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遭遇疫情——「雙重大考」下的應城答卷

2020-12-14 騰訊網

2019年12月26日晚,一場4.9級地震突襲而來,應城大地為之一顫,波及楊嶺、陳河、黃灘等多個鄉鎮。雖無人員傷亡,但全市11個鄉鎮5166戶農房不同程度受損,其中C級危房219戶,D級危房120戶。

災情十萬火急,重建時不我待。應城市委、市政府聞令而動、科學處置,各項重建工作火速開展。然而,僅僅三個星期之後,一場更為危險、波及面更廣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應城。

面對地震、疫情的「雙重大考」,用全部的力氣,以必勝的信念與之戰鬥,是應城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68萬人民毅然應對、全力迎擊的唯一選擇。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疫」就此全面打響,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隨之按下「暫停鍵」。

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把落下的進度趕回來,

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有利形勢下,

近來,應城市只爭朝夕擂進度,

及時重啟災後重建工作,

以受損房屋重建修繕為重點的

各地建設齊頭並進,如火如荼。

保資金,困難家庭有底氣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籌措,是災後重建的基礎保障。

地震發生後,僅四天之內,應城市便出臺了《12·26地震災害受損農村居民住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方案從精準識別受災類別、認定救助對象、落實申報審批程序,到救助標準、資金保障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易於理解,便於操作。

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救助」的原則,應城市將房屋重建救助對象分為三類,一類對象主要包括分散供養的五保戶、孤兒戶;二類對象主要包括低保戶、困難優撫對象家庭,家庭成員中患大病或因災重大傷病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三類對象主要包括除一、二類對象以外的其它住房恢復重建存在困難的家庭。

▲陳河鎮谷楊村曾少平家的危房修繕得整齊敞亮

好鋼用在刀刃上,救助受災困難群眾,讓有限的救助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是應城市制定政策的重要考量。對此,方案明確規定,對受災前已經另外建有新住房或購買有住房的、有子女且子女經濟條件較好的受損住房戶,不納入救助對象範圍。

「符合救助政策的,經鑑定為C級的危房戶,根據一二三類分類對象,所需修繕資金超過4000元以上的,給予每戶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修繕資金;經鑑定為D級的危房戶,根據一二三類分類對象及家庭人口數,給予每戶1.5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重建資金。」應城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徐華平介紹救助資金發放政策時表示。

救助對象、標準明確了,救助資金跟上來。應城市鼎力支持各地災後重建,將救助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市財政及時撥付760萬元抗災救助資金,其中126.7萬元恢復重建啟動資金,春節前下撥到楊嶺、陳河、湯池、義和、黃灘、田店、天鵝、郎君、楊河、城北、四裡棚等11個鄉鎮。

「這個新房子有70平米,地震災害救助資金給21000元,危房改造補助給30000元,我自己只需再添萬把塊錢,就把房子蓋起來了,很快就能住進去,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啊。」4月5日,在陳河鎮炮竹村,正在忙碌的戶主陳雙清心情舒暢地聊著說。

這是應城市災後重建的一幕掠影。本次地震災害主要表現為房屋受損,其中又以陳河鎮受災最為嚴重。應城市核定符合救助條件的C級、D級危房重建修繕戶共有158戶,僅陳河鎮就佔了100戶。災情嚴重,陳河鎮從一開始就把災後重建掛在心上,抓在手上。

「重建資金不能坐等上級下撥,我們鎮也積極想辦法,採取『鎮裡撥一點,工作隊扶一點,村裡幫一點,親朋好友助一點』等多種方式籌措到40多萬元,再加上市裡劃撥的60多萬元救助資金,100多萬元資金能夠有力支持重建工作。」談及災後重建資金如何籌措時,陳河鎮鎮長宋毅熟稔地說。

同時,為了確保救助資金用在實處,全市統一按重建或修繕工程進度撥款,農戶與鎮籤訂承諾書,開工時先撥付一半資金到戶,工程完工,經鄉鎮、市住建部門驗收合格後,再撥付另一半。

▲楊嶺鎮潘集社區雷華蘭與鎮、村籤訂危房修繕承諾書

「疫」後復工復產,解決受災群眾住房是大事,片刻不能再耽擱。趁著天氣晴好,受損房屋重建修繕工作正在快速穩步推進。目前,符合救助政策的158家危房戶,已重建修繕完工91戶,正在施工34戶,其餘的也將馬上啟動。5月底前,全市災後重建工作將全部完成。

保質量,專業技術強支撐

工程質量,百年大計。

災後重建伊始,應城市住建局就出臺了操作性強的《災後重建房屋質量安全施工技術細則》,第一時間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鑑定出339戶C級、D級危房。再經過戶報、村評、鎮審、市定等各環節,158戶受損房屋為唯一住房的困難家庭符合發放救助資金政策。

楊嶺鎮楊嶺居委會賀德華家的房屋嚴重受損,需要重建。按照政策規定的救助標準,只能給予70平米兩居室的救助支持,但他有一兒一女,兒女年齡也都十幾歲了,若是建造兩居室,一家四口又不便居住。對此,楊嶺鎮決定按80平米三室給予其設計支持,但救助資金標準嚴格按照70平米的政策規定執行,給予其災後重建救助資金21000元。

▲楊嶺鎮楊嶺居委會賀德華家的重建房基本完工

適當靈活實際是對民生最大的支持,對基層困難群眾最大的溫暖。

正是考慮各種實際情況,應城市住建部門提供9種不同類型的重建施工圖紙供受災群眾參考使用。同時,派出5名專業技術人員分片區進行修繕指導,給予在戶型、結構、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技術支持。

「地震後,我家的三層樓房多處炸裂,成了危房,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拆掉了最上面一層,內部添加了壘牆,外部也添加了受力支撐。不光有人給免費指導,還有補助資金2000元,政策好得很,房屋結實了住著也踏實。」陳河鎮南街村68歲的老漢趙柴榮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陳河鎮南街村趙柴榮家的危房已加固修繕一新

「我們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主要就是從受力角度對房屋結構安全進行技術分析,並提出合理化的改造維修方案,確保修繕後的房屋安全質量過得硬。」應城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站長郭志軍說。

保穩定,解決困難快又準

地震來襲,正值寒冬,禦寒物資救助必不可少。

應城市應急管理局第一時間便向省應急管理廳申請了4000件棉衣棉被等物資,迅速將救災物資發放到生活困難的受災群眾。

此外,應城市還迅速下撥310萬元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到各鄉鎮,對因災生活困難的群眾和其他生活困難群眾一併給予救助。

「我們鎮核定生活困難群眾260多戶,已按公開規範流程審定,全部將16萬元生活救助資金發放到位。」黃灘鎮黨委書記祁亞雄說。

▲黃灘鎮給地震受災群眾、生活困難群眾發放救助金

地震受災,房屋受損,雖沒有人員傷亡,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當時正值寒冬,受損嚴重的房屋不宜再住人,應城市各受災鄉鎮迅速動員危房戶趕緊有序撤離。

「我們主要通過引導危房戶投親靠友、藉助本村村民閒置空房或村集體房屋等方式,將D級危房戶全部搬出撤離,並設置警戒線、張貼警示標誌,春節前均已妥善轉移安置。」楊嶺鎮黨委書記周軍說。

災後重建,維修改造佔大頭,原址重建一部分,還有一小部分受災群眾有異地選址新建的需求。陳河鎮對於異地選址重建的農戶,安排鎮國土所技術人員免費選址勘測,邀請市級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指導,全方位保證新建房屋安全。同時還檢查督導施工人員佩戴口罩等,做到抗疫、施工「兩手抓、兩不誤」,確保社會穩定大局。

群眾生命大於天,須臾不可馬虎。

在保安全保穩定保發展上,

應城市、鎮、村三級

努力交出地震應急處置和災後重建高分答卷。

來源:湖北日報、應城市政府網

編輯:徐勤

責編:餘珊

大家都在看

相關焦點

  • 災後重建,萬龍山鄉新容逐現
    放眼望去,地裡滿是綠油油的,辣椒、豆角、絲瓜競相爭豔,魚塘裡魚兒遊來遊去,漂流景點、酒店遊人如織,河道、交通井然有序,農民生產生活、農田灌溉恢復正常……也許你想像不到,在20天前,這裡遭遇了一場巨大的洪澇災害,眼下不僅恢復了往常的生活,更是充滿了勃勃生機。
  • 疫情大考 天津交出無愧答卷——六集大型專題片《大考》解說詞(上篇)
    張立攝&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由天津市委宣傳部、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海河傳媒中心電視新聞中心承制的六集大型專題片《大考》,在天津衛視以及津雲新媒體播出後,各界反響強烈。
  • 潼南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災後重建工作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李揚)近日,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8·16」洪災災後重建工作,實地了解當地災後重建工作進展情況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委員們先後視察了上和鎮石鏡村碼頭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石鏡村損毀護坡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濱江路堤防人行便道護欄災後修復項目,了解當地重建規劃、生產自救工作等進展情況,並積極為當地災後恢復重建建言獻策。
  • 蘇彥君在石坊鎮堡子壩鎮檢查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11月18日,縣委書記蘇彥君在石坊鎮、堡子壩鎮檢查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災後恢復重建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切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縣委副書記陳軍,政府副縣長袁蓓分別一同檢查指導。
  • 人民是「疫情大考」的主考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大考必有考官,無數事實證明,每次大考的主考官都是人民。人民是歷史的主考官,這是馬克思主義人民歷史觀的邏輯必然。
  • 上周多地主官研討部署防汛抗洪和災後重建工作
    16日,赴鄱陽縣西河東聯圩檢查督導抗洪搶險工作;在謝家灘鎮調研集鎮和農業農村受災情況,檢查指導災後重建、衛生防疫和恢復生產工作。  17日,主持召開災後重建工作部署會,調度搶險救災、災情評估和災後重建工作進展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災後重建工作。
  • 瓜地馬拉2021年颶風災後重建內容確定 預算13億格查爾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1日,瓜地馬拉確定了2021年災後重建工作的內容和預算。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寫一份災後重建調研報告提綱
    震後24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震後27天,國務院頒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所有災區基層黨員幹部,同樣經歷家園破碎的苦楚,同樣承受痛失親人的悲傷,都是「五加二」「白加黑」,他們用自己的堅守,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災區群眾傳遞著信心與希望。
  • 吳維強到白雀寺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和災後重建工作
    8月30日,略陽縣委書記吳維強一行到白雀寺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和災後重建工作。 在白雀寺鎮青白石村,吳維強看望慰問了受災群眾,實地查看道路房屋受損,農作物受災等情況,了解防汛防災責任落實及相關保障工作情況。
  • 屠海鳴:「疫情大考」展現中國力量
    「疫情大考」展現中國力量——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嚴峻考驗。對於這次「疫情大考」中的「中國答卷」,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紛紛點讚。「疫情面前,我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交出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答卷,展現中國的力量。」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說。
  • 維冠大樓一夜夷平 揭開臺灣地震災後重建序幕(圖)
    維冠大樓一夜夷平 揭開臺灣地震災後重建序幕(圖) 2016-02-15 09:01: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臺南震災後10天,重新迎來車水馬龍的永大路,今早將為災後重建的步伐揭開序幕。  與地方同步展開重建的臺當局「行政院」,昨召開「0206震災優先處置事項研商會議」,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將動用特別統籌分配款200億元(新臺幣,下同),以及921震災重建基金會50億元。  維冠金龍大樓倒塌,橫躺在永大路,平日車來熙攘的永大路交通也為之中斷。
  • 趙少蓮到長江幹支堤、株林鎮檢查防汛抗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7月17日,縣委書記、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趙少蓮先後到長江幹支堤、株林鎮檢查防汛抗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她強調,要堅決反麻痺鬆懈,反經驗主義,緊盯險工險段和重點區域,切實把「66533」和「清、巡、備、搶」四字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各類風險隱患早發現、早處置,確保長江幹支堤安全度汛;要統籌防汛抗災和災後重建,努力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限度。縣委副書記、江堤防汛指揮部指揮長肖紅軍參加江堤防汛抗災檢查。
  • 鍾經文:「新冠」大考——治國理政能力的出色答卷
    若干年後,當我們回望邁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的中國與世界,會看到——人類奮力前行的腳步,被一種只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新型冠狀病毒驟然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在經歷了不平凡的歷程後,中國攀過了疫情防控最險最難的那段懸崖峭壁,生產生活重新開始,國家發展重入正軌;世界在與中國的守望相助中深化著命運共同體共識,也終將戰勝疫情這個威脅全人類健康安危的「魔鬼」。
  • 「我看見了陽光下的應城,真的很美!」
    東北網3月4日訊(記者 付巍)陽光下的應城,馬路乾淨整潔,道路兩旁是鬱鬱蔥蔥的大葉綠植,還有盛開的或粉或紅的花朵。醫護人員乘坐的專用大客車在經過各防疫崗哨時,在崗的志願者都會筆直站立,行注目禮,表達對援助醫療隊的敬意。
  • 面對大疫大汛、大戰大考 2020年四川內江交出11張答卷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沱江內江段迎來39年最大洪峰、脫貧攻堅迎來決戰時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切機遇與挑戰都與「成渝之心」內江息息相關。
  • 應城
    據悉,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後,應城市通過考評驗收,於7月20日啟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當月28日,應城市歡樂國際影城也恢復對外放映。  從9月3日起,應城市廣場電影全面「回歸」,發揮宣傳、娛樂作用,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 保持戰時狀態 使出超常之力 為疫後重振災後重建提供堅強水利保障
    保持戰時狀態 使出超常之力 為疫後重振災後重建提供堅強水利保障
  • 「5.12」後記憶:我的災後重建故事
    映秀漩口中學地震遺址我是地震後的5月9日走進震中映秀的,我不是去旅遊,而是去參加災後重建。在那片滿目瘡痍、百廢待新的土地上,我呆了整整三年。我們當時承建的是映秀到汶川高速公路一標段和映秀到臥龍二級公路一標段,駐地分別在映秀的岷江兩岸。
  • 我州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暨丹巴縣「6·17」災後恢復重建項目...
    康巴傳媒( 記者 蘭色拉姆 文/圖)昨(14)日我州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丹巴縣「6·17」災後恢復重建項目開工儀式在丹巴縣墨爾多山鎮紅五月村舉行劉吉祥在致辭中指出,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丹巴縣「6·17」山洪泥石流搶險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省州領導多次批示,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多次研究,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群眾生產生活,科學開展救災工作,精心謀劃災後重建。
  • 戰天鬥地建家園——我市打好災後重建主動仗紀實
    重建!重建!水退一寸,人進一尺,戰天鬥地開展災後恢復重建,眾志成城建設家園。搶:聞汛而動,搶險排險暴雨如注,山洪咆哮,江河洶湧!從山區到沿江,從城鎮到鄉村,道路交通、江河水庫、通信供電、供水排水……險象環生,頻頻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