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示範課學生作品展示No.9|《金剛川》:多聲部下的抗美援朝...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19級文藝學 孫勇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票房已經突破十億。成為今年繼《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之後第四部票房破十億的影片,也是中國電影史第78部破十億電影。作為一部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獻禮片,影片講述了1953年間,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橋,以血肉之軀頑強地修橋渡江的英勇事跡。2020年8月初開機,10月底上映,《金剛川》是在一種分秒必爭的時間緊迫中上映的,這種臨危受命、迎難而上的拍攝背景,與電影內容形成了完美的呼應,無論是志願將士們還是電影工作者們,都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正如電影所說,「創造不可能就是中國人的武器」!

為了能趕上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紀念日,政府相關部門3月份確立《金剛川》項目,電影的拍攝周期只有3個月,同時也處在電影產業經歷疫情逐步復甦重啟的重要節點,《金剛川》所承載的產業意義可謂非同一般,但時間的緊迫也逼迫著導演們解鎖了新型合作方式,造就了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為中國電影提供一種可借鑑的模式,影片按時且高質的完成也成為英勇頑強、奮勇擔當的抗美援朝精神的縮影。

《金剛川》的最大製作特點就是三個導演分別用三個聲部來講述同一個戰爭片段。導演郭帆負責美軍飛行員的聲部;導演路陽執導大部隊中一個小士兵的聲部;導演管虎拍攝炮手的聲部。正是懷著對長眠英雄烈士們的敬畏之心,懷著對歷史理性的赤誠之心,導演們才共同打造出了這一部充滿了歷史與人文張力的,中國戰爭片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在人與戰爭的關係中,影片運用了正——反——合的多聲部手法,既表現了歷史的深度,又充分肯定了人性。《金剛川》的導演們既堅持著歷史真實的價值理想,又守望著人文關懷的綠洲,戲裡戲外無不體現著如抗美援朝志願將士一般的團結協作的人性力量。憑藉「大背景小敘事」的共情敘事手法,三大導演在合作中各展所長,影片拍攝過程共集結演員1174人,劇組工作人員2479人,特效人員2600人,後期人員1302人。最終,《金剛川》的成片鏡頭數量定格為1249個。

近年裡,出現了很多要趕上特定檔期的獻禮題材電影,因此多個導演並行拍攝的手法被經常使用,如《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還有兩部抗疫題材劇集《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分頭聚焦著不同的原型人物和真實事件。但《金剛川》與此不同,並非把同一主題下彼此獨立的情節聯繫在一起,而是對同一情境的反覆講述,是將同一時間線裡的視角拆分,是圍繞同一現場展開的不同理解方式的拼合,所以《金剛川》在敘事手法上屬於多聲部電影。

多聲部電影如《羅生門》、《撞車》、《敦刻爾克》等都在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多聲部電影是對同一情境的反覆講述,是將同一時間線裡的視角拆分,是圍繞同一現場展開的不同理解方式的拼合,是委託不同的當事人,把他們共同見證的一切各自講述一遍。《金剛川》的四個段落,剛好是過橋、炸橋、守橋和架橋的拼合,影片將散點敘事與焦點敘事相結合,將特寫敘事和總結敘事融合運用,採用了多重敘事的非線性表現手法,利用多聲部來立體地呈現了同一人物在不同視角下奉獻祖國的革命精神。影片中存在諸多細節,在第一個聲部中一閃而過而導致觀眾無法捕捉到準確信息,但在第二個、第三個聲部完全展現之後,觀眾才會在為導演們的精妙手法感到顫慄的同時也如醍醐灌頂般迅速將記憶進行連接與拼合。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敘事手法,猶如將觀眾置於一張巨大且立體的網中,在導演們穿針引線鋪墊中,將一張編織起來的完整的網呈現於觀眾面前。等觀眾跟著這些不同的聲部把同一戰爭片段走過三遍後,情感瞬間得到三重疊加,在其一身雞皮疙瘩的同時,瞬間領悟出導演們的匠心獨運,同時也將自身融入到歷史當中,親身感受抗美援朝戰爭中各個人物的心路歷程。

管虎的「老炮兒」精神影響了一代人,郭帆靠中國力量「守護地球」,路陽則使觀眾重燃「俠之魂」,這三位導演在《金剛川》的片場相遇,必然也為影片注入了「中國精神」。其實,在觀影結束之後還有一個未解的疑問,那就是除了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的共同執導,田羽生導演也負責了《我們和金剛川》紀錄片的拍攝,為影片創作過程留下珍貴記錄,未來也會上映或者上線,同樣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資土學院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示範課活動
    9月30日下午,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在採礦學館227室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示範課活動,土木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康玉梅副教授應邀為學院青年教師作課程思政示範教學康玉梅以東北大學第二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為範例,綜合運用「港珠澳大橋」等大國工程案例,從「荷載的確定」「結構的力學分析」「結構的承載力計算、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
  • 青科大學生王嘉晨參演抗美援朝獻禮片《金剛川》
    青科大學生王嘉晨參演抗美援朝獻禮片《金剛川》 2020-10-25 1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挖掘並發揮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管理幹部等育人作用,調動每一位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聚焦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能力。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在本科生、研究生培養中分層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群建設,重點把握專業必修課,高度重視專業選修課,構建校院兩級示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思政研討和公開示範課制度,各教學單位結合學科及專業課程特點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甄選融入課程教學的思政元素,深入研討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及時總結成效和經驗,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集中建設一批典型示範課。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課程思政」怎麼做?看浙旅院如何打造育人精品
    課程以前導課程《動物雕塑》《計算機輔助設計》《青瓷設計》《木雕》等為基礎,在夯實技能的前提下融入文化元素,以香器設計為載體,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升勞動職業素養。學院的教學能手、科研達人、青年骨幹、資深教師紛紛主動展示優秀的教學、科研案例,推廣課程思政優秀建設經驗。學院還積極「引進來」,邀請校內外優秀教師和行業專家,以專題輔導,教學觀摩等形式,加強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目標及原則的理解,指導教師科學有效地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 「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陶瓷藝術、木雕雕刻模塊以大師領銜、導師指導、行業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寫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教研室主任王冠說。 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評價制度是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關鍵。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研究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點的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如在學院平臺課中推出《職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等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課程。
  • 北京科技大學《大國鋼鐵》課程開講—新聞—科學網
    該課程包括「中國鋼鐵強國之路」「鋼鐵搖籃之鋼鐵棟梁」「科技貢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綠色發展」「未來夢工廠」等8個章節,帶領學生縱觀我國鋼鐵工業強國之路,體察現代鋼鐵產業新發展,展望未來鋼鐵夢工廠。
  • 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表示,學校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組織召開「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就是希望匯聚更多的力量,聚焦課程思政主題,共話立德樹人,為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愛國主義情懷、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財經時代新人攜手同行、共同努力。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課程思政是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創新和實踐創新。從發展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深化和拓展。課程思政要求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從理論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教育理念的發展。
  • 院士領銜,北科大面向全校學生開講《大國鋼鐵》
    4月23日,北科大全新打造的《大國鋼鐵》課程正式開講,該課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攜眾多知名專家主講,全校學生不限專業、年級均可選修。這是北科大「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嘗試之一,將向大學生展示我國鋼鐵工業強國之路。
  • 南信大物理課堂巧做加法 打造課程思政「金課」
    為落實學校課程思政「九個一」工程,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團隊積極組織「課程思政」研討,聚焦課程教學大綱修訂、教學設計編寫,努力實現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被選為學校首批「課程思政」示範課。
  • 依託融媒體教學診改平臺 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二、實施時間  此平臺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來,藉助校情分析和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兩大平臺,對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月度診改與年度診改,對課程思政教學實施周診改與學期診改。依靠網絡平臺開展課程思政質量評價的新模式,很好的實現了對課程思政的實時監控和有效反饋,打破了原有線下課程思政質量監控評價的滯後性。
  • 西安翻譯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報告
    馮婷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外延兩方面講述了為什麼要課程思政;從知識傳遞、能力培養、價值引領三個方面講述了課程思政的舉措;從尋找合作老師、尋找合作知識點兩方面談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融合途徑的設想;從能不能從簡單案例上升、能不能形成邏輯體系、能不能挖掘出思政元素、能不能自然融合、能不能升華課程價值五個方面對課程思政進行了展望。
  • 《金剛川》領銜,系列抗美援朝大片近期公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多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將於近期上映,除了主演陣容強大的《金剛川》,電影《最可愛的人《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宣布將於近期全國公映。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
    農學類專業則強調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等。  「課程思政建設要深度浸潤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在保證專業教學水準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使價值塑造內生為課程教學中有機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福利】抗美援朝的精神是什麼?這就請你看《金剛川》!
    講述「抗美援朝」故事的影片不少,從名留影史的《上甘嶺》《英雄兒女》,再到近兩年的《我的戰爭》,都不約而同地展示了這場戰爭中的「正面戰場」。《金剛川》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並未重點描述「金城戰役」這場悲壯戰役,而是將故事的重心往「戰爭後方」轉移,講述了在金剛川上,為了保證軍資運輸暢通,用生命修築橋梁的工兵團的故事——或許他們沒有和敵人進行正面廝殺,但是他們在修橋、護橋的過程中,展示出的仍舊是無畏的勇氣與鋼鐵般的意志。
  • 走進「課程思政」的春天裡
    東北大學黨委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門力量、設定工作專項、開展專題調研、進行反覆論證,對「課程思政」建設內涵、進展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對建設取向、安排部署統籌規劃,上下聯動確保「課程思政」建設系統化開展,精準施策助力「課程思政」科學性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集成創新,沒有太多可供參考的建設標準和成熟模式。
  • 新聞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析——以《媒介倫理與法規》課程為例
    如果說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工程,那麼其設計者和建造者則是教師。只有腦子裡念念不忘這個工程,才會有激情和設計靈感,才有可能設計出精彩的建設方案;只有心裡裝著這個工程,才能以工匠精神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地建造出優質作品。教師只有將課程思政的種子牢牢植入心田,才會在教學設計中「煞費苦心」,才會在教學過程中有真情實感並兢兢業業地完成教學任務。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會議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在致辭中表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2020年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議剛剛召開不久,全國30多所財經類高校主要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能夠齊聚北京,共同探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發展,攜手謀劃課程思政建設,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抓落實的擔當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