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世佛
三世佛是指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和未來的彌勒佛。
無論在一些漢傳佛教寺院的大雄寶殿中,還是在藏傳佛教的藝術作品裡,我們都可以看到三世佛的造像。

一般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燃燈佛,右邊的是彌勒佛。這三世佛在佛教中具有頗高的地位,因為他們都是自己那個世的教主,所以不但在佛殿、藝術作品中有他們的單獨造像,即使在一些密宗本尊的藝術作品中也會有一些隱喻來暗示他們的存在。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在佛教來說屬於「賢劫」。在這個劫當中有1 000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佛。由於現在的教法仍然屬於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所以稱之為「現在佛」。當以後彌勒佛出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才稱為過去佛。
二、燃燈佛
燃燈佛梵文為Dipankara,意譯為錠光,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曾為釋迦還是菩薩的時候授記。
燃燈佛在佛教中,沒有發現有具體的獨立經典論述,只是散見於其他經論中。在龍樹的《大智度論》中說,當燃燈佛降生的時候,正值夜晚,但奇怪的是出生當時周圍一片光亮猶如白晝,由此父母給他起名字叫「燃燈」。燃燈有傳續佛法、照亮無明黑夜等佛法寓意。
燃燈佛的形象在藏傳佛教中,燃燈佛的一般形象為:面容沉著慈祥,透著睿智,顯得分外莊嚴。身穿裂裝,顯現出家比丘相,雙手結轉法輪印,表義宣講一切佛法。燃燈佛與釋迦牟尼佛、彌勒佛並稱為三世佛,許多寺院大殿內都並列供奉著三尊佛,一般居中的是現世釋迦牟尼佛,兩旁為過去世燃燈佛和未來世彌勒佛。
三、燃燈佛與釋迦牟尼佛的淵源
《修行本起經》中記載,在久遠劫以前,提和衛國有個國王,名叫燈盛。他在臨終前將國政囑託給太子燃燈。太子看破紅塵,又將國政讓給了他的弟弟,然後出家。這個太子成佛後便是燃燈佛。
一次,他在出遊四方時,遇到了一個梵志儒童,儒童以五莖蓮花貢獻給燃燈佛,並解開發髻鋪在泥路上,請佛踩過去,燃燈佛非常高興,於是授記他九十一劫後將會成佛。這個儒童便是釋迦牟尼佛
在《金剛經》中,我們同樣也會找到這個故事的依據。經中釋迦牟尼佛問他的大弟子須菩提:「你認為我以前在燃燈佛那裡得到授記,是真的得到了什麼秘密之法嗎?」這句話明顯透露了釋迦牟尼佛是燃燈佛的弟子。
燃燈佛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曾為釋迦菩薩授記。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中記載因為他降生時周圍一片光亮,猶如白晝,由此得名。燃燈有傳續佛法、照亮無明黑夜等佛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