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6)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2020-12-22 新民晚報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同志進一步指出:「在當今中國,沒有大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麼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國家治理體系是由眾多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直截了當而又十分透徹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是由我國國家性質和國體政體所決定的,是由國家憲法所確立的,是經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所檢驗的,具有無可置疑的歷史合理性、實踐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主要體現在引領政治方向、統領政治體系、決斷重大事項、領導社會治理等方面。

一、黨是政治方向的引領者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列寧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中國共產黨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明的政治方向就是社會主義,指明的最終奮鬥目標就是實現共產主義。在革命戰爭年代,黨歷經艱難險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糾正一個又一個偏差,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然同各民主黨派和政治組織發生聯繫。在所有這些聯繫中,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的力量」,「黨依靠政治來領導」,黨始終把握方向盤。1954年,毛澤東同志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提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1957年3月,他再次指出,「中國的改革和建設靠我們來領導」。同年5月25日,他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更加鮮明地強調:「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期間,儘管黨經歷了這樣那樣的挫折,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曲折和錯誤,但始終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堅持自我糾正錯誤和偏差,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最終確立了正確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4億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背景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團結各方面力量,匯聚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磅礴之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準把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方向盤。這個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麼道路。今天,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改什麼、怎麼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確保在政治方向上不犯顛覆性錯誤。

二、黨是政治體系的統領者

國家政治體系是一個大系統,其構成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國家治理各方面具體的體制機制,涵蓋國家機關、政黨組織和各種政治主體。在這個大系統中,中國共產黨處於統領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領導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黨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黨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就是善於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支持和保證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國各項事業的核心力量,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無論黨對黨政關係進行怎樣的調整,有一條是不變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是處理黨政關係的根本前提。與世界上許多大國相比,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獨具特色。世界上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絕大部分都實行聯邦制,中國14億人口,以單一製作為國家權力的組織原則,而且還很成功,秘訣就是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國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盤棋」國家治理思路,協調、綜合、代表各方面利益,尋找方方面面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協同各方面力量沿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黨的領導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這一政治制度,既不同於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或兩黨制,也不同於一些國家的一黨制,而是植根中國的原創性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個特色,首先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的自覺選擇,也是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前提。中國共產黨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問題上進行民主協商、通力合作,集中力量辦大事。

三、黨是重大決策的決斷者

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很重要的是就黨和國家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離開決策權,所謂領導就是一句空話。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每一步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決策及周密部署和有效實施。善於抓問題、想辦法、作決策,是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本領的集中體現。

中國共產黨運用科學民主的辦法進行決策。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廣泛徵求廣大人民群眾、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黨員幹部、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經由科學論證和民主集中最終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意志。在決策中,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和政治立場,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制定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黨制定政策,堅持實事求是態度,科學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政策決策、方案舉措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地方實際,既切合民眾需求又切實可行。

中國共產黨既做到科學決策,又注重抓好決策落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大黨,中國是一個大國,大黨治理大國,首先需要一個有權威的黨中央,能夠從全局角度觀察問題,能夠「一錘定音」作決策,而且一旦黨中央作出決策部署,黨的各個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委、法院、檢察院的黨組織要堅決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的黨組織也要堅決貫徹落實。

四、黨是社會治理的領導者

社會治理離不開一定的組織形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形態既推進了社會的有序治理,又保證了社會充滿活力。首先,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功能為社會治理提供方向。黨的第一屬性是政治屬性、第一功能是政治功能。政治功能體現為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等多個方面,黨的政治功能能夠為社會治理提供方向、標準、價值觀,增強社會治理的內聚力和方向感。其次,中國共產黨以黨的服務功能推進社會有效運轉。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堅持走群眾路線是黨領導人民群眾的根本方法。黨通過服務人民群眾,解決人民群眾的利益問題,推進社會有效運轉。最後,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組織體系確保社會治理和諧有序。黨堅持「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工作」的原則,大力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社會轉型最為深刻的國家之一,面臨世所罕見的國內外矛盾與風險,然而中國社會始終保持了總體穩定,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共建共治共享這一社會治理主題,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比如,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覆蓋面,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等。在黨領導社會治理的實踐中,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的一條成功經驗。

相關焦點

  •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3) 新時代...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奮鬥。
  • ...文章: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必修課、看家本領。
  • 王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主要體現在:(1)擁有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中國共產黨,成為被歷史證明和人民公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力量。(2)擁有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礎和理想追求,成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科學指導思想。(3)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主體地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思想寶庫科學行動指南...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人民出版社共同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以下簡稱《基本問題》)一書的出版報告會,適逢其時,很有意義。這個報告會既是《基本問題》一書的出版報告會,又是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研討會。結合出版和學習《基本問題》一書,談幾點體會。
  • 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
    5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現代化問題,在深入思考中謀篇布局,以一大批力度大、要求高、舉措實的制度改革任務,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掌舵領航——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2020年10月26日,北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大幕開啟。  集全黨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藍圖,正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生動體現。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學理化
    編寫出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既是中央黨校的傳統優勢和做法,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三基本」系列教材的接續弘揚,也是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紮實舉措,深入推進理論研究和理論武裝,為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轉化,作出了獨到而重要的貢獻。
  • 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10) 新發展...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2020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是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順應人類發展大勢和時代潮流,契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問題,是引領新時代偉大實踐的科學指引。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這一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黨最為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指導思想。
  • 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我們既要學習領會其基本內容、理論體系、實踐要求,更要深刻把握其蘊含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鮮明的人民立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所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和堅決擁護,就因為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是「人民的理論」。
  •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實踐;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旗幟 作者簡介: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的旗幟和方向。
  • •愛國統一戰線】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
    1981年6月27日黨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關於宗教工作的方針政策,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  根據中央書記處的決定,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宗教事務局組織力量,對全國宗教的情況和問題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做了不少起草文件的前期工作。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宗教事務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為起草文件提供了有關宗教政策、宗教情況和宗教理論等方面的材料。
  •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毫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回顧我國憲法制度發展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鬥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和人民開闢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原標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地位的一個科學界定,也是我們黨第一次以「世紀」為尺度命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
    我們要不負人民重託、無愧歷史選擇,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鬥,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
  • 國史講堂:從新時代發展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樣,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生的歷史性巨變這個維度來談理論自信,更能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偉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
  • 何毅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地位的一個科學界定,也是我們黨第一次以「世紀」為尺度命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縱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用以上三個條件來衡量,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可以稱為「19世紀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理論為首創成果和基本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可以稱為「20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可以稱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
  • ...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書全面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重大思想和理論成果。這些成果體現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方面面,許多重大思想理論觀點具有原創性、時代性、針對性,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