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 春已末,茶如初

2020-12-19 看見雲茶

一杯香茗坐其間

冬季的休養生息

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

葉質柔軟滋味鮮活

香氣怡人捧上一卷書

煮上一壺茶

在書香和茶香中盡閱春色

2020年4月19日22時45分| 二十四節氣

穀雨

每個節氣,都有其最具標誌性和特徵化的天氣。以全國平均值來衡量,二十四個節氣當中,哪個節氣風最大?是穀雨。穀雨時節,風和則暖,風勁則寒。如果將其稱為谷風,也合情合理。《詩經》有云:「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谷風,即溫潤的東風,它可以善解人意地送來及時雨。

穀雨

古人說「雨生百穀,故曰穀雨」。這既是穀雨節氣名的由來,也是穀雨時節氣候的寫照。

在二十四節氣起源地區,從前穀雨時節的降水量,既多於之前的清明,也多於之後的立夏。如果說「春雨如恩詔」,那麼穀雨節氣,便是「恩詔」中最慷慨的那一部分。人們希望「恩詔」能夠施行普惠制,「陽春有腳,經過百姓人家」。「清明下種,穀雨下秧」。有了春暖,旱地才能播種;有了春雨,水田才能插秧。

穀雨

穀雨時節的天氣與物候,一句話便可以高度概括:「榆莢雨酣新水暖,楝(liàn)花風軟薄寒收。」天氣漸暖了,薄寒消隱。而晴雨交替的節奏也加快了,「春天孩兒面,一天變三變」,晴雨如同孩兒的啼笑,可以瞬間完成切換。古人偏愛以風物作為天氣現象的別稱,所以穀雨時節的風和雨,被稱為榆莢雨、楝花風。風雨似乎也飽含詩意。李商隱寫道:「曾醒驚眠聞雨過,不覺迷路為花開。」被雨吵醒,固然很煩惱,但因花迷路,這是多麼令人陶醉的迷路啊!

穀雨三候

穀雨一候萍始生

萍,因為「與水相平故曰萍」。「萍始生」雖特指萍,但亦是水生植物集體春生的代言物。陽春三月,有兩組最經典的「相逢」,一是清明時節風與花的相逢,一是穀雨時節萍與水的相逢。

穀雨二候鳴鳩拂其羽

鳴鳩拂其羽,是說布穀鳥翩翩起舞。布穀鳥是古代的春神,鳩鳴春暮,「鳴鳩拂其羽,四海皆陽春」。在人們看來,布穀鳥獨特的叫聲,似乎是在催耕。但在生物學者看來,布穀鳥的啼叫,只是宣示領地的聲音。

穀雨三候戴勝降於桑

古時立春時,女子按照某些春天品物的形狀剪裁出各種飾物,戴在頭上,稱為「春勝」。戴勝鳥羽冠高聳,鳴叫時羽冠起伏,就像是戴著春勝一般,所以人們將其稱為「戴勝」鳥。所謂戴勝降於桑,是說戴勝鳥在桑樹上築巢孵育雛鳥。

穀雨時節,且盡一杯茶

明代著名品茶專家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穀雨節氣期間,正值穀雨茶上市,因這時溫度適中,雨量充沛,使得茶樹的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使得此時的茶葉喝起來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不僅口感最好也最養人。

宋代蘇軾《留題顯聖寺》詩:「浮石已幹霜後水,焦坑閒試雨前茶。」 明代文徵明《閒興》詩云:「莫道客來無供設,一杯陽羨雨前茶。」人的文化價值選擇,對今人是一種十分有益的啟迪。

另外,穀雨後降雨增多,溼度加大。脾胃旺盛而強健,消化功能亦處於旺盛的狀態,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萬物復甦,陽氣旺盛,內熱而起,春燥天幹,不妨品飲些白茶,特別是老白茶清火消炎養生補水。

相關焦點

  • Today|穀雨,春之最終幕
    「楊花落盡子規啼」,穀雨時節,滿城飛絮,杜鵑夜啼,芭蕉綠,櫻桃紅,深深淺淺,濃濃淡淡,自然風物宣告:春已暮,夏將至。穀雨是採茶的時節,民間諺雲「穀雨穀雨,採茶對雨」。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穀雨時採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極佳,故穀雨品新茶,相沿成習。
  • 春將盡,穀雨生,今日穀雨,你可曾飲雨前茶,吃嫩如絲的香椿?
    春將盡,穀雨生。穀雨,雨生百穀。隨著春日裡最後一場雨的降臨,春將她所有盎然的生機盡數賦予了大地,而後轉身輕盈地離去。至此,春盡,而新一輪的生機,才剛剛開始。此時,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地區,成千上萬株剛剛經過春雨滋潤的茶樹,正以其最鮮翠欲滴的飽滿姿態,等待著與愛茶之人邂逅新一番的緣分。
  • 穀雨,一個散發著稻香的溼潤名字
    穀雨,一個散發著稻香的溼潤名字 又是一年穀雨,沒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到底經歷了多少次季節的交替。歲月在成長,年華在成長,只有節氣,像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遠不會老去。穀雨,一個散發著稻香的溼潤名字,坐落於春末夏初,長在土地上,落在詩詞中。細雨微風的日子,萬物生長,滿城花開。
  • 問東城春色,正穀雨,牡丹期
    時節在春下,穀雨至農家 窗外簷前,雨聲細碎 梁間巢內,乳燕呢喃 樹木蓬開葳蕤的芽葉 摘穀雨茶
  • 穀雨 時雨至,百穀生,春季最後一個季節!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節氣含義 摘穀雨茶: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
  • 10首穀雨詩詞,青山綠水,繁花開遍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江南水鄉,春寒遲遲農事也晚。村北,村南,穀雨時節開犁破土,將田耕種遍。春麥已結秀穗隨風起伏連崗成片,山岡上桑樹茂盛,桑葉賣家很賤,轉眼就可以,品嘗新面,收取新繭。
  • 雨生百穀 | 穀雨古詩欣賞:穀雨春光曉,山川帶色青
    桃花水靈動起來,鄉野農耕忙活起來,春的氣息濃鬱起來。「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穀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於穀物生長。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靜下心來,賞讀幾首關於穀雨的古詩詞
    穀雨一到,雨不再迷離,一顆顆清澈而乾淨利落的雨滴從天空降落。  雨「啪」地一聲打在芭蕉葉上,便是一聲清脆的相遇;  雨「咚」地一聲跌進湖裡,便是一朵朵水波的花;  最後雨無聲地浸潤在穀物上,那是提醒著農人們,該春忙了。  穀雨的雨,豐沛而滋潤,它使初插的秧苗得以灌溉,池塘裡的浮萍得以生發,就連桑樹也長出了翠綠的新葉。
  • (原創散文詩)穀雨茶敘:茶香裡的慢時光
    在穀雨茶敘,每一種茶,每一縷茶香都特色鮮明:或醇香馥雅,或清冽生動,或淡雅舒漫,或濃鬱芬芳……在這裡,攏一室茶香,把日子拉長,一點點融入茶香裡的慢時光,拋開歲月的蒸、煮、烹、炸……只低首,讓鼻息與茶香親密接觸。沒有一段詩情值得辜負,約三五好友,品一杯好茶,品味一段難忘時光。
  • 晴風吹柳絮,枝上布穀啼——話穀雨
    穀雨,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同時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有「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19日~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圖1 穀雨節氣我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 穀雨時節,分享兩首好詩詞,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穀雨來到,夏天也就不遠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代就對穀雨的節氣特點有深入研究。人們摘穀雨茶、食用香椿,祭祀倉頡、欣賞牡丹。還有更多的人學習養生要領,因為雨水頻繁,要祛風溼、舒筋骨,儘量穿長衣長褲,更要防止蚊蟲叮咬。穀雨時節,分享兩首好詩詞,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 穀雨茶場採新茶|飛鴻廿四事
    今日22時45分,穀雨。雨生百穀,故曰穀雨,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將去,夏未至的時刻。南方穀雨有摘茶的習俗,人們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說到採茶,就不得不提佛山高明對川茶場。設計/徐嘉楣對川茶場:細雨潤澤茶中佳品對川茶場位於佛山市高明區東部。擁有著50多年制茶歷史的對川茶場,所產的對川紅茶、綠茶,以馥鬱香醇、爽滑色濃著稱,在珠三角乃至廣東省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
  • 穀雨節氣|雨生百穀,時至暮春
    2020年4月19日 農曆三月廿七 穀雨穀雨節氣物候穀雨第一候,萍始生:穀雨後因降雨量增多,水面的浮萍開始生長。穀雨節氣風俗擺三牲,祭海節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 關於穀雨的古詩句大全 描寫穀雨節氣的經典詞句有哪些匯總
    閒中更覺春晝長,酒酣耳熱如清狂。自憐藿食徒過計,袖手看人能蹶張。13、《穀雨》朱槔[宋]  天點紛林際,虛簷寫夢中。明朝知穀雨,無策禁花風。  石渚收機巧,煙蓑建事功。越禽牢閉口,吾道寄天公。14、《嘗茶次寄越僧靈皎》林和靖[宋]  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松色勸三巡。
  • 「穀雨」之「雨生百穀」的節氣起源與文化習俗
    最喜歡這樣的晚涼天氣裡,有客來訪,泡一壺松蘿好茶待客,與客人賞畫賦詩,興之所至,即鋪紙潑墨,先畫蕭蕭新葉竹几枝,再是數筆淡墨,橫掃皴春山,跨過清明的圍欄,連著的是穀雨節氣,坐在其中品茶香。在這首詩中,說明了穀雨節氣的天氣情況,同時也道出穀雨節氣喝雨前茶的風俗,民間諺雲「穀雨穀雨,採茶對雨」,穀雨前採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穀雨品新茶的文化風俗,相沿成習。
  • 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尤以田園為最美
    他的這個描繪穀雨田園風光的詞也非常的清新。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黃庭堅這首詩除了寫穀雨的雨水多的氣象寫出來了。在中國茶葉裡面,一般明前茶是最為珍貴,比如龍井茶的明前價值最貴,其次說就是雨前龍井,雨前龍井就是指穀雨前的採收的龍井。不只是龍井,中國大部分茶葉都是明前茶和穀雨茶最好。
  • 穀雨當飲茶,黃庭堅寫穀雨茶的詩,與他給蘇軾送茶寫的詩略輸一籌
    穀雨有三候,一候浮萍始繁盛。即是說穀雨之時降雨量變多,有雨水積聚的地方浮萍繁衍生息,一朵一朵漂在水面。有了最後的春雨的滋潤,穀類作物便開始急劇生長,一場穀雨,潤物細無聲,穀雨即為雨生百穀。茶文化自唐代便已興盛,宋朝時茶更是文人傾情描寫的對象,北宋大家黃庭堅便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他寫過很多飲茶的詩句,不論是穀雨茶還是雙井茶。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其一落絮遊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穀雨茶。
  • 品茶丨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明前茶固然珍貴,但是,穀雨茶也自有明前茶所沒有的優勢。 文震亨在《長物志》裡就提到雨前茶的種種好:「採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明代著名茶人許次紓在他所著的《茶疏》裡,特別提到茶葉採摘的最佳時間:「清明、穀雨,宅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於收藏。」穀雨茶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有不少地方形象地稱之為「二春茶」。
  • 易河文學苑-第2期「暮春/穀雨」
    青山已是千重景,不慕繁華望果豐。【七絕】暮春文/易顯浩夭桃豔豔盛開花,芳草萋萋映晚霞。眉月如鉤浮古井,小姑舀去煮新茶。穀雨蛙鳴始,桔橙萬卉開。【七絕】暮春文/易鵬霧開雲散雁鴻飛,辭樹花愁草綠肥。日暖聞雷復工令,柳綿雪放已春歸。
  • 穀雨由來,是倉頡造字還是雨生百穀?
    穀雨·養生:食香椿、雨前茶 穀雨是古人眼中養生的重要時節,調整作息,調理飲食,以適應春夏交替。 明代戴羲《養餘月令·三月下》中說:「季春之月,萬物發陳,天地俱生,陽熾陰伏,宜早臥早起,以養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