的兒子秦朗為義子。關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被曹操搶走,是敢怒不敢言,這促成他得知劉備的下落後,迅速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

五,關羽斬殺過顏良,沒殺過華雄,也沒殺過文丑

在《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是關羽的三大成名之作,這成為他此後吹噓自己的資本。在《三國志》中,顏良確實是關羽殺的,「袁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擊之。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袁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關羽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人頭,其武功著實了得。不過,華雄是孫堅斬殺的,文丑的死跟關羽也沒有關係,那是,關羽已經離開曹操,在白馬之戰後的延津之戰中,文丑遭到曹操的埋伏,死在亂軍中。

關羽的影視劇形象

六,滎陽之戰是諸侯聯軍作戰,不是曹操孤軍奮戰

在諸侯聯軍討伐董卓的過程中,諸侯聯軍給人的感覺是消極應戰,只有曹操最積極。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後,曹操孤軍奮戰,勇敢出擊,結果在滎陽汴水被徐榮擊敗。曹操雖敗猶榮,比那些坐觀成敗的諸侯聯軍強多了。實際上,綜合整理《三國志》中本文和註解的內容,我們會發現滎陽之戰是諸侯聯軍在佔據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被徐榮以少勝多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曹操出兵五千、衛茲出兵三千、周喁出兵二千、鮑信出兵二萬多,此外,袁紹也有出兵,只是具體數字不詳,諸侯聯軍合計三萬多人,結果衛茲和鮑信的弟弟鮑韜戰死,曹操和鮑信受傷,諸侯聯軍損失幾乎全軍覆沒。諸侯聯軍唯有經歷如此大傷元氣的戰役後,才會對董卓產生消極應戰的想法,顯然,曹操及其子孫稱霸天下後,刻意抹殺了諸侯聯軍的功勞。

七,劉備和夏侯淵表面是敵人,實際是親家關係

眾所周知,夏侯淵死在定軍山,劉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從理論上講,夏侯家和劉家是仇人。高平陵之變後,當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投奔蜀國時,劉禪卻隆重接待夏侯霸,解釋夏侯淵的死因說:「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又指著自己的兒子說:「此夏侯氏之甥也。」並對夏侯霸寵愛有加。

原來,張飛在建安五年娶夏侯霸的堂妹為妻子,張飛和夏侯氏夫妻恩愛,兩個女兒長相漂亮,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后(這從側面證實張飛的長相還是挺英俊的,絕不是《三國演義》中豹頭環眼的形象)。因此,劉禪是張飛的女婿,張飛又是夏侯淵的女婿,老劉家和夏侯家就這樣成了親戚。

張飛的影視劇形象

八,諸葛亮不是山野村夫,和劉表是親戚關係

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有一個相貌醜陋,但有才能的妻子黃氏(黃氏在網絡上一般被叫做黃月英),黃氏的父親名叫黃承彥。在《三國演義》中,黃承彥曾把陸遜從「八陣圖」中解救出來*(這也是小說虛構的,不能當真)。那麼,你知道黃承彥的妻子,也就是諸葛亮的嶽母又是誰呢?

黃承彥的妻子是蔡氏,蔡氏的妹妹的老公是劉表,蔡氏的妹妹的弟弟是蔡瑁。把所有人的關係串起來,你是不是驚奇地發現:諸葛亮的嶽母的妹妹的老公居然是劉表!你還敢相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自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

實際上,諸葛亮自己本身是名門之後,再加上他和荊州本地的名門望族黃氏聯姻,這就使自己自然而然地融進了荊州名士圈。至於諸葛亮為什麼沒有藉助黃氏家族的力量,為自己的親戚劉表效力,而是為外來戶劉備效力,這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焦點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既然《三國演義》採用了蜀漢立場,那麼蜀漢開國皇帝劉備,以及劉備帳下第一號大將關羽,加上蜀漢首任丞相諸葛亮,也就成為《三國演義》當仁不讓的三大主角。劉備作為先發,從《三國演義》第一回開始便被形塑成胸懷遠大志向、仁民愛物的皇族後裔。
  • 歷史真相!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未有過「桃園三結義」
    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那麼歷史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否真有其事呢?
  • 歷史上關羽、張飛、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別再相信《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開篇裡說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鴛鴦劍,又名雙股劍。真實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和鴛鴦劍。
  • 親自生擒關羽的東吳大將,非常好色,為何沒有被斬殺?
    在真實的歷史中,東吳政權對曹魏政權的威脅,比蜀漢政權大得多。 東吳集團中,大將潘璋非常有意思。在戰爭中,潘璋曾經生擒了蜀漢第一大將關羽。但這個人非常的好色貪財,為何最後沒有被殺呢?
  • 劉備可能比張飛還醜,三國中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的顏值大比拼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可以說是三國中的黃金男主角,他們兄弟之間的情義令無數的人羨慕不已,也讓很多的講義氣的兄弟模仿他們「桃園結義」。他們兄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他們兄弟三人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差別。
  • 《三國演義》為加關羽功績,孫堅成二流武將,劉備變謙謙君子
    《三國演義》是一部美化蜀漢的小說,而其中美化最多的應該就是被後世不斷追封的關羽,從隋唐時期開始關羽被人一步步捧上神壇,到了明朝時期關羽已經是忠義的化身,所以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為了給關羽增加功績,做出來很多「張冠李戴」的操作,把其他人的功績都加到了關羽的身上。
  • 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武聖關羽的幾件英雄事跡,竟都是假歷史!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紛繁精彩,不是專業學者的話,很難做到全部熟悉。但是三國那段傳奇時期的人和事,人人都能說上幾件,這主要得益於小說《三國演義》在後期的廣泛傳播。但也正是因為小說太深入人心,以致於很多人把演義中的故事都當成了真實的歷史。殊不知《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並不是史書。很多我們熟知的名人事跡,真實的情況卻並不是那樣。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關公關二爺。
  • 94版《三國演義》:曹操劉備關羽呂布諸葛亮,全是神仙選角
    大型古裝歷史戰爭劇《三國演義》,是一部跨時代的經典。 【與現在那些瘋狂浪費的劇組不同的是,《三國演義》劇組打造的涿州和無錫的兩大影視基地,此後仍在為各影視劇組服務。】
  •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裡的區別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正史看,裡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說裡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到底是傳說還是史實,關羽降曹後與曹操爭女人的歷史真相
    現在的網友對三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關羽的爭議一直非常大,支持關羽的人認為他是武聖,而且還是忠義的化身,一生就跟著大哥劉備,甚至被迫跟了曹操後還是身在遭營心在漢。所以說他幾乎是個完美的人物。不過反對者的理由於是挺充分的,說關羽如果真忠義就不應該投降曹操,當然,這都可以解釋,最最說不清楚的,也可以說得上關羽人生中最大汙點的,那可能就是他和曹操爭女人,搶的是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對於關羽和曹操搶女人這段歷史,很多人本能的反應那就是假的,是不可靠的野史的記載,完全是虛構不可信的。其實一開始包括小編也是這樣認為的。
  • 《三國演義》劉備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三國演義》三雄中,只有劉備出身貧困、顛沛流離,四處依附各方勢力。既無先天始族優勢,又乏後天棲身之所, 這樣的一位英雄究竟因何崛起? 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文章主要分析了《三國演義》劉備的人物形象,包括其對 君臣、父子之間的義; 對兄弟、百姓的仁; 對家國、外交、賢士的禮;對部將的信等。
  • 《三國演義》之關羽的形象一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典範之作。它開闢了章回體小說的先河,是上層統治者思想和下層百姓思維的集合體。在「人才莫勝於三國」的《三國演義》中,關羽憑藉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等功績,成為歷史上經典武將的代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關羽之死的真相到底是如何,難道真的是被劉備和諸葛亮聯手做掉
    關羽之死沒有陰謀論,更沒有所謂的真相被掩蓋,正史明明白白的記載得很清楚。傳聞所說關羽被劉備和諸葛聯手「做掉」純粹就是扯淡。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俘虜殺害,被後世之人演繹出了一段奇葩的「陰謀」論:劉備和諸葛亮聯手把關羽做掉了。
  • 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
    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首先說說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荀彧這個人幫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漢室。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三國演義》關羽敗走麥城是不是諸葛亮的陰謀?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關羽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應該就是大意失荊州了,荊州一失去了,不但讓蜀國丟失了大片地盤,缺失了與其他兩國的戰略縱深,更重要的是還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了,差點讓蜀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 三國「單刀赴會」背後的真實歷史:關羽狼狽不堪劉備吃了大虧
    劉備佔據益州之後,已經有了根據地卻依舊不還荊州,孫權多次討要都被拒絕。魯肅感到劉備忘恩負義,於是直接出面跟鎮守關羽的荊州談判,要求關羽退出荊州,結果再度不歡而散。 《三國演義》中,對這次談判進行了極富傳奇色彩的描寫,關羽單刀赴會,在吳國的刀劍叢中凜然無懼,周旋自如
  • 日版《三國演義》:劉備為母親買茶,半道卻被打劫,張飛拔刀相助
    日本民間流傳最廣的《三國演義》,其實是吉川英治以《三國演義》為藍本再創作的。這一版以《桃園結義》為開頭,開局就是劉備為了孝敬母親,花費了兩年的積蓄,去買了一點茶葉的橋段。話說劉備想讓一輩子沒喝過茶葉的母親嘗嘗茶葉的味道,結果去買茶時被商人看不起,商人認為茶是達官貴人喝的,不是劉備這種窮人喝的。
  •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救?來看看真實原因,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而關羽呢,一路向南撤退,最終安頓於麥城。被困麥城期間,關羽數次求救於上庸的劉封、孟達,不過此二人根本不給關羽面子,一直按兵不動,坐視關羽被擒。而另外一方面,坐鎮川蜀的劉備,也貌似對關羽不聞不問。即使是關羽吃了敗仗,劉備也沒有派遣一兵一卒前去支援。
  • 三國時期劉備稱帝,關羽如果不死的話,會不會反對
    關羽是三國演義裡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嚴格說來,關羽並不能算是三國時期的人,因為三國時期應該從曹丕篡漢自立算起,那個時候關羽已經被殺了。只不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從東漢末年開始寫起,而關羽在那個時代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讓人感覺到關羽似乎是三國裡面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