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校長風採系列報導」胡金柱:以情育人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2020-12-06 在線閱點

通城縣沙堆中心學校校長、沙堆中學校長胡金柱,從教34年來,把道德與法治教學看作一門藝術,精雕細琢,堅持「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穫」,將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融入到學生的「三觀」之中,做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來到沙堆中學,胡金柱正圍繞「有追求的人」,給學生講解社交禮儀知識。今年51歲的胡金柱,自1986年參加教育工作,歷任天燈嶺完小、沙堆中心完小、沙堆中學校長,並任教道德與法治課程。

沙堆中心學校校長、沙堆中學校長 胡金柱: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一個高頻熱點課程,我覺得教書和育人之間,育人更重要,先育人再教書,育什麼樣的人,是我們學校,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當前要牢牢抓在手上的一個重要工作,思政課不僅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胡金柱的課堂上,總能聽到學生的歡聲笑語,作為一名行政管理人員,胡金柱堅持在教學一線,從手寫教案、作業到全批、檢測講評,及時、鼓勵學困生,備課做到精益求精,先閱讀教材與教參,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教學素材進行初備。

沙堆中學學生 孔子豪:我本來覺得道德與法治是枯燥無味的,但胡老師把它講得很生動,用美術、音樂、故事哪種類型去講,我覺得上胡老師的課非常有意思。

作為中心校長,又兼任沙堆中學校長,胡金柱本可以不任教學科。在今年剛開學時,在疫情防控、教學管理雙重責任下,胡金柱仍堅持帶課。

沙堆中學教導主任 吳亞軍:在今年開學的時候,8月31日晚上,胡金柱校長要我安排他帶七一班道德與法治,我說了兼任總支書記,又任沙堆中學的校長,任務、工作量,特別是在開學的時候比較繁忙,我勸他說你暫時不要任課,他說我作為校長,要帶頭來帶課。

很多校長已經脫離教學一線多年,這樣對於教學的實際情況已經不熟悉,但胡金柱堅持「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紮根教學一線,動態掌握學生學習、生活情況。

沙堆中心學校校長、沙堆中學校長 胡金柱:(去行政化)第一是把有限的、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用到了教學一線,減少了行政雜物。第二也鍛鍊了我們行政幹部,讓我們行政管理人員走進課堂,走上講臺,可以了解一線的教學情況,參與教研活動,更有利於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沙堆鎮中心學校成立了小學中心教研組,分學科分學段確定了教研課題,不同學段的教師根據研究課題,自選文本,深挖教材,精心設計,通過充足的準備和多次磨課,給教師們展現精彩紛呈的高質量教研示範課。

沙堆中心完小教師 盧娜:通過參加中心英語教研組本學期活動,在備課、磨課、示範課展示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解讀教材,如何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做好單元整合的教學設計。

除在學習上幫助學生,胡金柱還擔任了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沙堆鎮高衝村貧困戶鄭洪海,因家庭條件困難,胡金柱經常給予他經濟上的扶持。同時,會對這位「不愛聽話」的學生進行特別關照。

沙堆中學學生 鄭洪海:我在學校不是很聽話,胡老師也一直在輔導我,教導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我現在也在努力當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通城縣優秀校長、市級骨幹教師、市級常規教學先進工作、市級德育先進個人等榮譽,讓胡金柱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瑣碎繁雜的年級工作中,繼續學習與思考、探索與付出。

沙堆中心學校校長、沙堆中學校長 胡金柱:要求全體校長、行政人員進課堂、上講臺,12月份馬上開展全鎮的「向我看齊」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所有校長、行政人員必須上講臺去講課,讓所有的老師來聽、來評。

相關焦點

  • 溫暖引路人 | 鄧露明:想學生所想,做學生就業路上的引路人
    官微將繼續推出2020年【溫暖引路人】系列專欄,聚焦思想引領,展示師者風採。 【溫暖引路人】第六期 ,做學生就業路上的引路人
  • 做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時代楷模」曲建武走進南鐵院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4月17日訊 (通訊員 楊曉蕙 記者 袁濤)4月16日下午,「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曲建武走進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200多名教職工做了題為「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專題報告。
  • 對話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46萬導師 如何做好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人民網教育頻道約請多位大學書記校長,共同把脈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開啟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發展新圖景。 親其師,信其道。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導師既是研究生學術道路的指導者,也是價值觀塑造的引路人。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研究生導師隊伍?
  • 爭做「四有」好老師 當好學生引路人!一起讀讀這份倡議書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做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對「好老師」形象的準確描述,是對廣大教師的諄諄囑託和殷切期望。教師,以教書育人為本。一位好老師,要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做好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要成為青少年學生人生航船的優秀領航人。
  • 「最美高校輔導員」葉海燕: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畢業留校時葉海燕很困惑,究竟是留校任教還是從事學生輔導工作,導師、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先生鼓勵她說:「學生工作是非常非常值得做的,你可以把所學到的心理學的方法運用到工作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幫助他們成為幸福的進取者。」就這樣,她將「讓每個學生成為幸福的進取者」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 做學生發展成長的引路人——泰安一中舉行班主任論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侯海燕 通訊員 王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泰安一中獲悉,為總結期中考試情況、加強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業務水平,日前,學校以 " 做學生發展成長的引路人 " 為主題舉行班主任論壇。
  • 重慶郵電大學教授張毅:教學中的開路先鋒,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他既教書又育人,既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又關心學生成長成才。教學中,他善於「寓教於生活」,結合生活實例對知識和技術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解專業知識。善於將思政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專業課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張毅老師深得學生們的喜愛,師生們親切地稱他是「既講知識又愛講思想的老師」。
  • 雷雲: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雷云: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名師匯 | 李愛鳳:做推動學生成長的智慧教師
    名師匯 | 李愛鳳:做推動學生成長的智慧教師 2020-06-12 0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高校輔導員:做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同路人、開路人
    高校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同路人」;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10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 校長訪談|東營區弘文小學校長張志永: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區教育局推出《校長訪談》欄目,對東營區各校(園)長進行專訪,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東營區弘文小學是2019年7月成立的一所年輕的學校,張志永任校長。
  • 「四重奏」領銜三全育人「交響樂」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立足三全育人重要目標,把工作重心落實到學生群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根本工作上。學院領導班子積極參與班級和黨支部共建,共同研判學情發展,對新生、畢業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學生、後進生等特殊群體進行重點關注和個別輔導,引領學生黨員、學生骨幹、學生標兵等先進群體堅定信念、發揮作用,及時把握和處理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 【張桂梅的瞬間】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張桂梅的瞬間】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2020-04-17 0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做學生的「至親人」「同齡人」「引路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既然做人的工作,就得帶著感情,做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心上。
  • 【最美輔導員】黃暉:做紅色青春的引路人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的徵途中,他當青春的筆者、生活的記者,為學生成長書寫「奔跑日記」。  16年來,他一直在上好一堂課。「沐陽課堂」微信公眾號裡,他用千言萬語,千方百計為學生成長答疑解惑。沐語前行中,他讓學生成長有橋有光有窗還有海。  16年來,他一直努力建設育人工作室。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鍾麗:匠心築夢,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從教17載,鍾老師一直心懷教育理想,嚴謹治學、積極探索、關愛學生, 做學生築夢、追夢、圓夢的引路人。走近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不僅要有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和勤勉的教學態度,更重要的是永懷仁愛之心,關心愛護學生,把真誠貫穿在教書育人全過程。
  • 疫情下,河南19位中小學校長這樣談育人……
    河南中小學校長紛紛響應,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引導廣大師生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多種形式的班會活動,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上好與時代同步、社會同頻的思政大課 羅敏,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圍繞「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的內容和任務,按照「德育活動課程化」的思路,學校設計開展一系列德育課程。
  • 哈爾濱華德學院發揮「大思政」育人優勢 助力全員戰「疫」情
    自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學校創始人、校長顧德庫每天堅持用詩歌、短文宣傳引導、慰問、祝福師生校友及家屬,鼓勵大家增強信心、做好防護;要求全體幹部在加強自身防護和關愛家人的同時,主動向親友做好正向宣傳,主動關愛師生健康。「開學第一課」顧德庫校長以《凝聚力量抗擊疫情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題,為分布於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萬名師生主講思政大課。
  • 哈爾濱工業大學秦兵教授:做學生的帶路人、引路人、知心人!
    她說:「教師最高的榮譽不是自己站在領獎臺上,而是看到自己的學生站在領獎臺上。」她的學生說:「在實驗室的日子是最開心也是最充實的,因為有一位媽媽一樣的老師存在。」從教30年,紮根東北教書育人,她始終堅持「為師者先善其德」的育人理念,把師者之愛與家國情懷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裡。
  • ...育人平臺已走過二十個年頭,青年學生稱它是「託起夢想的彩虹橋」
    二十年來,成千上萬名學子參與到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臺中,從這裡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們親切地稱它為「託起夢想的彩虹橋」。「其次,『彩虹』彰顯著我們育人的初心,我們希望用彩虹般多彩的平臺,給青年學生提供多樣的可能性,幫助他們收穫出彩人生;同時,彩虹預示著陽光和希望,這意味著我們做思政育人的工作,要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引導他們成就更好的自己。」阮俊華說。二十年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