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的光環抵擋不住它的鋒芒
布朗山響噹噹的二當家
澀盡七分香,苦退十日甜
——老曼峨
即使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戀!待你化繭成蝶的日子。
是的,無墨記尋茶小分隊朝著老曼峨出發了。
聖光下的佛寺,令人頓生肅靜之意
在布朗山,老班章把「豪」展現得淋漓盡致;老曼峨則多了些異域的神秘感。這份神秘,來源於當地的佛教文化。
老曼娥寨子的歷史已經有1400多年了,這裡的人信仰小乘佛教。
走進老曼峨大門,寨子裡的寺廟極為顯眼。在茶農帶領下,我們一行人前往寨子裡的緬寺參觀。
走進緬寺,環境幽雅,緬寺建築有東南亞風格,氣勢恢宏、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令人頓生肅靜之意。
茶農告訴我們,寨子的佛寺,都是依靠他們自願捐資修建的。
佛寺裡的僧人平日的吃住,基本是寨子裡的的人在供應。
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基本都會自發的往寺廟裡送去。
每個村民家中的男孩從小都要出家兩年。這是一種世代流傳的信仰。出家兩年以後可自由選擇繼續留在寺廟,資深者晉身為佛爺,而回歸社會的可以還俗娶媳婦。
寨子周邊即是古茶園,苦茶多於甜茶
布朗山中最大的「濮人茶園」就在老曼峨,現今保存下來的老曼峨古茶園面積大約3205畝。
從茶農家出來三步一茶樹,五步一茶園。寨子周圍的山坡上,全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入眼處,儘是綠色海洋。
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空間的逼仄,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人的心情總是愉悅舒暢的。
老曼峨有甜茶和苦茶之分
老曼峨苦茶的滋味奇苦銳利,湯感厚重,澀味淡;甜茶則清苦,似柔和細膩的女子,更易於被更多人接受。
茶農介紹,老曼峨甜茶分布在古茶園裡,東一顆,西一顆,只有自家主人才能分清哪棵是甜茶。
如果產50公斤苦茶,可能只有1公斤的古樹甜茶。
考慮到經濟價值,最近幾年當地的茶農從別的地方移栽了很多甜茶樹,由於種植的晚,甜茶基本上只是十幾年的小樹。
跟著茶農來到茶王樹所在的茶園,這片茶園裡古茶樹大多在500--1000年以上,茶樹直徑超過40釐米的十分多。
一棵棵古茶樹長得盤根錯節,虯勁多枝,有的高達10多公尺,摘茶需用竹梯和木樁搭靠採摘。
以苦出名,因苦小眾,一口別致的苦,千迴百轉
從茶園回到茶農家已是正午,吃飯豐盛的午飯後。茶農拿出老曼峨古樹茶頭春邀請我們品嘗。
幹茶芽頭粗壯,肥碩,白毫滿批,宛若「白富美」。
開湯一刻,茶香「噴」的撲過來,縈繞周身,極具衝擊力,茶湯入口後苦底步步緊逼。
但它能給你1分苦,註定還你10分甜,這是老曼峨的的姿態!
實話,老曼峨入口時的苦真的讓人有些上頭,但它的苦,又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化在嘴巴。
論其香、韻、體感,絕對不輸老班章。
剛接觸普洱茶的新茶客來說,老曼峨的苦茶絕對是對味蕾的巔峰挑戰,所以建議時以甜茶入門,層層遞進,最後再嘗試苦茶。
無墨記2020茶山行程預告
無墨記2020茶山行第5站:景邁
尋茶小分隊帶你走進仙氣飄飄的景邁古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