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乘願再來是對眾生的認知而言,到極樂世界以後,對於再來者而言是在破無明以提高自己的功行,而不是看到哪親人在娑婆世界受苦就下來度……如果是這樣,還叫超三界嗎?
之所以來娑婆是因為宿世情未了,是為破無明而來,而不是度所謂自性的眾生相,菩薩以下的九法界眾生一定是提升功行而乘願再來,而十法界眾生不可說不可說,這就是悟道的深度決定了見道的深度;按照這個方向「參佛」就會不知不覺地墮入「心外求相、心外求法」;當下眾生心裏面的「佛」僅僅是自性的影像而已,不是究竟圓滿的佛之相。
六道也是六根所緣的虛妄影像,九法界也是如此;都是在源源不斷地往八識田裡面「種業相」,在沒明心見性之前,一切做作都稱之為「業」。入道成道只有相應,就好比當年迦葉尊者與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的相應,覺悟層面的響應就是道的圓滿之時。只有對機才是法,明白人進山洞是因為知道自己當下的需要透過哪一關,如果一直住在靜定之相裡就出偏了;既要知道能入之時,又要知道能出之時;當透過覺知的障礙或習氣的障礙時,需要境緣的「植入」,所以就有了「出山入山」,這是一種對機的行持,不是在山洞裡生生世世閉關隱修才叫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