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漫畫不要被中國畫所俘虜
近些年,水墨漫畫方興未艾。如果我們以近代意義上的漫畫概念來談漫畫,脫開中國古代藝術中那部分被有些漫畫前輩認定為「古代漫畫」的部分(因為這部分中有的是用水墨畫的),「水墨漫畫」在中國漫畫史上,豐子愷先生算是最早採用這種繪畫形式的漫畫家。
豐子愷 衣冠之威
上世紀30年代,在中國漫畫的輝煌歲月中,用水墨來畫漫畫的,除了豐子愷先生尚未見到其它作品。水墨漫畫形式的產生雖然早於「水墨漫畫」一詞的產生時間,但她的發展和普及還是在這一詞產生以後的事情。一個新的繪畫詞彙,肯定是在這種繪畫形式經過大量的實踐後才會產生的。如果我們以這一詞出現的年代來界定水墨漫畫,即在其語境下來談的話,那也就只有30餘年的歷史。
許力 不求完美
水墨漫畫在漫畫界的悄悄興起,是在80年代開始的,當時,有很多漫畫家進行著實踐和探索,漫畫家何韋在1989年組織過水墨漫畫的筆會,並在1992年策劃舉辦了全國性的水墨漫畫展,可以說「水墨漫畫」一詞正式登上了中國漫畫界的舞臺。於是,在漫畫頭上戴了頂水墨的帽子,這就從材料上界定了漫畫的表現形式,使其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水墨;二是漫畫。漫畫家李二保先生對她有句著名的定義:「用齊白石的筆墨,畫魯迅的思想。」雖然知道漫畫家畫的筆墨和思想都應該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但我們理解他這句話的內涵,就是說,要有好的筆墨技法和深刻的思想,這就說到了水墨漫畫的根本。
何韋 老子天下第一
李二保 勇字當頭
漫畫是最不受繪畫材料限制的一個畫種,它可以採用任何其它畫種的材料來創作。所以從繪畫材料上來說,是屬於中國畫的範疇,但從構思立意的角度來講,中國畫講意境,水墨漫畫講諷刺與幽默性和思想性,所以她無疑是歸於漫畫的專屬,是這個畫種又多了一個用中國水墨的表現形式。因此,這就使得水墨漫畫與中國畫有了緊密的聯繫。特別是在中國畫的小品和水墨漫畫的各自邊緣,產生了一段相互交融的地帶,這個地帶的作品很難歸屬,既可以說是國畫小品,也可以歸入水墨漫畫。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漫畫家在創作時弱化了漫畫的諷刺性和思想性;二是一些國畫家在創作時追求一種情趣性,這就使得兩者有了近似之感。站在國畫的立場上,這些作品依然可以肯定地說是中國畫。但是站在漫畫的立場上,我們說她們是漫畫就不那麼理直氣壯的了。是漫畫被國畫給吸引,離開了本位,而沉浸在了國畫的筆墨情趣中以自娛。若水墨漫畫離開了漫畫的本質,則很容易被國畫所俘虜。
徐鵬飛 累煞鍾馗
漫畫家於中國畫而言,實屬跨界而不善筆墨,強而為之,則是揚短避長,在創作中又常常舍漫畫之「本」求國畫之「末」,便出現了「非國畫」、「偽漫畫」的作品,不倫不類,兩方都不待見,讀者也不知其所屬。要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漫畫家堅守在漫畫的立場上,堅定漫畫諷刺與幽默的構思理念。構思和表現形式都有其自己的規律特點,這些也就決定了漫畫與國畫形式上的不同。站在此立場上去創作,兩者也就拉開了距離。
王成喜 醉歸圖
現在藝術多元,大家在相互學習。有些慧眼的國畫家已經看到了漫畫的獨特魅力,並在「偷一些漫畫的本領」。國畫家劉二剛先生在其文章中寫到:「畫國畫的不妨偷一些漫畫的本領,吸取漫畫家攝物的敏銳,一眼能抓住要點,舍其蕪雜,捕物見事,敏捷透徹。」國畫家看到了漫畫構思立意的敏捷透徹,漫畫家青睞國畫的筆墨萬千。如果漫畫的精髓被國畫家「偷」了去,水墨漫畫將會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如果漫畫家丟掉了漫畫精髓而去追求筆墨,那是扯國畫的後腿。但是,每個畫種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在文中繼續寫到:「我視漫畫手段的生動、寓意、傳神與國畫都有相同之處,……如何將『漫』字用到國畫上恰到好處,需因人而異,藝術本有天性。筆下漫與不漫,本不是教出來的。」由此看來,國畫家看中的依然是「生動、寓意、傳神」與國畫相同的那部分,而非諷刺與幽默,所以說,跨界是有難度的。
張文斌 失
水墨漫畫的創作,絕離不開對中國畫筆墨技法的學習和掌握,這一點要大大方方地向國畫家學習,並從國畫的表現形式及審美理念中吸取為我所用的營養,用在創作中;它不是跨界到國畫中去,更不能成為國畫的階下囚,而是形成同為水墨畫,卻有別於國畫的「水墨漫畫」風格。
劉曼華 房價太貴,無法消費,銜葉叨枝,建房自備
形神兼備 諧趣清雅
——淺談水墨漫畫造型
在當代中國畫中,有許多人物畫的人物造型十分誇張怪誕,變形程度更甚於某些漫畫人物造型。中國人物畫家們在中國畫傳統人物造型基礎上探索求變,為人物畫創作融入了現代派造型藝術元素,新穎脫俗,令人耳目一新。
韓羽作品
誇張變形是漫畫人物造型的基本手法,與變形的中國人物畫造型所不同的是,水墨漫畫人物則更加注重人物的神態及心理的刻畫,以型達意,來延伸和強化作品主題。因此,水墨漫畫人物的造型是為主題和立意服務的,較之傳統人物畫造型,則更加詼諧,更加灑脫,更加個性化。
高馬得 同樂圖
水墨漫畫家應儘可能地掌握多種人物造型手法,應根據內容選擇相適合的人物造型,或寫意大誇張、或工筆細緻刻畫、或兼工兼寫。中國老一輩水墨漫畫家韓羽先生,把中國國粹京劇人物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把大寫意與漫畫人物造型相結合,其筆下的人物諸葛亮、關羽、武松等樸拙而不失飄逸,粗獷而不失細膩,輔以出色的文筆,以詩情配畫意,妙不可言。方成先生的人物造型則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線條蒼勁有力,以相對寫實的風格,惟妙惟肖地塑造了梁山好漢魯智深、李逵以及鍾馗等人豪爽耿直的性格,獨樹一幟。徐鵬飛先生的水墨人物,造型則更加簡練概括、輕鬆瀟灑。題材更加廣泛:歷史典故、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歇後語等包羅萬象,配之以打油詩,趣味盎然,散發著濃濃的文人畫氣息。
陳黎青 比壽圖
韓晉生 萬變不離其「中」
方成 林衝
毋庸置疑,水墨漫畫離不開用筆和用墨,即使再好的題材和構思離開了筆墨就不能稱之為水墨漫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筆墨技法,才能在造型時,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由於水墨漫畫家中,很少有人是中國畫科班出身,多屬半路出家。所以,不僅造型能力偏弱,對筆墨技法的掌握也較生疏。因此,當前好作品不多也就不足為怪了。要想儘快地掌握水墨技法,我們必須虛心向國畫家們學習,經常臨摹國畫作品,認真觀摩各種中國畫畫展和畫集,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儘快地掌握技能。
張耀寧 老夫聊發少年狂
蔣文兵作品
此外,要追求中國畫的文人畫風格,造型應具有高古清雅之氣。平時應注意研究和臨摹傳統中國畫人物畫,如:陳老蓮、吳昌碩、齊白石、關良等,提高藝術修養和眼界;要刻苦練習書法,這也是用筆的基本功。書法要和繪畫相交融,起到畫龍點眼的作用。
水墨漫畫造型要有獨特的個性,切忌千人一面,忌照著葫蘆畫瓢。只有造型的千姿百態,水墨漫畫藝術苑中才能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水墨漫畫空間廣闊,任藝術家飛翔,不要把自己關在自己編織的籠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