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香茗坐其間
冬季的休養生息
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
葉質柔軟滋味鮮活
香氣怡人捧上一卷書
煮上一壺茶
在書香和茶香中盡閱春色
2020年4月19日22時45分| 二十四節氣
穀雨
每個節氣,都有其最具標誌性和特徵化的天氣。以全國平均值來衡量,二十四個節氣當中,哪個節氣風最大?是穀雨。穀雨時節,風和則暖,風勁則寒。如果將其稱為谷風,也合情合理。《詩經》有云:「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谷風,即溫潤的東風,它可以善解人意地送來及時雨。
穀雨
古人說「雨生百穀,故曰穀雨」。這既是穀雨節氣名的由來,也是穀雨時節氣候的寫照。
在二十四節氣起源地區,從前穀雨時節的降水量,既多於之前的清明,也多於之後的立夏。如果說「春雨如恩詔」,那麼穀雨節氣,便是「恩詔」中最慷慨的那一部分。人們希望「恩詔」能夠施行普惠制,「陽春有腳,經過百姓人家」。「清明下種,穀雨下秧」。有了春暖,旱地才能播種;有了春雨,水田才能插秧。
穀雨
穀雨時節的天氣與物候,一句話便可以高度概括:「榆莢雨酣新水暖,楝(liàn)花風軟薄寒收。」天氣漸暖了,薄寒消隱。而晴雨交替的節奏也加快了,「春天孩兒面,一天變三變」,晴雨如同孩兒的啼笑,可以瞬間完成切換。古人偏愛以風物作為天氣現象的別稱,所以穀雨時節的風和雨,被稱為榆莢雨、楝花風。風雨似乎也飽含詩意。李商隱寫道:「曾醒驚眠聞雨過,不覺迷路為花開。」被雨吵醒,固然很煩惱,但因花迷路,這是多麼令人陶醉的迷路啊!
穀雨三候
穀雨一候萍始生
萍,因為「與水相平故曰萍」。「萍始生」雖特指萍,但亦是水生植物集體春生的代言物。陽春三月,有兩組最經典的「相逢」,一是清明時節風與花的相逢,一是穀雨時節萍與水的相逢。
穀雨二候鳴鳩拂其羽
鳴鳩拂其羽,是說布穀鳥翩翩起舞。布穀鳥是古代的春神,鳩鳴春暮,「鳴鳩拂其羽,四海皆陽春」。在人們看來,布穀鳥獨特的叫聲,似乎是在催耕。但在生物學者看來,布穀鳥的啼叫,只是宣示領地的聲音。
穀雨三候戴勝降於桑
古時立春時,女子按照某些春天品物的形狀剪裁出各種飾物,戴在頭上,稱為「春勝」。戴勝鳥羽冠高聳,鳴叫時羽冠起伏,就像是戴著春勝一般,所以人們將其稱為「戴勝」鳥。所謂戴勝降於桑,是說戴勝鳥在桑樹上築巢孵育雛鳥。
穀雨時節,且盡一杯茶
明代著名品茶專家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穀雨節氣期間,正值穀雨茶上市,因這時溫度適中,雨量充沛,使得茶樹的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使得此時的茶葉喝起來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不僅口感最好也最養人。
宋代蘇軾《留題顯聖寺》詩:「浮石已幹霜後水,焦坑閒試雨前茶。」 明代文徵明《閒興》詩云:「莫道客來無供設,一杯陽羨雨前茶。」人的文化價值選擇,對今人是一種十分有益的啟迪。
另外,穀雨後降雨增多,溼度加大。脾胃旺盛而強健,消化功能亦處於旺盛的狀態,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萬物復甦,陽氣旺盛,內熱而起,春燥天幹,不妨品飲些白茶,特別是老白茶清火消炎養生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