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2021-01-16 金臺蓮池


大安法師: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為什麼最難呢?娑婆世界儘管很汙濁,很苦難,但我們無量劫以來在這兒呆久了,呆久了就習慣成自然了,所以就覺得這是本來的狀態,就很難產生厭離之心,所以就叫忍土啊。





        那麼極樂世界雖然聽上去很美好,很莊嚴,很自在,但我一概沒有去過,沒有經驗,沒有這個體驗,所以要在內心深處把這種神往之心真正發起來,也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很多人都是口頭上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旦境界現前,他的厭離和欣求都拋到腦後去了。可能得了癌症的時候,他有點厭離心理:「我趕緊念佛,趕緊念佛,求往生。」一旦癌症沒有了,又好了,「哎,五欲六塵很快樂啊,這就是我的極樂國啊。」他很難。



        但是,這裡告訴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你一定要離開,蛇是要咬人的;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它一定能讓我們得到大受用,而且是佛的受用的。最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從凡聖同居土直接契證到常寂光土,這時候才是無相,才是大平等,常寂光,這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大乘的佛果。



        如果了解這個,還不奮發地去念佛,還要在這裡遭受唯心所現的娑婆世界的穢惡,久經無量劫,甘心為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愛別離苦,親愛的人常常要分離;怨憎會苦,冤家對頭要碰面;求不得苦,你總有求而不得所遭受的苦;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五陰就像沸騰的火在燃燒,這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要遭遇的,與生俱來的生命本體上的苦。


      

        這就交相煎熬啊!我們還要在這裡遭受八苦交煎到何時呢?還不趕緊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唯心所現的極樂世界的淨樂,最終安住在常寂光土,成就阿彌陀佛的大業。這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透過佛的一些原理,所得出的智慧的抉擇。





附;


徹悟禪師語錄(14)

 

        一窮人遙望,見錢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於其傍。復一人至,得錢一串攜去。



        夫錢非蛇也,而蛇現者,唯業所感,唯心所現也。錢上之蛇,固是業感心現;而蛇上之錢,獨非業感心現乎。



        錢上之蛇,一人之別業妄見也。蛇上之錢,多人之同分妄見也。一人之妄見,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見,其妄難知。以易知例難知,難知亦易知矣。



        然則蛇固蛇也,錢亦蛇也。推此而往,內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錢上之蛇也。



        但唯心之蛇既現,便能螫人;唯心之錢既現,便得享用。



        非謂唯心,便無外境。且娑婆之穢苦,贍養之淨樂,皆唯心現。



        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受用。



        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舍唯心之穢苦,以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相關焦點

  • 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
    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省庵大師: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摘自省庵淨土詩)【略解】娑婆世界是一個苦多樂少的世界,是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是一個內心無法平靜的世界,是一個難以修道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我們都處在無始以來六道輪迴狀態,我們雖然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如之心,但卻渾然不知,把妄心當真心。
  • 大安法師:大勢至菩薩,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文:大安法師經典中曾有記載,大勢至菩薩因地修行是在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他證得無生法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往生的地方是實報莊嚴土,即至少是斷除了一品無明的大菩薩所居住的淨土。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 大安法師 : 太善良會被欺負,該怎麼辦 ?
    問:在這個鬥諍的世界裡,如果太善良是會被欺負的。我們不可能百依百順,不管是怎麼樣都會自我保護。怎樣算是恆順眾生呢?有些人是不可理喻的。左右為難。請問我們該怎麼做?
  • 大安法師:如何轉五濁為五清
    由於心理上的不自信,又甘於劣弱的心理狀態,無法承擔「自性本來是佛」的智慧理念。如果對他說:「你也有佛性,未來終當作佛。」他一聽,或會嚇得直往後退:「不行不行,我哪能成佛?我業障重。」他不敢直下承擔。如勸勉他說:「若汝信願念佛,今生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定會回答:「我不行,我業障太重。你們都能往生,我往生不了。」他就是這樣安於怯弱,不能奮飛。
  • 讀完這篇:讓你知道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乘願再來是對眾生的認知而言,到極樂世界以後,對於再來者而言是在破無明以提高自己的功行,而不是看到哪親人在娑婆世界受苦就下來度……如果是這樣,還叫超三界嗎?之所以來娑婆是因為宿世情未了,是為破無明而來,而不是度所謂自性的眾生相,菩薩以下的九法界眾生一定是提升功行而乘願再來,而十法界眾生不可說不可說,這就是悟道的深度決定了見道的深度;按照這個方向「參佛」就會不知不覺地墮入「心外求相、心外求法」;當下眾生心裏面的「佛」僅僅是自性的影像而已,不是究竟圓滿的佛之相。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無所住就是不要在這六塵上面有所執著。這六塵所對應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斷除六根的執著這就不容易了,無住生心生的是清淨心。
  • 宏圓法師:極樂世界有五種因緣能令不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淨土十疑論》中講,極樂世界有五種因緣能令不退,我們對比五種退法,再對比極樂世界的五種不退,來了解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第一,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第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長,故不退;第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之心,故不退;第四,彼國是諸菩薩作為良友,沒有惡緣,外無鬼神邪魔、內無三毒等,煩惱不起,故不退;第五,只要生到彼國就是無量壽,和佛菩薩一樣,故不退。所以古人說:「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就是這麼的殊勝。
  •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嗎?原創 傳喜法師 中國佛教慧日法寶 ■NO.壹■這個世間,比如說我們到某一地,開車、坐高鐵、坐飛機,只要你別上錯車,就能把你運到目的地。但是這個修行,極樂世界到娑婆世界,如果有個高鐵就好了,坐著上去,這頭出發了那頭就到站了,如果是這樣會簡單很多。但這個生命的提升,五濁惡世到淨土之間實際上不是物理的距離。
  • 西夏錢收藏:福聖、大安、貞觀、元德、正德、大德、天盛等
    西夏王朝存在190年,當時流通的貨幣主要是北宋和以前朝代的錢幣,當然,西夏王朝也鑄造了本朝的錢幣,數量很少;西夏錢幣有福聖寶錢、大安通寶、大安寶錢、貞觀寶錢、元德通寶、元德重寶、正德寶錢、大德通寶、天盛元寶、乾祐寶錢、乾祐元寶、天慶寶錢、天慶元寶、皇建元寶、光定元寶等;福聖寶錢
  •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印光大師開示】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現生得生。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穿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
  • 為何一定要生極樂世界?原因之二:眾生殊勝!
    上一次聊到了極樂世界的環境殊勝,今天要說的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殊勝。《佛說阿彌陀經》有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佛告訴舍利弗,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無數的聲聞和菩薩弟子,數量之多,無法計算得知。極樂世界和我們娑婆世界不同,我們娑婆世界的聖賢和我們普通人生活在不同的空間維次,除非他們化身來我們這個空間,否則我們遇不到。而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一處,普通人也能時時見到羅漢、菩薩和佛,沒有任何障礙。
  • 大安法師:光音天人吃了地面上的果實之後有什麼變化
    大安法師講淨土《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音天是二禪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壞、空)快到成劫的時候,飛行過來的。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沒有人,但是有很多的豐茂果實。他們吃了這個地面上的果實之後,就飛不動了——因為濁重了。地球屬於欲界,欲界的植物果實都有雄雌的差異。光音天是色界天,色界天人無男女區別,但是吃多了欲界的植物果實之後慢慢就有了男女的差別。欲望輕的轉為男的,欲望重的轉為女的。有男女相之後,就有了世間的感情、愛欲,慢慢地家庭也產生了。
  • 為何信佛者大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還有其他世界可以選擇
    十方法界之中有著不可計數的諸佛國土,阿彌陀佛教化的西方極樂世界只是無量佛國淨土之一。比如還有藥師琉璃光如來教化的東方琉璃世界、彌勒菩薩教化的彌勒淨土等。據傳,東晉的道安大師,唐代的玄奘大師及其弟子窺基大師,以及近代的太虛大師等都發願往生娑婆世界兜率內院的彌勒淨土。也有悲心廣大、誓願弘深的佛教徒,發願生生世世在人間度化,而不願往生他方世界的。
  • 宏圓法師:淨心念佛,一念迴光返照,當下就在極樂國中了
    極樂世界的眾生見到這種「徹照十方佛土」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希有之心,不久就可以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徹悟大師說:「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含攝無量光和無量壽這兩種核心的功德。無量光是橫遍十方,無量壽是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所以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融的法界。
  •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在此世界之中,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聖人。華嚴世界,是一個彼此造福的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壇城主尊,都是華嚴世界最重要的種子。如果沒有其他眾生的協助,也就是說一旦缺乏任何一顆種子,我們就不可能成佛,所以每個人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角色。我們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之處。
  • 極樂世界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
    極樂世界共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淨土詩】琉璃地上絕塵埃,宴坐經行亦快哉。【略解】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四十八大願後,經過無數劫才成就了極樂世界,其境界實在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的是,阿彌陀佛是為了救度我們眾生才創建了極樂世界,並且,只要我們在娑婆世界深信切願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發出離心,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可以在臨終時往生到極樂世界。
  • 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是指什麼?
    西方極樂世界的(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寂戒法師) 佛土有四,所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 1、凡聖同居土者,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同生其間。然凡聖所見之境,與所受用,天淵懸殊。西方約帶業往生之人論,則生凡聖同居土。然此土清淨微妙,如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說。此土雖屬帶業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薩及佛同居其中,為其說法,故亦名凡聖同居土。
  • 大安法師:女人發菩提心就是「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為女人就單設了一願:十方世界的女人只要聽聞彌陀的名號,只要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就來接引,讓她在蓮臺當中轉女身為大丈夫身。 很多女人常常會讀誦《法華經》。我們要知道讀誦《法華經》是具有很大功德的,特別是其中的《藥王菩薩本事品》,認真讀誦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一品特別點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
    1.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金珠鈴鐸。周匝條間。】『條』是樹條,樹的枝條系『金珠』,寶珠。系鈴,『鈴鐸』,「鐸」也是大的鈴鐺。不但美觀,而且風吹的時候,音聲非常之美妙。因為這個樹是眾寶所成,樹上面枝條所裝飾的也是眾寶之王,上面羅網當然也是眾寶所成。西方世界這個珍寶,前面說過了,不但放光,而且都有香氣,香光莊嚴,所以『照耀無極』。經上給我們說的,西方世界沒有日月,不需要日月。為什麼?所有一切珍寶統統放光,每一個人身上也放光,所以它那個地方沒有夜晚。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有白天、有晚上;它沒有夜晚的,光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