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2020-12-17 紅塵若鏡

《觀無量壽經》:「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紅塵說禪》系列第58篇

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注意,不是地球,佛家的世界是另一個維度,同時包括時間空間),也被稱為是「五濁惡世」,其中充滿了「貪嗔痴慢疑」五毒,已經「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七苦,絕大部分生命都在六道之中周而往復,生生不息。

所以才有一句話叫做「五濁惡世開金蓮」,意思是要修行,積攢福慧雙德,最終才能得以解脫。

而作為佛門十宗之一的淨土宗,顧名思義就是要讓大家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這個宗門以「念佛」為最高法門,只要誠心誠意念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會生出一朵白色法蓮出來(梵音芬陀利華),上面也會標上你的名字和影像——換句話說,這等於就是為你打開了通往淨土的一道門縫

但是為什麼不管在娑婆世界還是極樂世界,對於蓮花都如此看重呢?包括諸佛和許多大菩薩都以蓮花臺為座。

這一篇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其中奧妙,同時再詳細的述說一下極樂淨土的白蓮花的九個品級——千萬不要以為能有個門縫就夠了,後面的路還遠著呢。

蓮花的殊勝

蓮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植物,不僅在佛家,就算在儒家也很有地位,比如宋朝大儒周敦頤就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愛蓮說》來進行讚頌。

只不過儒家看重的植物還有很多,比如松梅竹這歲寒三友等等,而佛家的蓮花卻是至高無上,因為蓮花本身就是佛法的最好闡述。

首先蓮花是生長在骯髒的淤泥之中——這正如生活在五濁惡世的你我眾生一樣,但是蓮花並不因為生長的環境差就受到影響,相反淤泥越厚越多,它能夠從中汲取到的營養就越多,開的就越茂盛。

而我們修行者也是一樣,儘管周圍遍布五毒六塵七苦,似乎呼吸都很艱難,可越是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就越能體現真如本性的寶貴,只要能夠潛心修行,破網心,淨六根,最終就會明心見性,找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如聖潔的蓮花一樣。

其次,蓮花分為花,藕,蓮子三部分,正象徵著佛法之中的今生,來世和過去,其中盛開的蓮花代表著現在,地下的蓮藕代表著過去,而蓮蓬中的蓮子又代表著未來。

這花謝了藕成,然後蓮子又成長為新的蓮花,如此生生不息,正如人世間的因果循環。

九品往生

接下來我們繼續再來聊聊「西方淨土極樂世界」中的白蓮花(這裡多說一句,著名的民間組織白蓮教其實就脫胎於早期的淨土宗,信奉彌勒佛)。

按照淨土宗的基礎理論「三經一論」中《觀無量壽經》的說法,只要對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有堅固的信仰,能夠發下一定要去極樂淨土的大願,念誦一聲阿彌陀佛的佛號,在極樂世界之中就會生出一朵象徵你的白蓮花,也叫做芬陀利華。

不過坊間也有一種觀點,只要念了阿彌陀佛就能投生淨土,這個怎麼說呢,只能說也對也不對

說它對呢,是因為阿彌陀佛確實非常慈悲,哪怕你犯了五逆誹謗正法也同樣給你改過的機會,所以任何人都能夠在淨土生出蓮花。

但是說不對呢,又是因為這蓮花又分為了上上直到下下的九品,就如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一樣,不同的品級也對應著不同的果報。

或者說的更簡單一點,這每人都有蓮花,但卻未開花,至於什麼時候能開,那就和品級有著直接關係了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這九品的因和果。

上品上生:因——通曉大乘佛法持戒之人,果——人一往生極樂,瞬間開花

《觀無量壽經》:「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

上品中生:因——知曉經意大乘之人,果——經過一晚可以開花見佛

上品下生:因——發菩提心大乘之人,果——一天一夜後可以開花,七天七夜後可以見佛

中品上生:因——長期持戒有功德之人,果——蓮花開後,也只能先證羅漢小果

中品中生:因——一日一夜持戒有功德之人,果——七天蓮花開,也是先證小果

中品下生:因——無修行亦無惡業之人,果——七天花開,先聽菩薩說法,再證小果

下品上生:因——犯下五惡將墮畜生和餓鬼道之人,果——三小劫方能開花,然後聽菩薩說法,再證小果

下品中生:因——犯下十惡將墮地獄道之人,果——經過六中劫之後才能開,也是先聽菩薩說法,後證小果

下品下生:因——犯下五逆誹謗之罪要墮無間地獄之人,果——要歷經十二大劫之後才能開,也是先聽菩薩說法,後證小果

《觀無量壽經》:「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總的來說,越往下面功德越小,果報也越小,佛家一小劫就相當於16800萬年,下品這三種要等待多久才能解脫,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紅塵說

綜上而述,我們先介紹了蓮花為何在佛家的地位如此殊勝,同時又介紹了淨土宗的白蓮花,以及九品不同的區別。

這其中第一到第五品都是持戒修行之人,第六品是普通人,第七和第九品則是犯下大罪之人,所以阿彌陀佛雖然慈悲,但也無法化解每個人的「業」,唯有靠自己來化解。

因此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只要信奉了淨土宗,念了阿彌陀佛就萬事大吉,死後就開開心心的往生極樂了,這裡面區別還是極大的,所以還是要多修行,多積累福緣智慧才是。

南無阿彌陀佛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相關焦點

  • 為何一定要生極樂世界?原因之二:眾生殊勝!
    上一次聊到了極樂世界的環境殊勝,今天要說的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殊勝。《佛說阿彌陀經》有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這是佛告訴舍利弗,天空飛翔的那些鳥類不是因罪業報應而生的,而是阿彌陀佛為了佛法宣流,而變現出來的。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這裡就講到了極樂世界又一個殊勝的地方,就是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呢?因為在極樂世界,根本沒有造惡的因緣。環境那麼好,什麼苦都沒有,誰還能生起造惡之心呢?
  • 佛教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從佛教的角度去說一說——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三聖向西約過十萬億佛國淨土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十萬億表示無限遠的意思),極樂世界為何在西方呢?西方是太陽和月亮沉沒,一切事物回歸的地方,表示我們最後回歸的地方就在西方。
  • 為何信佛者大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還有其他世界可以選擇
    信仰佛教者,無論是出家的師父,還是在家的居士,大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習淨土法門者,更是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為此生修行的最高目標。即便對於不信佛的人們而言,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耳熟能詳,並時常掛在嘴邊。在普通人看來,西方極樂世界似乎是佛教徒修行一生的最終歸宿。那麼,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佛國世界存在呢?
  • 佛教為什麼選擇「蓮花」為「教花」?
    佛教也以為蓮花,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一切不著,自樂天真,常比喻為修行人隨在世間五濁惡世之中,而能獨守淨心,一意前行,不著染垢,這樣的品格和蓮花的性質如此相似,因此蓮花是佛教中的「教花」。佛教的教花:蓮花學佛人在凡夫地,於現實中,難斷能斷。
  • 佛法生活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佛座稱為「蓮座」或「蓮臺」;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如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
  • 帶您去看看極樂世界(視頻)
    水面上開著各色大如車輪的蓮花,光豔奪目,微妙香潔。他方世界若有一人念佛,七寶池中就會長出一朵蓮花,其人往生極樂後,就會在此蓮花中化生。階道四周,有行行香氣芬馥的寶樹,樹上彌覆著眾寶羅網。人們所欲了解的十方佛國景象,都能在寶樹間映現,就像照鏡子一樣清晰。
  • 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更何況佛在《無量壽經》中,已經把極樂世界的緣起,以及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的理論依據與事實依據,都講得非常清楚,即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包括一切諸佛或菩薩廣度眾生的一切智慧、慈悲、德能,也就是說,這四十八大願會集了所有修真實功德和快速圓滿回歸自性的法門,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流露與顯現,圓滿無任何欠缺。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我們的妙明真心是沒有生滅的,因緣和合,於是有了生相。因為妙明真心能顯萬相,因此說無生即生。因為相是由本性所顯現的,因此說生即無。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要去的西方淨土,也是我們的心所顯現的。阿彌陀佛與我們就在一念之間往生的人分九品有大根機的人,行十善業,發願「上品上生」,那麼臨命終時就會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果位
  • 佛教: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中含義,你知道嗎?
    提到「阿彌陀佛」,可能許多人會潛意識地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教裡最高地位的佛,將其與佛祖混為一談,那就大錯特錯了。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極樂淨土,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無量受苦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釋迦牟尼佛(佛祖)說法,是娑婆世界最大的佛。
  • 宏圓法師:極樂世界有五種因緣能令不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淨土十疑論》中講,極樂世界有五種因緣能令不退,我們對比五種退法,再對比極樂世界的五種不退,來了解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所以古人說:「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就是這麼的殊勝。另外,阿彌陀佛的這一大願還有更殊勝的利益,不但生到極樂世界能得正定聚不退轉,現生我們現在也能得正定聚。《阿彌陀經》中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教: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多大?看完你就明白了!
    阿彌陀佛不是佛教裡最大的佛,他是佛經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和其左右兩脅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阿彌陀佛」的根本含義是無量光、無量壽,故而亦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前修行的時候發下四十八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度盡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佛教水陸法會為何有如此大的功德福報?
    水陸法會是佛教所有法會中規模最大、功德最殊勝的法會之一,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一般歷時七晝夜,多則四十九天,被稱為「法會之王」。水陸法會為什麼這麼隆重和殊勝呢?什麼人適合來參加水陸法會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近佛門裡的「水陸法會」,一起感受水陸法會帶給我們的視覺和心靈盛宴。
  • 極樂世界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
    極樂世界共有九品蓮花,隨著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修行高低,在極樂世界有九品不同。【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淨土詩】琉璃地上絕塵埃,宴坐經行亦快哉。【略解】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四十八大願後,經過無數劫才成就了極樂世界,其境界實在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的是,阿彌陀佛是為了救度我們眾生才創建了極樂世界,並且,只要我們在娑婆世界深信切願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發出離心,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可以在臨終時往生到極樂世界。
  • 佛教:念句簡單的「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嗎?
    當時在隋唐時期,在唐朝佛教的教義已經非常發達,那麼有的人就提出來說,淨土這一門有可能是一個方便說法,方便說法是什麼意思?又叫別時意趣,就是說,可能你這輩子接觸佛法太少了,沒有善根,那麼就設立一個法門,讓你念阿彌陀佛,不斷的這樣積累積累,等到某一生某一世因緣成熟了再修因證果成就。
  • 佛教: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它的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要了解一下這點佛教常識,希望大家受益。「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其中,「南無」讀作「na mo」,不讀「nan wu」,不要將其與漢語讀音混淆。「南無」也不是我們習慣性的理解「南邊沒有」,而是對佛菩薩的尊稱,用於佛菩薩名號前,用以表恭敬和皈依。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首先,這六個字是由梵文音譯而來,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更便於弘法,將其發音譯成漢字,方便大家念誦。它本身和漢語沒有什麼聯繫,「南無阿彌陀佛」,不讀「nan wu」,也不是「南邊沒有」的意思。而應讀「na mo」,是佛教專用語,用在佛菩薩名號前,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與皈依。比如在觀音菩薩名號前加「南無」,即稱「南無觀世音菩薩」,更顯虔誠與尊重。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知道嗎?
    因為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旨在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他的手勢大多都是呈向上託起的「接引狀」,使人一看就能感受到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欲要解救眾生脫離苦海的大願力。而阿彌陀佛的左手持蓮花,是佛教裡的佛花,清淨吉祥。一些大型的寺院應該都專門設有「西方三聖殿」,所說的「西方三聖」指的就是阿彌陀佛和他的左右兩位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 見到名字就能消無量罪業,竟是如此神奇殊勝的一部經!
    發現了隱藏在舍利塔中的梵文佛學經典,震驚了佛學界,其中包括著名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和妙法蓮華經。這些經文都保存在舍利塔中,其中僧伽吒經的抄本比別的經文都多,這些手稿保存了幾個世紀了,很顯然僧伽吒經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在佛教徒的修行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起著關鍵作用。那麼,《僧伽吒經》究竟有什麼功德利益?
  • 了解淨土法門的殊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當他突然聽聞到極為超越的西方淨土的景象,馬上就會用自己先入為主的那套認知體系加以評判,繼而生起懷疑拒絕的心態。這就是《莊子》講的「拘虛之見」。如果告訴井底之蛙,大海如何浩渺,它是不會相信的。因為它已經習慣了井底那一窪小水、少許土塊的生活環境。它認為這個環境是唯一的,而且是最好的,不相信還有比這井底更大的地方。
  • 佛教裡的「西方三聖」都是誰,你知道嗎?
    阿彌陀佛是接引佛,又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與壽命,接引無量苦難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合在一起即為「慈悲喜舍」,指的是佛教裡利他無我、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的四無量心。