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篇:讓你知道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

2021-01-11 淨土禪院往生心法

極樂世界乘願再來是對眾生的認知而言,到極樂世界以後,對於再來者而言是在破無明以提高自己的功行,而不是看到哪親人在娑婆世界受苦就下來度……如果是這樣,還叫超三界嗎?

之所以來娑婆是因為宿世情未了,是為破無明而來,而不是度所謂自性的眾生相,菩薩以下的九法界眾生一定是提升功行而乘願再來,而十法界眾生不可說不可說,這就是悟道的深度決定了見道的深度;按照這個方向「參佛」就會不知不覺地墮入「心外求相、心外求法」;當下眾生心裏面的「佛」僅僅是自性的影像而已,不是究竟圓滿的佛之相。

六道也是六根所緣的虛妄影像,九法界也是如此;都是在源源不斷地往八識田裡面「種業相」,在沒明心見性之前,一切做作都稱之為「業」。入道成道只有相應,就好比當年迦葉尊者與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的相應,覺悟層面的響應就是道的圓滿之時。只有對機才是法,明白人進山洞是因為知道自己當下的需要透過哪一關,如果一直住在靜定之相裡就出偏了;既要知道能入之時,又要知道能出之時;當透過覺知的障礙或習氣的障礙時,需要境緣的「植入」,所以就有了「出山入山」,這是一種對機的行持,不是在山洞裡生生世世閉關隱修才叫修道。

相關焦點

  • 大安法師: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大安法師: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
  •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在此世界之中,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聖人。華嚴世界,是一個彼此造福的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壇城主尊,都是華嚴世界最重要的種子。如果沒有其他眾生的協助,也就是說一旦缺乏任何一顆種子,我們就不可能成佛,所以每個人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角色。我們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之處。
  • 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
    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省庵大師: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摘自省庵淨土詩)【略解】娑婆世界是一個苦多樂少的世界,是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是一個內心無法平靜的世界,是一個難以修道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我們都處在無始以來六道輪迴狀態,我們雖然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如之心,但卻渾然不知,把妄心當真心。
  •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嗎?但是這個修行,極樂世界到娑婆世界,如果有個高鐵就好了,坐著上去,這頭出發了那頭就到站了,如果是這樣會簡單很多。但這個生命的提升,五濁惡世到淨土之間實際上不是物理的距離。
  • 極樂世界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
    極樂世界共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淨土詩】琉璃地上絕塵埃,宴坐經行亦快哉。【略解】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四十八大願後,經過無數劫才成就了極樂世界,其境界實在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的是,阿彌陀佛是為了救度我們眾生才創建了極樂世界,並且,只要我們在娑婆世界深信切願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發出離心,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可以在臨終時往生到極樂世界。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他能讓你避免在這個娑婆世界的輪迴,其實這是一個「投機取巧」的經歷,不過你要徹底懺悔,徹底放下,不能有一丁點的僥倖心理才行。你要是還有這樣的「毒」,你不可能往生,你還被貪嗔痴三毒逼惱,怎麼會有智慧呢?沒有智慧何來機緣往生呢?再就是你往生了,就不會再產生「三毒」了,因為沒有機會,沒有環境,你心地純淨了何來染汙呢!另外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五個原因,決定你不會再墮落。
  • 為何信佛者大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還有其他世界可以選擇
    信仰佛教者,無論是出家的師父,還是在家的居士,大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習淨土法門者,更是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為此生修行的最高目標。即便對於不信佛的人們而言,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耳熟能詳,並時常掛在嘴邊。在普通人看來,西方極樂世界似乎是佛教徒修行一生的最終歸宿。那麼,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佛國世界存在呢?
  • 佛說:「這是個娑婆世界」
    這就是心靈的歸宿。知道一切相而不廢於幻,因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而覺也是幻,所以山河大地,根身器界,都是這樣,能見到這個同一的幻化之相即是實相。因此,要知道我們現前一念,從來沒有離開一相。《金剛經》說:「實相者,即是非相。」非相併不是另外有一個相。大乘經典以實相為正體,緣分分別,語言文字,都依虛妄而建立,關鍵是即相離相。即就不是無,離則不是有,不得已勉強叫做實相。了知這個真義的,就叫見實相。這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實相。
  • 學佛疑問:極樂世界是不是一定在西方,西方到底有多大?
    這點我們也不知道,但祖師大德對此有解釋。按照人道的立場來看,西方是太陽落山的方位,也代表人的歸宿。太陽落山了,世界就進入黑暗了,這時候人就要回家,尋找一個安息的地方。眾生在娑婆世界沒有歸宿,沒有安息之處。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就是一切眾生的安息之地。
  • 你知道嗎?有九種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念佛法門最容易
    你知道嗎?有九種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念佛法門最容易《廬山蓮宗寶鑑》云:一日一夜懸繒蓋,專念往生心不斷,臥中夢佛即往生,無量壽經如是說。(摘自大藏經《廬山蓮宗寶鑑》)【耀如樂園略解】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是難遭難遇的無上大法,此法門能夠讓我們解脫輪迴,如上所述有九種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法門,往生的法門雖然有很多,但是信願持名是最簡單的法門。
  • 極樂世界才是永恆的家!
    娑婆世界眾苦逼迫,我已沒有一絲一毫的眷戀。生老病死,瘟疫,戰爭,天災人禍,坑蒙拐騙,苦不堪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阿彌陀佛名號天天念,時時念,念念相繼,阿彌陀佛在我心中,我住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中!媽媽我要回家!媽媽我要回家!媽媽我要回家!!!看了我要回家,正是我內心寫照,我想媽媽,我愛媽媽,我期待媽媽垂慈手接引我回家!
  • 求生極樂世界,是自力與他力的合一嗎?
    支撐一句佛號念到底的「底」,不但要放下世間的五欲六塵和財色名食睡,更要懂得放下所有的法的「包袱」專一恆持輕裝上陣,(系統了解,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那麼一句佛號即是無上咒語,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代表,更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生起因緣;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句佛號念到底」求生極樂世界就是自力與他力的合一
  • 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
    樹頭上又掛了些珍珠羅網,每一顆珍珠裡,都能把無量世界照在上面。四面常時有微細的清風,吹著那些樹搖動不止,發生了叮咚鏗鏘的聲音,皆能成歌成調,放出了萬種的香氣,勝過了俗世的旃檀。各林中飛來飛去,有些五色的禽鳥,不斷的和鳴,很是好聽。仔細聽去,卻是些梵音唄贊,一入耳鼓,心裡說不出清淨自在。順著樹行更有很次序的七寶欄杆,處處皆有寶池,流水淙淙,水中也有種種莊嚴,與寶地、寶林互爭莊嚴。
  •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印光大師開示】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現生得生。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穿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
  • 為何一定要生極樂世界?原因之二:眾生殊勝!
    上一次聊到了極樂世界的環境殊勝,今天要說的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殊勝。《佛說阿彌陀經》有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這是佛告訴舍利弗,天空飛翔的那些鳥類不是因罪業報應而生的,而是阿彌陀佛為了佛法宣流,而變現出來的。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這裡就講到了極樂世界又一個殊勝的地方,就是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呢?因為在極樂世界,根本沒有造惡的因緣。環境那麼好,什麼苦都沒有,誰還能生起造惡之心呢?
  • 佛說:這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
    因此,我們在不同的年齡裡,有著不同的煩惱,你讀不懂我的愁,我體會不了你的苦,其實也都是正常的。本來你我就是路人,各有各的人生,只是偶爾遇到又各自前行而已。為什麼非要對他人滿懷期待呢?兩個人只不是一起走過一段路而已,何必把懷念弄得比經過還長!世間所有不盡人意之事,全靠硬抗,所以,要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不退轉?
    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沒有退轉呢?這個不退轉,大略說起來有五種意思:第一種:阿彌陀佛有大願心:我若是成了佛,凡聽到我(阿彌陀佛)名字的人,皈依我,勤勤懇懇地修。那麼,就只有修上去,沒有退下來的。第三種: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林、羅網、鳥聲、風聲,都會講經說法。不是像娑婆世界,耳聽到,心糊塗了。眼看到,心煩躁了。第四種: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善知識,都是聲聞菩薩。時時刻刻同這些聲聞菩薩們在一起,像朋友一樣。所謂是觀音勢至把臂行,文殊普賢把臂行,日光月光把臂行,都是與大菩薩們把臂行。
  • 帶您去看看極樂世界(視頻)
    娑婆世界,忙忙碌碌,活在其中,難免身心疲憊,不得安寧。今天就讓我們放下萬千思緒,一同去看一看宇宙中最美妙的國土——極樂世界,感受那裡的莊嚴美好吧!帶您去看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廣大莊嚴,地勢平坦,大地由柔軟的黃金合成,又被無數寶物所裝飾,香潔光明,微妙奇麗。
  • 佛教: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中含義,你知道嗎?
    我們如果經常到寺院,會發現佛教裡有一句出現頻率最高的話,那便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常常出現在寺院的牆壁上,殿堂內的黃色幡布上,佛菩薩寶像前,等等,甚至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會用上這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似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許多人經常念它,但是對於幾乎不怎麼學佛的普通信眾來說,對這句話的含義根本不理解,甚至連讀音都搞錯了,這樣難免不恭敬,也不利於大眾培福增慧。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佛教常識。「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紅塵說禪》系列第58篇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注意,不是地球,佛家的世界是另一個維度,同時包括時間空間),也被稱為是「五濁惡世」,其中充滿了「貪嗔痴慢疑」五毒,已經「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