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無墨記春茶茶山行,第4站,老曼峨,人在山中走,茶在苦中樂

2020-12-18 無墨記古茶

老班章的光環抵擋不住它的鋒芒

布朗山響噹噹的二當家

澀盡七分香,苦退十日甜

——老曼峨

即使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戀!待你化繭成蝶的日子

是的,無墨記尋茶小分隊朝著老曼峨出發了。

老曼峨村

聖光下的佛寺,令人頓生肅靜之意

在布朗山,老班章把「豪」展現得淋漓盡致;老曼峨則多了些異域的神秘感。這份神秘,來源於當地的佛教文化。

老曼娥寨子的歷史已經有1400多年了,這裡的人信仰小乘佛教。

老曼峨緬寺

走進老曼峨大門,寨子裡的寺廟極為顯眼。在茶農帶領下,我們一行人前往寨子裡的緬寺參觀。

走進緬寺,環境幽雅,緬寺建築有東南亞風格,氣勢恢宏、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令人頓生肅靜之意。

茶農告訴我們,寨子的佛寺,都是依靠他們自願捐資修建的。

佛寺裡的僧人平日的吃住,基本是寨子裡的的人在供應。

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基本都會自發的往寺廟裡送去。

每個村民家中的男孩從小都要出家兩年。這是一種世代流傳的信仰。出家兩年以後可自由選擇繼續留在寺廟,資深者晉身為佛爺,而回歸社會的可以還俗娶媳婦。

寨子周邊即是古茶園,苦茶多於甜茶

布朗山中最大的「濮人茶園」就在老曼峨,現今保存下來的老曼峨古茶園面積大約3205畝。

從茶農家出來三步一茶樹,五步一茶園。寨子周圍的山坡上,全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入眼處,儘是綠色海洋。

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空間的逼仄,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人的心情總是愉悅舒暢的。

老曼峨有甜茶和苦茶之分

老曼峨苦茶的滋味奇苦銳利,湯感厚重,澀味淡;甜茶則清苦,似柔和細膩的女子,更易於被更多人接受。

茶農介紹,老曼峨甜茶分布在古茶園裡,東一顆,西一顆,只有自家主人才能分清哪棵是甜茶。

如果產50公斤苦茶,可能只有1公斤的古樹甜茶。

考慮到經濟價值,最近幾年當地的茶農從別的地方移栽了很多甜茶樹,由於種植的晚,甜茶基本上只是十幾年的小樹。

老曼峨隨處可見的古樹茶

跟著茶農來到茶王樹所在的茶園,這片茶園裡古茶樹大多在500--1000年以上,茶樹直徑超過40釐米的十分多。

老曼峨茶王樹

一棵棵古茶樹長得盤根錯節,虯勁多枝,有的高達10多公尺,摘茶需用竹梯和木樁搭靠採摘。

以苦出名,因苦小眾,一口別致的苦,千迴百轉

從茶園回到茶農家已是正午,吃飯豐盛的午飯後。茶農拿出老曼峨古樹茶頭春邀請我們品嘗。

幹茶芽頭粗壯,肥碩,白毫滿批,宛若「白富美」。

開湯一刻,茶香「噴」的撲過來,縈繞周身,極具衝擊力,茶湯入口後苦底步步緊逼。

但它能給你1分苦,註定還你10分甜,這是老曼峨的的姿態!

實話,老曼峨入口時的苦真的讓人有些上頭,但它的苦,又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化在嘴巴。

論其香、韻、體感,絕對不輸老班章。

剛接觸普洱茶的新茶客來說,老曼峨的苦茶絕對是對味蕾的巔峰挑戰,所以建議時以甜茶入門,層層遞進,最後再嘗試苦茶。

無墨記2020茶山行程預告

無墨記2020茶山行第5站:景邁

尋茶小分隊帶你走進仙氣飄飄的景邁古茶園!

相關焦點

  • 茶友說04期,天賦一品老曼峨,真心可期
    2019秋 書呆子茶山行為了讓茶友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老曼峨之味,誠邀茶友免費品飲2020天賦一品老曼峨。我有老曼峨,你有故事嗎品鑑報告1品鑑茶友:泥泥(來自書呆子微贊論壇)品鑑茶品:2020天賦一品·老曼峨報告內容:幹茶呈方塊,條索粗壯虯扎
  • 百裡遙《2019老曼峨》∣苦意深刻,甜在喉頭,喝過念念不忘
    老曼峨,以苦而聞名。老曼峨本地茶樹,分苦茶/甜茶2種。苦茶純料,苦感較強,讓人印象深刻。甜茶純料,甘甜爽口,回甘甜在喉頭。2019年,天氣原因,茶葉整體產量減少。老曼峨秋茶發芽較少,苦茶/甜茶樹種混採制作。如果普洱缺少驚喜,一杯老曼峨再合適不過!
  • 2020茶山行日記1:烈日下的曼松、倚邦,充斥著曲折不撓的生命力
    待我們前往山中看茶樹的生長情況,得知車子可以開三分之二的路時,不得不感嘆修路的重要性。雖然還是山路,但拓寬後就顯得不那麼的吃力。02紫紅色磚形壤上的茶樹,因為乾旱茶芽難發曼松茶的主產區包括王子山和背陰山,這次南茗佳人2020年春茶茶山行小分隊前往的是王子山。一路在林間穿梭,腳下是厚厚的落葉堆積層,伴隨著紫紅色的塵土。
  • 同樣是千年古寨,老曼峨與章朗有何不同
    01大地主形象的老曼峨先說老曼峨,老曼峨是布朗山的搖籃,也是布朗山發展的根據地。在多個場合下,我們都有分享過,在現今布朗山鄉的管轄區域內,由於老曼峨的古濮人(布朗族)在此耕耘的時間是最久的,連老班章、衛東等地都是要上供給老曼峨的,並且今天的鄉鎮府所在地也是所屬於老曼峨。所以從歷史沿革來說,如今的布朗山行政區劃是得力於老曼峨人的辛勤耕耘。
  • 丨細說易武、冰島、老曼峨那些坑爹的內含成分
    普洱茶這種滋味特點的多樣性,讓茶友們辨識起來較為困難,經常出現「同品一款茶,我說這個茶是xx香、xx味,你卻不一定認同」這樣尷尬的場景。雖然有人粗略總結出:「東柔西剛、南苦北澀」,或「臨滄澀、勐海苦、易武柔」等大致規律,但具體到某個茶山山頭,很容易出現偏差,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很難讓人信服。
  • 刀哥說茶丨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南糯山「三寨」
    ,而首選的古茶山的第一站,就是距離景洪市最近的南糯山了。也許人們對山頭茶的推崇,更多的是尋找它的個性特點,一個山頭茶如果優點突出,如老班章,或者缺點突出如老曼峨,都很容易被人記住。愛上姑娘茶 只因入口的那抹香行走茶山,除了地理風貌、風土人情,最打動人的當然是茶,最讓人迷戀的莫過於千山萬寨古樹茶的不同韻味。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宋代詩人杜耒的《寒夜》朋友來了,喝喝茶,聊聊天,賞賞梅,但是因為有朋友的到來,茶更香了,梅更好了。茶香、爐紅、室暖。多麼美好而愜意的友情,令人羨慕。真正的友情不一定非得「感情深,一口悶」,反而是淡雅無拘束才好,正如這首詩中所表現的。當年茶聖陸羽寫《茶經》,我覺得應該加上一條:有好友圍爐夜話,煮茶更香三分。
  • 記春生打造不走尋常路的年輕茶品牌
    大家好,我是茶界老司機記春生,茶齡20年,今天就來聊聊我做茶的一些想法吧#茶生活#常聽人說:「古今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可見飲茶習慣從古至今未曾改變,只是目前茶葉市場一直存在有品類卻無品牌的尷尬現狀,加上消費者對現在的茶葉認知度並不高,多數人還是對茶葉產品不甚了解,導致傳統茶離消費者依舊存在距離
  • 墨韻茶香|那些有關茶的書法
    在杭留兩月,今方得出關,歷賞劇醉,不可勝計,亦一春之盛事也…」 通篇雖不及「茶」、「茗」一字,但其中蘊含的風流倜儻的人物形象,及其遊戲茗事的清韻,則真是呼之欲出,嫋嫋不絕。 4、《新歲展慶帖》北宋·蘇軾 該帖亦稱《新歲未獲展慶帖》,是蘇東坡寫給好友陳(季常)的一通手札。共十九行,247字。
  • 無墨記「班章青餅」|山野韻味,霸氣十足,唯有班章
    >01不負眾望,王者歸來「班章為王,易武為後」足以說明班章在普洱茶裡的霸氣地位,更每一個普洱茶愛好者都在追逐的茶人終點在茶界班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眾所周知,班章位於新六大茶山布朗山,這裡茶藝文化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古代濮人時期,可以說是茶藝的始祖。其次,班章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平均1700米的海拔,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雨量,充足的光照,夾砂赤土較深厚的土壤,造就了班章獨特的山野韻味。
  • 茶文化讀本:茶的書法,茶香墨更韻
    在杭留兩月,今方得出關,歷賞劇醉,不可勝計,亦一春之盛事也…」 通篇雖不及「茶」、「茗」一字,但其中蘊含的風流倜儻的人物形象,及其遊戲茗事的清韻,則真是呼之欲出,嫋嫋不絕。 4、《新歲展慶帖》北宋·蘇軾 該帖亦稱《新歲未獲展慶帖》,是蘇東坡寫給好友陳(季常)的一通手札。共十九行,247字。
  •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南糯山「三寨」
    南糯山簡介茶山旅遊首選 古茶山第一站去西雙版納旅遊,別忘了上古茶山,版納的古茶山集中在勐海和勐臘兩縣,被稱為「中國普洱茶的第一縣」的勐海,是茶友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了,而首選的古茶山的第一站,就是距離景洪市最近的南糯山了。南糯為傣語,意為「產美味筍醬的地方」。
  • 讓你躺贏的茶品牌來了!記春生京東新鮮首發
    記春生躺一、網際網路人轉型做茶,記春生團隊開啟找茶之旅想躺著喝茶?不如轉行做茶,這個想法達成一致後,他們決心打造一款能躺著喝的茶品牌——記春生,一款讓你躺著就能喝到的好茶。堅持小產量、無農藥、不施肥的種茶原則,經過周樹斌的手做出的茶葉,得到記春生找茶小分隊一致好評,成為第一款記春生認證的好茶。
  • 老曼峨普洱茶都有什麼特點
    「苦若黃連」是大多數茶友對老曼峨的難忘烙印,這將大部分茶客拒之門外,如此苦的茶,有幾人可能喜愛呢?但資深老茶骨又對老曼峨推崇備至,喜愛不已!雲南不易再找到一款 讓諸多茶友又愛又恨的茶。江湖上對於老班章與老曼峨的誤傳太多太多,例如老班章與老曼峨全是苦茶的代表,其差別關鍵在於前者化得快,而後者苦而不化。老曼峨是苦茶,但並非苦而不化茶,反而其苦能回甘,並且是回甘與生津非常迅速與迅猛的茶葉。布朗山系的茶,回甘比較快。倘若苦而不化,顯然並非真的的老曼峨。
  • 穀雨 春已末,茶如初
    一杯香茗坐其間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滋味鮮活香氣怡人捧上一卷書>煮上一壺茶在書香和茶香中盡閱春色2020年4月19日22時45分| 二十四節氣穀雨每個節氣,都有其最具標誌性和特徵化的天氣。
  • 從張老宰相嗜茶扯點閒白
    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崇尚隱逸生活,曾言「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董其昌為夏樹芳的《茶董》一書題詞時,援引了此句,並認為「茗碗之事足當之」。某日,雨窗無事,好友來訪,「試虎丘茶、磨高麗墨」,董宗伯快意酣然,「試筆亂書,都無倫次」。
  • 老曼峨普洱茶特點
    老曼峨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老曼峨是布朗山的村寨名,也是普洱茶的名字。公元639年建寨,距今1300多年(截止2020年為1381年)。老曼峨普洱茶特點「苦」著稱。人生如茶,苦盡甘來是好茶的象徵,更是人生的期盼。
  • 老曼峨只能墊底,No.1苦得喪心病狂
    一提起普洱苦茶,大多數朋友想到的可能是,老班章或者老曼峨。老班章其實也分為甜班章與苦班章兩種,我們所知道的正宗老班章其實是曼峨種,老班章的苦也來源於此。南糯山種茶歷史悠久,從南詔時期布朗族就在此種茶,茶樹的生長環境優越,古茶樹與森林共生,世界上第一顆栽培型茶樹就位於此,距今已有800餘年。南糯山的茶整體偏果香,但竹林寨是個例外。在地理位置方面,竹林在是南糯山最適合種茶的區域,年降水量1500mm-1700mm,海拔高,生態環境良好。
  • 墨染茶煙三昧境,詩沾露水五花秋
    人若司棋行一世,心無錦繡自蕭然。 題八雅-書 作者/呂萬昌 小篆金文立意鮮,一簾秦夢漢時圓。 羲之暢演行書雋,張旭狂飈草字翩。
  • 文人與茶——中國茶文化
    白居易對自己的愛茶、烹茶技藝十分自信,他在《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詩中吟道:「湯添勺 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這在他所作的其他詩作中也可 得到印證。詩中還多處提到茶與酒、琴的關係。如「琴裡知聞唯溼水,茶中故舊是蒙山」、「鼻香 茶熟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