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記者田皓雪子報導】12月7日,為慶賀英國翻譯家韓斌女士(Nicky Harman)榮獲第14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在中國駐英國使館文化處支持下,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和光華書店舉辦線上慶祝會。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於芃、文化處一等秘書馬蕾、作家嚴歌苓夫婦、虹影、梁鴻、魯敏、孫一聖、薛欣然、朱曉聞,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前全球執行長潘仕勳(Stephen Bourne)等中英文化出版界近40人參加。活動由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出版人王英、市場部總監Daniel Li和光華書店經理Vivian Ni主持。
圖為線上慶祝活動現場。(圖片來源:線上會議截圖)
馬蕾向中外嘉賓們介紹,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設立於2005年,是中國政府面向海外設立的出版最高獎項,授予在介紹中國、推廣中華文化和中國出版物等方面貢獻突出的外國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此前,該獎項已成功舉辦13屆,評出了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等53個國家的138位獲獎人,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品牌活動和有效手段。
今年,在中國駐英國使館推薦下,經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評委會評選,英國翻譯家韓斌榮獲這一獎項。因疫情原因,本屆頒獎儀式將於12月18日在網上舉辦。
於芃公參在致辭中代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向韓斌表示由衷祝賀。他說,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今年已是第十四屆,迄今為止,潘仕勳(Stephen Bourne), 喬·路斯比(JoLusby),理察·察金(Richard Chai-kin),保羅·懷特(Paul White), 米歐敏(OliviaMilburn)和韓斌6位英國文化界人士獲此殊榮,他們為中英和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鑑作出了突出貢獻,實至名歸。於芃對韓斌為促進中英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傑出成績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韓斌的出色工作使優秀的中國作家為英國讀者所熟識和接受,並期待有更多中英文化界人士積極投身到促進中英文化交流的事業中,共同譜寫中英文化交流互鑑的新篇章。
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高級編輯蘭大衛(David Lammie)向大家介紹,韓斌是中譯英的專職翻譯家,專門從事研究當代小說、紀實文學和詩歌的翻譯工作。曾在利茲大學學習中文的她在197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除翻譯外,韓斌還向英語讀者介紹當代中國文學,同時她還是非營利組織「紙託邦」的創始人之一(該組織以推廣中國當代文學為重要宗旨)。2000年,在韓斌的幫助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設立翻譯理論學碩士學位,韓斌還曾於2014-2017年間擔任英國翻譯協會(作者協會)的聯合主席。從虹影的《K》開始,韓斌翻譯過的作者包括賈平凹、韓東、嚴歌苓、蘇童、顏歌等。她翻譯的作品也贏得過眾多獎項,包括2015年茅臺杯人民文學中英文翻譯獎;並憑藉翻譯賈平凹的《倒流河》獲得2013年中國國際翻譯大賽中翻英一等獎。
當天的慶祝活動上,賈平凹在祝賀視頻中評價韓斌為「傑出、卓越的翻譯家」,並回憶起兩人一起為了翻譯作品到陝西高原的歲月,他說韓斌對工作「不辭辛勞,懷有極大地熱情,知識淵博,為人也好」,他還說,「雖然我不懂外文,但是看過(韓斌)翻譯的人都說翻譯地非常好,我非常敬佩」。
作家韓東提到,《紮根》一書的翻譯是韓斌在完全沒有出版社邀約的情況下主動聯繫、親自找了很多出版社才得以出版。因此韓斌對他「不僅有一個譯者的責任,也有一份讀者和知己的情誼在裡面」,令他「非常感動」。
潘仕勳曾是第五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之一,當天他特意穿著唐裝,為今年獲此殊榮的韓斌慶賀。曾任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全球執行長的潘仕勳,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他比大多數西方人更加了解多元文化差異,也非常喜愛中國。他很讚賞韓斌致力於將中國當代文學翻譯給西方讀者,「中國的發展令人驚嘆」,他說,「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融入中國這個大社區,這也是翻譯家、出版人等價值所在」。
作家虹影、梁鴻、魯敏、孫一聖、薛欣然、朱曉聞和潘仕勳等嘉賓,在活動中分別發言祝賀韓斌獲獎。魯敏表示,韓斌在選擇翻譯作品上一直保持著獨立的文學審美眼光。另外,蘇童、嚴歌苓、饒樂增、徐則臣、顏歌等作家及文化出版界人士也紛紛發來祝賀視頻或訊息。
韓斌對中英文化出版界眾多好友能在線上相聚表示十分驚喜和感動,她說:「我無法表達我的感謝,沒想到竟然能見到這麼多朋友」。她對自己獲得這個獎項感到榮幸,並幽默地表示「我不會退休,會一直翻譯下去的」。
主辦方在最後特別感謝了韓斌的先生BrianHeatley、賈平凹的助手馬莉以及廣西師範大學上海分部的肖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